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管磨机的总体和结构设计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2010届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管磨机的总体和结构设计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1.原始资料:①.管磨机的设计规格φ2.6×13m;②.转筒干燥机的其它主要技术参数:入磨物料粒度:≤10mm;填充率:30%;磨机转速:17.5r/min;产量:35t/h;出料粒度:4900孔/平方厘米;筛余量:≤12%注:磨机的工作状况: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应用,磨机的制造适用于中小型企业。2.设计技术要求:①根据主要技术参数设计管磨机的结构。②要求英文资料翻译忠实原文。③要求完成的设计能满足实际要求,图面及文字说明表达简洁、清晰、易读懂,图纸设计规范,符合制图标准。能用于指导实际的生产、装配。④要求毕业论文叙述条理清楚,设计计算正确,论文格式规范。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1.收集有关资料,写出开题报告;(2周)2.外文翻译(6000字符以上);(1周)3.分析与研究:了解现有类似设备的工作原理,制订设备工作原理图。(1.5周)4.管磨机主要结构设计及相关尺寸的计算。(3.5周)5.管磨机各主要配件图和总装图的绘制。(以上合计A0图3张,A1图2张)。(5周)6.撰写毕业论文一份(2周)7.毕业设计审查、毕业答辩(2周)要参考资料:[1].王大康,卢颂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2。[2].汪恺.机械工业基础标准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6。[3].机械设计手册(新版).第一卷、第二卷、第四卷、第五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4]吴宗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时钧.化学工程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1。[6].日本化学技术.化工机械设计和保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7].。管磨机动态特性及系统的测试分析摘要:磨机是发电、选矿、化工和建材等重工业领域中最广泛采用的粉磨机械,其主要机件有传动装置、支承装置、回转筒体。本文建立了边缘传动式磨机系统的“小齿轮——传动轴——减速机大齿轮”横向振动的模型,分析计算了系统横向振动的动态特性,对系统的载荷进行了测试分析,同时,还建立了磨机系统的扭转振动模型,利用递推计算法对系统进行了扭转振动动态特性分析,验证了递推计算法的通用性。最后,对Φ2.6×13m的磨机系统进行了动态特性的实例分析。研究边缘传动磨机系统的动态特性,对避免由于激励频率接近或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而导致共振及设备的失效,预测系统在可能激励下的响应特性,优化系统结构等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用传递矩阵法及通用计算程序可以简便地分析边缘传动磨机系统横向振动的固有特性,以及计算不同激励情况下系统的响应,为研究边缘传动磨机系统横向振动的动态特性提供了一个方便有效的方法。边缘传动磨机系统是一个模态偶合较紧的系统,因此,在磨机系统的设计、运行中,应注意使激励频率避开系统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设备的早期失效。边缘传动式磨机系统的传动轴的设计是合理的。系统阻尼对系统的动态特性影响很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边缘传动磨机系统,可以通过实测低速轴的扭矩来确定系统中减速机的负载状况。关键词:振动载荷响应特性扭矩TubeMillandtestingofthesystemDynamicAnalysisAbstract:TubeMillisimportantrulesthatResearchforDynamiccharacteristicsofthemillsystemofsingle-piniondrivesinoperationtopreventdamagefromtheresonancebetweenfixfrequencyandbestirfrequencyInthispaper,thepatternofPinionDriveshaftDeceleratorgearverticalvibrationinthemillsystemofsingle-piniondrivesisestablished.Dynamiccharacteristicsofverticalvibrationisanalyzedandcalculated,anditsexcitationloadsaretestedSimultaneously,themodeloftorsionvibrationinsystemisalsoestablished,itsdynamiccharacteristicsisanalyzedbyusingrecurrencecalculusmethod,thus,thismethodscurrentisverified.Finally,thepaperstudiedthedynamiccharacteristicsof2.6x13mmillsystem.Millsystemofsingle-piniondrivesislighten,sothedesignandrunofmillsystem,bestirfrequencymustavoidinhesion.Thedesignofdriveshaftisrationalinmillsystemofsingle-piniondrives.Itisverylargethatdampofsystemeffecttodynamiccharacteristics,sothedampisaimportantparameter.Loadofgearboxcanbedecidedbymeasuringoflowspeedshaftcontort.Inmillsystemofsingle-piniondrives.
