文学客体和对象_第1页
文学客体和对象_第2页
文学客体和对象_第3页
文学客体和对象_第4页
文学客体和对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客体和对象第一课时一、生活客体这一章主要讨论:文学写什么?文学主要写的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主要构成因素有:自然、社会、自我。(一)文学起源:文学来自于哪里?

1、巫术发生说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代表作《金枝》较早提出了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认为原始社会人类举行的巫术仪式已经具备了戏剧艺术的胚芽,文学就起源于这种巫术仪式。弗雷泽1854-19412、宗教发生说德国美学家格罗塞在《艺术起源》中认为宗教包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幻想,是原始人摆脱世间苦难,追求美好生活的浪漫表现,正是这种渴望到达极乐世界的想象,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文学。3、游戏发生说德国诗人席勒认为:人和动物一样在精力过剩的时候,都会玩游戏打闹,只不过动物玩耍是为了发泄身体的多余精力,而人类玩游戏是为了延续和扩展想象力的空间,文学就在这种游戏中诞生。4、劳动发生说马克思认为:人类通过劳动,把自身的本质力量体现在客体中,使客体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产生了文学,文学起源于劳动。社会生活之所以被认定为文学创作的“惟一源泉”,大致有三方面依据:1、哲学依据。存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存在是物质的,意识是精神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必须依赖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的补充,才不会空洞乏味;文学反映的社会生活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二)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2、心理学依据。文学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众多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们的思维活动要受制于外物的影响作用,没有客观外物的刺激与推力,思维活动不可能发生;文学家不注意观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不亲自到社会生活中体验与认识,不可能产生创作的冲动。3、创作实践依据考察古今中外文学创作,人们很难找出一部纯然脱离社会生活的作品。(1)原始文学与劳动生活息息相关,许多篇章直接展现了当时的劳动生产行为。例如原始歌谣《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以简洁的文字再现了原始人类劳动打猎的场景。(2)神话虽然想象力丰富、夸张、变形,远离现实生活,但却能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原始人渴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美好愿望。(3)《西游记》、《聊斋志异》、《封神榜》等。(4)卡夫卡《变形记》、贝克特《等待戈多》,虽然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荒诞不经、人物形象支离破碎,但却能把现代社会的异化现象以及心灵空虚焦虑的本质表现得深刻动人。卡夫卡,德国小说家贝格特,法国剧作家第二课时一、社会生活的构成因素1、自然。辽阔神奇的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丰富的食物和能源,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和抒写的领域,从而成为作家写作的参照物和背景材料;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总少不了对大自然的具体描写和记录。英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过:“诗人的心灵和理智必须同大自然的巨大外表结合在一起,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形成一体”才能达到心物对话,物我交融的境界。2、人类生活或称社会。社会因素作为文学客体的构成要素,其作用更加突出,一方面,人的活动为文学提供了直接的有形材料,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景等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另一方面,人的活动造就出来的社会历史态度、理想和信仰、集体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等,往往决定着文学的优劣成败。3、作家自我作家是创作的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固然要受到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但作家自我因素也很重要,一个聪明睿智、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创造力强的作家,往往能够把文学作品的思想蕴涵和审美境界,提高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就是为什么有天才作家与普通作家之分,为什么有经典作品与平庸作品之别的原因。施耐庵《水浒传》、俞万春《荡寇志》二、文学表现对象社会生活虽然是文学的客体,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生活都可以成为文学的表现对象,要想成为文学的表象对象,生活客体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整体性;生活客体必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生活现象与生活的本质统一2、审美价值:生活客体必须具有审美属性。

以美为目的:化丑为美体验性:生活客体必须是作家体验过的生活;有了作家的体验,才能把外在的现实生活转化为内在的心理生活,成为作家所掌握的创作材料。

三、思考题1、怎样理解社会生活是文学唯一创作源泉?2、探讨自然与文学的关系。3、怎样的社会生活才能成为文学表象对象?第三课时一、艺术真实社会生活虽然是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文学对这一“源泉”的撷取是有所选择、加工改造的,进入作品世界的生活事件不再是原本的生活真实,而是艺术真实。(一)艺术真实概念艺术真实;是以生活真实作为基础,通过概括集中,加工提炼,变形想象等手法创造出来的具有审美效应的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它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意蕴和规律。(二)艺术真实的特征第一、艺术真实是创造的产物,带着作家的主观色彩。

