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语文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学论文_第1页
初中九年级语文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学论文_第2页
初中九年级语文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学论文_第3页
初中九年级语文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学论文_第4页
初中九年级语文山水画的意境优秀教学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国山水画地意境美中国山水画中所独有地意境美,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地文人墨客,它们从山水画中体悟人与自然地关系,探索出入人生地准则,欣赏若有若无地诗意。意境给了它们驰骋想象地空间,满足了它们对于虚无缥缈地追求,因此,意境被奉为中国山水画地最高境界。第一,中国山水画意境理论地内涵及发展什么是意境?意境是指中国传统绘画通过对时空景象地描绘,对具体物象地描摹,在情与景地高度融会,物与我地相互观照中体现出来地艺术境界。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文学领域,《易传》地"立象以尽意"与庄子地"言不尽意"初步探讨了"言","意","象"地关系,提出了"具体形象是否能够表情达意"地疑问,为意境概念地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汉魏六朝时期,文艺理论地出现丰富了意境地内涵,神韵说,风骨说,滋味说等理论地提出对意境理论地进一步发展有着直接地启示作用。意境理论地真正成熟是在唐代,王昌龄地《诗格》中最早出现"意境"一词:"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意而处于身,然后用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段话说明了作家在创作时,需要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意境才能真切感人。在王昌龄之后,侍僧皎然提出了"缘境不尽曰情"地观点,全面发展了意境理论。明代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直接使用了这一理论:"作诗三妙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到了清代,王国维总结前人地研究成果,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虑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深,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创作。"它认为意与境是创作文学作品时不可或缺地因素,无论是愉悦自己地身心,还是感动它人地心灵,都发挥着巨大地作用。中国山水画萌芽于魏晋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人们对自然山水之美地发掘,一批擅长山水地画家及山水画论勃然兴起。由于时间关系,这一时期地山水真迹已经不知所踪,但是有关山水地画论却还依然存在,较为著名地有宗炳地《画山水序》与王微地《叙画》,这两部文献论述了山水艺术与自然景物地关系,主张山水画地创作要师法自然,但又不能摹拟自然地原貌,注重山水风景地内在精神,追求艺术化,情感化地山水境界。到了唐代,随着文学理论中意境概念地成熟,山水画理论中地意境概念也逐渐明朗,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它认为"大意"是山水画得以成功地关键,但是对于"意"与"境"地关系仍没有明确地论述。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出"可忘笔墨,而有真景""度物象而取其真""真者气质俱盛"等观点,发展了意境理论。到了宋代,山水画地发展更加成熟,意境理论才真正形成,这主要归功于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它在创作山水画地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意境这一概念,并在《林泉高致》中指出:"境界已熟,心乎以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这里地境界,表面之疆界,境地,实际上指图画所传达地意境。到了明代,唐志契在《绘事微言》中说:"城以有题,以下笔想头及有着落,反饶趣味。若使无题,由或意境两歧。"至此,意境理论在绘画领域已经自成体系。第二,中国山水画意境地审美特征中国文人自幼受儒家文化地影响,渴望建功立业,上报君王,下安黎庶,然而封建专制政体却没有给它们这样地机会。它们中地大多数人或者一生平平凡凡,胸中才干不能伸展,或者沉沦下僚,远离政治中心。在政治中不得意地它们便沉浸在山水清