Keywords:vibrationresponsecharacteristicsloadtorqueSignatureofSupervisor:管磨机的总体和结构设计管磨机的总体和结构设计1引言我国是水泥大国,而水泥粉磨技术又直接影响到水泥工业的振兴和发展。显而易见,提高水泥厂粉磨工艺水平对企业综合效益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降低能源消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以及延长球磨机的工作运转时间等问题是目前和今后研究和从事水泥生产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显然,全面增强节能意识、优质意识和环保意识已成为广大水泥企业的当务之急。随着体制的改革,企业内部的经济搞活,各部门对水泥的需求量在逐渐增多。由于建材行业起步较晚、历史较晚,无论是水泥的质量,还是水泥的产量,都一时难以满足广大社会的需要。为此,就影响提高水泥的产量、降低能源消耗、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因素很多,一般可分为工艺因素和机械因素两大类:1影响球磨机产质量的工艺因素a入磨物料粒度b入磨物料水分c入磨物料的特征与易磨性d粉磨工艺流程e对粉磨成品的比表面积要求2影响磨机产质量的机械因素a磨机筒体内的通风b磨内结构c研磨体级配和填充率。同时它存在着下列一些问题:a当磨机结构一定时,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同层物料之脱离角不变,物料在磨内被搅动,效果差,粉磨效率受到影响;b磨内增设隔仓板。它不仅减少了粉磨空间,而且隔仓板附近粉磨效率很低,加剧了隔仓板的磨损;c由于研磨体运动单调性,粉磨效率较低,装载磨体量大,而且球径也大,这样功能大大地增加;d一般开流磨机被广泛地应用而存在欠粉磨现象,不仅降低了粉磨效率,增加电耗,而且产品质量不稳定。本次毕业设计是参照徐州力大集团的生产情况,得到张晓荣老师与其他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2磨机的总体设计2.1闭路循环系统与开流粉磨系统对于开流系统,其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简便,但物料必须全部达到成品细度后才能出磨,因此要求产品细度较细时,已被磨细的物料将会产生过粉磨现象,并在磨内形成缓冲层,妨碍粗料进一步磨细。有时甚至出现细粉包球现象,从而降低粉磨效率,提高了电耗,采用闭路系统可以消除过粉磨现象,使磨机的产量提高、电耗降低,同时闭路系统的产品粒度均匀,尤其是生料粉颗粒均匀,对煅烧熟料有利。在闭路系统粉磨时,由于要求出磨物料的细度较粗,一般采用球磨或中长磨与分级设备组成闭路系统,与二台球磨机组成闭路时,称为二级闭路系统。粉磨系统的选择应考虑入磨物料的性能产品种类、产品细度、产量、电耗、投资以及是否便于操作与维修等因素。对长径比L/D=4-6的磨机,根据工厂经验,选用开流水泥磨,我们设计的水泥磨规格为Φ2.6×13mm,L/D=13/2.6=5,根据经验选用圈流水泥磨。圈流系统流程图如图2-1所示:图2-1圈流系统流程图2.2磨机的通风方式和水冷却2.2.1磨内温升原因及危害对于干法原料磨及水泥磨而言,由于磨机在运转过程中,冲击和研磨物料的同时,大部分的电耗转换为热能,必然要引起磨机本身研磨体及物料温度的升高,一般可使温度升高几十度。对于没有冷却措施的干法磨机内的物料出磨温度可达100℃a对机械设备来说,由于磨机在运转过程中和停止运转时温差很大,可使磨机产生显著的热变形及热应力,引起机体的损伤,如:衬板的几何变形、衬板螺栓的折断、主轴承维护要求要易烧毁等。b物料的易磨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细小微粒的静电作用增强,使之易于凝聚和粘附,造成糊球现象严重,并使水泥质量降低(易造成水泥的速凝)。为了降低磨温,提高粉磨效率减少电耗、提高产品质量,通常采用加强磨内通风或磨内喷水冷却措施,均可提高磨机产量5—15%。2.2.2磨机通风方式A磨机的通风方式有三种:a自然通风仅只有磨机卸料端装设拔气筒,磨内风速(常指磨机最后一仓的风速,一般≤0.3mm/sec)要求入磨物料含水〈1-1.5%。b强力通风在磨内卸料端装设排风机,实现磨内的强力通风,以除去磨内的水蒸气,改善粉磨条件,降低磨内温度,提高效率,一般来说其风速v<1m/sec.对于开流磨的风速:v=0.7-1.2m/sec对于圈流磨的风速:v=0.3-0.7m/sec常用的风速:v=0.7m/sec由于强力通风必须在磨机出口加收尘设备,通常用二级收尘设备:旋风收尘器与布袋收尘器或旋风收尘器与电收尘器的组合。c分仓通风在磨内一或二仓单独接出通风管,从磨尾空心轴穿出实现排风机强力分仓通风,这样可以使一或二仓细料及时由风管抽出,三仓仍延用自然通风,以降低磨内物料的流速,提高粉磨效率。本设计Φ2.6X13m磨机,选用自然通风。B磨机通风量的计算:自然通风时,需要从磨内抽出的风量,一般按每分钟抽出相当于磨机有效容积三倍的量,可用下式计算:v=πDL(1-φ)×60×3/4(2-1)式中:v-从磨内抽出的风量,m/h;D-磨机有效内径,m;Φ-钢球填充率,以小数表示;L-磨机的有效长度,m;则v=π×(2.6-2×0.03)×13×(1-0.27)×60×3/4=3406m/h通风管的斜度不小于50度,管道的风速为12-16m/sec,通风管道后的风量还应考虑30-40%的漏风系数,即:v=130-140%v.式中:v-通过管道后的风量m/h;v-从磨内抽出的风量m/h;风管的直径可按下式计算:d=1000(mm)(2-2)式中:d-风管的直径,(mm)v-管道内的风速m/sec,取v=14m/sec;则d=1000=341(mm)圆整取d=340mm2.2.3磨机的水冷却1磨机筒体外部淋水冷却,设备简单,耗水量大,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对于大直径磨机,由于传动不良,效果不佳,且水还会腐蚀筒体,有碍卫生等,已日趋减少。2喷水入磨冷却水与高压空气经充分混合雾化后,喷入磨内,利用水蒸发时所需的热量而将磨内的热量带走,所以水又是表面活性物质,容易使微粒的聚结破坏解体,起到助磨作用。为此适当的喷水入磨不仅可以降低必要的冷却,还可以提高磨机的产量5-10%,降低磨机电耗,但喷水入磨装置结构较为复杂。a采用喷水入磨冷却的温度界限当入磨熟料温度〈50℃当入磨熟料温度〉80℃时,若第一仓隔仓板处的温度保持在105--110当入磨温度〉100℃时,则可采用磨头与磨尾同时喷水入磨冷却,以保证出磨温度〈115b喷水压力区喷水量对于喷水压力,通过实践和控制在1.5kg/cm时,可得到较好的雾化效果,并使喷嘴耐用度提高对于雾水量,一般不超过磨机产量的2%,雾化水所需的压缩空气量为50升每公斤水,喷嘴直径可按300—350m/sec风速计算,由于喷水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维修较困难,一般中小型工厂难于使用,故考虑采用磨外喷水冷却。2.3磨机各仓长度的确定磨机各仓长度的确定目前尚无理论计算公式,一般均根据产品细度曲线来决定,也可以结合入磨物料粒度和物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来确定,如果被粉磨物料难碎易磨的,则一仓应稍长一点,反之一仓应短些。本设计规格为Φ2.6×13m,三仓磨,粗磨仓长为3.9m,中磨仓长为3.25m,细磨仓长为5.85m.2.4研磨体的装载量1.磨内磨料的平均填充率指磨内各仓的研磨体填充率的算术平均值。一般来讲,水泥厂多仓磨的平均填充率在0.25-0.35之间,其中以0.25-0.32最多。关于各仓研磨体填充率的分配,目前可有两种分配方案:a从磨机进料端向出料端,各仓研磨体填充率递减的方案,即ψ〉ψ>ψ;该方案可以人为的形成各仓间的料位高差,使之由进料端向出料端递减,以加快料流速度,且不易返料,可避免过粉磨现象,但由于各仓填充率较小,故段与段之间不易滚动,堆积紧密,以引起较大的偏心力矩,故粉磨效率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该方案对于圈流中长管磨机亦是经常采用的。b磨机进料端到出料端,各仓研磨体填充率递减的方案,即ψ〈ψ〈ψ;该方案具有限制磨内物料流速的缺点,且由于后仓料位高于前仓料面,必须带有扬料板的双仓层隔仓板,对于难磨的物料,细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或磨机长径比较小时(L/D=2—3.5)这类磨机上比较成熟的经验是:水泥磨二仓比一仓高2-3%,生料磨二仓比一仓高1%或两仓相等。