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1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2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3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4页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20篇(含答案与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含答案与翻译)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文者气()之所形也②称()其气之小大③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④恣()观终南、嵩、华之高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慨然想见古之豪杰A.思之至深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甚矣,汝之不惠10.结合文意翻译下面句子。(2分)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11.这篇以议论为主的书信体文章谈论的中心话题是,作者在文中所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2分)1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养气”的两条途径,其中一条途径是,另一条途径是,并强调自己特别重视通过的途径来“养气”“治文”。(2分)13.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联系全文看,你认为他的目的能达到吗?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8.①指人的修养、气质、精神力量。(意近即可)②相当,配合③显现,(表达)。④无拘束。9.B10.如不先养气,只是学作文,文章是写不好的,而气可以通过修养获得。11.为文与养气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12.加强内在修养丰富外在阅历丰富外在阅历13.示例:作者“求见”的目的能够达到。因为文章能以恳切的言辞、真挚的感情打动人,以卓越的见识、非凡的才华吸引人,以正当的理由、严密的推论说服人。【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再说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我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我年纪还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2006湖北随州)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12.本文选自苏辙《》一文。苏辙与其父苏洵、兄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2分)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仰观天子宫阙之•壮闻一言以自•壮(本篇课文)B.太尉以才略•冠天下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C.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墨池记》)D.求天下奇闻壮•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14.下列“其”字指代对象不同于其他项的是()(2分)A、不足以激发•其志气B、听•其议论之宏辩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D、观•其容貌之秀伟15.根据文意填空。作者为了获得韩琦的召见,称颂他出将入相,“才略冠天下”。(3分)(1)在方面贤能如、二人。(2)在方面能干如、二人。【参考答案】11.用泉水煮茶喝的人,端起酒杯唱歌的人,穿着艳装骑驴的人12.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轼13.D14.A15.(1)政治周公召公(2)军事方叔召虎【参考译文】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2005甘肃兰州)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15.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气可以养而致(获得)。

B、称(相当、配合)其气之大小。C、故其文疏荡(疏朗宕荡)。

D、岂尝执(执行)笔学为如此之文哉。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气可以养而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思之至深。吾欲之南海。

C、今观其文章。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

D、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环而攻之而不胜。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18.为了证明本段观点,文段列举了两个论据,请说明它们论述的角度有何不同。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5、D

16、C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参考答案:17、我善于(擅长)培养(修养)我的正大刚直之气。评分标准:2分,要符合原意,要通顺。参考答案:18、孟子善于通过加强内在修养培养“浩然之气”,太史公通过游历名山大川、广交四方名士来养气。评分标准:2分,只要符合参考答案的意思即可给分。【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5湖南衡阳)【甲】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汨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乙】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解释加点的词。(4分)=1\*GB3①辙生十有九年矣()=2\*GB3②太尉以才略冠天下()=3\*GB3③通国之善弈者也()=4\*GB3④曰:非然也。”()翻译画线的句子。(4分)=1\*GB3①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译:=2\*GB3②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译:7、【甲】【乙】两文都是谈治学的,它们提倡的治学态度却不尽相同,试比较二者的不同点。(4分)答:【甲】文:【乙】文:【参考答案】5、=1\*GB3①又=2\*GB3②为第一,成为第一=3\*GB3③擅长=4\*GB3④这样6、=1\*GB3①全国人依靠您可以无忧无虑,周边的少数民族因为畏惧您而不敢轻举妄动。=2\*GB3②虽然和他一起学下棋,(但)棋艺不如他。甲:治学贵养气或治学当行万里路。乙:学贵专心致志。【参考译文】【甲】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乙】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大师。他曾经教了两个徒弟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弈秋怎么教,他就怎么做;另一人(样子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老想着将要有天鹅飞过来,该怎么样拉开弓箭将它射下。虽然两人一起跟弈秋学习,他却远不如人家。这是因为他不如人家聪明吗?当然不是啊!(2005山东泰安)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节选自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1)称其气之小大称:(2)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见: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18.孟子、太史公二人的“养气”有什么不同?(3分)19.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写好文章?对此你还有什么补充意见?(5分)【参考答案】16.(2分)(1)相当,配合。(2)表现。17.(3分)但是(如果不先养气),文章不是可以凭学习就可以写得好的,气可以通过修养获得。18.(3分)孟子“养气”,强调内在修养;太史公“养气”,强调外在阅历。意思对即可19.(5分)要加强内在修养和丰富自己的阅历。补充意见:要加强内在修养和丰富阅历这两种养气方法的联系和融会,养气既要注重传承,更要注重创造,等等。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4安徽芜湖)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丈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丈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共10分)13、解释下列带点的词。(2分)(1)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乎:称:(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善:浩然:14、选文以孟子和太史公为例,谈到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你认为他们两人养气的途径是否相同?(用自己的话回答)说说理由。(3分)15、翻译句子(2分)

