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_第1页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_第2页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_第3页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_第4页
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大班数学教案(通用15篇)大班数学教案1设计思路12月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这时候“时间”往往成为孩子们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于是我抓住这一切入口设计“迎新年”的系列活动,“共同度过20xx”便是其中之一。在组织本次活动前,我先通过创设环境“新年倒计时”来激发幼儿对新年的期盼。其中我提供了20xx年和20xx年的月历,让孩子们借助月历来理解、记录离新年还有几天,引发幼儿产生使用月历的需求,积累经历,在此根底上开展活动“共同度过20xx”。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幼儿一起解读月历,理解月历上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妙光阴。在流程设计上,我首先从幼儿的已有经历人手,让他们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来解决,以此认识月历上的不同数字,理解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如年、月、日〕,从而学会看月历。然后,我用问题“每个月有几天”激发幼儿的思维冲突,让他们自主探究、记录,促使他们关注“每月的天数并不一样”这一特征。接着,我通过引导幼儿寻找月历上的一些文字来进一步理解月历蕴含的丰富信息。最后,我出示了幼儿在园度过的一些特殊日子的照片,让他们在月历上找出是哪月哪天,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妙光阴。与此同时,我又让幼儿在月历上寻找自己最开心的日子,分享快乐,进一步感受月历上的数字与我们生活的亲密关系。在整个活动中,我紧紧扣住两点:一、梳理幼儿对于月历的零星经历;二、解读年历的机密,让幼儿通过自己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探究操作来解决问题。活动目的1、解读月历,感受月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理解数字在实际生活中所表达的含义及其运用。2、回忆美妙生活,与同伴分享快乐的情感。活动准备1、利用20xx年和20xx年的挂历在活动室一角创设“新年倒计r时”的环境,让孩子们每天更新日期,以此引发他们对时间的关注,知道当天是几月几号,数数离新的一年还有几天。2、台历假设干〔与幼儿人数一样〕,记录用的笔、纸,展示板。3、20xx年12月份的月历〔老师按标准月历放大制作〕。4、—组有代表性的反映幼儿共同生活、游戏的照片。活动过程一、月历上的数字1。有谁能用完好的语言说出今天是什么日子?〔某某年某月某号,星期几〕离新年还有几天?2。在这张月历上,你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3。这么多的数字在月历上有什么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幼儿分小组互相提问,互相交流,解决问题。〕4。小结:数字出如今月历的不同地方,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我们能通过这么多数字知道年、月、日和星期几。〕5。12月份有几天?一年中每月的天数都一样多吗?〔幼儿先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翻看台历验证自己的想法。〕〔1〕请你们边翻看台历,边记录每个月的天数,并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将记录结果展示在活动板上。〔2〕你通过记录发现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中有哪几个月的日子是一样多的?你是怎么记录的?〔幼儿通过讲解,分享不同的记录方式。〕6。游戏“大小月我知道”。一个月有31天的是大月,其他的都是小月。假如不看月历你们能记住吗?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一手握拳,拳心向下,此时有四个指关节突出在拳背上,从食指开场,突出的关节部位代表大月,两指之间下陷部位代表小月。数到七月后退回原位接着数。二、月历上的文字1、马上就要到20xx年了。20xx年的第一天是几月几号?这一天又叫什么?2、〔出示日期下的文字“元旦”〕“元旦”是什么意思?〔师幼共同理解“元旦”的含义——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庆贺新年的到来。〕3、中国的新年叫什么?是哪一天?〔老师出示汉字“春节”,幼儿在20xx年年历上寻找“春节”两字,讲出相应的日子是几月几号。〕4、离中国新年还有几天?那时我们能干些什么?5、元宵节是哪一天?我们可以做什么?6、小结:月历上不仅有数字还有文字,数字能告诉我们这一天是哪一年几月几号、星期几,而文字那么能告诉我们一些重大的节日。三、共同分享年的快乐光阴1、20xx年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年中我们共同度过了许多快乐光阴。〔老师出示一组反映大家快乐活动的照片。〕2、师幼一起根据照片回忆活动,并在月历上寻找活动的日期,如6月1日,做上相应标记。3、—年中哪一天你最开心?请用笔在台历上圈出来。4、请幼儿介绍自己圈出的日子,讲讲开心的原因。活动反思亮点:该活动的内容选择和时机把握恰当,将迎新年与时间教育、数教育和文字认识有机结合,既丰富了幼儿使用月历的生活经历,也有利于幼儿加深对时间概念、节庆日的感知。活动内容和过程设计突出知识性与情感性、生活性的结合。留给幼儿较多的提问、探究和分享的空间。缺乏:该活动还可以在以下两方面加强对幼儿的引导:1。