这一方案也使用于强力通风的圈流磨机。本设计磨Ø2.6X13m采用第一种方案,即ψ〉ψ>ψ。查管磨机毕业设计参考资料,取ψ=0.3,ψ=0.27,ψ=0.24。2磨内研磨体的装载量GG=πDLψγ/4(2-3)式中:G磨内研磨体装载量,T;D磨机有效内径,m;L磨机有效长度,m;ψ--磨内研磨体填充率;γ—研磨体容重,一般可取4.5T/m;G=π×(2.6-2×0.03)×13×0.27=27.99(T)3磨内研磨体的级配与补充(1)研磨体的级配在磨机的同一仓中,为了减少研磨体之间的空隙率,增加对物料的粉磨机会,限制物料的流速不致过快,常采用不同规格的研磨体按比例配合使用,几种规格的研磨体的配合比例,叫做研磨体的级配。钢球级配与填充率一样,直接影响到磨机产量,产品的质量和研磨体的磨损,钢球级配的合理选择,主要根据被粉磨物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磨机构造以及需求的产品细度等因素来确定。物料在粉磨过程中,一方面受冲击作用,另一方面受研磨作用,在研磨体装载量不变的情况下,小钢球比大钢球的总面积大,与物料的接触机会多,故增加小钢球的数量有助于提高粉磨能力,但从另一方面需要将大块的物料击碎才能进行有效的粉磨,此所以就必须增大钢球的直径,提高破碎效率。所以,钢球的分配从进料端向出料端球径逐渐递减,磨机的最大钢球直径参考建材部水泥工业技校发行的《粉磨工艺与设备》拉珠费夫经验公式D=28×(2-4)式中:d—进料物料的最大粒径,根据要求d=10mm所以D=28×=28×=60.132mm圆整取D=70mm.各级钢球的比例:可按二头小中间大的原则配合。在满足物料粒度要求的前提下,平均球径应该小些,以增加接触面积,提高粉磨效率,前仓的最小球径等于后仓的最大球径。物料经过长期的研磨后,研磨体的级配组合如下图2-2所示:图2-2使用后的钢球级配组合未使用过的研磨体加入球磨机前的形状如下图1-3所示:图2-3新研磨体级配组合
根据研磨体在各仓内的大小组合情况,级配分配如下:第一仓Dmax=70mm一仓:钢球Φ70Φ60Φ50级配25%40%35%二仓:钢球Φ50Φ40Φ30级配30%40%30%三仓:钢球Φ30Φ20Φ10级配30%40%30%磨机有效容积V=πDL/4(2-5)=π×(2.6-2×0.03)×13/4=65.84(m)各仓有效容积:一仓:v=65.84×3.9/13=19.75(m)二仓:v=65.84×3.25/13=16.46(m)三仓:v=65.84×5.85/13=29.63(m)一仓钢球重量:G=γvψ=4.5×19.75×0.3=26.66(T)(2-6)各级球重:Φ70:26.66×25%=6.67(T)Φ60:26.66×35%=9.33(T)Φ50:26.66×40%=10.66(T)一仓平均球径:D=(DG+DG+DG)/(G+G+G)(2-7)=(70×6.67+60×9.33+50×10.66)/(6.67+9.33+10.66)=58.5(mm)二仓钢球重量:G=γvψ=4.5×16.46×0.27=20(T)各级球重:Φ50:20×30%=6(T)Φ40:20×40%=8(T)Φ30:20×30%=6(T)二仓平均球径:D=(DG+DG+DG)/(G+G+G)=(50×6+40×8+30×6)/20=40(mm)三仓钢球重量:G=γvψ=4.5×9.63×0.24=32(T)各级球重:Φ30:32×30%=9.6(T)Φ20:32×40%=12.8(T)Φ10:32×30%=9.6(T)三仓平均球径:D=(DG+DG+DG)/(G+G+G)=(30×9.6+20×12.8+10×9.6)/32=20(mm)(2)研磨体的补充磨机中运行的研磨体被逐渐磨损,体积减小,形状变异,研磨体的装载量和级配都发生了变化。为了维持正确合理的级配和装载量,保持较高的粉磨效率,就得定期补充和更换研磨体,清仓和补球时间应视研磨体的机械性能(形状、硬度和韧性、物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易磨性、温度水分等)和磨机的运行状况而定。例如,钢球比钢锻消耗快,比钢棒也消耗大些,磨水泥比磨生料消耗快,而磨生料的钢锻消耗却大于磨水泥的钢锻消耗。按我国经验,对水泥磨来说:第一仓通常5-7天从磨头喂料口补球一次,每次补球量约为该仓球量的1-2%(一般只补入大球),第二仓每隔10-15天补球一次,补充量约为2%,每次补球的数量应结合具体情况而酌情确定。一般每粉磨一吨的物料,研磨体的消耗大致如表(2-1)所示:表2-1粉磨一吨物料研磨体的消耗量同时由于研磨体长期使用磨损,所以必须对钢球进行处理,大体清仓时间可参照下列时间而定:粉磨矿渣水泥:一、二仓钢球每月清理一次生料磨:二仓钢球每两个月清理一次重新配球时,表面被磨光、尺寸变小的研磨体可选作相应规格磨体继续使用。2.5磨内研磨体运动状态分析2.5.1研磨体运动状态的三种基本情况a泻落式运动状态当筒体的转速过低,且研磨体太少时,研磨体顺筒体旋转一定的角度。当研磨体超过自然休止角时,则象雪崩一样泻落下来,这样不断地反复循环,研磨体被提升的高度不高,只有滚动和滑动,基本上没有冲击作用,因而粉磨效果不佳。b抛落式运动状态当筒体的转速适宜时,由于离心力作用的影响,研磨体贴附在筒体内壁上,与筒体作圆弧上升运动,并被带到适宜的高度,然后象抛射体一样降落,研磨体呈瀑布状态以最大冲击力将物料击碎,同时在筒体回转的过程中,研磨体的滚动和滑动也对物料起到研磨作用。c离心力运动状态当筒体转速过高时,由于离心力作用的影响,研磨体贴附在筒体内壁上与筒体一起回转,而不降落则研磨体不发挥冲击和研磨作用,也就不能粉磨物料。2.5.2球磨机中研磨体的运动分析球磨机的粉磨作用主要是研磨体对于物料的冲击和研磨。为了确定磨机的主要工作参数,必须对研磨体的运动状态加以分析。研磨体运动的实际状态是很复杂的,为了使分析问题简化,作如下基本假设:a磨机在正常操作时,研磨体在筒体内按其所在位置是一层一层地进行循环运动。在轴向各个不同的横断面上,研磨体的运动状况完全相似。b研磨体在磨机筒体内在工作轨迹只有两种,一种是一层层地以磨机筒体横断面的几何中心为圆心,按同心圆弧轨迹随着筒体回转作向上运动,另一种是一层层地按抛物线轨迹降落下来。c研磨体与磨机筒壁间及研磨体层与层之间的相对滑动极小,可忽略。d磨机筒体内物料对于研磨体运动的影响略去不计。e略去研磨体直径不计取紧贴筒体衬板内壁的最外层研磨体作为研究对象,研磨体在随筒体作圆弧向上运动过程中,当达到某一位置时,其离心力Pc小于或等于本身重力的径向分力,研磨体就开始离开圆弧轨迹,作抛射体运动,即按抛物线轨迹运动。由此可见,研磨体在脱离点开始脱离应具备的条件为:cosα≥Rn/900(2-8)以上的公式为研磨体运动的基本方程式,研磨体的脱离角与筒体的转速和有效半径有关,而与研磨体的质量无关。2.5.3磨体运动脱离点的轨迹当磨机在一定的转速下进行操作时,研磨体的基本方程式代表任一层脱离点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它有着普遍意义,把上式改写为:R=900cosα/n(2-9)此式即为脱离点轨迹的曲线方程,它是一段圆弧。2.5.4最内层研磨体的半径若要求各层研磨体恒在同一轨迹上做循环回转运动而又不产生互相干涉,就必须确定最内层研磨体的半径R2,否则就会使上升和下落的研磨体在中途相碰而互相干涉其运动规律,只要降落点处于极限位置,此处即为由降落曲线求得的横坐标X的最小值,根据代数公式解得X为最小值时的脱离角为α=73°44¹与此脱离角相当的最内层研磨体的半径为:R=900cosα/n=252/n因此在确定研磨体的装载量时,务必使最内层研磨体的半径比252/n要大,否则研磨体在降落时会互相干扰、碰撞,损失其能量,降低粉磨效率。