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课件_第1页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课件_第2页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课件_第3页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课件_第4页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知识安全生产的含义一.狭义的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消除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职业危害或设备、财产损失的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和资产安全。二.广义的安全生产是指除了生产安全外,还包括人们从事生产、生活的一切活动领域中的所有安全问题,如生活安全、家庭安全、公共安全、旅游安全、消防安全和生存安全(各种自然灾害)的防范等等。公民应有的安全素质

一.树立安全意识:生命只有一次。应逐步提高“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认识,逐步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二.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知识是正确行动和防范危险的前提(法律法规,生产技术,公共安全)。三.遵守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前人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总结,是我们的工作准则和行动指南。四.掌握安全技能:正确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五.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公共秩序是公共安全的重要保证和体现(北京密云县37人死亡,15人受伤)。六.培养和提高紧急避险能力:紧急避险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公民素质(“应急预案”)。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一.劳动合同保障权二.危险、有害因素的知情、建议权三.批评、检举、控告权(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打击报复,将追究法律责任。)四.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拒绝权五.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的紧急避险权六.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权(身体造成伤害,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者生活补助费,丧葬费,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生活费,具体赔付标准在《民法通则》)七.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八.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三级教育:入场教育,车间教育,岗位教育,调岗,转岗教育,复工教育,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专门培训教育。)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职责和义务

一.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努力做到“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二.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三.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四.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导致企业生产大范围的不正常,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威胁,对待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我国特大火灾一.1977年2月18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61团俱乐部,因鞭炮引燃可燃物,死亡699人,重伤111人,轻伤50人.二.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因光柱灯烤燃纱幕,死325人(其中学生288人),伤130人.三.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死亡193人,伤226人,直接经济损失5.6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来衡量.众多单位的消防现状

“五多两少”(1)人员多(2)可燃物多(3)用电多(4)不懂得消防知识的人多(5)火灾隐患多(1)消防设施少(2)懂得消防知识人少

江泽民1996年11月8日发表了《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讲话。一.防火教育的意义杭州市消防培训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

第61号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经2001年10月19日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公安部部长贾春旺二OO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公安部61号令》第三十六条规定:消防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

第六条: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还应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一.防火教育的意义火灾责任者孟玉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

违反消防管理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下城区东新人民医院

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

消防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大楼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存在的火灾隐患,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证在突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迅速并正确实施消防应急响应措施,及时有效地扑救和处置火灾等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确保医院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公安部(61)号令、《浙江省消防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生命优先”的原则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的方针;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早救援”的要求,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坚持科学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救援,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应急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医院消防应急工作指挥部

王建富徐建华刘鑫洪(二)消防应急疏散预案职责分工

1.成立火灾现场指挥部,负责火灾演习现场指挥和协调。

2.设立各行动组

A.报警联络组:主要职责是负责启动报警装置,并向楼层的病人和医务人员报警,同时向医院领导(院长)、值班领导报告火灾情况,必要时直接与119火警指挥中心联系,另外还担任警界以防人员再进火场。附名单:沈艳萍桑红

B.灭火战斗组:在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防止火灾蔓延扩大,由义务消防队员组成。附名单:余云峰周波蒋宁诗

C.疏散引导组:引导成员要组织带领负责区域医务人员和病人撤离,沿途需向周围人群示警(指没有浓烟的情况),严禁乘电梯逃生,并打开向西的消防安全门,一楼和二楼逃生人员分别按就近向东西两侧的安全出口逃生。附名单:杨小云范学琴谢鹤强寿红敏

D.安全救护组:主要负责被困人员和受伤人员的救护、救助,利用救生、逃生工具帮助被困人员,其成员主要由义务消防员组成。附名单:陈建风关淑红

E.清点人数:撤出人员请在指定地点集合(大厅门口空地),由各部门主管负责。附名单:周勇吕建闽二.四懂四会

1.懂得工作和生产操作中不安全因素和火灾隐患

2.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

3.懂得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

4.懂得逃生的方法

1.会正确报火警

2.会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3.会扑灭初期火

4.会组织人员逃生

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已经2007年12月22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局长李毅中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三十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第三十八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火灾隐患

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不可能没有火灾危险或不存在火灾隐患,只不过是多与少、大与小的差别而已.单位的消防安全不在于有没有火灾隐患,而关键在于能不能及时发现和认真加以整改.