音之中,希望通过山水地静默无求来遣散现实地苦闷,山水画便成了它们寄托心愿,托物言志地最好载体。春山如笑,秋山如妆,夏雨狂暴,冬雪寂寂,意境便产生于大自然地美好景致与画家妙笔地结合之中。山水画意境之美与诗歌意境之美,音乐意境之美等又有所不同,它离不开气,韵,思,景,笔,墨,同时又关乎情与物地结合,意与境地搭配这两个方面。笔者以为山水画意境在审美上地特征主要表现在空灵美,诗意美,与人文美。1,中国山水画意境之诗意美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地说法,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为画增色,画为诗印证,诗画一致,乃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地最高之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创作最高之境界。画中题诗或题跋是中国山水画所独有地艺术形式,它能较好地解释山水画意境地内涵,但是,真正优秀山水画意境并不是一幅题字或题跋所能够包涵地,它更多地通过山水画地构思,章法,色彩,形象等表现出来。山水画意境地诗意美,美在淡淡几笔,包含无限地情思,美在寥寥墨痕,生发无边地联想。正是这种诗意美才使得山水画具有了"韵外之致","画外之情","境外之感"。如宋代马远地《寒江独钓图》,画面呈现出大幅地空白,只有中心一处,作者聊聊几笔勾勒出了一叶扁舟,一个头戴蓑笠地渔人坐于其上,由于渔人坐在小舟地一端,故而船尾微微上翘。细看渔夫身体前倾,专心致志地看着水下地鱼儿,此时是否有鱼儿咬钩,否则船下又怎会有缕缕微波荡漾?在渔夫地对面,作者淡淡几笔勾勒出对岸地山势,若有若无,依稀可见。画中并不见水,但是大片地留白使得浓浓地水汽扑面而来,这种意境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唐代柳宗元地一首诗《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又如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地唐代诗人王维地《江山雪霁图卷》,这幅图描写了大雪之后,天地之间茫茫一片地景象。远观这幅画,只见墨色地山川树木与皑皑白雪相互映衬,无边无际地白雪漫延远方,一眼看不到雪地穷尽处,千里浩渺,颇为壮观。这幅画地意境与它地诗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汉临眺》)暗暗相合,给人一种若有若无地飘渺感与无穷无尽地空间感。中国山水画意境地诗意美表明了各种艺术之间地相通处,诗意加深了山水画意境地内涵,而山水画凝固了诗人诗意地阐发,二者有机结合,为中国山水画增添了无穷地魅力。2,中国山水画意境之空灵美中国山水画以水墨画为主,水墨画擅长用深浅不同地墨色来表现景物,用恰到好处地留白来提升人们地想象力,因此中国山水画便呈现出淡墨与空白相交融地状态。在淡淡地墨色与虚空地白色之中,一种空灵之美悄然生发,山水画意境地空灵美表现在以极其简化地线条传达丰富地意蕴,使人回味无穷。宗白华先生曾说:"中国山水画趋向简淡,然而简淡中包具无穷境界。倪云林一树一石千岩万壑不能过之。"清代邓石如也曾说过:"字画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在山水画中对黑白地处理不仅仅是为了描绘景物地需要,同时也是营造山水意境地空灵美地需要。如五代隐逸画家荆浩地《匡庐图》,这幅图地主体是一座高耸入云地险峻山峰,峰上树木丛生,郁郁葱葱。从上往下看,山间挂着一条飞流直下地瀑布,水汽弥漫,烟岚飘渺。山腰间,在密林深处,隐隐露出一处人家地院落,里面可有文人雅士在写诗作画?从小小地院落出发,有一条曲曲折折地小路蜿蜒盘绕,在小路地两边,不时有激流迭瀑流下山坡,注入山下地沼泽。山脚下,有一小湖,湖边苍松虬立,巨石参差,周围大大小小地村居房舍淹没在高高矮矮地树木之中。在离村庄不远处地山坡上,有人骑着驴子缓缓而行。画家居高临下,采用了移步换景地手法来描绘了山峰地奇特,险峻,画家画笔所到处,峰峦岗岭,房屋小路,飞泉流瀑尽在其中,既描绘了山峰地雄伟刚劲,又刻画了村落地寂静安幽。在悠闲宁谧地氛围之中,人们所能感受到地只有花开花落地无欲无求,云卷云舒地逍遥自在,人世间地纷纷扰扰仿佛不存在了一般,这不正是自己所要追求地境界吗?这幅山水画地意境深远而又简单,安静而又祥与,给人一种超脱人间地美——空灵。3,中国山水画意境之人文美中国历代地画家,在接受艺术熏陶地同时,也受到民族几千年来文化思想地影响,特别是老子地虚静无为与庄子地逍遥思想对它们影响颇深,此外孔孟儒家所提倡地仁,义,礼,智,信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地意识也深深地植入它们地观点之中,它们在山水之中徘徊出入,在宇宙自然之间徜徉思索,浓浓地人文气息成为它们观照山水地底蕴,它们以德养志,以情观物,在山水之间寄托哀思,在云雾缭绕中抒发情志。在它们地画中,本来没有生命力地山水树木也知道遵从人间地礼法规范,也了解人间地喜怒哀乐,如唐代李思训地《长江绝岛图》,因为年代久远,这幅图早已不传于世,但是宋代苏轼做了一首诗《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真实地将画作地内容传达给了读者:"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想见李思训《长江绝岛图》地内容:在绵延不绝地群山之间,在茫茫无际地江水之上,有两座小山安然耸立,长江两岸山势险峻,不时有山石崩落,不仅掩盖了可供人类攀援地小路,更惊走了栖息地猿鸟。乔木林立,笔直入云,仿佛锋利地剑一样刺入天空。在这样地环境之中,有一叶小舟翩翩而来,舟中歌声婉转悠扬,动人心弦。诗人看到地小山必是秀气喜人地,否则又怎会像女子一样晓得梳妆打扮呢。正是由于苏轼用人文地眼光来描写李思训地画作,我们今天才能管窥蠡测,想象长江绝岛图地美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