2.5.5研磨体动态作用力:磨机在正常运转时,研磨体所产生的动态作用力有以下三个方面:a与筒体一起回转上升部分研磨体产生的离心力Pcb与筒体一起回转上升的那部分研磨体的重力Gc作抛落运动那部分研磨体产生的冲击力Ps3球磨机主要参数的确定3.1磨机工作转数的确定1磨机的临界转速n假定钢球与研磨体无滑动时,最外层钢球产生临界运转时的理论临界转数公式:n=42.4/(rpm)(3-1)式中:n磨机的理论临界转数,(rpm);D磨机的净空直径,(m);故n=42.4/=26.6(rpm)2球磨机的理论适宜转数n最外层钢球具有最大降落高度时的理论最适宜转数公式(即为列文松公式):n=32.2/=32.2/=20.2(rpm)(3-2)式中:Ψ=n/n=20.2/26.30=0.76n--磨机理论适宜转数,(rpm);Ψ-转数比;3球磨机的实际工作转速n确定磨机合理的工作转数,它与衬板形状、研磨体的装载量,被磨物料的物理性质磨机的生产工艺流程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且直接影响到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电耗和减少钢球和衬板的损耗磨机的工作转数有三种工作制度:(1)高转数的工作制度--n接近或超过(微超或大些)理论临界转速磨机可以超过理论临界转数运行而不发生临界现象,即使最外层钢球接近或超过临界运行时,其各层钢球仍能正常运行,且由于转速的提高,研磨体的周转率提高,故粉磨效率提高。(2)低转速工作制度n=(0.58-0.62)n,它使用于湿法生产溢流卸流的二级磨机(3)中等转数的工作制度对中等转数适用范围等二种不同意见:a当球磨机工作转数为0.76n时,磨机效率最高,也就是比生产效率高(每一马力吨/小时),而工作转数为临界转速的68%,绝对生产率提高,但电耗比前者大2-3倍,从经济观点出发,推荐采用n=0.76nb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生产率随转数的增加功率并不快,为提高磨机生产率可以采用n=0.88n。确定磨机实际工作转数原则:当D>2m时,n=32.2/-0.2D本设计为Ф2.6X13m磨机,所以n=32.2/-0.2D(3-3)=32.2/-0.2×2.6=19.45(rpm)取n=19.5(rpm)。3.2磨机功率的计算磨内研磨体呈瀑布状态,工作时的功率计算磨机需用功率可用下式计算:N=0.2vDn(G/v)(kw)(3-4)式中:N磨机需用功率;v磨机有效容积;D磨机有效内径;n磨机工作转数;G研磨体总装载量;N=0.2×65×(2.6-2×0.03)×19.5×(27.99/65)(kw)=327(kw)磨机电机功率可用下式计算:N=kkN=1.3×1.1×327=467.6(kw)(3-5)故取N=470(kw)。3.3磨机生产率的确定3.3.1影响磨机生产率的因素a粉磨物料的种类它的物理性质(水分、温度、易磨性等)入磨前的粘度,欲磨细的程度;b磨机的形式:长度、直径、仓数、各不见形状;c研磨体的种类、装载量和级配;d被粉磨物料的加料均匀程度、喂料量大小及助磨剂的应用等。3.3.2磨机生产率的计算《建筑材料机械设计》介绍的常用的球磨机产量计算公式如下:Ψ=0.2vDn(m/v)k(3-6)Ψ=0.2×65×2.54×19.5×(78.93/65)0.055=41.37(t/h)由上式可知,磨机产量在42t/h左右,满足设计要求。4磨机主要机件的设计和计算如前所述,磨机总体设计中,着重从工艺方面考虑,主要是如何提高粉磨效率和降低电耗,而磨机机件的设计,则是保证上述条件下,如何提高机械制造和降低原材料的消耗,为此,磨机各机件的结构设计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又要加工工艺性好,重量轻坚固耐用。4.1磨机筒体部分磨机筒体部分是磨机的主体,包括磨机筒体,筒体端盖,中空轴,磨内的衬板,隔仓板及扬料板等。4.1.1筒体和筒体端盖的结构设计筒体和筒体端盖有整体结构两部分组成,端盖分焊接和铸造两种结构,焊接的端盖是将钢板直接焊在筒体上,再经车削加工出端面及安装中空轴出口,这样能够保证端盖与筒体的同心度及端盖的端面与筒体中心线的垂直度。筒体和端盖目前广泛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它在制造方面具有下列优点:a机件的制造工艺程度简单,没有车间工种间的反复和交错b切削加工工序及切削加工面积少c避免了大型整体铸造产生的缺陷,材料消耗少d加工容易,无特殊设备要求筒体是用钢板卷削焊接而成的薄壁件,两端焊有相同材料钢板制成的端盖,筒体是承受重载,交变动载荷是处于低速长期运行的机件,它是筒体的主要零件,故设计时要求它是不更换零件,以保证它在工作中安全可靠,长期使用,且在使用过程中,亦必须保证质量,对于磨机的寿命一般要求大于25年。钢板材质的选择:制造筒体的材料有普通结构钢A3,锅炉钢板20g、20号优质结构钢,和16Mn低合金结构钢。近年来,广泛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16Mn,这类钢易于施焊,韧性较好,而16Mn可焊性综合机械性能如耐磨性、耐疲劳性,腐蚀性及切削加工均化比Q235A为好,故应优先采用,本设计Q235-A、GB700-884.1.2筒体设计结构中的注意事项a必须满足工艺提出的磨机规格要求的净空长度,为此,筒体的内径D=D+2δ(4-1)δ为衬板的平均厚度,一般取δ=0.05mm筒体的长度:L=L+δ+δ+δ(4-2)δδδ分别为隔仓板、磨头衬板、出料端扬料装置等的厚度。b筒体钢板排列拼凑原则排列筒体钢板时,应充分地选用标准规格的钢板,避免余料或接长现象,力求降低边角料的消耗,拼凑排列钢板时应尽可能的减少筒体焊缝数目,使筒体上的纵环焊缝最少,且应避免在筒体中出现环的焊缝。根据经验,磨机钢板的厚度约为磨机直径的1-1.5%。本规格磨可取δ=30m。筒体的纵向焊缝最多不超过4条,各每节的焊缝应交错90度以上,避免“十”字形接缝,每节间纵向焊缝应按衬板宽度的整数倍错开。c筒体上固定的衬板与隔仓板的螺钉孔应根据衬板尺寸等距开设、纵横成行,以便于统一衬板规格和便于调整隔仓板位置,衬板螺孔距筒体焊缝距筒体焊缝距离δ≥2.5d(d为螺钉孔直径)这是因为焊缝附近有较大的应力集中,同时也便于衬板螺钉的固定。d筒体上的人空应避免开设在筒体的中央,而且又应尽量开设仓室的中部这样对调整隔仓板的位置有较大的余量,同时也便于装卸研磨体和更换磨损零件,如衬板隔仓板等,人孔的开设应在保证人能进出筒体的前提下,越小越好,尽量减少筒体强度的削弱,且人孔形状应使筒体产生最小的应力集中,使筒体断面模数削弱最小,还要尽可能减少衬板的种类。为增强筒体人孔周围应设置整块的加强板,加强板面不得压缩筒体焊缝,加强板与筒体结合采用铆接较可靠,加强板厚度S≥1.1δ。取S≥1.1×30=33mm人孔的开设有沿筒体母线方向单向开设和交错开设,单向开设时会由于人孔强板等重的离心、惯性力,增加筒体动载荷,但对装卸研磨体有利,错开开设时,刚好相反。本设计采用的格式如图4-1所示:图4-1人孔交错开设本设计采用矩形,人孔口尺寸为309×510mm,圆角半径为R60,人孔开设宜用机械加工方法,而不宜用任何火焰气割,因为火焰气割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若不得以用气割则最好采用退火处理。4.1.3筒体端盖设计中的注意事项a平面端盖的钢板厚度根据计算决定,一般可按下式计算选取δ=(1.5-2.5)×30=45-75mm,一般根据实际经验,取δ=50mm拼焊的端盖,其焊缝应避免与筒体焊缝重合,也要避免它与筒体焊缝重合也要避免与螺栓孔重合。b从等强度观点出发,端盖应设计中部补强板其厚度在满足强度和结构需要的原则下,应与筒体钢板厚度相等。c端盖内侧应设置加强筋,其作用为:可用较薄的加强补强端盖,使端盖钢板厚度减小,保护用于固定中空轴的螺栓头,筋板的厚度可取为筒体钢板厚度,宽度可酌情取为端盖厚的两倍。