火灾隐患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有可能造成火灾危害的隐藏的祸患,其含义包括三点:一.增加了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二.一旦发生火灾,会增加对人身、财产的危害.三.一旦导致火灾会严重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火灾隐患的特征1.消防安全布局、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未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或纳入但未组织有关主管部门实施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2.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和使用的厂址,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的位置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发生火灾会殃及近邻单位和附近居民安全的;3.易燃易爆危险品未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说明书和防火防爆注意事项的;易燃易爆危险品的运输、储存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性质抵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危险品混装、混储,及销售和使用不符合防火要求的;携带火种进入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4.生产工艺流程不合理,超温、超压及配比浓度接近爆炸浓度极限,而无安全保护措施,随时有可能造成着火或爆炸的;设备不能及时检修而带病作业,造成火灾危险的;

火灾隐患的特征5.火源管理不严,在具有火灾危险场所使用明火作业的;6.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7.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结构与生产工艺或物品的火灾性质不相适应,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8.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的,或虽有配置但量不足或失去功能的;

9.公共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开业的;1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未建立健全防火档案,未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实行严格管理,未实行防火巡查并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未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和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的.以上特征不可能包罗所有方面,只供在消防安全检查时参考.火灾隐患的整改一.整改火灾隐患的原则:坚持隐患查不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不彻底整改不放过的原则.

二.火灾隐患的整改方法;(1)当场整改(2)限期整改三.整改火灾隐患的要求:(1)抓住主要矛盾,选择最佳方案;(2)树立价值观念;(3)关键设备和要害部位要严字当头;(4)遵守法定期限;(5)对于建筑布局消防通道水源等方面的火灾隐患,应从长计议,纳入企业改造和建设规划中加以解决.二.四懂四会火灾的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成的造灾害.燃烧的本质燃烧是一种游离基的链锁反应.可燃物质的分子在高温或光照等外因作用下,吸收能量而活化,分解为活泼的原子或原子团.它们不同于普通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有不成对的电子.这些游离基非常活泼.一旦生成即诱发其它分子迅速地、一个接一个地自动分解,生成大量新的游离基,从而形成了蔓延扩张、循环传递的链锁反应过程.二.四懂四会

2.初期火灾的应急措施: (1)火灾形成的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温度)

燃烧链反应着火源:热能、光能、电能、化学能、机械能

二.四懂四会(2)火灾发生的基本原因:第一.由于人们思想麻痹,用火不慎,管理制度不健全或遵守不严和危险物品处理不当.第二.对一些工艺技术了解不够充分,操作规程不完善或遵守不严,装置或设备有缺陷,或缺乏维修.第三.纵火火灾案例2005年6月10日,汕头华南宾馆由于电线老化造成火灾,死亡31人,伤21人.辽宁省八一剧场在演出中,一观众发现从天棚上掉下火炭,而没声张,立即向工作人员报告,工作人员及时打开安全出口后,方正式想向观众宣布:“发生火灾停演,大家有秩序地退场.”组织按排好疏散工作,仅用5分钟,就将1500名观众安全疏散,无一伤亡.

1973年1月28日,天津市工人文化宫,因演出过程中,大幕裹住1000瓦的灯,将大幕烤着.发生火灾时,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按平时制定的疏散计划,迅速将10个安全门出口全部打开,并做好宣传,组织疏散,仅用3分钟,观众就安全离开剧场无一伤亡.二.四懂四会自燃:(1)遇氧即燃--磷(2)分解自燃--湿稻草(3)受热自燃--棉织品、服装

注:纸张的燃点130--230度棉织品的燃点150--200度木材的闪点250--300度二.四懂四会2.初期火灾的应急措施: (3)火的速度:

30秒烧一平方米

12分钟烧75平方米

15分钟燃烧215平方米初期发展猛烈下降(6)初期火的特点(0-5分钟)

a.燃烧物量小;b.燃烧面积小;

c.热量小;d.温度低;

e.烟雾量小;f.有毒气体小;这时候能救则救,不能救就逃

(4)灭火方法:

a.