归纳提升幼儿对有关月历上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的理解,开展幼儿的观察比拟才能,寻找月历上的规律。2。在认识月历的环节中没有设计“一年有几个月”的问题。而是直接进入让幼儿统计每月天数和记大小月的活动,因此缺乏逻辑顺序,易造成幼儿认知上的不适应。大班数学教案2活动目的:1.学惯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比拟、区别物体的远近,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展记录。2.初步感知同样的间隔,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量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3.感受测量的乐趣。4.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才能。5.开展幼儿逻辑思维才能。活动准备:1.教具:大图纸和记录表,记号笔。2.操作材料:人手一张操作纸,一支笔。每桌一份操作材料(围棋子、方积木、吸管假设干)。活动过程:一、导入。老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里谁赢了?”老师:“兔子不服气,今天约了乌龟进展三项全能比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二、目测远近。第一场:游泳比赛。比赛规那么:一分钟,谁游得远,谁就获胜。老师:“谁游得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小结:“用眼睛一下子就能看出来谁远谁近,这种测量方法叫目测。”现学现用。第一局:乌龟获胜。三、第一次操作:比拟远近。第二场:跑步比赛。1.介绍跑道及跑步规那么。2.老师:“一分钟到了,谁跑得远?你为什么这么猜?”老师:“弯道中,目测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怎么准备知道跑了多远?”“可以用什么量?”介绍尺子。介绍棋子测量。3.幼儿操作。4.交流。老师:“谁远?为什么?”老师小结:“比拟远近时,要用同一种工具进展测量,测得的数字大,说明这段间隔远;测得的数字小,说明这段间隔近。”第二局:兔子获胜。四、第二次操作:同一间隔不同工具。第三场:跳远比赛。1.老师:“用三种工具记录兔子的成绩。”2.幼儿操作。3.交流操作结果。老师:“为什么测得的数字不一样?”老师总结:“测量同一段间隔,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不同。工具越短,需要数量越多;工具越长,需要数量越少。”老师:“乌龟因不会跳远放弃比赛。”第三局:兔子获胜。五、完毕。三局两胜,兔子赢得比赛。老师:“除了刚刚我们使用的这些工具,还有很多其他工具,我们的小脚、小手也能用来测量!我们下楼去试一试!”活动反思:《纲要》提出的:“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亲密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参加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究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大班数学教案3【活动目的】1、在情境中尝试阅读各类盒子包装广告,猜想盒中物品名称、用处。2、可以按不同的方法为包装盒分类并学惯用表格记录分类结果。3、体验通过送礼物传递关爱带来的快乐。【活动准备】各类盒子,货架,空白表格。【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师带上生日帽]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周老师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幼:带了生日帽〕为什么要戴生日帽呢?〔幼:老师要过生日了〕师:你们猜对了,我马上要过生日了。可是,到如今,我都还没有收到礼物呢,你们愿不愿意送生日礼物给我啊?〔幼:愿意〕〔二〕通过阅读盒子包装信息,挑选适宜的礼物。师:你们看,那里的货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请你们不要翻开盒子,为我挑选一件适宜的礼物。挑选好后请带着你的礼物回到座位上。〔三〕介绍自己挑选的礼物。师:哇,你们为我挑选了这么多礼物啊!谁愿意给我介绍一下,你为我挑选的礼物是什么?你是____出来的?师:我发现有的小朋友为我选了许多的牛奶,谁能告诉我这些都是什么口味的牛奶啊?〔引导幼儿观察包装广告,理解〕师:有的小朋友为我选了鞋子,我们看看上面的图画,你觉得这是一双什么鞋子?我穿适宜吗?〔假如不适宜请这位小朋友再为我挑选一份礼物。〕〔四〕介绍自己的分类方式。师:谢谢你们为我送的礼物,这么多礼物堆在这里,为了整理我把这些礼物分一下类,你们看,是按照什么分成几类?〔幼:按用处分成两类〕那请你们帮我把礼物放到适宜的货架上面吧。〔五〕统计每类礼物的数量。师: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的礼物是不是都放对了。师:如今,我们一起来数数不同种类的礼物分别有几样。[示范记录在统计表中]师:什么礼物选的人最多啊?什么礼物选的最少?〔六〕为礼物分类并用记录表的形式记录分类结果。师:除了这个方法,你们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老师为你们提供了这些礼物的图片,请你们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可以按什么方式分成几类,摆放好后在空白记录纸上用适宜的符号记录下来。〔七〕介绍自己的分类方式,活动完毕。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是按照什么分类的?有哪几组是用的一种方法?师:谢谢你们送了我那么多礼物,还为我整理好礼物,周老师今天也有礼物送给你们,看是什么?〔糖果〕请享用吧!大班数学教案4活动名称:〔6以内〕数的守恒活动目的:1、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间隔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才能。