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_第1页
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_第2页
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_第3页
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_第4页
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Summary】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康复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到2022年9月于我院就小儿支气管肺炎接受医疗措施的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年龄、性别、并发症、疾病状况、治疗历史等指标再结合人数,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局、风险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结局较之对照组患者存在明显优势,P<0.05;且在风险控制上也呈现显著性优势,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在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护理中具备重要应用价值并能够减少护理阶段相关风险发生概率。【Keys】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风险支气管肺炎是因为外部致病源入侵身体导致免疫机制表达水平增强的结果,在疾病上,不同类型人群罹患这种疾病发生的反应也不经相同;总体上,青壮年人发生这种疾病在很多情况下能够不通过使用药物从而自愈,但是孩童、老年人发生这种疾病在整体上更需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尤其孩童发生这种疾病则很大概率会对其今后的器官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针对罹患支气管肺炎的孩童应当及时干预[1-2]。在临床上针对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多以抗生素为治疗药物,但是给予患者的抗生素治疗需要结合多方面因素,因为抗生素对人体有造成危险的隐患使得医生对于抗生素的给予十分克制,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情况的处理更为严格,并且要求在治疗过程针对患者应用大量非药物医疗措施,其中的主要部分则是护理[3-4]。在很多关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中,护理的作用不仅仅是保证治疗的效果,还在于减少治疗措施可能带来的风险。本文结合以上内容说明综合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现将研究过程进行说明。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8年1月到2022年9月于我院就小儿支气管肺炎接受医疗措施的患者1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年龄、性别、并发症、疾病状况、治疗历史等指标再结合人数,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观察组中男性44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为(0.4-6.1)岁,平均年龄为(4.6±0.5)岁;疾病类型:毛细支气管肺炎:23例、哮喘性支气管肺炎:52例。病程范围为(0.2-0.4)年。对照组中男性39例,女性36例;年龄范围为(0.6-5.9)岁,平均年龄为(4.8±0.3)岁;疾病类型:毛细支气管肺炎:19例、哮喘性支气管肺炎:56例。病程范围为(0.2-0.3)年。纳入标准:经体格检查、血清细胞因子浓度检测等方法确定患者均为小儿支气管肺炎。排除标准: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重大疾病以至于患者不能暂时接受治疗的情况。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次研究的进行经过我院相关机构、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帮助患者辅助进行治疗。该阶段不能因为患者体温较高则对其减少衣物,而应当增加衣物、完善保暖措施,并且定时更换患者衣物。该阶段针对患者应当对其多补充水分;饮食上避免其食用油腻、糖分高、难以消化的食物;令其多食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带领患者适当程度到外面接受光照;要求患者务必按照医生指导进行用药。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所采用措施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

为保证护理阶段不会出现严重的错误,且患者身体状况使得其承受风险的能力很低,因此结合患者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同时还应当注重根据患者家庭本省情况进行护理措施。在进行护理的同时注重结合患者本身心理状况尤其针对年龄较大的患者,这部分人已经形成部分社会意识,存在自身的性格,一些措施必然会使得其发生严重不适,应当针对这部分患者展开健康指导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令其明白这些措施对于其本省状况有改善作用,以便于增强其本身的依从性。令患者明白风险因素,并指导其父母与患者沟通使得其避免这些风险行为的发生。1.3观察指标以患者本身为统计单位对比统计两组患者该阶段风险发生概率(医生和护士应当确定该风险的发生和患者病情存在联系)、护理有效率(从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维度进行统计,而显效和有效范畴同属有效)。1.4统计学方法采用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作为统计学软件对比并且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观察指标上表现出来的差异;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x²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当P<0.05则表明两组患者在相应指标上的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2结果2.1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阶段风险发生几率较之对照组患者明显更少,P<0.05。(表1)表1

风险发生情况对比[(n)%]组别例数呕吐症状加重药物反应发生率(%)观察组752115.33%(4/75)对照组7553213.33%(10/75)x²4.412P0.0022.2护理有效率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存在效果的概率较之于对照组患者明显更多,P<0.05。(表2)表2

护理有效率对比[(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观察组754328494.67%(71/75)对照组7537299%(66/75)x²3.041P0.0033讨论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护理的实质是针对患儿的护理,由于支气管肺炎本身的特点使得患儿在治疗阶段容易发生对抗行为[5]。因为患者本身具有清醒意识,且该阶段情绪、行为均存在障碍,尤其针对年龄较小、沟通功能并未发展完全的患者而言无法令护士直接进行护理指导,因此当前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这类疾病护理主要由患者父母执行,但这其中依然存在若干问题需要注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较之对照组在结果对比上存在明显优势,结合一般资料的对比、纳入指标、排除指标对于风险个体的排除,可认定本次实验结果中的可参考性,因此针对小儿支气管炎使用综合护理较之常规护理存在明显优势。如上文所示,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护理令其家长执行,能够保证患者的依从性,且其其父母较之于护士对患者情绪、性格较为了解,但是在执行护理阶段应当注意患者父母并不具备专业知识的事实,如果一味进行护理指导的制定而不在护理活动进行的过程进行进行适当程度的反馈将可能使得一些措施原本意义被患者父母所误解,对照组患者所采用措施造成的结果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在护理过程中缺少反馈,并未对患者父母进行健康宣教有重要联系,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有助于其父母理解营养支持、风险避免措施、保暖措施、用药措施,这样才能使得措施之间能够发挥综合、全面的效果,而这正是综合护理以期达到的目的。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模式在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护理中具备重要应用价值并能够减少护理阶段相关风险发生概率。Reference[1]于静,秦岚,吴金凤.PDCA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综合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1):155-156.[2]卢建忠,陈靖,王春海.小儿支气管肺炎的诊治进展探讨[J].名医,2019(01):18+155.[3]龙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