隔离灭火;

b.

窒息(阻止空气);

c.

抑制(化学中断);

d.

冷却(水)。

注:油火、电火不能用水。二.四懂四会二.四懂四会

3.自救逃生(会跑)

(1)熟悉环境:a.电源开关b.灭火器c.安全门

(2)逃生关键(防止毒气和烟的吸入)

a.明火好躲,烟雾难逃

b.火场救生之宝

c.注意事项 夜间背光、背风;关门窗;下一层;水带

注:逃生根据具体情况 每秒3\5米横向每秒1米地震防护知识一、地震成因:地球内部物质不停运动,会产生一股作用于岩层的巨大能量。当这股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一些岩层就会弯曲、变形,继而在某些脆弱地带发生急剧的破裂、错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这些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传播,地震就发生了。二、地震有预兆:1、地下水异常2、动物异常3、地光和地声地震时如何避险

从发生地震到房屋倒塌、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瞬间冷静地作出正确的抉择。强震袭来时人往往站立不稳。如果一时逃不出去,最好就近找个相对安会的地方蹲下或趴下,尽可能找个枕头、坐垫、书包、脸盆或厚书本等护住头、颈部,待地震过后再迅速撤离到室外开阔地带。1、在住宅(楼房和平房):要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等开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躲藏。躲藏的具体位置可选择桌子或床下,也可选择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方。住楼房的千万不要跳楼!2、在教室:学生应用书包护头躲在课桌下或课桌旁。3、在工作间: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地震时如何避险4、在商场、展厅、地铁等公共场所:躲在坚固的立柱或墙角下,避开玻璃橱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5、在体育馆、影剧院:护住头部,蹲、伏到排椅下面。6、在车辆中:司机要立即驾车驶离立交桥、高楼下、陡崖边等危险地段,在开阔路面停车避震;乘客不要跳车,地震过后再下车疏散。7、在开阔地:尽量避开拥挤的人流,一家人要集中在一起,照看好老人和儿童,避免走失。8、特别提醒:地震时,许多习以为常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致命“杀手”,必须予以高度提防。高层建筑、烟囱、玻璃幕墙、电线杆、高压线、广告牌、危房、危墙、电梯。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一、自救要点:1、被埋压人员要坚定自己的求生意志,消除恐惧心理。2、被埋压人员不能自我脱险时,设法先将手脚挣脱险出来,清除压在身上特别是腹部以上的物体,等待救援。可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防止因吸入烟尘而引起窒息。3、被埋压人员要头脑清醒,不可大声呼救,尽量减少体力消耗,等待救援。应尽一切可能与外界联系,如用砖石敲击物体,或在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4、被埋压人员应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确保安全的生存空间,最好向有光线和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若无力脱险,在可活动的空间里,设法寻找食品、水或代用品,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营救。震后的自救与互救

二、互救要点:1、原则:先救多,后救少;先救近,后救远;先救易,后救难。2、先抢救困于建筑物边缘废墟、房屋底层或未完全遭到破坏的地下室中的人员。3、学校、饭店、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是抢险的重点。4、要耐心观察,特别要留心倒塌物堆成的“安全三角区”。5、仔细倾听各种呼救的声音,如敲打、呼喊、呻吟等。6、要多问,了解倒塌房屋居住者的起居习惯、房屋布局等情况,推测哪里可能有人被埋压。安全疏散1.稳定情绪,维护现场秩序2.能见度差,鱼贯地撤离3.烟雾较浓,做好防护,低姿撤离4.楼房着火,利用现场有利条件(老虎窗、阳台、沿落水管),快速疏散5.高层着火,冷静处置,不要跳楼6.自身着火,快速扑打,不能奔跑7.保护疏散人员的安全,防止再入“火口”初期火灾的扑救一.坚持救人第一和集中兵力的原则二.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三.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指挥程序和要点一.及时报警二.及时组织扑救和疏散三.及时组织安全警戒四.指挥权的移交

伤亡范围: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轧压、淹溺、受冻4.灭火器的性能与使用

(1)拔;握;瞄;压(扫)

(2)特点:轻便,灵活,可移动,操作简单,运用范围广,灭火见效快二.四懂四会二.四懂四会5.灭火器的分类 (1)第二代灭火器

a.