2、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开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4、开展目测力、判断力。5、初步培养观察、比拟和反响才能。活动准备: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2个;碗一个;木珠假设干;小玩具假设干。设计老师:李立平活动过程:一、复习点数6。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二、学习数的守恒。1、幼儿表演。〔1〕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2〕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3〕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4〕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2、茶杯配茶盘。〔1〕我们给每个茶杯配一个茶盘,看看茶盘够不够。配好后问:"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2〕将茶盘摆成一排,茶杯收拢或堆起,问:"想一想茶杯和茶盘一样多吗?"在将茶杯一一放在茶盘里。〔3〕在将茶杯放开,茶盘叠在一起,再提问。〔4〕总结:虽然茶杯和茶盘不一样大小、颜色、形状,但数目一样多。3、将两只玻璃杯摆成一排,旁边放着装木珠的盒子,老师两只手各拿一个木珠,同时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中,放在杯子1/2时问:"这个杯中木珠与那个杯中木珠一样多吗?"如不一样重新在做。4、请幼儿做两种难度的操作单。活动延伸:1、用磁性围棋排列图案,看看能排出多少种图案,并尝试记录。2、室外游戏——春风吹。〔1〕幼儿自行分成假设干组,每组幼儿人数相等。〔2〕老师念儿歌:春风吹,春风轻轻的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3〕儿歌一停,要求每组幼儿编排出各种各样的队形,然后说说:"我们组是x个人。大班数学教案5目的:1、学习按群数数〔以10为单位〕、计数,理解多种数数的方法。2、学习在小组活动中商议解决问题。准备:操作材料过程:1、欣赏与引疑: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一〕——宝宝看店时发生了什么事?“想什么方法会使生意越做越好?”2、讨论与尝试:小组讨论假如你是宝宝,会有什么好方法?借助操作材料,尝试按群数数。交流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案,比拟哪一种方案,最快最清楚。3、理论与考虑: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二〕说说议议:爸爸介绍给宝宝一个什么好方法?想想试试:两个幼儿同时数,一个一根一根数一个一堆一堆数〔10个一堆〕。比比哪个人数得快。操作理论,体验按群数数的便捷。交流各自的取货方法,互相启发。4、迁移与创造:观看童话剧《宝宝看店》〔三〕:——“除了10个10个地数,还有什么方法也很方便呢?”大班数学教案6一、活动目的1、学习5的分解。2、在记录中观察发现5的分解规律。3、乐意参与操作活动。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才能。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二、活动准备5颗糖果、3个动物布偶。每位幼儿一张记录纸,铅笔。三、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学习5的分解。活动难点:发现5的分解规律。四、活动过程1、每位有5颗糖果(可用别的东西代换),两个动物布偶,一张记录纸和笔。老师利用布偶向幼儿提问:5颗糖果要分给两位好朋友吃,请小朋友分分看,共有多少种方法,并请小朋友将分类的方法记在记录纸上。表扬积极参与的小朋友。反思: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作为老师应充分地相信幼儿,放手让幼儿去探究、考虑、并鼓励幼儿克制困难,直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急于告诉幼儿答案。大胆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实物时,在操作过程中他们逐渐体会到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数,进一步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2、请幼儿介绍糖果的分法。反思:在介绍分法过程中,幼儿通过表过加深数分解含义,可以减少老师的讲解演示。3、老师在白板上把分糖果的情形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答复:5颗糖有多少种分法?(4种)5人分解怎么排列才更有规律?(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列顺序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小。)反思: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给幼儿充分的考虑空间,理解两组数的互换与互补规律关系,让幼儿自己知道这样的分法即有序又整齐,也记得牢,不会漏掉,也不会重复。请小朋友按照这个顺序自己将记录纸上5的分解重新排列。反思:记录将加深幼儿对知识的认识。4、与幼儿重温3、4、5的分解方法。反思:老师可以要求幼儿运用新的规律重温知识,促进幼儿知识迁移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推理才能和学习数学的兴趣。5、请幼儿观察分解的现象,说出其中的规律。(3有2种分法,4有3种分法,5有4种分法。)10、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附反思:分析^p图形特征(一)活动目的1.通过抽奖游戏,尝试分析^p和记录图形的各项特征。2.在反复练习中,进步逻辑分析^p判断才能。3.