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系统-牙列(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1页
咀嚼系统-牙列(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2页
咀嚼系统-牙列(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3页
咀嚼系统-牙列(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4页
咀嚼系统-牙列(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加工——切割、撕裂、捣碎、磨细(2)化学加工——唾液混合(3)激动消化液的分泌(4)增加嗅觉和味觉(5)增加胃肠蠕动(6)增强自洁咀嚼的意义:(7)发现异物(8)缓解精神紧张(9)刺激颌骨发育(10)促进牙周健康咀嚼可促进大脑的发育,刺激饱食中枢,增强记忆咀嚼的意义:咀嚼(mastication):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咀嚼肌的收缩,使颞下颌关节、颌骨、牙齿及牙周组织产生节律性的运动。咀嚼肌颌骨牙周组织血管等咀嚼系统(masticatorysystem)口颌系统(stomatognathicsystem)功能整体:牙合TMJ牙齿神经

第一节牙列

牙列(dentition)

上下颌牙齿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其牙冠连续排列成近似抛物线的弓形,称为牙列或牙弓。牙根排列有序牙冠形成弓形的整体一、牙列的外形及生理意义(一)牙列分类

1、牙列外形:基本类型:切牙略为平直,尖牙远中才转向远端侧切牙即明显转向远端侧切牙远中逐渐转向远端(另有混合形)尖圆形(27%)椭圆形(48%)方圆形(25%)乳牙早期乳牙晚期2、牙的类别乳牙列(deciduousdentistry)2.5岁—6岁混合牙列(mixeddentistry

)暂时性的错牙合6岁—12岁恒牙列(permanentdentistry)12岁以后(二)牙列的大小

1.牙列长度与宽度2.Terra牙列指数上颌牙列长50㎜宽55㎜下颌牙列长41㎜宽52㎜1.互相支持,分散牙合力2.防止食嵌(三)牙列的生理意义(三)牙列的生理意义3.保持面形4.利于舌的活动牙齿并不是垂直地长牙槽骨内的,而是在近远中及颊舌向有一定规律性地倾斜排列,这种规律对于牙齿发挥正常的功能是必要的,对口颌系统的健康是必需的。

二、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一)牙体长轴近远中向倾斜情况定义:牙体长轴与牙列中线间的夹角,以牙冠的倾斜方向为基准。特点:(一)牙的近远中向倾斜定义:牙体长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特点:

(二)牙的唇(颊)舌向倾斜标准:牙体长轴与水平面交角。(二)牙体长轴唇(颊)舌向倾斜情况

牙合曲线:用以表示牙弓牙合面形态的曲线,称牙合曲线。包括纵牙合曲线、横牙合曲线。(一)纵牙合曲线下颌牙弓纵牙合曲线三、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1、spee’s曲线连接下颌中切牙的切嵴、下颌侧切牙的切嵴、下颌尖牙的牙尖、下颌第一、二前磨牙的颊尖、下颌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是一条向上凹的曲线。此曲线向后上可延伸到髁突颈部。2、补偿曲线: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上颌牙弓纵牙合曲线

前段:上颌中切牙的切嵴、上颌侧切牙的切嵴、上颌尖牙的牙尖、上颌第一、二前磨牙的颊尖及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相连而成,此段连线较平直。

后段:由各磨牙的近中、远中颊尖相连而成,此段连线较逐渐弯曲向上,是一条向下突的曲线。前后两段相连形成的曲线称为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又称为补偿曲线。形态与司皮氏曲线相吻合。(二)横牙合曲线(wilson曲线):连接两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的凸向下的曲线。(三)牙合平面(occlusalplane):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切角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四)牙的上下位置1.上颌:颊尖最低点为颊尖,舌尖最低点为近中舌尖。向前向后均升高。其中前磨牙颊尖位置低于舌尖位置,磨牙舌尖位置低于颊尖位置。2.下颌:颊尖最低点为远中尖,舌尖最低点为舌尖,且下颌牙齿舌尖点均低于牙合平面。以牙合平面为标准(四)牙的上下位置关系各牙与牙合平面之关系:中切牙与该平面接触;侧切牙略高出该平面(约1mm);尖牙、第一、第二前磨牙牙(颊)尖、第一磨牙近颊尖与该平面接触;自第一磨牙远颊尖起,依次高出该平面,且距离递增。

(五)牙列与颌骨的关系:1.Balkwill角

从髁突中心至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联线与合平面所构成的交角,平均26°左右2.Bonwill三角学说:3.Monson球面学说:

从两侧髁突中心与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三点连线够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每边长度约为4吋(10.16cm)。

以眉间点为中心,以10.16cm为半径作一球面,下颌牙列的合面与此球面一部分相吻合,又认为补偿曲线也是它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