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九年级语文下册诗词曲五首2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本诗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岑参所作,是一首咏雪的送别诗,雪景中衬托送别,送别中又咏雪景,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在送别诗中很具有代表性。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狐裘、锦衾、瀚海、阑干、风掣”等词语。

2、提升朗读能力,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

3、欣赏诗歌意境,体会诗歌的感情,了解品诗的方法。

4、培养学生昂扬乐观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诗句中“角弓”"铁衣"等都体现了战地特有的环境特点,需要逐句品析。通过写边疆将士眼中奇丽的边塞雪景,侧面烘托出将士们面对艰苦环境的乐观昂扬的精神。

教学难点:1.这首诗既是一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诗人以咏雪为主线抒发送别之情。景中含情,理解起来有难度。

2.学生常常忽略诗歌中的细节描写,不善于想象,难以很好地链接画面。

四、说学情

九年级的学生经过中学几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够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弄懂诗歌大意了,而且也比较熟练的掌握了自我探究、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绝大部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领会应该可以通过反复朗读、拓展探究的方式顺利完成。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法的指导,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说教法学法

1、朗读法:教学中将朗读训练贯彻到课堂始终,引导学生在朗读、析读、讲读的过程中体验诗人的情感。

2、合作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的讨论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想象与联想:通过想象与联想,深切体验诗人的离愁别绪。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诗歌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形成了盛唐边塞诗派。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王翰、李颀等。

边塞诗主要是描写边疆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的作品,一般表现建功立业、奋勇报国、抗敌御侮的主题,是盛唐时期诗歌的一朵奇葩。

问:你知道有哪些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句?(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王贺.《南国》)

3、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师:这类诗大多格调高昂,气势磅礴,感情激越,意境开阔,章法多变,充满悲壮色彩和英雄气概。从中我们既可看到黑云压城,狂风怒嚎、大雪飘落、沙石飞舞、将士搏杀的壮烈场景,也可感受到征人的痛苦、闺妇的哀怨和人民的灾难。

那么你知道怎么去赏析边塞诗吗?赏析边塞诗至少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②弄清每首诗思想感情的细微差别;③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岑参的边塞诗

(二)、检查预习:

1、简介本诗写作背景:(由学生介绍)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岑参再度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

武判官的是他的同僚,要回京述职,岑参便写下了这首咏雪送别之作。

2、解题:诗歌题目《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白雪歌”即“白雪之歌”(咏雪),指明了天气情况,“送武判官归京”点明人物(诗人、武判官)、事件(归京),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不舍和无限惆怅之情。

3、指名一学生朗读诗歌。

(三)、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1、朗读提示:

(1)、注意语速语调:

本文又是一首送别诗,表现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吝惜,总的来说语调应低沉舒缓。第1—4句:表现诗人八月见雪的惊奇之情,语调要高一些;第5—8句:情调应低沉而坚毅;第9—14句;朗读时宜用孤寂凄凉的语调;第15—18句:朗读时宜用舒缓的低平的语调。

(2)、注意朗读节奏与停顿:用“二二三”节拍读,第二拍要读出拖音。

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学生自由朗读三分钟后指名两同学读,最后齐读。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分别找出诗中描写咏雪和送别内容的句子。

2、“咏雪”一层中,作者描绘出的边塞雪景的什么特点?哪些句子是正面描写?哪些句子是侧面描写?

3、“送别”一层中,哪些句子写饯别,哪些句了写惜别?

4、用几个字概括描绘的两幅画面?并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5、用“描绘了,抒发了”的句式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五)、品读赏析,感受意境:(由学生个人发言)

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提示:联系题目及背景资料,从写的景象、关键词、运用的修辞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来说)

请用句式:“我认为诗中————一句写得好,理由是————”来说。

(六)、小结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全诗以“雪”为线索,以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情景交融。诗在咏雪景的同时表现了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还传达出诗人独特奇妙的感受,意境鲜明壮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七)、背诵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五分钟,再根据提示集体背诵。

(八)、积累迁移:

咏雪名句和送别名句。(先由学生说,再多媒体展示更多的名句。)

(九)、拓展练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分别的场面,请你设置一个与朋友分别的情景,其中至少包含一句有关友情的古诗文名句,同时做到情景交融,一百字以上。

(十)、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七、说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八、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