d端盖与筒体的焊接形式由于筒体在此部分的应力较小,计算结果证明切应力都在100ks/cm以下,而弯曲应力就更小了,故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情况均能满足强度要求。4.2中空轴的结构设计中空轴是由铸钢制造带有法兰的空心圆柱体,装在筒体两端承受整个磨机的全部动载荷,故在工作中要求安全可靠,长期使用。4.2.1中空轴的材料选择中空轴承受弯扭,切交变载荷还有一定的摩擦损耗,且中空轴与法兰的过度圆角应力集中较大,故对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塑性、硬度,且要求其对应力集中的敏感性不得太大。本设计磨机的中空轴材料采用ZG45。4.2.2中空轴的结构设计A中空轴的轴颈部分对一般圈流磨d=0.4D(4-3)l=(0.3-0.4)d(4-4)所以d=1040mm,根据工厂长期经验,取d=1040mml=(0.3-0.4)×1040=312-416mmB中空轴的技术要求a为保证中空轴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故对铸件和焊件均需进行退火处理;b粗加工之后切凿宽度不得超过缺陷表面所在宽度的10%,切凿面积总和不得超过各该表面总面积2%,但连同毛坯件的切凿面积在内,其总和不得超过各该表面总面积的4%;c法兰端口的止口圆必须与轴颈同心,其不同心度对本磨机为小于等于0.25mm,法兰止口圆端对轴颈轴心线不垂直度≤0.15mm。C筒体、筒体端盖、中空轴、磨头法兰、联结螺栓及传动接管的设计计算a筒体长径比L/D=13/2.6=5,只能用计算应力σ≤[σ]来初定δ。b三个粉磨仓之间都用双层隔仓板,隔仓板层数Z=2+2=4层磨体部分重量G=D[3+L(1+5/D)/D+(2+Z)/D]/4ζ(4-5)=2.6×[3+13(1+5/2.6)/2.6+(2+4)/2.6]/4×1.0=87.5(t)c总载荷GG=G+1.37G=87.5+1.37×87.5=209(t)(4-6)d计算筒体厚度δ取计算应力σ=0.95[σ],筒体材料为A3,钢板厚度在20~40mm的强度极限σ=402~421Mpa,[σ]=0.0717σ,σ=0.95[σ](4-7)=0.95×0.0717×(402~421)=2.74~2.87×10(N/cm)取其平均值:σ=2.8×10N/cm,筒体截面模数:W=πDδ/4(4-8)=π×260δ/4=1.69×10πδ筒体最大弯矩:M=LG/8(4-9)=1460×2.09×10/8=3.65×10(Ncm)计算应力:σ=M/WC(4-10)=3.65×10/1.69×10πδ×0.9=7639/δ=2.8×10δ=7639/2.8×10=2.73(cm)故筒体厚度δ应在28~30范围内选定。D筒体弯矩与当量弯矩M=G(L+2×L)(4-11)=2.09×10(1460+2×50)/8=4.08×10(Ncm)x=x+a/2=336+52/2=362(cm)M=G[x-(x-L)/(L-2L)]/2(4-12)=2.09×10[362-(362-45)/(1460–2×45)]/2=3.02×10(Ncm)M=955N10/n(4-13)=955×1000×10/17.5=5.46×10(Ncm)M=955N10×(x/L)/n=955×1000×10×(362/1460)/17.5=1.35×10(Ncm)M=(4-14)==4.9×10(Ncm)M=(4-15)==3.1×10(Ncm)E筒体截面系数W筒体中部:W=πDδ/4(4-16)=π(260)×3/4=1.59×10(cm)人孔部位:W=πDδ(π-2b/D)/4+δ(D+2δ)(B-b)/2=3π260(π-2×31/260)/4+3(260+2×3)(76.5-30.9)/2=1.65×10(cm)F筒体应力a弯曲应力:σ=M/WC≤[σ](4-17)筒体中部:σ=M/WC=4.08×10/1.69×10πδ×0.9=2.8×10(N/cm)故计算应力σ=2.8×10=0.95[σ]=0.95×2.95×10,筒体厚度δ=3cm比较适中。人孔部位:σ=M/WC=3.02×10/1.69×10πδ×0.9=2.03×10(N/cm)故σ<σ,安全。b剪切应力τ=Q/FC≤[τ],Q=G/2=2.09×10/2=1.05×10NF=πDδ=π×260×3=2449cmτ=Q/πDδC=1.05×10/(2449×0.9)=470(N/cm)[τ]=0.5×2.95×10=1.475×10>τ=470(N/cm)因为τ/[τ]=470/1475=32%,故一般可不验算。G筒体变形位移量的计算E=2×10N/cmI=πDδ/8=π2603/8=2.07×10(cm)L=L+2×L=1460-2×45=1370(cm)验算最大挠度f=GL[8-4(L/L)+(L/L)]/384EI=2.09×10×1460[8-4(1370/1460)+(1370/1460)]/384×2×10×2.07×10=0.105(mm)4.3衬板4.3.1衬板的作用a保护筒体,使筒体免受研磨体和物料的直接冲击和研磨b将磨机的能量传递给研磨体,并利用衬板不同的几何形状的表面对研磨体的牵引力不同使研磨体获得不同的运动状态,以适应粉料粉磨工艺过程要求c对某些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自动分级衬板还可以使研磨体按球径大小沿磨体由进料端向出料端自动按大小顺序排列,使各种不同的研磨体均能发挥其特有功能4.3.2衬板材料的选择因为磨机主要是以冲击和研磨体粉磨物料的,故对衬板材料必须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抗冲击韧性,和良好的耐磨性a对于粗磨仓即一仓,冲击破碎是该仓的主要工作形式,要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抗冲击韧性,常用ZGMn13耐磨白口铸铁,中锰稀土球墨铸铁性质比较:高猛铸钢ZGMn13需经1000-1100℃水淬及回火处理,HB≤220,得到不含奥氏体的金相组织,具有很高的冲击韧性,衬板使用后,在磨内钢球冲击和延压一段时间后,其表面在局部应用作用下,将发生塑性变形,引起奥氏体组织逐渐转变为硬度极高的马氏体组织使之具有特高的耐磨性,此乃高锰铸铁的冷却硬化性,对于磨机内的高锰铸铁衬板,其冷作硬化后的硬度一般可达HB450-550,且硬度随钢球的冲击力的增大而提高,使寿命可达半年至一年。白口铸铁:不需热处理,其寿命比锰钢衬板高0.4-0.5倍,但对大直径磨机,其冲击力大,该材料的韧性及强度不能适应中锰球墨铸铁:HB500耐磨性比高锰钢好,成本低,但冲击韧性较差本设计采用ZGMn13(含Mn12-14%,含碳0.9-1.3%)b对于细磨机,即第二仓,研磨是该仓的主要工作形式,故要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硬度,常用材料:ZGMn13耐磨白口铸铁,冷硬铸铁,中锰稀土球墨铸铁,橡胶铸口;性能比较:冷硬铸铁、硬度HRC47-50,成本低廉,而寿命高,可使用冲击韧性目前正改善;中锰稀土球墨铸铁HB>500,耐磨性比高锰钢好,成本也很低,但冲击韧性较低,故本设计用ZGMn13。4.3.3衬板的表面形状及结构的设计衬板的形式:平衬板、压条衬板、波形衬板、阶梯衬板、圆角方形衬板a选形目前广泛采用阶梯衬板,因为它具有结构简单,对同一层研磨体的提升高度均匀一致,还可以减少内层球的滑动和磨损,且表面磨损均匀等显著的优点,适用于粗磨仓。本设计粗磨仓用了四排阶梯衬板,主要是作起导向用。