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临床康复常见病症的康复第十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四、康复辨证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实喘由外邪侵袭,内伤饮食、情志所致,症见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因于外感者,发病急骤,病程短,多有表证;因于内伤者,病程多久,反复发作,外无表证。虚喘多由久病迁延、或劳欲损伤所致,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症见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遇劳则甚。肺虚者操劳后则喘,肾虚者静息时亦苦气息喘促,动则尤甚,若心气虚衰,可见喘息持续不已。辨寒热属寒者其痰清稀如水或痰白有沫,面色青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或四肢不温,小便清冷,或恶寒无汗,全身酸楚,舌质淡,苔白滑,脉象浮紧或弦迟。属热者证见痰色黄、粘稠或色白而粘,咯吐不利,身热面赤,口渴饮冷,便干尿黄,或颧红唇赤,烦热,或发热,微恶风,汗出,舌质红或干红,苔黄腻或黄燥,或少苔,脉象滑数或浮数或细数。辨病位
即辨别喘证病变之在肺在肾。
一般感受外邪、痰浊阻肺、肝气乘肺等所致之肺气壅滞,失于宣降,气逆而喘者,病变为实,病位在肺;而久病劳欲,肺肾出纳失常而致喘者,病变多属虚,或虚实夹杂,病位在肺、肾两脏。临证应结合辨虚实、辨寒热,综合分析临床表现,进一步明确病变脏腑。
中医临床康复常见病症的康复第十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九、康复护理饮食康复患者应忌食油腻、辛辣,以清淡食物为宜,一般给予低脂低盐饮食,如蔬菜水果、瘦肉、木耳等,并应戒烟。食疗药膳精神情志康复说理开导法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方法。1)焦虑太过者给予安慰,使其消除疑虑,坚持康复治疗。2)对于抑郁者采用鼓励的方法,使之树立信心。色彩疗法
可采用冷色调的应用以缓解抑郁及焦虑。预防和调护适寒温,顺应气候变化,尤其在季节交替之时,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外邪入侵。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忌嗔、郁、忧、怒等,保证机体气机调畅,气血冲和。调节饮食,宜清淡,有营养,忌肥甘厚味、辛辣香燥,戒烟酒,使脾胃健运,痰湿无从产生。有病早治,防止久病损伤肺肾,引起虚喘而难以治愈。适当体育锻炼,如太极拳、气功、散步、慢跑等以增强体质。对肺肾两虚而喘者,应严密观察病情,注意血压、脉搏的变化,防止喘脱危证的发生。中医临床康复常见病症的康复第十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五、中药内服疗法风寒犯肺症状:喘息咳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加咳嗽痰稀白,表寒证,口不渴。舌脉:舌淡苔薄白而滑,脉浮紧治法:散寒宣肺平喘方药:麻黄汤加味实喘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宜服之。主症: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兼次症:咳而不爽,咯痰粘稠,形寒,身热,烦闷,身痛,有汗或无汗,口渴,溲黄,便干。舌象: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象:浮数或滑。治法:宣肺泄热。方药:麻杏石甘汤。表寒肺热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痰热遏肺症状:主证加咳嗽痰黄稠,咽干,口渴喜冷饮,尿赤,便结或发热。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泄痰热方药:桑白皮汤桑白皮汤痰热了,芩连山栀将火扫。苏子杏仁降肺逆,贝母半夏用之巧。痰浊阻肺症状:主证加咳嗽痰白粘,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脉:舌淡苔厚腻色白,脉滑治法:化痰降气方药:二陈合三子养亲汤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成。理气和中兼燥湿,一切痰饮此方珍。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
:温肺化痰主症: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兼次症:胸闷胸痛,咽中如窒,但喉中痰声不著;平素常多忧思抑郁,或失眠,心悸,或不思饮食,大便不爽,或心烦易怒,面红目赤。舌脉:舌质淡或红,苔薄白或薄黄。弦或弦而数。治法:开郁降气平喘。方药:五磨饮子。肝气乘肺五磨饮子五药均,香槟乌药枳壳沉。暴怒气逆磨酒服,破气降逆此方斟。水凌心肺症状:主证加咳嗽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尿少。舌脉:舌胖暗,苔白滑,脉沉细。治法:温阳利水,泻壅平喘。方药:真武汤。温阳利水真武汤,茯苓术芍附生姜。小便不利水湿停,阳虚水肿用治康。虚喘肺虚症状:主证+肺气虚(气短声低,畏风自汗,易感冒)或气阴两虚(烦热口干,面色潮红)舌脉:舌淡脉弱,或舌红苔剥脉细弱治法:补肺益气养阴方药:补肺汤或生脉散补肺汤中人参芪,熟地五味紫桑皮。气虚劳嗽咳不止,固本益肺邪自去。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肾虚症状:主证+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咳甚尿失禁。舌脉:舌淡苔薄,脉沉细弱。治法:补肾纳气方药:平喘固本汤平喘胡桃苏橘红,党参半夏坎脐冬。沉香五味磁虫草,肺肾双疗固本雄。主症: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兼次症:心慌动悸,烦躁不安,肢厥,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舌象:舌质淡而无华或干瘦枯萎,少苔或无苔。脉象: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治法:扶阳固脱,镇摄肾气。方药:参附汤。喘脱参附汤是救脱方,益气固阳效力彰。肢厥汗出脉欲绝,阳气暴脱急煎尝。中医临床康复常见病症的康复第十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七、传统功法传统功法视频来源:https://haokan.baidu.085967406传统功法缓解期可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如六字诀、站桩功、八段锦、放松功、太极拳等不仅增加肌肉活动提高机体抵抗力,而且也锻炼呼吸循环功能。急性发作期,以静气功为主的内养功,以达到大脑静,脏腑动的目的。练功时间每次30分钟,也可根据体力而适当延长,最长不超过60分钟。每日2~3次。中医临床康复常见病症的康复第十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六、康复治疗中药外治疗法三伏贴(冬病夏治:夏天体内阳气升发,并于三伏时节人体阳气到达最高峰值,此时经络最为畅达,可利用这一时机运用阳性药物治疗虚寒型疾病)配方: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
