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1页
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2页
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3页
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4页
色谱分析法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色谱分析法概论1第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7.1.1.色谱法的起源和发展混合物最有效的分离、分析方法。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在1906年使用的装置:色谱原型装置,如图。色谱法是一种分离技术色谱法(层析法)不仅用于有色物质分离,且大量用于无色物质分离。管内填充物,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试样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气体或液体),称为流动相。17.1概述2第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0年代出现薄层色谱法40年代纸色谱法(塔板理论)50年代气相色谱法兴起,奠定了现代色谱法的基础,可“在线”分析。(速率理论)60年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70年代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崛起,把色谱法又推进到一个新里程碑。80年代液相色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90年代毛细管电泳法发展历程3第三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按两相分子的聚集状态分:流动相固定相类型液相色谱液体固体液-固色谱液体液体液-液色谱气体固体气-固色谱气体液体气-液色谱气相色谱17.1.2.色谱法的分类4第四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按操作形式分类:3.按分离机制分:平板色谱

纸色谱薄层色谱高分子薄膜色谱柱色谱

填充柱色谱毛细管柱色谱

分配色谱:利用分配系数的不同

吸附色谱:利用物理吸附性能的差异

离子交换色谱:利用离子交换原理

空间排阻色谱:利用排阻作用力的不同5第五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色谱法气相色谱法(GC)GasChromatography液相色谱法(LC)LiquidChromatography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柱色谱法气固色谱气液色谱平板色谱法柱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离子交换液固液液空间排阻6第六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7.2色谱过程与术语

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流出。(动画)两相及两相的相对运动构成了色谱法的基础17.2.1色谱过程7第七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经色谱柱分离后的样品组份通过检测器时,所产生的电信号强度对时间作图,所绘得曲线称为色谱图或流出曲线17.2.2基本术语(P436)1.色谱8第八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

基线基线是在操作条件下,没有组份流出时的流出曲线基线反映仪器的噪音随时间的变化稳定的理想基线应该是一条水平直线.基线漂移:基线在一段时间内朝某一个方向变化.9第九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峰高或峰面积

色谱峰顶点与基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以h表示,10第十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用来衡量色谱峰宽度的重要参数,有三种表示方法:(1)标准差():正态分布曲线上两拐点间距离的一半。反映组分分散程度。(2)峰底宽

(W):W=4(3)半峰宽

(W1/2):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W1/2=2.355

或W=1.699W1/2(3)峰宽11第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保留时间和调整保留时间是色谱法的基本定性参数(1)保留时间(tR):试样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份色谱峰顶点的时间间隔,称为保留时间;(3)调整保留时间(tR

'):tR'=tR-t0

(2)死时间(t0):不与固定相作用的物质(如空气)的保留时间;2.保留值12第十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4)保留体积(VR):

VR=tR×FcFc为流动相流速,单位:mL/min。

(5)死体积(V0):

V0=t0×Fc

(6)调整保留体积(VR'):

V

R'=VR

-V0

VR’

也是常用的色谱定性参数之一13第十三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又称Kovats指数,是一种重现性较好的定性参数。测定方法:将正构烷烃作为标准,规定其保留指数为分子中碳原子个数乘以100(如正己烷的保留指数为600)。其它物质的保留指数(IX)是通过选定两个相邻的正构烷烃,其分别具有Z和Z+1个碳原子。被测物质X的调整保留时间应在相邻两个正构烷烃的调整保留值之间如图所示:(7)保留指数(I)14第十四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保留指数计算方法15第十五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例在ApiezolL柱上,柱温100℃,用正庚烷及正辛烷为参考物质对,测得t0=30.0s,正庚烷的tR=204.0s,乙酸正丁酯的tR=340.0s及正辛烷的tR=403.4s。说明乙酸正丁酯在ApiezolL柱上的保留行为相当于7.756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的保留行为。Ix=100()=775.616第十六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分配系数与容量因子(P439)(1)分配系数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mL)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表示,即:分配系数是色谱分离的依据。17第十七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分配系数K的讨论

一定温度下,组分的分配系数K越大,出峰越慢;试样一定时,K主要取决于固定相性质;某组分的K=0时,即不被固定相保留,最先流出。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滲透参数18第十八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容量因子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质量比:分配系数与容量因子都是与组分及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的常数,随分离柱温度、柱压的改变而变化。分配系数与容量因子都是衡量色谱柱对组分保留能力的参数,数值越大,该组分的保留时间越长。容量因子可以由实验测得。容量因子也称:分配比;质量分配系数;(2)容量因子19第十九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3)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的关系20第二十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4)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与保留时间关系k值相当于组分被固定相滞留的时间和流动相通过系统所需时间的比值21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tR与K的关系:22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结论:色谱分离前提→各组分分配系数不等

注:应选择合适分离条件使得难分离的组分K不等23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4.分离参数(1)分离因子(α)两种物质调整保留值之比,又称为分配系数比或选择性系数24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色谱分离中的几种情况如图所示:分离度(Rs

),又称分辨率:反映组分在色谱柱分离情况。(2)分离度(Rs)25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分离度的表达式:R=0.8:两峰的分离程度可达89%;R=1:分离程度95.4%;(4σ)R=1.5:达99.7%(相邻两峰完全分离的标准)。26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根据色谱峰的个数,可以判断样品中所含组份的最少个数.根据色谱峰的保留值(或位置),可以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色谱峰下的面积或峰高,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色谱峰的保留值及其区域宽度,是评价色谱柱分离效能的依据.色谱峰两峰间的距离,是评价固定相(和流动相)选择是否合适的依据.小结:色谱流出曲线的物理意义27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组分保留时间为何不同?色谱峰为何变宽?组分保留时间: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控制;(组分和固定液的结构和性质)色谱峰变宽:色谱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控制;(两相中的运动阻力,扩散)17.3色谱分离的基本理论塔板理论速率理论