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在游戏中学数学的快乐。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才能。(二)活动准备:1.教具:抽奖箱,抽奖券。2.学具:幼儿奖卡、笑脸、作业纸、白纸条、勾线笔。3.知识经历:抽奖。(三)活动过程:1、初步比拟图形的不同。师:(出示各种图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奖卷。看,它们一样吗?那些地方不一样?”小结:“对,它们大小不同,形状也不同。”每一个小朋友选一个你喜欢的奖券吧。看一看,你的奖券是什么样的?2、抽奖游戏,分析^p图形特征。(1)抽三等奖,分析^p单一特征。师:“这是抽奖箱,如今要开奖啦。先开三等奖。我来抽,会是谁中奖呢?(抽长方形)“什么中奖啦?你怎么知道的?“对,这是长方形标记。表示所有的长方形中奖。恭喜你们。送给你们一个笑脸娃娃。还会有谁中奖呢?你们闭上眼睛,我抽出来看。等你们挣开眼,看到自己中奖的就站起来。(2)抽二等奖,分析^p两种特征。这个抽奖游戏太有趣了,如今请小朋友们交换奖卷,我们继续抽奖,抽二等奖。(抽出奖卷,翻开一半)是什么中奖了?(再翻开)到底是什么中奖了?请中奖的小朋友站起来,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继续抽,看看会是谁中奖呢?(3)抽一等奖,分析^p三种特种。(交换奖券)如今我们要开一等奖啦,“是什么标记中奖了?”让幼儿抽2-3次(4)抽特等奖,幼儿按特征制作标记。老师再给你们一次抽特等奖的时机,有大奖品哦,呀,兑奖券还没有做好,如今就请你们看着自己手中的图形做一张兑奖券,要看仔细,你的图形是大是小,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画出你自己图形的特征来制作一张抽奖券)做好了检查一下,放到老师的抽奖箱里来,材料就在后面一起去做吧!请小朋友来抽奖,送出2个大笑脸。3、操作活动⑴老师看我们小朋友这么厉害,奖励你们一分让自己能干的礼物,我们看是什么?来,练本领吧。可是怎么做呢?⑵讲解活动⑶操作⑷自我检查,互相检查后,将你们得到的礼物收好,下次再来练本领。反思《纲要》中指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整个活动过程都表达了新《纲要》的精神。老师从孩子的生活经历和实际知识程度出发,选取孩子如今生活中很常见,同时也比拟感醒悟的抽奖活动,并将“分析^p图形特征”这一活动巧妙结合,将枯燥的分析^p图形特征游戏之中,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的兴趣与积极性,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逐步掌握了分析^p图形的特征,真正做到了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整个活动充分表达孩子的自主性。活动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那么,从简单到复杂,按照抽奖的等次逐个由分析^p单一特征到三项特征。虽然难度在逐渐增加,却丝毫没有减弱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俗话说“没有遗憾的活动就是最大的遗憾。”在整个活动中,虽处处表达着老师的智慧与用心,但是整个活动老师对每个环节的把握应该更加明确,进展及时有效的总结,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简练,明了。大班数学教案7【内容与要求】1、在操作中感知两个透明的图形完全重叠时会变成一个个新图案,并获得遮挡现象的经历。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空间目测、空间方位、想象组合、分析^p判断等才能。【活动准备】课件、操作板、示范教具【设计思路】数学是考验思维的一种形式。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动脑、挑战的激情,激发幼儿喜欢探究的兴趣,正是3-6指南所提示的。然而,重叠现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将其转化为我们今天的教学内容,让孩子们在操作中获得空间目测、空间组合、判断思维等才能的开展。传统的数学又是枯燥的,单纯的讲述重叠会使幼儿对数学更没有兴趣,《3-6指南》提出,幼儿的思维培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进展科学学习,不应对幼儿进展灌输和强化训练,所以我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运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设计了这次的活动。通过游戏导入,使他们对后面的内容充满好奇,并且结合大班幼儿特有的挑战心理、冒险精神,让幼儿通过观察、比拟、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p问题和解决问题。【活动流程】游戏导入—观察讨论—操作感知【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个透明的图形,这上面有什么?2.展示魔术、初感重叠〔1〕我如今要变一个神奇的魔术给大家看,你们仔细看哦!〔2〕变成了什么?猜猜怎么变成的呢?小结:你们太厉害了,这么神奇的魔术都被看穿了。像这样边对边,角对角地重合在一起,就叫完全重叠,这两个图形重叠出来就变成了一幢房子。二、分组操作1.观察讨论〔1〕我们接着再来变魔术。假如将这两张图形完全重叠,你们认为会变成这里的哪一幅图案?〔2〕你们的答复都不一样,那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一个朋友的想法是正确的呢?〔3〕在你们身后也有这两个图形,请你们分成5组,一起合作实验证明一下,找出正确的图案。比一比哪一组小眼睛最厉害,速度最快。2.目测想像〔1〕刚刚我们通过合作实验的方法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如今我们进步难度,不做实验。就靠我们的眼睛看,小脑袋想,请你找出这两张图形重叠后会变成以下什么图案?〔2〕答案有好多种,我们大家怎么想的。3.