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河流》教案范文模板_第1页
地理《河流》教案范文模板_第2页
地理《河流》教案范文模板_第3页
地理《河流》教案范文模板_第4页
地理《河流》教案范文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河流》教案范文模板

人教版八班级上册地理《河流》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地图,使同学熟识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在我国主要湖泊。

2.使同学能够娴熟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比使用,培育同学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力量,培育同学用学问的横向、纵向关系分析问题的力量。

3.使同学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著名的京杭大水道,不断加深对祖国的喜爱,并对同学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训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教学工具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

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亲密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转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

一、以外流河为主

让同学看“中国主要河流的分布”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内流区、外流区

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同学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像?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像,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缘由?

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让同学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中国河川流域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

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部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潮湿,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

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出示“中国东部主要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让同学总结影响外流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老师补充。

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气候、地面状况等方面有亲密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位、结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引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讲解内流河时的方法和流程同讲解中国的外流河大致一样,留意引导同学运用比较方法来分析。

前面介绍的都是自然 河流的水文特征,在我国除了众多的自然 河流外,还有很多人工河流。

你们知道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水道是哪一个国家的、叫什么名字吗?liuxue86.

京杭水道

出示京杭水道图。

京杭水道北起什么地方?南到什么地方?

京杭水道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8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水道,也是最古老的水道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宏大工程,著名于全世界。

1.起止点、长度

(1)京杭水道流经哪些省市?(2)京杭水道沟通哪些水系?

京杭水道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京杭水道的水也来自这五大水系。

2.经过的省市、沟通的水系

京杭水道有什么作用呢?

大水道曾经是中国漕运和商旅往来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交通起过重要作用。但因流经地区地势凹凸悬殊,黄河泛滥等缘由,河道易被淤塞。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水道的运输地位下降,多段河道废弃。1949年后,被淤河道分段被疏通,水道南端还延长了7千米,使水道船只可以能进入钱塘江。目前,水道季节性通航里程已达1100多千米,它的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居其次位。

二、长江的开发

1、水能资源“水能宝库”

活动二阅读课本P46,图2.35“长江干流剖面图”,完成以下题目:

①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落差约多少?

②长江从源头至宜宾,落差约多少?

③长江水能集中在哪一河段?为什么?

④长江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位于哪一河段?为什么?

组织同学争论回答,归纳总结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做适当的评价。

老师:三峡水电站---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播放长江三峡录像片断,升华同学对“水能宝库”的理解。

老师小结:长江上游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由于上游河流落差大,峡谷多,因此在上游河段可以建水电站,进展水电业。但是目前长江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还远没有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是我们当前探讨的重要课题

2、航运开发“黄金水道”

活动三读P46图2.36“长江航运图”完成下列思索:

1.找出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

2.分析长江干流宜宾至上海河段的通航力量的变化。

对同学的回答点评和总结。

老师:展现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图片,说说长江的其他开发方式。

三、长江的治理

活动四阅读P47-48页有关长江荆江河段综合治理示意图:

1.说一说长江流域的问题及治理措施。

2.思索为什么要对长江不同河段实行不同的治理措施?

老师点拨:由于长江不同河段特征不同,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各异,所以实行的治理措施也不尽相同。如上游河段激流峡谷众多,植被破坏易引发水土流失,威逼中下游地区,影响航运,故应实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河道多曲折曲折,水流不畅,泛滥成灾,所以应实行截弯取直,加固大堤的方法加以解决;下游江阔水深,水污染严峻,需加强污水处理工作。

四、根治黄河

1.黄河为害根源尤在黄河大堤被迫不断加高,处于“愈险愈加,愈加愈险”的恶性循环之境地,据测算,这种局面只能再维持50年左右,总有一天维持不住。因此,必需另想方法根本治理。

2.你能不能提几条根治黄河的设想呢?谈论后老师总结:

(1)治黄的关键治沙。

(2)治黄的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3)水土保持实行的途径①生物措施:造林种草;②工程措施:打坝淤地,修筑梯田,宣读“读一读”河曲县材料,看一看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圆形)地貌改造成梯田、种草植树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象;③治理黄土高原分割到户,谁治理谁效益,输入黄河的泥沙大大削减。

五、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头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学问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完成“想一想”①黄河带来好处塑造平原,浇灌农田,水能资源,孕育了中华文化。②黄河带来灾难水灾,危及人民生命财产。③治理工作防洪(修堤、分洪、蓄洪)治沙(水土保持、水利枢纽)。

课后小结

全课总结

1.同学谈学习收获。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状况。

河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区分。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归纳我国内流河、外流河的分布特征。

2.长江、黄河各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A新课引入

(设计意图:以音乐带入,调动同学学习乐观性)

B、让我们先整体熟悉一下长江:(设计意图:让同学对长江有整体印象)

C、这就是多面的长江,真实的长江,接下来让我们更详细的熟悉她。(设计意图:语言过渡)

D、展现学习目标,请同学们大声阅读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让同学的学习有方向,学习目标明确)

(一)展现课件:(自主学习一)我国第一大河,完成以下问题:

(1)同学自主学习,老师巡察指导。

(2)老师指导同学读图,落实基本概况学问。

(3)同学活动,图上进行填充。(设计意图:活跃课堂,调动同学乐观性,培育训练同学读填图力量)

(课堂检测一)(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发觉学习中的问题)

(自主学习二)

读课本第42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同学自主学习,老师巡察指导。

(2)老师指导同学读图,落实基本概况学问。

(3)探究活动

(课堂检测二)(设计意图:检测学习效果,发觉学习中的问题)

F、通过学习我们应理顺如下规律关系:思索黄河的开发与治理。(设计意图:设问过渡)

(自主学习三)治理与开发

充分阅读课本42页44页课文,小组合作探究与沟通完成以下问题:

(1)同学自主学习,老师巡察指导。

(2)老师指导同学读图,落实基本概况学问。

(3)探究活动

G、长江究竟是哺育中华文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