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带答案_第1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带答案_第2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带答案_第3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带答案_第4页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题库带答案

单选题(共50题)1、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溶液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污垢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A2、学生在学习了钠、钾的性质后,总结出碱金属的一般性质,这种方法属于()。A.分析法B.归纳法C.演绎法D.类比法【答案】B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策略是()。A.从认识发展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B.从认知特点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C.从已知知识基础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D.从学习习惯的视角进行学生分析【答案】A4、初中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在高中阶段又有金属的化学性质这一课的学习。许多教师发现,一些学生初中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但到了高中,由于理解力增强,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理解加深,对初中部分知识掌握变好了。这种迁移现象是()。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垂直迁移D.水平迁移【答案】B5、某次期末考试,学校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分别编制A卷和B卷两种试卷,衡量两次测验的评价结果是否符合学生学业水平的实际程度。衡量测验的正确性程度的重要指标是()。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B6、()是教师通过操作实物来帮助学生认识事物、获得化学知识、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常用的化学教学基本方法。A.展示和提问B.演示和展示C.展示和板书D.演示和提问【答案】B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C8、在学习氯气的相关性质时,学习完物理性质教师没有马上学习化学性质,而是以快问快答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对氯气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即时表现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作业评价D.档案袋评价【答案】A9、下列教学目标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A.能举例说明Fe、Fe2+、Fe3+间的转化,写出主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B.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归纳总结各类金属化合物的性质C.掌握乙醇这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了解温度、浓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答案】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O和18O互为同位素B.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C.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D.溶于水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答案】A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体系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D.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B12、下列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B.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化学专业人才C.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模块D.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答案】B13、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A.演绎B.归纳C.分类D.类比【答案】A1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CCI4的密度比H2O的大,可用于萃取Br2和l2B.Si能与强碱反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C.CIO2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杀菌消毒D.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答案】C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A16、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A.设计教学目标B.设计教学媒体C.设计教学策略D.设计教学模式【答案】D17、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容标准对应的课程模块是()。A.化学B.化学与技术C.物质结构与性质D.化学反应原理【答案】A18、探究活动对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探究活动形式B.探究教学中.应有目的地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C.探究教学要讲求实效.一节课尽可能多地设计出各种探究活动内容D.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活动.利于学生间的沟通交流及资源共享【答案】C19、“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内容标准,该内容所属的高中化学课程模块是()。A.物质结构与性质B.化学反应原理C.化学与技术D.实验化学【答案】B20、下列化合物的酸性强弱为()。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⑥>①>⑤>②C.③>④>⑥>①>②>⑤D.③>④>①>⑥>⑤>②【答案】B2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是每个教师的:A.权利。B.义务。C.责任。D.使命。【答案】A22、在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在短时间内,控制教学节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教师需要注意的方面有()。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23、()是为了解决教学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而确定的师生活动成分及其相互联系与组织方式的谋划和方略。A.教学方法B.教学设计C.教学策略D.学习方法【答案】C24、下面不属于化学l的主题的是()。A.认识化学科学B.化学实验基础C.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物质结构基础【答案】D25、单宁酸的化学式为C76H520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单宁酸中含有76个碳原子C.单宁酸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单宁酸中C.H、O元素质量比为38:26:23【答案】A26、《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修订遵循下列哪项原则?()A.照搬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B.重点关注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C.倡导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D.以中考化学试题为依据【答案】C27、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②⑤⑥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D.③④⑥⑦【答案】B28、下列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A.在钠的性质教学中,做钠与水反应的演示实验B.在讲授“离子键”与“共价键”概念时,采用列表比较的方法C.在“萃取”技能教学中,教师只是讲解实验要点,不安排学生动手做D.在“原电池”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讨论【答案】C29、下列属于化学概念的是()。A.溶解度B.加热操作C.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的性质【答案】A30、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有()。A.接受式学习、启发式学习B.讲授式学习、发现式学习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D.传授学习、研究性学习【答案】C31、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化学家是()。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答案】A32、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⑥【答案】B33、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答案】D34、在“制取氧气”教学中。