幼儿操作大家都很聪明,知道通过观察图案的位置来找出正确的答案,你们想不想自己尝试一下?每组每位伙伴都有一份操作板,请你们用刚刚的方法,仔细看,仔细重叠,看看会变成什么图案,找出来后,把正确的图案用红笔圈出来。把你们重叠在一起的图案也放在旁边。并且,这次要看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准确哦!4.交流分享〔1〕我们大家做的怎么样呢?小结:其实生活中重叠和遮挡的现象很多,我们只要用眼睛仔细去看,去找一找就会有很多的发现。5.感知多变的重叠〔1〕老师还带了一个更难的问题,想不想来挑战一下?刚刚这两张图形其实转一个方向,还能变出不一样的图案,你们看。老师会将这些放在我们的个别化里,想要挑战一下自己的朋友,我们可以在个别化的时候去学习一下,好吗?大班数学教案8活动目的:1.在情景和游戏,理解5以内的加法。2.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的有用。核心内容:数量的分合包括详细的分合与抽象的数的分合两个局部,数量的分合包含着分解和组合两个方向,是指一个总数可以分成几个局部数〔量〕,几个局部数〔量〕可以合成一个数量〔总量〕。活动准备:数字卡片,符号卡片,PPT,操作图纸,经历准备5以内的分成。活动过程:一.引入老师出示PPT水果园背景图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水果园,这个水果园是这位老奶奶的,她要来考考我们的小朋友。她带了来了五个香蕉,他问我们5可以分成几和几?二.学习五的加法1.老师出示PPT苹果园师:老奶奶要开场考我们了,老奶奶在苹果园里摘了3个大苹果放在箩筐里,她觉得不够,又去摘了1个小苹果,如今老奶奶一共摘了几个?师:谁用我这里的数字卡片,谁能帮我来列一个算式。〔3+1=4〕师:3表示什么?师:1表示什么?师:4表示什么?2.老师出示橘子园PPT师:老奶奶先摘了3个大桔子,然后又摘了2个小桔子,如今一共有几个桔子,请小朋友摆一摆算式。师:3+2=5,除了这样摆还能怎么摆?师:它前后的数位置交换一下,结果不变。3.老师出示西瓜园PPT师:老奶奶来到了西瓜园,他摘了1个大西瓜,然后又去搬了4个大西瓜,老奶奶如今有几个西瓜?请小朋友摆一摆算式。师:试试你能摆几种。师:原来这里也可以摆出两种,1+4=54+1=54.5的加法算式老师列出5的加法算式:1+4=54+1=53+2=52+3=5师:原来5的算式有这四种。三.游戏“破解”师:小朋友真聪明,老奶奶说当我们都成功时,打给他,我来看看老奶奶的号码。师:咦,怎么是6个空格啊,看样子需要我们自己破解号码。四.开火车师:老奶奶打来,邀请我们去她的水果园,你们想去吗?他给我们准备了一张火车票,需要我们自己算一算自己坐在哪一节火车厢。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大班数学教案9活动目的:1、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2、复习5的组成,并知道41、32及前后位置互换都等于5。3、进一步认识理解“”、“=”号的含义。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5、进步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才能。活动准备:1、背景图一副,动物卡片假设干。2、教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1—5数字,加、减、等号各一个。3、学具:数量不等的物体图片〔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复习5的组成幼儿人手一份卡片,老师引导一起共同复习5的组成。〔二〕学习5的加法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老师出示背景图,以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的情节进展5的加法:草地上有2只梅花鹿在玩游戏,后来跑来3只小狗,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5只〕2、师生一起共同游戏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水果的卡片,小朋友待会跟着老师一起来玩游戏。妈妈昨天买回4个苹果,爸爸又带回1个苹果,那么家里一共就有5个苹果了。”幼儿一边听老师讲述,一边摆卡片。3、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所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1〕4_1=54表示什么?〔4表示妈妈买回的4个苹果〕1表示什么?〔1表示爸爸带回的1个苹果〕表示什么?〔妈妈和爸爸的苹果合起来〕〔2〕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是表示这个游戏。1_4=5〔集体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3〕比拟两道算式,说一说它们的异同点4_1=5和1_4=5,位置换过来了,但是得数是一样的。〔三〕幼儿操作,并做记录。幼儿根据老师说的情节,用卡片摆出算式,并用作业本把算式写下来。活动评价:请幼儿互相把算式读一读,体验游戏成功的喜悦。再数一数,黑板上一共记录了几道算式。活动反思: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根底的根底,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场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根底,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二、从算理中教学。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气球?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局部学生已经可以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1=4。