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16、除文中作者的观点外,你认为写“文章”时“养气”的方法还有哪些?(3分)答:【参考答案】13、在相当擅长正大刚直14、不同。孟子善于通过加强内在修养培养“浩然之气”,太史公善于通过游历名门大川、广交四方名士来养气,一内一外,“养气”途径不同。15、但是文章不是可以凭学习就能写好,气可以通过修养获得16、答案参考(积累优美语句段落、丰富自己语言博览群书,汲取精华关注社会、自然、人生,多观察,多思考表达自己感受与体会,力求创新)【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4广西靖西)上枢密韩太尉书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9.选出词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组()A.之:思之至深穷山之高而止B.其:今观其文章必先苦其心志C.而:文不可以学而能足肤皲裂而不知D.为:辙生好为文公输般为楚造云梯之械10.选出词义相同的一组()A.好:辙生好为文好鸟相鸣B.观:今观其文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C.故:故其文疏荡故自号曰醉翁也D称:称其气之小大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11.翻译句子。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②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12.简答、填写。①对这段文字论述的主要内容,可以用这样两个字概括:②对作者表述的独到见解,可以用本段文字中这样几个字来评价:【参考答案】9.B(2分)10.C(2分)11.①我善于修养自己正大刚直的气②他们的气充盈于内心而外化于容貌上,流动在语言中,表现在文章里(2分,每小题1分)12.①养气②思之至深(此题2分,每小题1分)以上共8分【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4湖北荆州)上枢密韩太尉书①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于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共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共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也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共文,而不自知也。②橄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郊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万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现,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会、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仰观夭子宫胡之壮与仓京府库城池苑面之富且大也面后知天下之巨丽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惫思。{3分)

(1)致:(2)称:(3)恃:12.句子翻译。(4分)

(1)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2)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13.联系本文及所学过的课文,写出与文中“燕、赵问豪俊”相关的句子。(2分)

(!)

(2)14.作者用孟子和司马迁的事例论证了什么观点?(2分)【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2004江西南昌)

