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戊戌[课标要求]1.了解百日维新期间新旧势力交锋的表现。(重点)2.理解百日维新失败的缘由及其历史意义。(重点)3.熟悉改进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近代道路的曲折性。(难点)一、新旧势力的交锋1.缘由:维新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抵抗和反对。2.交锋举措(1)旧势力:以慈禧太后为首。①解除支持新政的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机大臣职务。②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掌握京津地区。③大局部中心和地方官员对新政抵抗。④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由慈禧太后训政。(2)新势力:以光绪帝为首。①光绪帝革去礼部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的职务,任命谭嗣同等“机四卿〞。②拉拢袁世凯,却不识其真面目,游说列强支持落空。3.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险。[思维点拨]1.新旧势力各自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实行一系列措施,双方的交锋点是人事支配和事力气的掌握,交锋中新势力处在弱势。2.维新派变法措施严峻触及了守旧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剧烈抵抗和反对。这些从中心到地方的反对势力会聚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的社会根底。二、百日维新的失败1.导火线(1)光绪帝受到慈禧太后训斥,召见杨锐协商对策,授以密谕。(2)谭嗣同访问袁世凯,但没有得到袁世凯的明确支持。(3)光绪帝接见前首相伊藤博文。2.过程(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2)慈禧太后下令逮捕“机四卿〞及其他维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被杀害。(3)后除了京师高校堂被保存下来之外,其他新政措施全被取消。“百日维新〞宣告失败。[历史熟悉]戊戌的发生是必定的,这主要取决于守旧势力对自身根本利益的维护。戊戌变法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这是封建地主势力的代表慈禧太后所无法容忍的。三、变法失败的缘由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失败缘由(1)根本缘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2)主观缘由①资产阶级维新派缺乏顽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阔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②对列强抱有梦想。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改进主义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道路是漫长而又坎坷的。3.历史意义(1)是一场政治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盼望通过实现中国、民主和富强,表现出剧烈的爱国热忱。(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符合历史开展趋势。(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易错提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缘由是民族资本主义开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气弱小,封建势力过于强大,而不是袁世凯的告密。袁世凯告密加快了戊戌的进程及斗争的剧烈程度。[思维点拨]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它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给沉闷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史论要旨]1.戊戌变法要在近代中国推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这是近代中国追求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表达。2.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进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学问图示]主题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缘由、性质和意义史料一戊戌变法初期,康有为认为“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①变法三年,可以……少变而不全变,举其一而不改其二,连类并败,必至无功〞。戊戌后,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维新人,②市民百姓围观(戊戌)六君子,纷纷叫骂:“乱臣贼子,书生狂徒,割了他们的舌头!不好好读圣贤之书,跑出来祸乱人心!〞史料二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学问分子中的开明分子……③实行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 ——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史料三“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究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由于如此,史学界④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忆戊戌·重温历史?[史料解读]①说明变法者急于求成,没有正确熟悉到变法的困难。②说明维新派的维新活动和流血牺牲没有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③指出戊戌变法是一场近代化性质的。④确定了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问题思索](1)据史料一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缘由是什么。提示强求变法的“速度〞“全变〞,没有发动广阔人民群众。(2)据史料二,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提示影响:拉开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序幕。尝试:废八股、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京师高校堂);选派留同学等。(3)据史料三和所学学问,简要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提示评价:变法触动了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是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但由于资产阶级的力气薄弱,变法以失败告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史论总结]1.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缘由(1)根本缘由: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和开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双方力气悬殊。(2)详细缘由:缺乏顽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阔人民群众,只寄盼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对袁世凯和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梦想;变法策略比拟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2.戊戌变法的性质(1)从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峻,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开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头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气登上政治舞台的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开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政治运动。(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要求光绪帝仿效、俄国的进行变法,从而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光绪帝在变法过程中公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适应了资产阶级参加政权、开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进运动。3.戊戌变法的意义(1)爱国性:从时代背景分析,变法运动是在甲午战斗失败于邻国后,中华民族遭受空前危机的状况下开头的,所以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是进步的。(2)进步性: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开展资本主义,这些要求是符合历史开展趋势的。(3)启蒙性: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上书、演讲、办团体、宣扬变祖宗之法,乃至掀起百日维新,这些使民众接触到了资产阶级思想,熟悉到封建思想的弊端,从而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1.光绪帝为了贯彻新政,在人事上的重大举措是()A.公布变法法令B.游说外国人支持C.给袁世凯加官晋爵、委以重任D.将礼部两尚书、四侍郎全部革职,任命谭嗣同等“机四卿〞答案D解析此题应重视题干中的“人事上〞的限定,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C、D两项。题干中明确点明是为了贯彻新政,符合此条件的只有D项。2.有首上海的旧民谣,叙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有关的句子是()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B.林那么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答案D解析A项说的是清入关;B项说的是鸦片战斗前林那么徐禁烟;C项说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D项指的是戊戌时在菜市口“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3.