这局部是学生的已有经历,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承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1=4”中“3”、“1”、“4”的意义解释,学生可以结合详细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可以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可以通过分与合的经历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1=4”意义精简为“3和1合起来是4”。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才能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才能。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可以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摆一摆、填一填。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直接写出得数,比拟“21=3”和“1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才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开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局部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表达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四、总结突出算理。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这节课还存在许多缺乏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场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可以根据分与合的联络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比照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络,而不是老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老师的引导作用。小百科:加法是根本的四那么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展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大班数学教案10活动设计背景:本班的孩子都是村上的,而且还是个混合班,但还是对青蛙也都有一定的认知,特别是在模拟青蛙声音的时候,可以做到惟妙惟肖,在数学这一领域,却是个很大的弱点。因此,为了激发她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孩子们感兴趣的实物结合数学知识一起学习,能到达不一样的效果。活动目的:1、学习6以内的加法。2、能惟妙惟肖的把青蛙的声音给表现出来。3、学惯用顿音和停顿表现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诙谐。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才能。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开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6以内的加法2、学惯用顿音和停顿表现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诙谐活动准备:1、录音磁带《青蛙笑》,幼儿用书《美妙的乡村》2、老师自制大图(池塘中有几片荷叶和荷花)3、折纸青蛙6个(其中有一只大一些,做青蛙妈妈)活动过程:一、说一说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老师手中的朋友是谁呀?生:青蛙师:对了,是青蛙,那你们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吗?它平时吃什么?谁可以模拟一下青蛙的叫声?生:青蛙是害虫,生活在河里和池塘里,还有在稻田里。它的声音是呱呱呱。师:小朋友们真棒,把青蛙的声音模拟的真像,老师如今带着大家一起去池塘边看看,看一下池塘里有多少是青蛙?看谁的眼睛最仔细观察了。二、看看说说1、老师出示大图,通过摆放青蛙表现出一个算式情境。先将这个情镜描绘一下,然后口述算式,得出一个数。如:五只青蛙在荷叶上,“扑通”又有一只青蛙跳上荷叶,如今有几只在荷叶上?为5+1=62、老师在大图上摆放青蛙,幼儿根据老师摆放的情境进展口算。3、请个别幼儿尝试在大图上摆放青蛙,并请其他同学来进展口算4、幼儿完成幼儿用书《青蛙有多少》的练习,并进一步学习6以内的加法练习三、学唱歌曲《青蛙笑》1、老师播放录音磁带《青蛙笑》的第一段,幼儿一边翻看幼儿用书《青蛙笑》,一边欣赏2、学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中的顿音和停顿的地方(要求唱出欢快、诙谐的感觉)3、老师和幼儿进展情境式的表演(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4、完毕课堂教学反思:在教学《青蛙》这一活动时,先引导幼儿回想起青蛙的特征,并理解青蛙的生活常态和模拟青蛙的声音,让幼儿学会青蛙的根本知识,并在模拟中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打下一个根底,通过看大图,贴一贴,创设情景,极大地进步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并学会描绘这个情景,再刚开场的时候,只有几个才能比拟强的孩子会,经过几次的练习和幼儿自己在大图上摆放和编题,带动了很多幼儿也学会编题和列示,特别是在幼儿用书上的练习,除了几个年龄相差太大的跟不上,根本上都完成的比拟好,根据课堂反响信息来看,幼儿知识掌握的都比拟好,由此可见,数学课堂上引导幼儿多运用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正确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幼儿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假如将生活实际加进去,合理地运用动手、动口、动脑操作,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把幼儿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详细化,进而大大进步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展幼儿的数学素质和才能。