上枢密韩太尉书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15、作者在这段文字开头通过对和关系的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3分)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气可以养而致()(2)充乎天地之间()(3)称其气之小大()17、下面与“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一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B、公将鼓之。C、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18、将“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译为现代汉语。(2分)译文:。1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举了孟子善于提高和司马迁善于丰富的事例,说明两种不同的养气途径,都可以达到文气充沛的效果。文段中表现孟子和司马迁的文章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一句话是:。【参考答案】15、(3分)为文养气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每空1分)16、(3分)(1)获得,得到(2)在(3)相当,配合17、(3分)C18、(2分)这二位前辈,难道曾经拿起笔学做这样的文章吗?19、(3分)内在修养生活阅历其气充乎其中而滋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参考译文】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4天津)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予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2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B.气可以养而致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C.称其气之小大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D.故其文疏荡 彼竭我盈,故克之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2)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23.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又分别从哪两个方面来证明的?2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与“气”关系的见解。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参考答案】21.D22.(1)我喜欢写文章,考虑这个问题非常深入。(2)难道曾经拿起笔来(故意)学习做这样的文章吗?(每句1分)23.观点: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用自己的话答亦可)。作者分别从加强内在修养和加强外在阅历两个方面举例证明的。24.(二者关系2分,联系实际谈已见1分,有创见、语言流畅者再加1分)【参考译文】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4新疆乌鲁木齐)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6.选文作者与其父_____________、其兄_____________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2分)7.对下列加点的词,注音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辙生好为文(hào。喜爱,爱好)B.今观其文章(qí这样的)C.称其气之小大(chēn称赞,赞美)D.然文不可以学而能(rán这样)8.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文以孟子充满“浩然之气”的文章,及太史公周览与交游的例子,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2分)10.作者认为,写文章的关键之—在于加强内在修养。对此,你有何体会?(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6.苏洵(苏老泉)、苏轼(苏东坡)7.C8.难道(他们)曾经拿起笔来故意学做这样的文章吗?9.“文者气之所形”、“气可以养而致”10.积累一些优美的语句和段落,丰富自己的语言;博览群书,汲取精华;关注自然、社会、人生,多观察,多体验;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力求创新。【参考译文】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4云南)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史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节选自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7.结合句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A.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B.闻一言以自壮()C.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D.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8.请从文中摘出表明作者见解的一句:(2分)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10.读完这段文字,请联系全文说说,苏辙的这番慷慨陈词能否打动太尉,为什么?(2分)【参考答案】7.A希望B勉励C景象D从前8.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9.译:太尉(您)如果认为我可以教育就请(您)屈尊教导我,那就太幸运了。10.能。“书”中言辞恳切,感情真挚,表现出苏辙虽然年轻,但才华不凡,勇气超群,颇有见解。【参考译文】再说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我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我年纪还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2004云南昆明)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9.请在选文中的处按原文填空。(2分)10.选文写了作者两个时期的学习经历。第一个时期是的经历;第二个时期是的经历。(每空不超过4个字)(2分)11.从所选文字看,“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2分)12.“见翰林欧阳公”中的“欧阳公”指的是,在初中阶段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文章《》。(2分)13.从选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写好文章的关键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9.答案: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评分:本题2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10.答案:居家时舍家后评分:本题2分。每空1分。11.答案: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评分:本题2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12.答案:欧阳修《醉翁亭记》评分。本题2分。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13.答案:加强内在修养和外在阅历。评分:本题2分。【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2003北京顺义)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地之向,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瘫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15.解释语段中加点的词:(2分)好:故:16.翻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分)17.语段中作者除引用孟子的话证明自己的观点外,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分)18.联系全文分析,语段表明了苏辙什么意愿?对此,你有何评价?(3分)19.从我们学过的孟子文章中,任选一个你欣赏的语句,谈谈你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15.喜欢(喜爱、爱好*因此(所以)(解释对1个计1分,共2分)16.我善于修(培)养我的正大刚直之气(意思接近即可,计2分)17.举例论证(计2分)18.表明苏辙想求见大尉的意愿。(答对意愿计1分)他想通过求见展示自己政华和抱负;这种积极进取和态度值得肯定。(评价意思接近即可,计2分)(第18小题共3分)19.略(能选出例句计1分,谈看法3分,根据答题质量酌情计分,共4分)【参考译文】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3贵州贵阳)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作者写所见山之“高”、水之“大且深”的目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是宋朝人,除“三苏”——苏洵、________、苏辙外,还有________(该空写出一人即可)等。(2分)【参考译文】再说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我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我年纪还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2003河南)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1、解释文中加点字。(2分)⑴称其气之小大称:____________⑵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为: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两个含“至”的成语,成语中的“至”要与“思之至深”的“至”意思相同。(2分)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林语堂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请把选文中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例子抄在下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2003辽宁大连)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不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A、①充乎天地之间乎:在②称其气之小大称:相当,配合B、①恐遂汩没遂:就②恣观终南、嵩、华之高恣:无拘束C、①仰观天子宫阙之壮宫阙:宫殿②天下之巨丽巨丽:极其美好D、①天下之所恃以无忧恃:依靠②四夷之所惮惮:畏惧9、作者在第一段中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在第二段中,作者列举了那些自身的局限性?(2分,用原文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第二段中,为突破自身局限,作者做了哪些努力?(2分,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天下之所恃以无忧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8、B。(2分)9、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2分)10、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述,不足以激发其志气。(2分)11、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只答下列要点:游山河京华,谒翰林欧阳公,然后提出拜见韩太尉的要求。也给满分)(2分)12、①、我善于修养自己正大刚直的气。(2分)②、天下人都依靠(你)可以无忧无虑。(2分)【参考译文】太尉执事:我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我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子宫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2003山东德州)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所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4、依据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各写一个成语。(2分)①北顾黄河之奔流()②天下之所恃以无忧()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6、作者说:"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所为?"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谈谈你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4、①举例:顾名思义顾影自怜顾左右而言他顾盼生姿②举例:恃才傲物恃强凌(欺)弱恃才矜己5、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没有不读的,但是(那些)都是古人的陈迹。6、略【参考译文】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