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了解杏花吗2、看到这个课题,你有哪些疑问?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读明白发生在谁身上的故事了吗。(板书)3、简介竺可桢4、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三、精读课文。(一)学习第一次看杏花(第1-5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师生分角色读对话3、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体会到的?4、质疑:竺爷爷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呢?(二)学习第二次看杏花(第6-15自然段)1、指名读第6自然段。2、齐读3、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1)男女生分角色朗读(2)自由练读(3)指名读,分角色。全班读旁白,一生读小孩子,一生读竺爷爷(4)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5)在这样激动地时刻,竺爷爷是怎样做的?(6)理解“郑重”。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四、点名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2、课文学到这里,你心里的疑惑解开了吗3、指导朗读4、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5、小结6、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五、总结交流你想对竺爷爷说些什么?板书设计:第一朵杏花竺精确观察可桢一丝不苟课标分析一、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3~4年级)阅读的阶段目标如下: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二、第三学段(5~6年级)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阶段目标”阅读教学要求中,可以看出朗读、默读的技能,阅读理解、概括等能力,第三学段比第二学段有明显提高。本册教材为了解决好“启下”的问题,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既扎扎实实地落实了第二学段相关的目标要求,又适当向第三学段渗透、延伸,注意为高年级阅读教学作好铺垫。要充分用好教材,以《第一朵杏花》为例,可如下方面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抓朗读能力的提高《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清新流畅,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说话等训练。本课的学习,始终以读贯穿全过程。课文插图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2、抓理解能力的提高。如,质疑,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3、抓概括能力的提高。如果说阅读理解是引导学生把书“读厚”的话,那么阅读概括就是引导学生把书“读薄”。学生能把书“读厚”,这是十分重要的阅读能力;而能把书“读薄”,也是必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因为阅读不能把书“读厚”,就会味同嚼蜡,兴趣索然;而不能把书“读薄”,阅读就如同一团乱麻,不得要领。阅读概括往往要比阅读理解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以《第一朵杏花》为例,初读课文后让学生说课文大意,学生应该概括出课文主要讲了竺爷爷和一个小孩子分两年的时间去观察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的故事。4、抓自学能力的提高。仍以本课为例,安排课下搜集关于竺可桢的课外资料和小故事,扩大知识面,都为高年级“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等作了很好的铺垫。这些项目都训练到位的话,定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材分析《第一朵杏花》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2课,本单元安排了4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本篇课文是安排在本册中的第一单元中,其目的是在于读懂字、词、句、段的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们感悟的能力,学习竺可桢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研究精神。基于对教材概括性分析和课标中关于中年级学生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的要求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学情分析,依据三个维度确立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3情感目标: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和关键语句,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学情分析进入四年级的学生基本上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掌握常用汉字数量大,初步学会辨别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学会按部首、音序查字典,检索汉字,看懂意思。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容,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的词句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尤其是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能力。小学四年级处于生长发育的萌芽阶段,生理,心理都在不断的酝酿而走向我们说的成熟,有了自己的想法已初步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中年级段的学生热情活泼,善于表达,但多数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不愿意多问,不愿意思考,而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正是我们的学生目前缺乏并需要培养的态度。评测练习●预习与自学⒈春天的景色真美呀,请你仔细观察课本插图,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说说杏花是什么样子的?图上画了哪几个人?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⒉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规律大概估计郑重顷刻⒊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练习与作业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绽开(zhàndìng)顷刻(qīngqǐng)郑重(zhòngchóng)规律(lùlǜnǜ)二、看拼音,写词语liǔshāodàgài()()qǐngkèguīlǜgūjì()()()jīngquèfànchūmíngmèi()()()三、画出句子中用错的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⒈院墙旁的一珠杏树乏出一片淡淡的粉红。()⒉竺爷爷倾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⒊搞科学不能用诂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⒋四朵杏花不同程度地开了花辫儿。()四、选词填空精确正确⒈他对答如流,而且完全()。⒉这次任务要求很高,计算结果一定要()。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⒈时间像_____,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____了柳梢,吹_____了小草,吹____了河水,吹____了杏树的花苞。⒉竺爷爷_____像______,立即______地_____走到前院。阳光下的杏树,____第一朵盛开的杏花。多么_____杏花呀!竺爷爷____书房,_____笔记本,______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效果分析《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是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的效果分析: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以读贯穿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1情景设置法——激发感情,引起兴趣。2朗读感悟法——以读为讲,以讲助读,以各种教辅手段促读3质疑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4点拨法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学”的效果分析:1圈点勾画——勤动笔墨,积极读书2朗读感悟——积极参与,读中感悟3读写结合——升华情感,积极运用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学重点和难点得以突破,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教学比较成功之处:引导学生读好对话,通过人物语言来想象他们说话时的语气神情、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他们在读中想象,想象人物说话时各自的语气、神态,理解竺可桢爷爷内心活动,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读得投入,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