研磨体的运动规律:①研磨体脱离角呈周期变化,磨机每转一周,往返变化四次,②研磨体脱离角在圆角段随磨机转角的改变而从大到小成曲线变化③对同一直径的磨机,当磨机转速不同时,研磨体脱离角和磨机转交相对应的位置,其变化规律不变④研磨体脱离角随磨机转速不同的增加而减小,但是脱离角的变化范围不变b设计衬板的原则①衬板形状能促进物料的粉磨作用,且能均匀磨损②制造简单,价格便宜③拆卸方便,易于更换④衬板的稳定性好,长期工作不致变形⑤连接衬板螺钉孔数目应该最少,以免削弱简单的强度,同一磨机内的衬板类型要尽量减少,以减少零件、便于管理、节约资金衬板重量不易过大(≤35-60kg)以减轻更换时的劳动强度,尺寸要尽可能顺利地通过人孔,一般设计时,可大致取为:厚度:40-50mm左右,最小不小于20mm长度:350-500mm一般尺寸取50mm整数倍宽度:300-400mm左右或等于100Πmmc计算法设计阶梯衬板在磨机正常工作中,由于研磨体之间有内摩擦存在,研磨体力求形成一个整体与磨机同转,外层研磨体与衬板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取决于摩擦系数及贴随筒体同转的研磨体。d衬板的排列与固定①衬板的排列常用排列型式为折线环向缝排列法,按一般的经验错开的距离b≥20-40mm以补偿铸造误差,冲击和变形及热胀冷缩,余量一般a取≥10-15mm,对白口铸铁衬板间隙至少要留5-8mm②衬板的固定一般有两种方式:螺栓连接,其优点是抗冲击,耐振动,联结可靠,其缺点是需要在筒体上钻孔,耗费人力、财力、物力,削弱了筒体的强度,且可能漏料,故设计时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螺栓个数,一块衬板最好有两个螺栓固定,这样当一个折断时,衬板也不致掉落,不过因衬板每半年或一年就换一次,因此,用一个螺栓也就可以。本设计采用与衬板接触的螺栓头及相应的衬板凹坑形状要保证以下条件,紧固螺栓时不会转动,衬板孔的应力集中系数最小,加工制造方便,螺栓头必须埋入衬板中,不得突出。目前常用的螺栓头形状有角锥形,圆锥形,椭圆锥形三种,本设计采用椭圆锥形,圆锥角度取60度;螺栓规格是根据衬板的热应力及变形应力来确定的,通常有d≥M30左右,为提高螺栓的寿命,采取下列措施,选用较大塑性的低碳钢(如Q235-A)制造,螺纹选用细牙型,为的是增加强度,并利用防松螺杆上预留长度l,以减少应力集中,l=11mm,一般取l≥0.7d。为了防松螺栓固定时要防松垫圈或双螺母,此外,螺栓要用浸过铅油的麻丝缠绕在螺栓上用锥形垫圈、弹簧垫圈及螺母压紧密封。4.4隔仓板4.4.1隔仓板的作用:a分隔研磨体,以防止不同级配的研磨体,由一仓跑到另一仓,适应粉磨工艺要求,b阻止大块物料窜向卸料端,控制物料在粉磨过程中的流速c利用篦孔尺寸和排列方式,以协调物料在磨内的颗粒分布和出料细度4.4.2隔仓板的结构设计按隔仓板的结构可分为双层隔仓板和单层隔仓板,单层隔仓板是由带孔眼的筛板拼合而成,双层隔仓板由一层筛板、一层盲板及二者之间的扬料板组成,它有使物料强制通过的能力,而不受相邻的两仓物料面高度的影响,甚至在前仓料面低于后仓料面的情况下,物料仍能顺利通过,但双层隔仓板占磨机的有效容积大,结构复杂,通风条件差,在双层隔仓板的两侧(前面和后面)存料都很少,故此区域粉磨效率降低,同时也加剧了隔仓板的磨损。单层隔仓板由扇形篦板组成,用中心圆板把这些扇形板连成一个整体,隔仓板的外圈篦板用螺栓固定在磨机筒体上,中心圆板和环形固定圈用螺栓与内圈篦板固定在一起,单层隔仓板使用于溢流式过料,前仓料位高于后仓料面以下的细料通过时阻力较大,但占磨腔有效容积最少,且通风阻力小,本设计采用双层隔仓板。A筛板(篦板)为了安装及维修的方便,筛板是由若干块拼合而成,其形状有弓形和扇形两种,外形尺寸取决于磨门的尺寸,筛孔的排列和分布方式很多,可归纳为两类:同心圆排列和放射形排列,前者物料通过的阻力小,流通量大,且不易堵塞,但通过的物料容易返回,磨损较大,幅射状隔仓板物料的通过阻力较大,物料不易返回,由于筛板呈幅射状,对研磨体的提升作用较强,易使大球集聚,在此,形成仓内钢球的反向分级,影响粉磨效率,一般在出料端不宜采用幅射状筛孔。B中心体所谓中心体,对于双层隔仓板是“导料锥”,对于单层隔仓板则是“筛板法兰”,它一则起联接作用,一则是气流的通路,磨门通风对磨机的正常操作甚为重要,故应尽量加大隔仓板总的通风面积,以减少阻力,为此,中心体的外径应尽量加大,以被研磨体经常冲击、磨削为限,当磨机停止时,研磨体和物料不应超过中心体外径。C隔仓板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a隔仓板底座宽度必须根据筒体内衬板安装情况而定,一般为衬板长的一半,且联接螺栓直径应与筒体衬板的固定螺栓圈相同,其纵向和横向的孔距也应和筒体的衬板一致b筛板与筛板之间缝隙宽度不能超过该道筛板的孔的宽度c设计时应注意磨头衬板和盲板、隔仓板筛板与出料篦板应力求通用互换①扬料板装在卸料篦板和端盖之间,在卸料空间的中心部分,固定着锥形卸料体上,再由锥形卸料体向尾部推进,最后靠中空轴内的卸料螺旋筒,将物料推出卸料出口,再入卸料漏斗中,完成卸料,扬料板的材料是焊接件:Q235-A②扬料篦板的作用:一是筛板物料作用;二是控制物料在磨内的流速。扬料篦板材料的选择主要是磨损严重,要求坚固耐磨,所以根据材料的性能,采用ZGMn13。5提高磨机产量的途径影响磨机产量的途径很多,诸如像磨机结构,衬板形式,仓的长度,研磨体的装载量,物理性质等都会影响磨机的产量。在生产中,只要认真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就能提高磨机产量,除此之外,还可根据生产情况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磨机粉磨效率,从而提高磨机产量。5.1采用助磨剂水泥助磨剂是水泥粉磨过程中添加的一种提高粉磨效率的外加剂,它能消除研磨体和衬板表面细粉物料的粘附和颗粒聚结成块的现象,强化研磨作用,减少过粉磨现象,从而可以提高粉磨效率,尤其是粉磨细度很细的高标号水泥,助磨剂的效果更为显著。助磨剂的种类繁多,其中有机表面活性物质占大多数,如乙醇、丁醇、丁醇油、杂醇油、乙二醇、三乙醇胺等,助磨效果较好,来源较为广泛。5.2磨内喷水向水泥磨的粉磨仓内喷入少量的雾状水,能够降低磨内的温度,限制细颗粒的静电作用,减少研磨体的包层和衬板的粘附现象,是加强粉磨的有效方法,尤其是粉磨纯熟料水泥时,磨内喷水的效果更加显著。实践证明,当粉磨纯熟料水泥时,入磨熟料温度超过80℃时,向磨内喷入1-1.5%的雾状水,可降低出磨,物料温度15-20℃,磨机小时产量可提高8%以上。5.3磨尾喷浆湿法生料磨磨尾喷浆就是把粘土浆由原来的磨头喂入改为尾仓,采用这种方法后,能提高磨机产量,降低电耗和研磨体消耗。磨机喷浆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首先,减少了磨头喂水量后,磨内的物料流速减慢,增加了物料在磨内的停留时间,而且消除了粘性大的料浆粘附在研磨体和衬板上的现象,因而使前仓研磨体加强了对物料的粉磨作用;其次,粘土不进入磨仓可增加石灰石的处理量,因而使前仓的粉磨能力得到提高。5.4分别粉磨生产水泥的原料和半成品都是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粉磨而成水泥的,由于这些原料和半成品的易磨性都不相同,若在同一磨内粉磨,则细度的变化也不一致,易磨性好的物料磨得细些,而它们又必须同时出磨,因而粉磨效率低,分别粉磨就是将这些物料分别粉磨,然后混合均匀。分别粉磨具有如下的优点:a便于根据不同性质的物料,选择不同的粉磨条件b消除了由于各种物料的易磨性的不同而引起的相互影响c各种物料可以根据要求磨出不同的细度,可提高产量10%左右。5.5控制并缩小入磨物料的粒度生料磨的入磨石灰石粒度一般都应控制在25mm以下,设有三级破碎设备的工厂应控制在15mm以下。