大班数学教案11活动目的:1.学会看二维标记,进展分房活动。2.可以互相协商合作完成分房任务,进步初步的分析^p判断才能。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1.课件及相对应的教具。2.房子图片、操作纸、房卡。活动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师:〔出示课件〕这是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嘘,是谁在叹气啊?〔出示狮子大王〕原来是我们森林里的狮子大王。狮子大王,你为什么事叹气啊?狮王:哎!我近来碰到一个难题,我们大森林里造了两幢楼房,一幢是红颜色的三层楼,一幢是黄颜色的三层楼,有六个动物动物参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时候,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弄得我没有主意了,只好请小朋友们来帮助,请你们帮我想一个合理的分房方法。小朋友,你们愿意帮我吗?二、多通道参与,引导幼儿学会看标记。让幼儿在听清楚有哪六个动物来参加分房、他们分别提了那些要求后,学会看与之相匹配的标记,懂得标记的含义。1.老鼠:我嘛,年轻灵敏,我想住在三楼,而且我不想和猫住在一幢楼里,太危险了。2.大象:我太重了,我想住在一楼,而且我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幢楼里。3.公鸡:我不愿跟狐狸住在一幢楼里。而且每天早上我要打鸣,叫大家起床,我想住在三楼。4.猫:我才不愿和老鼠住在一幢楼呢。5.乌龟:①我的动作实在是太慢了,所以我想住在一楼。6.狐狸:我嘛,随意住哪里都可以!三、尝试操作,幼儿根据标记为动物分房。1、老师操作课件,帮助幼儿进一步回忆动物提出的分房要求、明确标记的含义。2.幼儿2人一组,共同合作按标记为动物分房子。四、检查评价,进一步理解标记含义。老师与幼儿共同检查幼儿分房的情况,对有错误的分房进一步指导幼儿理解标记的含义,让其它幼儿帮助纠正。五、六人游戏,体验合作找房的快乐。狮子大王也为小朋友们造了新房,6人一幢,每间房子有一个房卡,请小朋友6人一组,先拿好房卡,再根据房卡找到自己的房子〔幼儿根据第一次操作获得的经历,根据房卡上的标记,共同合作找到自己的家〕。六、延伸活动,验证新房找对与否。大班数学教案12一、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直尺却使用的较少。直尺有什么用?怎样使用直尺?小学生为什么要用直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直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究,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开展幼儿的观察、思维才能,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二、活动目的:1、幼儿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理解其用处,发现其区别,进而开展幼儿的观察、思维才能。2、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开展幼儿的动手操作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3、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并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探究的快乐。三、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各种各样的尺子,并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处。〔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四、活动过程:1、认识各种各样的尺子。〔1〕分组讨论交流。请幼儿将自己搜集到的尺子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搜集的,在什么地方搜集的,叫什么尺子,有什么特点和用处。〔2〕集中交流。请小组推荐,介绍比拟有趣、特殊的尺子。〔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各有什么用处。2、找找尺的不同点。〔1〕分组讨论。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这么多的尺子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2〕集中讨论。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处、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展小结。3、找出尺子的共同点。〔1〕提问引发考虑:尺子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一样的地方?〔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4、测量活动。