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池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池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池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池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l)C(s)+1/2O2(g)=CO(g)

△H=△H1(2)

=2H2O(g)

△H=△H2由此可知C(s)+H2O(g)==

CO(g)+H2(g)

ΔH3。则

ΔH3等于

(

)A.△H1-△H2

B.△H1-△H2C.2△H1-△H2

D.△H2-△H1参考答案:B略2.将0.5mol的下列物质溶于500ml水中,,含阴离子数目最多的是(

)A.Ca3(PO4)2

B.CH3COONa

C.NH3

D.Na2SO3参考答案:D略3.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纯碱溶液去油污

B.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参考答案:B略4.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0点时,醋酸不导电B.a、b、c三点,a点时醋酸溶液中H+浓度最小C.b点时,醋酸电离程度最大D.可通过微热的方法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

参考答案:C略5.下列物质中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①CH4②C3H6③C8H18④CH2=CH-CH2CH3

A、①②

B、②④

C、⑤⑥

D、①③参考答案:D略6.向ZnSO4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时,得到白色沉淀,然后向白色沉淀中滴加CuSO4溶液,发现沉淀变为黑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为ZnS,黑色沉淀为CuS

B.上述现象说明ZnS的Ksp小于CuS的KspC.利用该原理可实现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的沉淀

D.该过程破坏了ZnS的溶解平衡参考答案:B略7.在Fe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直至溶液中沉淀的量不再改变为止。过滤、洗涤,然后将所得沉淀干燥、灼烧,最终剩余固体的成分是(

)

A.Fe2O3、Al2O3B.Fe2O3

C.Fe(OH)2、Al(OH)3D.Fe(OH)3、Al(OH)3参考答案:B略8.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SiO32-、Cl-等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某种试剂后,发现溶液中仅有HCO3-、SO32-两种离子数量大量减少。则加入的试剂可能是()

A.盐酸

B.Na2O2

C.双氧水

D.BaCl2溶液参考答案:B略9.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2SO3ΔH=-196.6kJ·mol-1B.H2(g)+O2(g)===H2O(l)ΔH=-285.8kJC.2H2(g)+O2(g)===2H2O(l)ΔH=-571.6kJ·mol-1D.C(s)+O2(g)===CO2(g)ΔH=393.5kJ·mol-1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A漏掉了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中ΔH的单位应是kJ·mol-1,D中碳与O2反应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C。10.有一支50mL的酸式滴定管,其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10mL刻线处,把管中的溶液全部排出盛接在量筒中,量筒内溶液体积是()A.大于40mL

B.小于40mL

C.等于40mL

D.10mL参考答案:A11.在一定条件下,同一物质不能自身相互发生反应的是

A.乙醇

B.氨基酸

C.乙烯

D.硬脂酸甘油酯参考答案:D12.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不相同,但产生水的质量相同的是A.丙烯和丁烷

B.丁烷和丁烯

C.丙烷和丁烯

D.丁烷和2-甲基丙烯参考答案:C略13.已知甲醛分子中的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下列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不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平面上的是()A. B. C. D.参考答案:D【考点】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注意结合信息中甲醛的平面结构.【解答】解:A.苯为平面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通过旋转乙烯基连接苯环的单键,可以使两个平面共面,故苯乙烯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A正确;B.乙炔是直线型结构,苯环为平面结构,醛基为平面结构,通过旋转醛基连接苯环的单键,可以使两个平面共面,故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正确;C.苯为平面结构,乙烯为平面结构,旋转羧基中的C﹣O单键,可以使羧基中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通过旋转羧基连接乙烯的单键,可以使三个平面共面,故中所有的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C正确;D.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亚甲基中碳原子相连的4个原子一定不在同一平面上,故D错误.故选D.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gH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L1mol/LK2SO4溶液中含有的钾离子数为NA

D.1mol钠原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参考答案:A略15.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mA(g)+nB(g)cC(g)+dD(g),C物质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ΔH<0

m+n>c+d

B.ΔH<0

m+n<c+dC.ΔH>0

m+n>c+d

D.ΔH>0

m+n<c+d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12分)为探究苯与溴的取代反应,甲用如图装置Ⅰ进行如下实验:将一定量的苯和溴放在烧瓶中,同时加入少量铁屑,3~5min后发现滴有AgNO3的锥形瓶中有浅黄色的沉淀生成,即证明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1)装置I中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中离子方程式为

.(2)①中长导管的作用是

.(3)烧瓶中生成的红褐色油状液滴的成分是

,要想得到纯净的产物,可用

试剂洗涤.洗涤后分离粗产品应使用的仪器是

.(4)乙同学设计如图所示装置Ⅱ,并用下列某些试剂完成该实验.可选用的试剂是:苯;液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四氯化碳.a的作用是

.b中的试剂是

.比较两套装置,装置Ⅱ的主要优点是

.参考答案:(1)2Fe+3Br2═2FeBr3,;Br﹣+Ag+═AgBr↓;(2)导气,冷凝回流;(3)与Br2;NaOH溶液(或水);分液漏斗;(4)防止倒吸;CCl4或;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

【考点】苯的性质.

【专题】实验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溴离子与银离子生成了溴化银沉淀;(2)长导管让挥发出来的溴单质冷凝,防止对产物的干扰;(3)反应生成的硝基苯和溴互溶呈红褐色油状液滴,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再进行分液;(4)支管是短进短出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安全装置;B中要除去Br2,b中试剂为苯或四氯化碳.【解答】解:(1)因溴与铁反应生成溴化铁:2Fe+3Br2═2FeBr3,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C6H6+Br2C6H5Br+HBr;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r﹣+Ag+═AgBr↓,故答案为:2Fe+3Br2═2FeBr3,;Br﹣+Ag+═AgBr↓;(2)反应为放热反应,长导管让挥发出来的溴单质冷凝,防止对产物的干扰,即长导管的作用为导气,冷凝回流,故答案为:导气,冷凝回流;(3)反应生成的硝基苯和溴互溶呈红褐色油状液滴,可用NaOH溶液试剂洗涤,让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再进行分液,故答案为与Br2;NaOH溶液(或水);分液漏斗;(4)从图上信息可知,支管是短进短出a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安全装置;B中要除去Br2,试剂为苯或四氯化碳,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防止倒吸;CCl4或;可以控制反应进行;避免杂质干扰;防止污染空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苯的性质实验,掌握反应的原理、各物质的性质以及操作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17分)萜品醇可作为消毒剂、抗氧化剂、医药和溶剂.合成α-萜品醇G的路线之一如下: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A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2)A催化氢化得Z(C7H12O3),写出Z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的分子式为________;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4)B→C、E→F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试剂Y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通过常温下的反应,区别E、F和G的试剂是________和________.(8)G与H2O催化加成得不含手性碳原子(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H,写出H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8.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二十世纪奥地利和德国物理学家泡利、洪特分别提出了核外电子排布的“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十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