之所以说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主要是由于()A.变法有较广泛的群众根底B.变法实行的是改进的形式C.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D.维新派表现了勇于献身的精神答案C解析维新派主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盼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9月19日(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9月20日(八月初五)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前首相伊藤博文。9月21日(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得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讨论,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消失的梁启超的?戊戌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始终没有看到。——?回忆戊戌重温历史?(1)依据材料一,你认为引发戊戌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发生的缘由?(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发生,是引发的打算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推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的进程有何关系?(3)据材料二,说明材料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讨论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讨论应留意什么?答案(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看待:戊戌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发生后。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的剧烈程度。(3)缺陷:是当事人的陈述,简洁加进主观颜色(或偏见),影响史料真实性。留意: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解析材料一涉及御史杨崇伊、慈禧太后、前首相伊藤博文、维新派等力气,从他们的关系去分析第(1)问的因素及缘由。第(2)问结合材料一对此绽开论述。第(3)问从材料二中著作的作者明确这些都属于当事人的文献资料,带有主观性。[根底达标]1.(2017·淮北高二检测)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导致慈禧太后这样做的最主要缘由是()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太后的权威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太后统治的根底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猎取了政权答案B解析戊戌变法触及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根底,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所以他们发动了戊戌。2.1898年9月18日,御史杨崇伊上书慈禧,称康、梁等蛊惑士心,紊乱朝政,引用东人(人),深恐贻祸宗社,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以遏乱萌。材料说明()A.顽固势力遭到维新派的阻挠B.戊戌变法因阻碍社会开展遭反对C.顽固势力竭力破坏维新变法D.顽固势力担忧维新派猎取政权答案C解析材料中御史杨崇伊的上书大肆诋毁维新派,恳请慈禧太后训政,这实质上反映了封建顽固势力对戊戌变法运动的破坏。3.在老百姓眼里,“康〞根本不值得半点怜悯,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行救药一样。这主要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由于百姓的反对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D.维新变法违反了中国历史的开展潮流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中“在老百姓眼里,‘康’根本不值得半点怜悯,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直接说明老百姓并不认同维新派的民主宪政思想,应选B项。4.(2017·怀化高二检测)法国历史学家高弟说:“维新派的重大错误就是想在太短的一个时期内使中国全然改观,要同时把全部的政权机构都抓在手里……他们简洁地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都给吃了,这样它就被扼杀了。〞高弟认为维新变法运动()A.没有对中国产生影响B.操之过急导致变法失败C.渴望夺取慈禧的权力D.实行的措施不适合中国国情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他们足够9年吃的东西,不顾胃量和消化力在三个月之内都给吃了,这样它就被扼杀了〞,说明操之过急导致变法失败,故B正确。5.闻名的史学家戴逸依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突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奇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头糊涂过来了,僵硬的四肢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戊戌变法哪方面的意义()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C.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进运动,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开展;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也是近代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由材料关键信息“头脑开头糊涂〞,说明戊戌变法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故C项说法符合题干材料涵义。6.维新变法是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摸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次爱国运动。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运动表现在()A.变法维新运动和救亡运动相结合B.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C.维新变法与传播新式文化相结合D.维新变法运动与思想启蒙运动相结合答案A解析维新变法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冲突不断加剧的产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自己的政治要求融入救亡运动中,使变法维新运动和救亡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力量提升]7.阅读材料,完成以下要求。材料一1868年4月的一天,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俗,基于天地之公正;求学问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历史上闻名的“五条誓文〞。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公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记?(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学问,指出上述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上述两国实行的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上述两国消失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影响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案(1)不同:侧重于向西方学习,改造社会。中国主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相同: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2)影响成败的因素主要有是否顺应历史开展趋势、派与保守势力的力气比照、者的态度、统治者的政策与方针是否得当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主管个人工作述职报告(六)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热灯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奉贤区安全生产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医护理学常见考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理论考试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培训安全员证题库条件要求及答案解析
- 2025【企业物流服务合同】个人物流服务合同书
- 黄金从业资格考试知识点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绿色建筑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2025-2030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及市场推广策略专项报告
- CNAS现场评审汇报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外科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第2版)
-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
-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导论 第2版 课件 第一章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发展史
- 五大员管理办法
- 福建省既有建筑幕墙安全隐患排查手册(2025年版)
- 教师待岗人员管理办法
- 支气管哮喘中医课件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包含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
- 2024年中国山西省电力行业调查报告
- 培训机构教师如何有效跟家长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