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与生活牵手生命牵手_第1页
让语文与生活牵手生命牵手_第2页
让语文与生活牵手生命牵手_第3页
让语文与生活牵手生命牵手_第4页
让语文与生活牵手生命牵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语文与生活生命牵手语文有一个学科弱势,这在高三表现的更为突出,语文的生存空间使得语文教学更为艰难。除了语文提分慢之外,还有“语文学习无用论”的影响。从事语文教学时间越长,我越感觉到语文无处不在,她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我们生命的质量。因此,我觉得语文教师把大语文观渗透在课堂的具体表现就可以是“让语文与生活、生命牵手”,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作用与魅力,先从意识上改观我们的语文教学环境。这得靠我们语文人,如果连我们语文人都只把语文当作赚取分数的工具,那就是语文的悲哀了。我从两个方面去努力。首先,我先引导学生从心里热爱我们的祖国,接纳我们的高考制度。为何要荡开一笔谈这些?近年来,通讯的发展使言论自由爆棚,否定国家、政府的声音很多,反映到教育上的就是否定选拔人才的高考制度。最典型的是大、中、小学校园里无论发生什么负面事件,人们都要来“教育体制”上找原因,到最后,板子基本上都要打到“高考”上,高考成了一切教育问题的“罪魁祸首”。而这种声音传递给学生的是什么?有的学出成绩但不快乐,怪高考;有的学了不出成绩,怪高考;有的根本不学,理由也是高考不公平。在带14届学生时,越到最后,考试的频繁,成绩的不稳,使得学生逆反心理越强,不服“高考制度”,甚至有点痛恨。我觉得这种心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当然也影响效果。因此,这届高三一上来,我的第一节课就是让他们接纳我们并不完美的祖国和并不完美的考试制度。我给学生读了2010年毕业于南外,被保送清华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后入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生的许吉如的演讲稿《国强少年强》,这是她参加超级演说家第三季的作品。她的演讲里谈到:出了国才知中国有多好!国家赋予年轻人最好的礼物是什么?是安全感所带来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安全感就是一个国家给予国民的一份不基于任何条件,不需要努力,我们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安全感。安全感,意味着一份心安理得,一种尊重,一种自由选择的权利。我还给学生选读了周小平的《不把美国的真相说出来我就太无耻了》。我想告诉他们,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一样,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国家。从接纳国家开始接纳国家的考试制度,我给学生选读了部分反映美国教育的纪录片《等待超人》的观后感。让他们明白: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能完美到可以解决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问题。每一种教育体制下都可能产生五类人:高分高能、高分低能、中分中能、低分高能、低分低能。你到底会成长为哪一种人,取决于你的努力和行动而不是制度本身。让他们知道:英国和美国政界一直都在呼吁进行教育改制,希望在基础教育方面向中国学习经验。因为事实证明,中国孩子的成材率是最高的,21世纪人类的100个专利中70个都是中国人的。像韩寒那样否定体制,人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成功,把体制踩在脚下;那些失败的一味叫嚣体制问题的人,其实是给自己的无能和懒惰找借口,真要有那本事,就通过它证明自己,然后把它狠狠踩在脚下。当然,也有很多没有通过高考依然成功的人,但他们要么有现成的平台,要么有雄厚的经济后盾供他们折腾,要么吃了常人吃不了的苦,走了很多你不用走的弯路(如果你通过高考和他走相同的路,你会比他更早成功),这些你都没有看到,只看到他的辉煌。比尔盖茨是自由追梦人的代表,是不用上学依然可以成功的典范,但你不知道,他的外公是银行家,母亲是美联储的高管(相当于央行的部委主任)。高考一一这在我国目前来说最公平的一项教育政策和选拔制度,在你不能强大到改变什么时,只能欣然接受并努力适应。其次,让学生觉得生活需要语文,生命需要语文。某节课,让学生谈对现行制度的思考,两个班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开始批判高考制度,大致的说法是:有人很有才华,只是不能用语言或者文字表达出来;有人能力很强,只是心理素质不好,不能在那种高压的环境下展示自己;有人知识都会,只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答完;那么多的知识,只是用卷子上的那些决定一个人的价值不公平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这些问题都只存在于考试,存在于高考。我告诉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你工作中出了成绩,单位让你出去交流推广,你说你不能;应聘时时间限制,工作中临时紧急任务,参加什么比赛,迎接上级的突击检查,接待上级领导临时汇报工作等等。这些都考验着你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应急能力等等。而高考,其实就是综合能力的考察,就是为你日后应对生活、工作而做准备的。最后,课堂、练习、考试等形式的语文学习都与生活相关。应对考试,要有知识体系,答题技巧,但更要有思维,有思想,有情感。有专家研究近年高考试题的趋势得出:那种能按照套路答的题越来越不受欢迎。在复习的过程中也有老师感慨,答题技巧、答题步骤讲完了,做题时才发现,就不用复习。这话虽然片面,但有一定的道理。让学生树立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多关注,多思考,多体会,培养语文情怀,培养情商更重要,这几乎是一劳永逸的事。比如:,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金远浦的《中国戏曲的市场基因》,选自《人民论坛》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选自《人民文摘》的《国学中的自由》;选自《人民日报》的《负面“偶像”需要行业约束》这些不仅是练习题,也是生活中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话题。二、诗歌1、黄庭坚的《雨过至城西苏家》,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创设生活情境:两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曾经因为一方遇挫折而分离,现在他们相聚,又有机会一起畅谈理想、未来。理解情感: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相聚之喜,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2、杜甫的《不见》创设生活情境:忘年之交,都有才华,被迫分离,朋友不得志理解情感:思念、哀叹(李白、社会)抑郁不得志:欣赏才华,理解、同情、对朝廷扼杀人才的愤怒,鸣不平,有才不为所用,怀才不遇,坎坷遭遇,。3、杜甫《月圆》创设情境:漂泊异乡理解情感:①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②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③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三、小说.1、《老孟的哲学》“光芒不会影响光芒”;“傻子比骗子更快乐、更健康;傻子总是说,吃亏是福。”“听不见掌声才能赢得掌声”。,2、《老人》多元解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雾霾天气;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热爱生活;人与人的和谐,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空巢老人;尊重生命。四、实用类《屠呦呦与青蒿素》,价值观,团队合作,科学创新与继承,无需过分追求学位、头衔,从传统中汲取营养。五、作文一一倡导主流价值观1、智能手机出现,低头族作文2、买房买车买电脑手机,出了低配生活3、15年交通规则,倡导主流价值观,遵守规则4、复旦大学官方宣传片《ToMyLight》被网友指与日本东京大学2014年的宣传片《Explorer》有许多相似之处版权、创意、创新的思考5、四大名著上了“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通俗文学、网络文学大受欢迎,《百年孤独》经典文学与通俗文学,深阅读与浅阅读,快阅读与慢阅读当然,不可能每篇文章每道题都那么贴近,但只要我们注重,总能找到生活的影子。社会功利了,人们浮躁了,不爱阅读了,不爱思考了,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