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辉路路面结构计算说明书_第1页
明辉路路面结构计算说明书_第2页
明辉路路面结构计算说明书_第3页
明辉路路面结构计算说明书_第4页
明辉路路面结构计算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路面结构设计1.1设计的依据及原则1.1.1设计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1.1.2设计原则我国新建公路沥青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以弯拉应力作为路面强度的验算指标。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和半刚性材料的基层、底基层应进行层底拉应力的验算。设计使用年限为2023。(1)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规定及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密切结合本地实践经验,进行路基路面综合设计。(2)在满足交通量和使用规定的前提下,应遵循因地制宜、合理选材、方便施工、利于养护、节约投资的原则,进行路面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助于机械化、工厂化施工的路面结构方案。(3)结合本地条件,积极推广成熟的科研成果,对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在路面设计方案中积极、慎重的加以运用。(4)路面设计方案应注意环境保护和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1.2设计技术规定1.2.1公路等级市政道路次干路,双向六车道1.2.2其它设计规定其它设计规定见表1.11.3收集或调查交通量,计算累计标准轴次Ne根据设计材料可知,Ne=4.39×106轴次/车道。1.4划分土基类型,拟定土基回弹模量。根据勘探可知土基类型,查规范从而拟定Ec=35MPa。1.5路面结构层的选择1.5.1路面等级与类型路面等级、面层类型应与公路等级、交通量相适应。路面等级、面层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市政道路等级与使用规定、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的累积当量轴次、筑路材料和施工机械设备等因素拟定。根据设计规定,市政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该路自然区划为IV区,设计年限2023,设计标准轴载为100KN,初始轴载作用次数为980次,车轮轮迹横向分布系数为0.6,设计年限内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4.3%。1.5.2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拟定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高速公路的面层一般由三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规定设立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层。基层是设立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重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规定。底基层是设立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规定可比基层材料略低。基层、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立一层或两层。当基层或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或上底基层、下底基层。垫层是设立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对于Ne更大的高速公路,路面面层多为三层结构,上层为密级配的细粒式或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中层为密级配的中粒式或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当面层厚度较厚时,采用双层或三层结构,下面层采用细粒较少、空隙率较大的粗级配材料,既可增长高温抗变形能力,防止车辙,又可减少造价。根据规范规定的设计原则和以上参数计算各结构层厚度,结合南宁市筑路材料情况,本工程路面采用如下结构组合:推荐方案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如下表1:表1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结构类型车道细粒式沥青砼上面层AC-13C4cm中粒式沥青砼中面层AC-20C6cm粗粒式沥青砼下面层AC-25C8cm乳化沥青稀浆封层+透层0.6cm5.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20cm4.5%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20cm级配碎石20cm结构总厚度78.6cm1.5.3拟定各结构层的结构参数参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录D材料设计参数推荐的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值进行设计,设计参数如表1.1和1.2所示。表1.1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材料名称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MPa)备注20℃15℃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40020231.4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20018001.0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00014000.8表2.2基层材料设计参数材料名称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MPa)备注20℃15℃水泥稳定碎石160020230.5级配碎石2003001.6路面设计弯沉值计算由公式Ld=600Ne-0.2AcAsAb(1.1)计算路面设计弯沉值。式中:Ac----道路等级系数,快速路、主干路为1.0,次干路为1.1,支路为1.2;As----面层类型系数,沥青混合料为1.0,热拌、温拌或冷拌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和沥青表面处治为1.1;Ab——基层类型系数,无机结合料类(半刚性)基层为1.0,沥青类基层和粒料基层为1.6.市政公路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底拉应力验算。1.6.1设计弯沉值计算Ne为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积当量轴次,取4.39×106次/车道;则Ld=600×(4.39×106)-0.2×1.0×1.0×1.0=31(0.01mm)1.7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1.7.1允许层底拉应力计算由公式σR=σSP/Ks(1.2)计算允许拉应力值。对于沥青混凝土面层:Ks=0.09Aa·Ne0.22/Ac(1.3)Aa为沥青混凝土级配类型系数,细、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为1.0,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为1.1;则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Ks=0.09×1.0×(4.39×106)0.22/1.0=2.6σR=1.4/2.6=0.54MPa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Ks=0.09×1.0×(4.39×106)0.22/1.0=2.6σR=1.0/2.6=0.38MPa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Ks=0.09×1.1×(13.96×106)0.22/1.0=2.6σR=0.8/2.6=0.31MPa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Ks=0.35·Ne0.11/Ac(1.4)则水泥稳定碎石:Ks=0.35×(4.39×106)0.11/1.1=1.71σR=0.5/1.71=0.29MPa2.7.2设计资料总结表2.3设计资料汇总表材料名称h/cm15℃模量20℃模量σ/MPa允许拉应力/MPa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202314001.40.5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180012001.00.38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140010000.80.31水泥稳定碎石20202316000.50.29水泥稳定碎石20202316000.50.29级配碎石20300200土基1.7.3路面厚度计算、层底拉应力计算及防冻厚度验算采用双圆均布荷载作用下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编制的专用设计程序计算路面厚度。电算结果如下:市政道路等级:市政次干路新建路面的层数:6标准轴载:BZZ-100路面设计弯沉值:31(1/100mm)层位结构层材料类型厚度(cm)抗压模量(MPa)抗压模量(Mpa)允许应力(20度)(15度)(MPa)1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01400.02023.0.542中粒式沥青混凝土6.01200.01800.0.383粗粒式沥青混凝土8.01000.01400.0.314水泥稳定碎石20.01600.02023.0.295水泥稳定碎石20.01600.02023.0.296级配碎石20.02003007土基42.5按设计弯沉值计算设计层厚度:LD=31(0.01mm)H(6)=200mmLS=20.5(0.01mm)由于设计层厚度H(6)=Hmin时LS<=LD,故弯沉计算已满足规定.H(6)=200mm(仅考虑弯沉)按允许拉应力计算设计层厚度:H(6)=200mm(第1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规定)H(6)=200mm(第2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规定)H(6)=200mm(第3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规定)H(6)=200mm(第4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规定)H(6)=200mm(第5层底面拉应力计算满足规定)路面设计层厚度:H(6)=200mm(仅考虑弯沉)H(6)=200mm(同时考虑弯沉和拉应力)交工验收弯沉值和层底拉应力计算计算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第1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19(0.01mm)第2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0.7(0.01mm)第3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3.2(0.01mm)第4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7.2(0.01mm)第5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57.7(0.01mm)第6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191.9(0.01mm)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LS=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