〔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子,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子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①幼儿用自己的尺子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考虑,提出问题。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④引导幼儿小结:尺子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子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子的长度〕,老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五、活动总结:老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答复下列问题的同时,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快乐。同时,老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拟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完毕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六、活动延伸:1、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2、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子”博览会。大班数学教案13活动目的:1、认知上: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2、才能上: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开展。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活动重点: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活动难点:学习倒数、倒接数活动准备:一、1-10磁性数字卡2套、方向箭头1个二、青蛙10个,荷叶假设干个三、一样火车头图片2个(区别:车牌号不同)四、高楼模型1栋、1-10粘贴数字1套五、《开火车》音乐活动过程:一、开场局部:(一)老师自我介绍,表达认识新朋友的愉悦心情。(二)老师以谈话的方式,导入青蛙,及要去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主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三)老师与幼儿共同游戏进展知识铺垫。1、通过拍手游戏感知数量之间多1与少1的关系。2、数字感知多1与少1的关系:如:比2多1的数是几?比9少1的数是几?二、根本局部:(一)老师通过引导幼儿报数的方法,使幼儿初步感知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并进展小结:我们把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的,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顺数。从大数到小数排列,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1,这样排列的一排数叫倒数。(二)老师引导幼儿从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观察、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三)复习稳固:1、老师以神奇的口吻,导入青蛙,以寻找青蛙不同点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有的青蛙胸前没有数字,并启发幼儿进展按规律填数字。2、以青蛙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引导幼儿进展从任意数起的顺数与倒数练习。3、老师以乘坐小火车参观青蛙的新楼房的方法,导入小火车,引导幼儿对车牌号码变换方向进展观察,再次感知由于方位的变化,数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并引导幼儿根据车牌号的排列规律结合报数乘坐火车,以参与的形式体验、感知顺数与倒数。4、以观察楼房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展顺接数与倒接数的练习。如:住在5楼的**想到1楼的**家串门,要走哪几层楼?5、老师以祝福青蛙搬新家的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再次进展顺接数与顺倒数的练习,如:“拍拍手,来数数,123,接着数”(456),“拍拍手,来数数,987,接着数”(654)。三、完毕局部:拓展幼儿思维,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哪里有顺数与倒数,丰富幼儿生活经历。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回家同爸爸妈妈共同寻找、查阅资料,顺数与倒数还应用在哪些方面,下周一大家共同分享。大班数学教案14设计思路:新年的脚步悄悄地走向我们,一天我会听到龙龙在说:“爸爸妈妈昨天带我去亲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妈妈会去超市买很多礼物。”其他孩子听到了也纷纷表示也去亲戚家做客了,也买了很多礼物。在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对购置礼物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的幼儿还可以说出详细的购物过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开了家“河马超市”,我们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里亲自体验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