麝香、姜汁;三伏: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
天)、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选穴:大椎、膏肓、肺俞、风门、百劳等
穴,1-2小时后除去。除了增强免疫力的穴位外:膻中、定喘、丰隆、足三里等。视频来源:https://haokan.baidu.545933471中医临床康复常见病症的康复第十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八、中医特色康复疗法中医特色康复疗法针灸1)体针
肺俞、脾俞、肾俞、膏肓、列缺、太渊、气海、命门、太溪等穴。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喘剧:+定喘、膻中;咳剧:+天突、尺泽;痰多:+丰隆、足三里。足少阴肾经2)耳针
取平喘、肺、气管、咽喉,配以神门、内分泌、三焦、枕等穴。3)皮肤针
取颈胸部两侧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尺泽至鱼际手太阴肺经循行部位、第1~12胸椎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轻叩,隔日1次,皮肤微红为度4)穴位注射(水针)取胸1-6夹脊穴,每次选穴1对,每穴注射胎盘注射液0.5~1ml,由上而下,逐日更换。亦可取定喘穴、肺俞、天突等,方法同上。5)灸法
取大椎、肺俞、膏肓、风门、肾俞、膻中、气海、鸠尾等穴,用直接灸,每穴每次灸3~5壮,每次10~15分钟,10天灸1次,3次为1个疗程。三伏天治疗最佳。推拿康复1)可选择腰背部及胸腹部推拿操作程序为主,配合四肢穴位刺激,如揉合谷、血海、足三里等。2)患者常进行自我按摩,以掌摩法作浴面、擦颈项、擦胁、推背等,以透热为度;指摩法作擦鼻、点迎香、浴面、擦颈项、揉合谷、叩击足三里、擦涌泉等,全身(胸腹、腰背、四肢)拍打等,预防感冒。沐浴康复海水浴、日光浴、矿泉浴中医临床康复常见病症的康复第十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二、病因病机实喘在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致喘。实喘主要与肺气不利有关虚喘在肺肾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气失所主则少气不足以息。肾为气之根,若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逆于肺而喘,固虚喘责在肺肾。累及心阳心脉上贯于肺,肾脉上络于心,心阳的盛衰与先天肾气及后天呼吸之气有密切关系。喘证到严重阶段,肺肾俱虚,心阳受累。心阳虚则鼓动血脉无力,血行瘀滞,面色、唇舌、指甲青紫,甚则喘汗致脱。中医临床康复常见病症的康复第十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三、诊断要点现代医学诊断询问病史:症状:有无长期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病史;
咳嗽的时间,性质?痰液的性质?诱因:吸烟史?大气污染?从事职业?遗传?现代医学诊断询问病史(咳嗽咳痰)——查体(肺气肿、桶装胸)、触觉语颤减弱、两肺干湿啰音现代医学诊断询问病史(咳嗽咳痰)——查体(肺气肿、桶装胸)——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CT)、血常规、大生化肺气肿胸片肺野透亮胸廓桶状肋间隙增宽心影狭长呈垂位心肺大泡CT影像形态上可以表现为圆形、椭圆形等不含肺纹理的低密度阴影。现代医学诊断询问病史(咳嗽咳痰)——查体(肺气肿、桶装胸)——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CT)、血常规、大生化——肺功能检查(金指标)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进行肺功能检查,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小于肺活量的70%,说明肺功能下降,一般可以诊断患有慢阻肺疾病。中医喘证诊断病史
多有慢性咳嗽、哮病、肺痨、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或劳累而诱发。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口唇紫绀为特征。第十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喘证)疫情之下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视频来源:https://haokan.baidu.56526582肺功能退化喘憋、气短、胸闷纷至沓来让病人远离呼吸困难的折磨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加重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痉挛、肺气肿等概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喘息和胸闷全身性症状主要症状注意区别慢阻肺最主要的特征以及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慢阻肺属中医“喘证”、“哮证”、“肺胀”等范畴。喘证、哮证的区别喘——气息——以“呼吸困难”为特点;哮——声响——以“喉中哮鸣音”为特点;哮证必然兼喘证,而喘证未必兼哮证。
中医学认识定义喘证是由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发生喘脱。
喘证概述病象呼吸困难,气急,有痰或无痰;鼻翼煽动,张口抬肩;甚则呼多吸少,气不接续,不能平卧;严重者可致喘脱。病位病位在肺、肾与心、肝、脾关系密切实喘在肺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皆可使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致喘。实喘主要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