第二、艺术真实中的创造,并不是随意的创造,它有两个基本前提:(一)它必须以生活真实作为依据;(二)它必须以审美理想作为引导;审美理想是作家哲学、美学和文学观念的综合体现,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就是以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为目的;为了创造美的形象,作家常常会不惜动用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来描写景物和塑造人物形象,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西游记》里超常化的孙悟空,《阿Q正传》里漫画化的阿Q等等,这些景物和人物虽然远离生活实际,但由于表现出了深刻的生活本质特征,反而具有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文学世界中永恒的瑰宝。第三、艺术真实以形象方式存在,是一些成功的文学形象状态。艺术真实在感性直观中,不过是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是抽象的、虚幻的,但在想象和联想中,又让人感受到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人们通过具体形象的把握与解读,可以体会到比生活真实更加深刻、更具魅力的审美体验。(三)文学真实的价值意义1、文学真实是创作规律的必然结果,它离不开生活的滋育与规约。文学真实是创造的产物,虽然包含着虚构与想象的因素,但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生活的依据;艺术创作规律是以生活为基础,通过艺术概括塑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来显示深广的社会与文化内涵,揭示生活的本质,从而使作品充满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不合理现实的否定与批判。2、文学真实显示出对客观现实生活的一种尊重。文学讲究真实,追求真实,就是讲求对客体的趋同与相似,其结果必然培养起文学的现实眼光、人间情怀以及追寻真理的冷静与执著。第四课时一、制约与超越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必然要受到生活客体的制约,比如社会生活的基本状况、文学言说的可能、文学传播的方式、文学群体的消费水平等等,都制约着作家的创作和文学的发展进程。然而,如果一个作家过分地屈服于社会生活的种种约束,就不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因此,一个优秀的作家往往能够遵循一定的社会约束的同时,又不断地寻求超越生活的有效方式,创作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品(一)文学对生活客体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作家对生活材料有选择的权利和选择的可能。其次,形象的构成方式使生活材料的客观性发生根本改变,一定程度上成为主观创作意念的承载物。第三,审美理想的表达使生活的平常性得到提升。(二)中国诗歌的艺术变形1、艺术变形是指作家按照审美理想对生活客体进行分解重组、添加删减等加工改造而获得的独创性的艺术形象。2、中国诗歌的艺术变形主要是通过对语言的变形来实现的。主要方法有改变词性、颠倒词序和省略句子成分。其目的是建立优美格律来获得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1)改变词性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悦”本义是形容词“愉快喜悦”的意思,但这里却用作动词,“使愉快喜悦”。“空”本义是形容词“空洞、空泛”的意思,但这里也用作动词“淘空洗净”之意。“悦”和“空”是形容词改变词性用作形容词,道出了“鸟鸣山更幽”的艺术境界。(2)词序颠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本来正常的语法顺序应该是“欲饮葡萄美酒,琵琶马上催,放下月光杯就出发。”这里颠倒词序,重新组合,其好处在于:一方面在音律形式上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极大地强化了“葡萄美酒”这一形象的震憾力量。另一方面在内容上突出了当时军情的紧迫性,战争已在千钧一发之中,来不及喝口酒休息便刻。《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省略游园不值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什么关不住满园春色呀?读者在这里极想看到作者对满园春色的具体描写,但作者却只写一支红杏出墙来,故意省略了园子里可能存在的众多花草树木的盎然景色。但也正是这一省略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在创造的余地;有的认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春天必将来临。有的认为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有的认为革命新生力量已经孕育,光明的曙光正在来临。二、对象构成(一)题材概念题材是指文学作品中用来构成形象体现主题的具体生活材料。1、文学题材的分类:农村题材、城市题材;工业题材、农业题材;儿童题材、妇女题材、打工题材;革命题材、改革题材、土改题材等等。题材生成过程的制约因素题材既可来自于现实社会生活,也可来自于历史事件,因此题材是相当丰富和多样化的;但文学题材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并不意味着,作家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题材,还没有一个作家能达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的程度。(二)题材的生成要受到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文学主体的内在规定性使客体世界中丰富的生活现象成为题材的可能性减小。文学并不是生活的全盘复制,而是能动的反映。文学对生活现象有出自本体的严格要求,这些要求是:第一、客观现象必须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或者具有强烈的形式感,才能容易引起作家的关注。这就是为什么奇花异草、山俊水秀、才子佳人容易进入文学作品的原因之所在。第二、客体现象必须能够或者有利于揭示生活的某种本质。在现实世界中,本质隐藏于杂芜的现象之中,作家只有在大量的普通事件和偶然现象中,发现本质性的东西和闪亮点,这些现象和事件才能成为题材。比如在西方社会,人即将死后要请教会主教来做弥撒,这样死后灵魂才能升入天堂。巴尔扎克《葛朗台》描写葛朗台即将死时,也描绘了弥散的活动,但这不是简单的弥撒描写,而是深度的、本质性的揭露。葛朗台睁开微弱的眼睛,想用最后一口单薄的气力,把主教的镀金盘子抓到手,这一挣扎,断送了他的性命。这个描写体现了葛朗台嗜钱如命的本性,揭示了金钱社会的本质。假如作家看不到这一点,他何必把弥撒当做题材引入作品呢?第三、客体现象必须与人或者人的活动发生关联,并且有合于主体的创作需要。如:梅、兰、竹、菊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品德高尚、有骨气的象征。第四、客观现象必须具备适宜文学文本样式和语言表现的特征。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对自己题材的具体规范,有的生活现象可能适合于诗歌表现,但不适合写成小说;有的现象可能适合于戏剧但不适合小说或诗歌。果戈理《死魂灵》(2)创作主体的基本条件限制着生活现象成为题材的可能性。这些条件包括作家的生活面,他的社会理想和艺术趣味,他的文学修养和技巧技能等等。一个一直生活于农村的作家一般不会选择城市生活作为作品的题材,一个热衷于自然山水与纯朴民风民俗的作家可能不会十分关注复杂的社会斗争和晦暗的政治黑幕。(3)生活中的经济、政治及时尚等外在于文学的因素,常常以强有力的方式影响着文学题材的生成。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政策方针对文学创作的要求是,文学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文学成了政治的宣传工具;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只能依附现实阶级斗争的需要,塑造“高、大、全”的工农兵形象,否则,就是资本主义尾巴和毒草,要受到封杀批判。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许多作家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有卖点的题材,使色情、暴力、隐私、黑幕、吸毒、同性恋等现象大量充斥文学作品之中。三、思考题1、艺术真实有何特征?2、作家创作过程如何实现对社会生活的超越?3、讨论中国诗歌的艺术变形手法。第五课时一、主题

