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1页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2页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3页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4页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对口单招考试2023年大学语文模拟练习题三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A.A.《诗经》B.《楚辞》C.《乐府诗集》D.《论语》

2.

16

下列文章采用驳论方法论述问题的是()。

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A.A.由个别到一般

B.由一般到个别

C.在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D.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

4.《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A.讽刺B.类比C.夸张D.拟人5.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A.《左传》B.《汉书》C.《史记》D.《后汉书》6.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是()A.A.马致远B.王实甫C.关汉卿D.白朴7.《报刘一丈书》中“斯则仆之褊衷,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A.比喻;B.夸张;C.反语;D.拟人

8.

6

在《宝玉挨打》中,对宝玉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的人是()。

9.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是()A.A.《孟子》B.《庄子》C.《荀子》D.《韩非子》

10.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夸张B.比喻C.拟人D.对偶

11.《灯下漫笔》一文向青年所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A.如何读书B.改造国民性C.如何绘画D.创建新时代

12.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谏逐客书》B.《寡人之于国也》C.《季氏将伐颛臾》D.《秋水》(节选)

13.小说《子夜》的作者是()

A.林语堂B.矛盾C.老舍D.巴金

14.“祸起萧墙”一语出自()

A.《论语》B.《孟子》C.《左传》D.《战国策》

15.

20

曾悉心教导莫泊桑写作的作家是()。

16.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A.A.《国语》B.《左传》C.《战国策》D.《史记》17.《米龙老爹》的作者是()A.屠格涅夫

B.契柯夫

C.莫泊桑

D.欧.亨利B.C.D.

18.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四围四维空间随和随声附合

B.题跋提拔干部体例体力运动

C.天皇天荒地老学力学历达标

D.言词言辞犀利衣襟衣锦还乡

1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比喻B.拟人C.夸张D.对偶20.《杜陵叟》是一首()A.A.七律B.五律C.新乐府诗D.旧题乐府诗二、填空题(10题)21.《再别康桥》写于_________,描绘了_________的自然风光。

22.

23.八一嫂是小说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

24.《诗经》是我国__诗歌总集,分为__三部分。

25.《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一文选自胡适的《__》。

26.《红楼梦》今传本120回,前80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7.《山鬼》是《_________》中最美丽的诗篇,有学者认为描写的是巫山神女的传说。

28.“朱门沉沉按歌舞,__________。”

29.《九歌》中主祭湘水之神的诗篇有《_________》和《湘君》。

30.贾平凹的长篇小说《__》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__》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三、判断题(5题)31.在《报刘一丈书》中,作者以略带夸张的漫画手法描绘了反面人物的言行举止。()

32.苏轼以豪放词著称,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词堪称他婉约词中的代表作。()

33.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4.《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5.《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

37.阅读王维《山居秋暝》,回答下题: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38.阅读下面一段课文,回答21~23题。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及其无救而且穷也,将其创残饿赢之余,虽欲去,必不达。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作者揭露“弃城图存者”和“擅兵坐观者”的作用是什么?五、现代文阅读(3题)39.阅读莫泊桑《米龙老爹》中的文字,然后回小题。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

这几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

40.(三)阅读《背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36~38题: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文章选取“背影”这个角度,好在哪里?

41.作者为什么说演奏《二泉映月》会有心灵沐浴冲凉的感觉?

六、作文(1题)42.以“升旗仪式”为话题,联系现实,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B《种树郭橐驼传》主要采用了类比的表现方法,以种树之道类比为政之道,将复杂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变抽象为具体,使文章生动形象,道理深入浅出

5.C

6.A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大纲第二部分作家作品知识中作家的名号等相关常识的掌握情况。作者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散曲作家,撰写散曲的高手,今存散曲约130多首。他的写景作品如《天净沙.秋思》,如诗如画,余韵无穷。他的叹世之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他在元代散曲作家中,被看做是“豪放”派的主将,他的语言熔诗词与口语于一炉,创造了独特意境。马致远是个多产作家,声誉极高。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语,宜列群英之上”,推他为元曲家第一。明人贾仲明称他为“曲状元”。因此有“曲状元”之称的元代散曲家应选择A马致远。

[错误防范]此题容易误选为C关汉卿。在考生接触到的元曲文学作品中,一般对以关汉卿《窦娥冤》为代表的批判黑暗现实一类的题材印象较深,认为它们的社会现实意义较大,而认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这类元曲中抒情写景的小令不如前者意义重大。因此容易误认为关汉卿是“曲状元”。

7.C

8.C

9.B

10.B

11.D

12.C

13.B

14.A

15.B

16.D

17.C

18.A

19.A解析:《无题》这首诗的末尾两句,成功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是比喻忧愁的千古名句。忧愁本来是一种情绪,但作者将之比作一江东去的春水,连绵不绝,使这种抽象的东西有了可感知的形象,使读者受到直接的感染。因此A项正确。

20.C《杜陵叟》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新题乐府诗。这首诗作于元和四年(809)作者任左拾遗时,原列于《新乐府》第三十首。因此选C项“新乐府诗”。

21.1928年康桥

22.

23.《风波》

24.第一部《风》《雅》《颂》第一部《风》《雅》《颂》

25.读书与治学读书与治学

26.曹雪芹曹雪芹

27.九歌

28.厩马肥死弓断弦

29.湘夫人

30.浮躁废都浮躁废都

31.Y

32.Y

33.Y

34.Y

35.N

36.37.这首诗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用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手法,写出了山村宁静优美的景色。傍晚,秋雨过后,明月初照,清新而静谧。但诗人并没有一味写山村如何宁静,而是写静中之动,写清泉在石上流淌,写洗衣女子在竹林中说笑,写渔船归来搅动莲花,给这幽静的画面增添了生趣,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