5.6合理选择磨机衬板选择合适的衬板形式,其目的是调整磨内钢球的运动形式,使钢球产生的冲击力和研磨体得到合理分配和调整,并避免磨内钢球大小分布的逆分离,尽可能使钢球沿磨内物料运动方向按大小次序进行分级,改变衬板的表面形状,还能改变磨内每一段钢球运动的抛物线轨迹,使脱离点位置多变,形成交叉配合的钢球抛物状态,本设计采用了阶梯衬板,利于提高磨机效率和降低电耗。5.7开路粉磨改为闭路粉磨a增设选粉机,它分一级闭路系统和二级闭路系统,一级闭路系统用于长管磨和中长磨,二级闭路系统用于短磨,干法磨加设选粉机后,生料磨可提高产量30-50%,水泥磨可提高15%左右。b使用弧形筛使用弧形筛能提高粉磨效率,较大幅度地提高磨机产量,降低产品单位电耗。结论本次毕业设计是参照徐州力大集团以及中天仕名的生产情况,得到张晓荣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另外,各厂应根据本厂原有的条件,灵活地取其工艺精髓,因地制宜地改造管磨机内部结构。在设计过程中,我遵循以下几个总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a生产使用方面机器的生产效率高,动力消耗少,经久耐用运转安全,操作事业简便灵敏,外行尺寸小而美观、成本低;b制造加工方面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机加工量尽量减少,且加工工艺性能良好,材料成本低易购,尽量少用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c安装运输方面总之,每项技术都有此缺点和优点,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使用,发挥它的最佳效果,达到最好的市场效益才是根本。参考文献1江旭昌.管磨机.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2.122金容容.水泥厂工艺设计概论.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83倪文龙.机械立窑.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84姜煜林.水泥热工机械设备.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125许林发.建筑材料机械设计(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1990.86朱敦群.新标准条件下水泥粉磨工艺的相应措施《中国建材装备》,2002.27机械设计手册(新版).第一卷、第二卷、第四卷、第五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4.8汪恺.机械工业基础标准应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6。金属切削加工.P65.焊接、切割与胶接.P66.中国机械工程文摘.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出版社,2004.3郑万才.机械设备装备监测及故障诊断综述.P125.煤矿机械.煤矿机械出版社,2004.3改进球磨机齿轮润滑方式.P38.设备管理与维修.设备管理与维修杂志社,2004-NO.04刘兴才.磨机料浆缓冲槽的系统改造.P84-85.矿山机械.矿山机械杂志社,2004.3吴宗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王大康,卢颂峰.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2时钧.化学工程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1。09/2011:46102机体齿飞面孔双卧多轴组合机床及CAD设计09/0820:023kN微型装载机设计09/2015:0945T旋挖钻机变幅机构液压缸设计08/3015:325吨卷扬机设计10/3017:12C620轴拨杆的工艺规程及钻2-Φ16孔的钻床夹具设计09/2113:39CA6140车床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83100308/3015:37CPU风扇后盖的注塑模具设计09/2016:19GDC956160工业对辊成型机设计08/3015:45LS型螺旋输送机的设计10/0723:43LS型螺旋输送机设计09/2016:23P-90B型耙斗式装载机设计09/0820:17PE10自行车无级变速器设计10/0709:23话机机座下壳模具的设计与制造09/0820:20T108吨自卸车拐轴的断裂原因分析及优化设计09/2113:39X-Y型数控铣床工作台的设计09/0820:25YD5141SYZ后压缩式垃圾车的上装箱体设计10/0709:20ZH1115W柴油机气缸体三面粗镗组合机床总体及左主轴箱设计09/2115:34ZXT-06型多臂机凸轮轴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10/3016:04三孔连杆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Φ35H6孔的夹具设计08/3017:57三层货运电梯曳引机及传动系统设计10/2914:08上盖的工工艺规程及钻6-Ф4.5孔的夹具设计10/0413:45五吨单头液压放料机的设计10/0413:44五吨单头液压放料机设计09/0923:40仪表外壳塑料模设计09/0820:57传动盖冲压工艺制定及冲孔模具设计09/0821:00传动系统测绘与分析设计10/0723:46保护罩模具结构设计09/2015:30保鲜膜机设计10/0414:35减速箱体数控加工工艺设计10/0413:20凿岩钎具钎尾的热处理工艺探索设计09/0821:33分离爪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计10/3015:26制定左摆动杠杆的工工艺规程及钻Ф12孔的夹具设计10/2914:03前盖板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8-M16深29孔的工装夹具设计10/0708:44加油机油枪手柄护套模具设计09/2015:17加热缸体注塑模设计10/0709:17动模底板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10/0820:23包缝机机体钻孔组合机床总体及夹具设计09/2115:19升板机前后辅机的设计09/0922:17升降式止回阀的设计09/2218:52升降杆轴承座的夹具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09/0916:41升降杠杆轴承座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08/3015:59半自动锁盖机的设计(包装机机械设计)08/3015:57半轴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10/2913:31半轴零件钻6-Φ14孔的工装夹具设计图纸09/2613:53单吊杆式镀板系统设计08/3016:20单级齿轮减速器模型优化设计08/3016:24单绳缠绕式提升机的设计09/0923:08卧式加工中心自动换刀机械手设计09/0822:10厚板扎机轴承系统设计09/1820:56叉杆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