(一)主题概念:主题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形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和主导情绪。主题构成要素(1)历史、现实和思想(2)经历、体验与情感(二)历史、现实和思想1、人类的实践活动既是现实的,也是历史的;产生于实践活动中的种种思想,既是现实创造的结果,也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文学反映人的思想,表现一定的主题,总是现实性与历史性交织在一起,为此韦勒克和沃伦说:“文学可以看做是思想史和哲学史的一种记录”克罗齐: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现代史有的翻译成: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2、主题思想特殊性导致的结果第一、文学中思想的多种交织与运动。文学的思想有着最基本的二重性,即一方面作为文学的表现对象出现,代表着文学客体的精华部分;另一方面又是文学的主导因素,成为主体能动作用的化身。第二、文学中历史态度与现实评价相统一。巴尔扎克:小说是一个民族心灵的秘史。荣格:文学绵延着远古积淀而来的集体无意识和神话原型。鲁迅:《狂人日记》第三、文学中思想呈现与审美创造的统一。思想是抽象的,要把它呈现出来,必须找到或创造载体,用现实事物承载它,使之体现为形象,在形象中融进作家情感,才能获得审美价值存在,让人们去理解与欣赏。(三)经历、体验与情感主题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往往是作家经历、体验生活而“触景生情”的结果;一个经历丰富的人,越可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一个体验深刻的人,越可能有强烈的创作欲望;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四)常见的文学主题1、反封建主题;曹雪芹《红楼梦》、巴金《家》、鲁迅《狂人日记》2、批判主题;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波特莱尔《恶之花》,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狄更斯《双城记》3、悲剧主题;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托尔斯泰《安娜·卡拉尼娜》、易卜生《玩偶之家》4、歌颂主题;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浩然《金光大道》第六课时一、母题(一)文学母题概念文学母题是指文学历史进程中,被反复书写表现的共同主题。1、母题是文学活动历史惯性的流露。就积极方面来说母题体现了文学活动中民族审美心态的积淀过程,梳理出文学流变的一种基本规律。就消极方面来说,它造成文学主题的雷同,空泛,缺少创造性和新鲜活力,从而引发题材的单一性,构思的程式化以及语言的僵硬呆板等负面效应。(二)母题构成的原因1、母体构成直接原因要从主题自身构成中寻找。主题作为思想和情感的综合体,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