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设计授课教师:语文小妖【教学目标】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掌握背景材料及其作用掌握句子含义知识点体悟文章情感【教学重难点】掌握背景材料及其作用掌握句子含义知识点【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香港回归相关视频二、旧知回顾(一)新闻文体[问题1]新闻的要素?【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问题2]新闻的特点?【明确】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针对性[问题3]新闻的结构?【明确】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束语(二)新闻特写新闻特写,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人新闻事件现场采写的一种现场感较强,篇幅较短小精悍的新闻文体。新闻特写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问题4]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描述了我国历史上哪件重大事件?——香港回归三、写作背景[问题1]香港什么时候被哪个国家侵占?——清朝末年,英国两次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和《中英北京条约》,把香港岛和九龙半岛割让给英国。1898年,英国又通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从而侵占整个香港地区。[问题2]香港什么时候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新华社记者周树春等四人写作的这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就报道了香港历经沧柔之后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四、精读文本(一)新闻“六要素”[问题1]快速阅读文章,找出以下六要素内容:时间———1997年7月1日地点———香港人物———中英双方政府代表事件起因——《香港联合声明》事件经过——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事件结果—香港回归(二)理清脉络[问题2]再次阅读课文,概括导语、主体、结语部分内容。导语(第1段):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是英国米宇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主体(2-10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时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结语(第11段):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三)写作顺序[问题3]再次阅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香港回归?——时间顺序时间地点事件1997年6月30日下午4时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降下旗杆下午4时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晚6时15分添马舰“告别仪式”,宣读女王赠言晚7时45分“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第二次降旗仪式晚最后一分钟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1997年7月1日第一分钟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升起0时40分中国海南“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问题4]本文是按时间顺序写了四个场景,三次降旗,完成下面表格。深入思考[问题5]描写英国撤退时的三次降旗,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1997年6月30日)第一次降旗:标志今后的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1997年6月30日)第二次降旗:标志着150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1997年7月1日)第三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也标志着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问题6]新闻报道中社往要交代有关的背景材料,试找出文中运用的3处背景材料。【提示】关于历史的描写句。——背景1:(第4段)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背景2:(第7段)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背景3:(第11段)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五、【重难点知识】考点链接考点链接(1)背景材料的作用[解题思路]使得现实的场景有了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问题1]文章中的运用的背景材料有什么作用。——虽然只简单地介绍了一点背景材料,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得现实的场景有了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也更能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考点链接(2)标题含义[解题思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问题2]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什么含义?——(表层含义)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海面。——(表层含义)“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结束,中国历史上屈辱的一段终被洗雪。考点链接(3)句子含义[解题思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问题3]我们该如何理解结语中“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的含义?——(表层含义)现实场景。1841年,大英帝国横跨印度洋而来,1997年,“不列颜尼亚”号黯然从中国南海高去。——(深层含义)历史轮回。“从海上来"标志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的开始,“从海上去”标志着香港结束殖民统治,回归祖国。考点链接(4)理解句子(第3段)“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第5段)“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顏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问题4]这两处细节描写都与"日落”联系在一起,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英国曾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1997年脱离英国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士地上,英国殖民统治的太阳降落了。所以把英国的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考点链接(5)主旨本文通过描述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的场景,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洽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充分表现了香港回归这一深刻的历史主题,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和领士完整的不懈追求。六、随堂练习1.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这则消息的导语。抗日战士聚徐州本报讯今天是徐州沦陷纪念日,。记者了解到,9名老人分别来自上海、北京、镇江、济南、南京、长沙等地,但都是徐州籍,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83岁。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老人们相约在徐州沧陷日前夕,相聚到徐州,重话昔日的峥嵘岁月,再游当年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前日上午,他们参观后感叹徐州的变化太大了。这些耄耋老人谈起徐州沦陷前后的战斗经历,激昂慷慨,还激动地唱起了《救亡军歌》。【参考答案】当年曾在徐州生活、战斗过的9名八旬老人齐聚徐州,共忆往昔峥嵘岁月。2、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文化和旅游部日前要求各地文旅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记者了解到,文旅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棔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湖源,严查彻究,依法子以处罚。(1)给上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2)文化和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