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件四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件四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件四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件四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件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5古人谈读书新课导入书山有路勤为径,()。书读百遍,()。读万卷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第1课时学海无涯苦作舟其义自见行万里路立志读尽人间书这些名言都和读书有关。我国古代的大文豪苏东坡,对读书也有自己的感受。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初读课文《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十分重视学习,《论语》中不止一处讲到学习的态度与方法。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出节奏,用“/”画出停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zhì识一书写指导:

“耳”要窄、第二个竖要长、与下提交叉,“止”右竖要长、中间有一短横。我会写我会写书写指导:

“母”竖折与横折钩起笔相接、收笔时交叉,一横居中。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本文讲了古人对读书的看法。品读释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小组内互相交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知知知知知知道。同“智”,智慧。这句话里面的最后一个“知”和前面的“知”的意思一样吗?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你们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吗?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此处指聪敏。好:喜好。耻:以……为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你们能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吗?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默。识:zhì,记住。厌:满足。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诲:教诲。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侧面。它对中国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在今天,我们仍在宣传他的这一教育学说。回顾刚才所学知识,总结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方法,试着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课文后三句话。主要通过注释、结合上下文和生活经验来理解句子含义。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提示: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读音和常用义不太一样。理解这些词语时可以读注释或查阅相关资料。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学习方法:多听多记、勤奋好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学到了还唯恐会丢失了。学习态度:勤奋、进取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去想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这样)还不如去学习。学习方法:实践再读读后三句话,说说你对这三句话的理解,思考:这则文言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古人读书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拓展延伸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背诵课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同学们,这几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向别人请教;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掌握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几则文言文。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古人朱熹有关读书、学习的言论。第2课时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中国南宋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31岁正式拜程颐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学,继承二程(程颢、程颐)思想,又独立发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他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资治通鉴纲目》《易学启蒙》《诗集传》等。初读课文自读课文,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用“/”画出停顿。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二书写指导:

“田”要扁、第一笔竖与第二笔横折的折都稍向里收,“月”稍窄、首笔是竖。我会写我会写书写指导:

“甬”横撇要小、末端有一点,“冂”稍宽、里边是两横。我会写书写指导:

“山”要扁宽,“己”稍扁,起笔横折要小,竖弯钩的竖要短、弯要长一些。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品读释疑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大意。谓:说。漫浪:随意。急:要紧,重要。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呢?三者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的意思是什么?与我们现在的“急”的意思一样吗?急:要紧、重要。今义:着急。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同学们,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你们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收获吗?拓展延伸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法背诵课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鲁迅的读书五到:鲁迅先生能写出那么多不朽的作品,主要受益于他的博读。他读书做到了“五到”,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拓展资料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有感情地朗读;眼到指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手到指边读边做笔记;脑到指要认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让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希望同学们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作为自己以后读书的准则。教师小结学完这篇课文,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写课文中的哪些读书方法对你有启发。背诵这篇课文。作业设计板书设计古人谈读书好学——好问诚实——智慧不厌——不倦二: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方法多虚心听教诲一非生而知之——敏以求之不及——恐失不食,不寝,以思——不如学也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二、读拼音,写词语。 qǐfēisuǒwèi

lǎnɡsònɡxiūchǐhuìrénbújuàn起飞所谓朗诵羞耻诲人不倦三、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止——____(

)

甬——____(

)

每——____(

) 胃——____(

)

己——____(

) 白——____(

)耻耻辱诵朗诵诲教诲谓称谓岂岂止皆人尽皆知四、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中五个“知”都是知道的意思。(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中“识”字读“zhì”。(

)3.“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这句话的停顿划分是正确的。(

)五、解释加点词。聪敏。以……为耻。记住。满足。不是。的人。喜好。一、《论语》谈学习

判断。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意思是聪敏并且喜欢学习的人,遇到问题就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这句话告诉我们要虚心好学。(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

)3.“敏而好学”和“敏以求之者也”中两个“敏”字的意思都是敏捷。()二、朱熹谈读书1.“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三到”之中________最重要。2.“心不在此,则_______________,心眼既不专一,却______________,决不能记,记亦_____________。”反问“心到”眼不看仔细只漫浪诵读不能久也读书时,“心”和“眼”不专一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读的内容一定记不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保持三、曾国藩谈读书1.曾国藩认为读书的要诀是:第一要________,第二要________,第三要_________。即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中“如”是______的意思。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作者举这两个例子是告诉人们要有________。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见识蛙一、主题积累

补充关于读书的四字词语。

悬梁(

)(

)

囊(

)映(

)

(

)(

)偷光

手不(

)(

) (

)(

)群书刺股萤雪凿壁释卷博览二、延伸阅读

朱熹的读书法做学问的人读书是抱着“开卷有益”的野心,估量着书中每个字的价值而定取舍的,这是在购物,不是在读书。暴发户和大富贾,为了装点门面,在日夕之间便坐拥书城,那更是书的敌人。真正的爱书者固然手不释卷,但不是为了学问。他是将书当作了友人,将读书当作了和朋友谈话一样的一件乐事。朱熹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

)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著书、讲学,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读书经验、方法被归纳为“朱子读书法”。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前面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

)到难,从浅到(

),急不得,也(

)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诉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第二,熟读精思。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的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作者本来的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不肯放弃先前的观点,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为了纠正以上两种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第四,切己体察。朱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第五,着紧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