孔Φ20的专用夹具设计08/3019:32双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机械部分设计09/0922:33双模轮胎硫化机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09/0922:32双辊驱动五辊冷轧机设计09/0820:36变位器工装设计--0.1t普通座式焊接变位机09/2816:50叠层式物体制造快速成型机机械系统设计09/0822:41可急回抽油机速度分析及机械系统设计09/0822:42可移动的墙设计及三维建模10/0413:25右出线轴钻2-Ф8夹具设计10/0413:23右出线轴钻6-Ф6夹具设计09/0822:36咖啡杯盖注塑模具设计10/0708:33咖啡粉枕式包装机总体设计及横封切断装置设计09/0916:15啤酒贴标机的设计(总体和后标部分的设计)10/2913:58喷油泵体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Φ14通孔的工装夹具设计08/3019:39四工位的卧式组合机床设计及其控制系统设计09/2113:39四方罩模具设计08/3019:42四组调料盒注塑模具设计10/0723:55固定座的注塑模具设计09/0923:52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09/0923:48圆珠笔管注塑模工艺及模具设计10/1316:36圆盘剪切机设计09/2113:25基于PLC变频调速技术的供暖锅炉控制系统设计09/0822:20基于pro-E的减速器箱体造型和数控加工自动编程设计08/3018:00基于PROE的果蔬篮注塑模具设计08/3019:37基于UG的TGSS-50型水平刮板输送机机头段设计09/2115:16塑料油壶盖模具设计09/0922:41塑料胶卷盒注射模设计10/0709:25多功能推车梯子的设计09/0821:25多功能齿轮实验台的设计08/3016:32多层板连续排版方法及基于PLC控制系统设计08/3016:30多层板连续排版方法毕业设计08/3016:42多用角架搁板的注塑模具设计及其仿真加工设计08/3016:39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设计09/0821:05大型矿用自卸车静液压传动系统设计09/2016:27大型耙斗装岩机设计09/0821:01大批生产的汽车变速器左侧盖加工工艺及指定工序夹具设计10/3015:42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攻6-M8-6H深10的夹具设计10/3015:38套筒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φ40H7孔的夹具设计10/2914:13套筒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3-Φ10孔的工装夹具设计基于C8051F单片机直流电动机反馈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的研究MOTOROLA单片机MC68HC(8)05PV8/A内嵌EEPROM的工艺和制程方法及对良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模糊控制的电阻钎焊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研制基于MCS-51系列单片机的通用控制模块的研究基于单片机实现的供暖系统最佳启停自校正(STR)调节器单片机控制的二级倒立摆系统的研究基于增强型51系列单片机的TCP/IP协议栈的实现基于单片机的蓄电池自动监测系统基于32位嵌入式单片机系统的图像采集与处理技术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作物营养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基于单片机的交流伺服电机运动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泵管内壁硬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找平控制系统研究基于C8051F040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基于单片机的液压动力系统状态监测仪开发模糊Smith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及其单片机实现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轴快流CO〈,2〉激光器的手持控制面板的研制基于双单片机冲床数控系统的研究基于CYGNAL单片机的在线间歇式浊度仪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喷油泵试验台控制器的研制基于单片机的软起动器的研究和设计基于单片机控制的高速快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短循环走丝方式研究基于单片机的机电产品控制系统开发基于PIC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基于单片机的实时内核设计及其应用研究基于单片机的远程抄表系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泰州市人民医院胰腺罕见疾病诊疗考核
- 芜湖市中医院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资格认证
- 合肥市人民医院精神行为障碍编码考核
- 宜春市人民医院护理教学团队建设考核
- 杭州市人民医院视频脑电图监测考核
- 淄博市人民医院隧道技术专项考核
- 芜湖市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资格认证
- 门面升级活动方案
- 南昌市中医院免疫球蛋白检测解读考核
- 台州市中医院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防控考核
- 【题库】消防知识竞赛超全版题库
- 河流第2课时长江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 2025年企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2026届高三语文9、10月份各地模考好题(新课标全国Ⅰ卷)(语言运用篇)含答案
-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考试题库集
- 【2025年】宿州市巡察信息中心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卷【答案】
- 小学秋冬季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传热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粉尘涉爆专项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含答案03
- 天融信云安全资源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