某教师通过复习“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继而过渡设问“如此重要的气体如何才能获得呢”引入新课。该教师运用的导入方法是()。A.旧知导入B.实验导入C.问题导入D.直接导人【答案】A35、“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内容标准,该内容所属的高中化学课程模块是()。A.物质结构与性质B.化学反应原理C.化学与技术D.实验化学【答案】B36、以下有关个体内差异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个体内差异评价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增强自信心,强化学习动力B.这种评价的结果往往难以反映个体间的差异,也无法确定被评价者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C.一个学生化学成绩持续提高,教师就可以作出该生已有进步的评价D.被评价者自己参照评价指标体系对自己的活动状况或发展状况进行自我鉴定【答案】D37、关于化学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讲演和讲读等B.引导一发现法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C.演示法除了教师的演示外,还包括学生的演示D.讨论法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不需要参与【答案】D38、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教材分析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化学教材分析内容要素的是()。A.设计化学作业B.挖掘教材内容的教学价值C.把握教材的重难点D.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答案】A3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A.“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B.“三个面向”和“八荣八耻”C.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D.“三个面向”和“三个代表”【答案】D4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W与Y同主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周期数,Z的单质在常温下为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Y>X>W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W>YC.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W、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答案】B41、新课程强调的“面向学生”包含四层含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B.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必须达到要求,获得成功C.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D.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等【答案】B4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质的导电性和金属晶体的导电性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B.“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等,这里的碘、钙、氟、硒指的是分子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D.电解水制取氢气和氧气时,通常加入氯化钠等强电解质【答案】C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B.乙烯可以用作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原料C.乙醇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溴乙烷D.乙酸与甲酸甲酯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A4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A4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答案】B46、“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内容标准,该内容所属的高中化学课程模块是()。A.物质结构与性质B.化学反应原理C.化学与技术D.实验化学【答案】B47、衡量化学学习任务是否完成和完成质量如何的决定性因素是()。A.教师的化学教学活动B.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C.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D.学生的实际能力【答案】B48、为了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应依次装入()。A.饱和NaHCO3溶液、碱石灰B.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C.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答案】B49、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D50、化学教学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工业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设计了问题“使用塑料制品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由学生分别代表化工产品生产者、消费者、环保工作者就此问题发表观点。这种教学方式属于()。A.科学探究教学B.小组讨论教学C.角色扮演教学D.社会调查教学【答案】C大题(共10题)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根据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探究学习的基本要素是什么(2)探究教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探究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2)实施探究教学,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应紧密结合化学知识的教学来进行。②要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③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持续进步的过程。④教师要以改革的精神搞好教学,转变教学观点,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研究。(3)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时,应该注意:①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兴趣。②提供活动时空,优化探究环节。③适时、适度给予学生指导。④及时进行探究活动总结。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概念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在化学学科中,物质及其变化本质属性的反应就是化学概念。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学科中较为基础的、有广泛应用的化学概念。化学基本原理是物质及其变化的内在规律的反映,它能把零散的化学知识按内在的规律进行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也能使人们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适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2)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答案】【知识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策略(1)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宜采用如下教学策略:①遵循认识规律,运用直观手段。在化学教学中,首先应注意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学手段,保证学生获得充足的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事实和现象的感性认识。其次要对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引导,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想象等抽象思维方式,对这些直观感知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和加工,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内涵。②加强联系对比,注意分段要求。运用联系对比的方法,既能加深学生对化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又能挖掘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使概念系统化、清晰化。③注意逻辑推理,重视科学论证。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本身的严密的逻辑性,引导学生进行清晰、条理、严密的逻辑推理,并重视科学论证,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④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实践应用。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应注意密切联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内涵,同时将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①可以简化和深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是元素化合物的凝练和升华,是化学基础知识的精髓。