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分层集训专题三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B卷_第1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分层集训专题三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B卷_第2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分层集训专题三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B卷_第3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分层集训专题三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B卷_第4页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分层集训专题三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B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备考分层集训专题三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B卷(含答案)1.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活塞”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3.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口.丁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小明看到闪电后12.3s又听到雷声,已知声音每3s传播的距离约为1000m,光速约为3x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41km。假设声速或光速发生以下变化,这种估算方法不再适用的是( )A.声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B.声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光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D.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测速仪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不同 B.乙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 D.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①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②“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③医生用“B超”观察身体是否有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⑤大冶中心城区4月30日实施“禁鞭令”,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⑥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A.2个 B.3个 C.4个 D.5个.如图所示,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打电话,手机随即发出悦耳的铃声,铃声是由于手机内的扬声器 产生的;把抽气机接在真空罩上向外抽气时,同样打电话,手机铃声却越来越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如图,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在 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频率为256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40Hz的B音叉中,(选填"A”或"B”)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答案以及解析.答案:B解析: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所以鼓声能通过水传播,A错误;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正确;鼓手敲鼓的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就越大,C错误;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D错误..答案:B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哨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A错误;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筒内空气柱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了哨音的响度,故C错误;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即改变了哨音的音调,D错误..答案:D解析:A.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音调越高,故A错误;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用到了转换法,故D正确.故选D..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知道,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这种估算方法原理是:由于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故光传播的时间忽略不计来处理的,即这种估算方法的前提是光速远远大于声速;由于ABC选项中的变化,仍满足光速远远大于声速的条件,但D选项中,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光传播的时间就不能忽略不计了,故这种估算方法不能适用。故选D。.答案:C解析: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所以第一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s0.25s,由v=s可得,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s=vj=340m/sx0.25s=85m,故A错误;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声1所以第二次信号到达汽车的时间为0.2s,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s=v7=340m/sx0.2s=68m,故B错误;汽车在两次接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中,行驶的距离声2s'=s-s=85m-68m=17m,行驶这17m所用的时间12,… … 、,s'17m_t'=At-t+1=1.05s-0.25s+0.2s=1s,故C正确;汽车行驶的速度v'=-= =17m/s,故1 2 t1sD错误..答案:B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A错误;B、乙和丙声音振动时偏离中间位置的幅度相同,说明振幅相同,则二者的响度相同,故B正确;C、丙和丁声音的波形形状相差较大,故它们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故选B..答案:B解析:①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①错误;②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②正确;③用B超诊病,说明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③正确。④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故④错误;⑤“禁鞭”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⑤正确;⑥耳朵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20000Hz,所以物体振动时,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⑥错误。故有3个正确,故选:B。.答案:振动 介质真空解析: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手机铃声是手机内扬声器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把抽气机接在真空罩上向外抽气时,同样打电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