色谱理论需要解决的问题:色谱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影响分离及柱效的因素与提高柱效的途径,柱效与分离度的评价指标及其关系。28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塔板理论最早由Martin等人提出塔板理论,把色谱柱比作一个精馏塔,沿用精馏塔中塔板的概念来描述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同时引人理论塔板数作为衡量柱效率的指标29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塔板理论的四个基本假设(i)色谱柱是由一系列连续、等距的水平塔板组成。在柱内每层塔板内部,组分可以在两相间迅速达到平衡。(ii)流动相进入色谱柱不是连续进行的,而是间歇式前进,每次前进为一个塔板体积。(iii)所有组分开始时存在于第1号塔板上,而且试样沿轴(纵)向扩散可忽略。(iv)分配系数在所有塔板上是常数。30第三十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分配色谱过程模型的举例根据上述假定,在色谱分离过程中,该组分分布可计算如下:开始时,若有单位质量,即m=1(例1mg或1μg)的该组分加到第1号塔板上。由于kA=1,即ns=nm故nm=ns=0.5。KB=0。(动画)31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理论塔板高度和理论塔板数H=σ2/Ln=L/Hn=16(tR/W)2n=(tR/σ)2n=5.54(tR/W1/2)2理论塔板高度(H)和理论塔板数(n)都是柱效指标。σ或W1/2↓,H↓,柱效↑用t’R代替tR计算塔板数,称为有效理论塔板数(nef);求得的塔板高度为有效理论塔板高度(Hef)32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从上两式可以看出:1:色谱峰W越小,n就越大,而H就越小,柱效能越高。因此,n和H是描述柱效能的指标。2:在同一色谱柱上,不同组分得到不同的理论塔板数,同一组分在不同色谱条件下理论塔板数也不相等。n=16(tR/w)2n=L/H33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速率理论1956年荷兰学者范第姆特(VanDeemter)等在研究气液色谱时,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他们吸收了塔板理论中板高的概念,并充分考虑了组分在两相间的扩散和传质过程,从而在动力学基础上较好地解释了影响板高的各种因素。该理论模型对气相、液相色谱都适用。范第姆特(VanDeemter)方程的数学简化式为式中u为流动相的线速度;A,B,C为常数,分别代表涡流扩散项系数、纵向扩散项系数、传质阻抗项系数。现分别叙述各项系数的物理意义。34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1)涡流扩散项的概念

在填充色谱柱中,当组分随流动相向柱出口迁移时,流动相由于受到固定相颗粒障碍,不断改变流动方向,使组分分子在前进中形成紊乱的类似“涡流”的流动,故称涡流扩散。(动画)35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涡流扩散项的影响因素1:涡流扩散项与填充物的平均直径的大小和填充不规则因子有关,与流动相的性质、线速度和组分性质无关。2:为了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使用细而均匀的颗粒,并且填充均匀是十分必要的。对于空心毛细管,不存在涡流扩散。因此A=0。

A=2λdp

dp:固定相的平均颗粒直径λ:固定相的填充不均匀因子36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2)纵向扩散项的概念

纵向扩散是由浓度梯度造成的。组分从柱入口加入,其浓度分布的构型呈“塞子”状。如右图所示。它随着流动相向前推进,由于存在浓度梯度,“塞子”必然自发地向前和向后扩散,造成谱带展宽。(动画)37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

B=2γ

Dg

γ

:扩散阻碍因子。填充柱色谱,γ

<1。

Dg:试样组分分子在气相中的扩散系数(cm2·s-1)

(1)存在着浓度差,产生纵向扩散;(2)扩散导致色谱峰变宽,H↑(n↓),分离变差;(3)分子扩散项与流速有关,流速↓,滞留时间↑,扩散↑;(4)扩散系数:Dg

∝(M载气)-1/2;M载气↑,B值↓。纵向扩散项的影响因素38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传质过程的概念在气—液填充柱中,将高沸点液体(固定液)涂在多孔性载体上构成固定相。样品混合物被载气带入色谱柱后,组分在气—液界面进入固定液,并扩散至固定液深部,进而达到动态分配“平衡”。当纯净载气或含有低于“平衡”浓度的载气到来时,固定液中该组分的分子将逐次回到气—液界面,逸出,而被载气带走(转移)。这种溶解、扩散、转移的过程称为传质过程。影响此过程进行的阻力称为传质阻抗,用传质阻抗系数描述。(3)传质阻抗项(动画)39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传质阻抗对峰宽的影响由于液相传质阻抗的存在,增加了组分在固定液中停留的时间,而晚回到载气中去。因此这些组分的分子落后于在两相界面迅速平衡并随同载气流动的分子,使峰展宽,如图所示。40第四十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减少传质阻抗的办法降低固定液液膜厚度(df)是减小传质阻抗系数的主要方法。在能完全覆盖载体表面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固定液的用量。但固定液也不能太少,否则柱寿命短。且df还影响k值,df小,k小。41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载气流速与柱效——最佳流速载气流速高时:

传质阻抗项是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载气流速低时:

纵向扩散项成为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流速,柱效。H-u曲线与最佳流速:

由于流速对这两项完全相反的作用,流速对柱效的总影响使得存在着一个最佳流速值,即速率方程式中塔板高度对流速的一阶导数有一极小值。以塔板高度H对应载气流速u作图,曲线最低点的流速即为最佳流速。42第四十二页,共四十八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一速率理论的要点(1)组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