②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需要对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的感性认识,经过学生的理性思维加工,挖掘和提取其中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其智力水平也得到提高。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形成本身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的体现,也是运用科学方法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三、由硫元素和铜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硫化物)4.0g,高温条件下在空气中充分煅烧,只得到气体SO2和4.0g固体CuO。1.要使煅烧后的固体CuO完全溶解,可加入适量稀硫酸。计算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多少克?(要求写出计算所需的化学方程式)2.运用所学知识和上述数据进行分析,这种硫化物的化学式为。【答案】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CuO+H2SO4CuSO4+H2O80984.0g5%x80×5%x=98×4.0gx=98g答:完全溶解这些固体产物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98g。2.Cu2S四、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新课程提倡“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初中化学教学内容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具有天然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将化学知识、技能的教学置于真实的社会背景之中,还原知识产生和存在的原始面貌。背景素材是化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纽带,背景素材也是化学课堂问题的来源和解决土壤。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1)真实背景素材与化学课堂相结合的形式主要有哪些?(2)在课堂中,教师应如何呈现和使用收集到的真实背景素材,使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答案】【知识点】背景素材(1)化学课堂与真实背景素材的结合有三种形式:一是部分化学课堂以知识结构为主体,在学习知识之后。引导同学将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使知识处于真实的背景之中;二是先将生动的生活和自然情境引入教学,然后再进行教材主体化学内容的教学,而教学的过程与课开始时的背景再无任何联系:三是设计能贯穿一节课始终的生活、社会任务或问题情境,将教材主体内容的学习镶嵌到任务完成之中,形成背景问题解决的逻辑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知识,实现背景与化学知识的有机融合。(2)天然的背景材料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要进行的教学。因而需要根据化学课堂的逻辑主线,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背景素材进行选取、加工和改造,然后再与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相结合,与学生的课堂活动相结合,以适合本节课内容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要注意挖掘素材,从素材中寻找承载本节课教学内容的事件、事物、描述或存在的问题。同时,要将素材提炼为问题,在问题的驱使下安排学生活动,形成以素材为纽带的课堂活动,使化学课堂的逻辑主线清晰、连贯,使素材真正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环节的纽带。五、《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化学课程体系应适应不同发展需要和不同志趣的学生的需要,教科书编写时要充分体现这一课程改革的理念。必修课程模块要为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后续化学课程模块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选修模块的编写要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内容,为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基础。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设计《化学与生活》模块可使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6分)(2)试根据《化学与生活》模块特点,选择合适的化学教学策略。(6分)【答案】(1)通过《化学与生活》模块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化学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学生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①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提供生活材料和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②能应用所学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和解释:③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积极作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化学与生活》模块的教学策:①教学内容问题化,学生活动与教师讲授并重:②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③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④明确必修化学的基础,确认在该模块的提高及提高的程度:⑤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梳理,使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六、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有关问题。体态语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人体任何一个部位辅助言语交流的表情、行为或举止。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常常伴随着相应的体态语,教学体态语正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忽略的辅助手段,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化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运用体态语有何作用?(2)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常用的教学体态语有哪些?【答案】七、下面是某化学教师关于“酚的物理性质”的教学片段。【学生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生:观察,并闻药品的气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同学讨论。师:苯酚部分被氧化时会呈红色。苯酚应该如何保存呢?生:隔绝空气.密封保存。【学生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提醒同学实验过程中接触苯酚一定要注意安全及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学生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师:清洗内壁沾有苯酚的试管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生:用高于65℃的热水,因为苯酚能与高于65℃的热水互溶。【学生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到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问题:(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2)该教学片段在选材上有什么意义?【答案】八、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的铜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有的相关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误差忽略不计);(1)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求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九、阅读下面文字.回答有关问题:有位化学教师在进行高一化学1(必修)“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教学时,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①:将金属钠从煤油中取出,用小刀切去表层,再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然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验开展教学。接着,教师做了实验②:在空气中点燃一小块钠,实验③:向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滴少量水。问题:(1)写出该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2分)(2)实验②、③的实验现象分别是什么?(4分)(3)利用实验①、②、③,教师将分别开展哪些知识的教学?(3分)上述教学过程的优点是什么?(4分)【答案】(1)该教学用到的教学方法有如下两种:实验法、演示法。实验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一定的实验药品进行分组实验,该教学方法为实验法。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