二氧化碳

b.

干粉

c.

1211二氧化碳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1.灭火溶度高,故灭火级别低,宜在相对密封的空间使用2.二氧化碳是一种中等毒性的物质.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2%时,会使人感到不适;当浓度达到7%-9%时,就会造成呼吸困难、呕吐、神志混乱;当浓度达到10%时,人在环境中停留一分钟,即会失去知觉.3.在使用时注意风向,灭火后人员马上撤离现场.4.二氧化碳是一种制冷剂,防止冻伤.5.电压超过600伏,先断电后灭火6.抗复燃能力差,使用时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干粉灭火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某些不足:1.容易复燃2.在灭火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充斥的细微粉尘对装饰物、电器和其他设施的中、重度污染将难以清洗,并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分反应,具有腐蚀性,造成破坏.3.容易刺激人的呼吸道,不利健康.4.在使用前应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5.灭火时,应使灭火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的表面,直至把火全部扑灭.1211灭火器国际简称ODS,我国叫“哈龙”(卤代烷)1.主要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的初起火.2.1211,可以在太空中生存50年,每个原子都可以破坏约10万个臭氧分子.3.因哈龙会破坏臭氧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制订了《关于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维也纳公约》.4.我国公安部颁布了《关于在非必要场所再配置哈龙灭火器的通知》,要求在2006年1月1日起停止生产和销售.二.四懂四会5.灭火器的分类

(2)第三代环保灭火器

a.236fa(六氟丙烷)气体

b.

高效阻燃水成膜

c.1230气体正处于研发阶段。二.四懂四会水成膜灭火器特点:

(1)环保(百分百生物降解)

(2)适用于A.B.C类及3.6万伏以下电火(清理现场时要先关闭电源)

(3)高效阻燃(逃生)

(4)灭火效能相当五倍的干粉,最适合家用、车用、单位办公楼用

三.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一).配置场所危险等级:1.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各工厂的总控制室、分控制室、可燃材料工棚)2.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服装加工厂房、印刷厂房)3.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缓慢的场所.(水泥库房、一般办公楼)

三.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A或B)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1A=27根木条(40ⅹ40ⅹ500毫米)堆六层1B=0.2平方米,20毫米厚油盘火1A=27根木条(40*40*500毫米)堆六层1B=0.2平方米,20毫米厚油盘火三.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三)A、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三.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C类火灾的配置基准应按B类配置场所规定.设有消火栓的,可相应减少30%;设有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50%;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70%.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超过5具.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米;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米.三.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四)灭火器的保护距离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1)严重危险级--15米

(2)中危险级--20米(3)轻危险级--25米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1)严重危险级--9米

(2)中危险级--12米(3)轻危险级--15米C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按B类标准三.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五)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1.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均相同的相邻场所,可将一个楼层或一个分区作为一个计算单元;2.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或火灾种类不相同的场所,应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单元.三.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六)灭火级别计算

Q=K-

UQ-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灭火级别,A或BS-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平方米U-A或B类火灾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相应危险等级配置基准(平方米/A、B)K-修正系数无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K=1;设有消火栓的,K=0.7;设有灭火系统的,K=0.5地下室,K=1.3三.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例:女监服装加工车间,面积为1500平方米,属于中危险级,有消防栓,计算所需灭火器级别.解:已知S=1500平方米;U=15平方米/A;K=0.71500Q=----0.7=70(A)

15如:2L水层膜灭火器,灭火级别:2A.4B

70/2A=35A,即该车间需灭火器

35具.四.万一烧伤烫伤如何科学处理五.如何预防家庭火灾

1.煤气瓶

2.

管道煤气

3.

电器火居民住宅火灾2004年比上年上升了33个百分点家庭火灾的众多原因一.家庭用火从煤炭发展到煤气、天然气、家用电器大量增加,家庭装修使用各种新材料,大量增加了火灾负荷;二.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用火知识缺乏,不但欠缺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与技能,更欠缺家庭必备的灭火、救生器具.液体区1.5渣8-15%气体1—2米18个月更换正常温度低于35。C表皮温度达到55。C体积增加250倍火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