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物理期中期末复习大串讲06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大单元概念下的备考复习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类型2:知识梳理中国现代史
1949年1956年1966年1976年1978年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按社会性质:两大阶段按历史特征:四大时期过渡时期探索时期文革时期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两年徘徊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探索与发展中国,使中国走向富强、民主、自立的一段发展史。复习导入复习目录02时空线索04单元架构01课标要求03时代特征0605核心考点知识整合07单元总结08实战演练(一).2022版课标要求(紧扣课标找准方向)1、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2、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认识钱科学家的贡献。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二).2022年课标解读(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通过自主阅读课本,以及相关资料,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科技文化方面的成就,以及社会生活变迁的概况。2.家国情怀:通过了解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学习他们身上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3.唯物史观:能够理解随着经济的建设,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引起了经济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巨大进步。2022课标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时空线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政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思想文化方面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代特征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1、阶段特征: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2、主要表现:(1)科技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文化事业不断发展,极大了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2)社会生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俄时代的进步。3、关键词:一个方针“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大科技成就“两弹一星”、飞天之旅、籼型杂交水稻。五位人物邓稼先、钱学森、袁隆平、屠呦呦、莫言。单元架构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科学技术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许多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文化事业也不断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迁,见证了时代的进步。含义发展成就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指核弹(原子弹与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实验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核心考点1:“两弹一星”核心考点人物意义精神(1)邓稼先: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重要奠基者,被誉为“两弹元勋”(2)钱学森:参与组织领导了中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①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②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历史解释】新中国政府为什么要作出研制原子弹的决定?(1)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不断对中国施以核威胁和核讹诈,包括威胁用原子弹攻击中国境内和朝鲜境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给新生的共和国带来了严重威胁和压力。(2)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和核讹诈,争取战略主动,中国政府作出了发展原子能、研制原子弹的决策。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邓稼先钱学森【家国情怀】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1)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2)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3)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增强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2.当今科技发展给我们的启示(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淡泊名利、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发展的原因(1)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2)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热情投入。(3)充分把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上的巨大成就。核心考点发展历程认识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2)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3)2003年,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4)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核心考点2:载人航天技术(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3)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刻苦钻研。(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5)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历史解释】我国航天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概况推广影响“杂交水稻之父”获得2001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的战略措施(1)为解决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2)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核心考点3:杂交水稻1、“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这里的“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和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均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而不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易错易混】概况意义(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2)科技进步能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科技进步改变了各国的经济结构,并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1)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2)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核心考点4:青蒿素(1)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4)实施“863”计划等。【唯物史观】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建档立卡结合课本知识完成下面人物档案信息卡,并思考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优秀品质?邓稼先成就:时间:称号:钱学森成就:时间:称号:袁隆平成就:时间:称号:屠呦呦成就:时间:称号:原子弹1964两弹元勋导弹、卫星、火箭1966、1970导弹之父、航天之父籼型杂交水稻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之父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热爱祖国、呕心沥血、淡泊名利、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意志坚定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什么优秀品质?拓展延伸(1)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66年):①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4年,我国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2)“文革”十年(1966—1976年):①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②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3)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①“863计划”实施;②“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拓展延伸时间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原因衣食
住
行娱乐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资匮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买衣服凭布票,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温饱问题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步行、自行车、火车等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本无核心考点5: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拓展延伸】粮票、布票等票证的产生与停用分别说明了什么?(1)粮票和布票等票证的产生说明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粮食、布匹等物资短缺,不得不按计划限量供给。(2)粮票和布票等票证停用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商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种票证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被国家逐步取消,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家的爱物。交通建设概况铁路公路航运城市交通影响截止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国内、国际航线众多,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轨道交通发展迅速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变了人们的出行和运输方式核心考点5: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历史解释】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又产生了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①公交优先政策、开辟新的公交线路②加强交通管理、大力进行城市道路建设③发展轨道交通(地铁、轻轨)④实行限行政策、提升市民素质⑤研制“绿色能源”和“绿色交通工具”,发展新的交通方式通信发展概况电信互联网影响(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2)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核心考点5: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唯物史观】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1)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水平不断提高。(2)人们的思想解放,生活观念不断更新进步。(3)党和国家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4)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5)科学技术的推动。原因启示坚持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党和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重视民生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应重视科技创新时代在变化,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迎接历史挑战,不断创新发展核心考点6: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及启示人物
邓稼先钱学森杨利伟翟志刚袁隆平屠呦呦莫言成就
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核弹
载人航天飞船
杂交水稻
青蒿素
文学作品1.科技文化成就知识整合知识整合2.走向世界的中国技术知识整合3.粮食问题上的应对方案不同时期党和政府为解决粮食问题提出了不同方案共同说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单元总结单元小结1.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全国、全军一盘棋,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进行统一调度,组织了全国人协作,解决了研制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安排了航天领域所需的特殊材料、部件和配套产品等2万余项的研制生产任务,大大加快了步伐,取得了辉煌的航天成就。我国航天成就的取得体现了(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B.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C.乐观积极的革命精神 D.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2.英雄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体现,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标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高铁焊接师,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助力的“大国工匠”李万君;原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的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李保国。这些时代英雄共同的精神追求是(
)A.科教救国 B.献身国防 C.报效国家 D.消除贫困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A.鲁迅B.矛盾C.贾平凹D.莫言D实战演练CD4.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工作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贯彻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的方针。”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表明,邓小平的教育思想(
)A.反映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巨大成果 B.加快了教育领域拨乱反正步伐C.实现了人才培养方针的根本转变 D.体现了时代性与求实性的结合5.“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几十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这反映出我国科技发展有赖于(
)A.国家提供政策支持 B.科研经费的不断投入C.科学家们的辛勤付出 D.不断引进先进技术6.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中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莫言 D.邓稼先D实战演练CD7.2021年春晚首次采用“云”传播、“云”互动形式,实现隔空连线心意相通。甚至南京夫子庙、四川自贡,用上了5G+4K的新技术,搞起了“云观灯”,全方位、多维度展示传统灯会,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赏花灯、品年味;春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随时随地“云拜年”。这些“云”技术的应用主要得益于A.妇女地位的提高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空雨棚施工方案
- 管道盖板施工方案
- 框架粮库施工方案
- 厂庆舞台施工方案
- 物流企业运输合同范本及操作流程
- 员工职业培训资源标准化整合模板
- 小学英语口语教案公开课设计
- 新员工入职培训手册模板及要点
- 有关趣味活动策划方案
- 绍兴施工方案汇报
- 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PT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PPT课件(带内容)
- 脑复苏集束化治疗策略课件
- GB/T 18983-2017淬火-回火弹簧钢丝
- GB 30080-2013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生产规范
- 北京师大附中2022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仿真试政治试卷1
- 串联和并联说课最终版
- 道德与法治《我学习,我快乐》评课稿
- 沉默的螺旋课件
- 成都钢琴谱乐谱
- ABB变频器ACS510说明书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4》机考作文题参考答案(共3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