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振式杀虫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研究_第1页
频振式杀虫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研究_第2页
频振式杀虫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研究_第3页
频振式杀虫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研究_第4页
频振式杀虫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频振式杀虫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研究频振式杀虫灯是利用害虫趋光、趋波特性,选用对害虫有极强引诱作用的光与波长,将害虫诱至灯下被高压电网触杀的一种先进实用的物理防治害虫技术。为探讨其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技术,2022年,郑州蔬菜研究所在中牟县大孟镇茶庵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引进频振式杀虫灯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其控害效果和应用效益都极为显著。

一、材料和方法

1供试材料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鹤璧佳多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黑光灯(20W,南京国营华东电子管厂生产)。

2时间及地点

2022年4月1日至11月30日在茶庵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基地(简称茶庵基地,下同)进行试验。该基地地势平坦,插花种植叶菜类、瓜类、茄类、豆类蔬菜以及玉米、大蒜等作物,面积30hm2。

3内容与方法

试验、示范期间每天19:00开灯,次日6:00关灯,雨夜不开灯,当日不计入开灯日数。

(1)频振灯与黑光灯诱虫效果对比试验在茶庵基地于距离地面100cm高度安装频振灯1盏(简称观测灯,下同),逐日观察其诱虫种类和数量,统计一日不同时间段、一年不同月份的诱虫情况,并与临近用于测报的黑光灯比较诱虫效果。

(2)频振灯安装高度试验在茶庵基地的菜地中心电线杆一侧距离地面分80cm、100cm、120cm、250cm4个高度,按“一”字形顺序安装4盏频振灯,观察频振灯不同安装高度对诱虫量的影响。

(3)挂灯区与无灯区田间虫口密度及防治用药对比调查在上述挂灯区及其附近无灯的蔬菜地,重点观察频振灯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豆野螟、瓜绢螟等主要蔬菜害虫的控害效果。

二、结果与分析

1频振灯诱虫种类与数量

在茶庵基地,从4月10日至5月20日(期间4个雨夜不开灯,开灯日数为36d)逐日观察记录观测灯诱集害虫的种类及其数量。36d共诱得7个目29个科的86种害虫。其中鳞翅目37种、鞘翅目13种、半翅目7种,杀虫谱极广。36d诱集的虫体中,可分辨种类的害虫总计有11781头,主要是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鳞翅目又以夜蛾科为主,共3145头,其次为螟蛾科,共1001头,鞘翅目以金龟子为主。

2一日内不同时段诱虫情况

一日内不同时段灯下诱捕的虫量有明显差异。茶庵基地观测灯观察结果表明,在一日内,诱虫高峰为19:00-23:00,5月10日、8月10日、10月10日该时段的诱杀虫量分别为当晚诱虫总量的78.31%、83.87%和83.52%,尤其19:00-21:00这个时段诱虫量较多,都超过当晚诱虫总量的50%以上,而23:00至次日凌晨1:00的诱虫量仅为当晚诱虫总量的8.52%-13.97%,次日1:00-6:00的诱虫量所占比例极小。据此认为,一日的最佳开灯时间为19:00-21:00,或延至凌晨1:00。

3一年内不同月份诱虫种类和数量

在茶庵基地,逐日观察观测灯诱虫量消长情况,结果表明频振灯诱虫量消长情况和田间蔬菜主要害虫的发生消长情况基本一致6-10月为诱虫高峰期,其中8月份为最高峰,诱虫量达21451头,平均日诱虫量794.48头,11月份诱虫量回落。6月份以前以小菜蛾、金龟甲为主,7月份夜蛾类、螟蛾类害虫逐渐增多,小菜蛾、金龟甲逐渐减少;小菜蛾有2个诱虫高峰期,分别为5月和9-10月,夜蛾类、螟蛾类害虫诱虫盛期集中在7-9月。据此可认为一年中的开灯时间段以5月初至10月下旬为宜。

4不同挂灯高度的诱虫量

在茶庵基地安装4盏高度不同的频振灯。5月20-29日4灯总诱虫量9437头,主要害虫为小菜蛾、金龟甲、蝼蛄、斜纹夜蛾、甜菜夜蛾;8月10-19日4灯诱虫量25136头,主要害虫为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豆野螟、瓜绢螟。这两个时期的诱虫数据表明,装灯高度均以离地100~120cm的诱虫量相对较大。

5频振灯对天敌昆虫的影响

频振灯选用了避开天敌昆虫趋性强的光源和波长,对天敌的诱杀力小,所诱的益虫主要有蜜蜂、虎甲、步甲、草蛉、蜻蜒、瓢虫、食蚜蝇、隐翅虫、寄生蜂等。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5月20-29日单灯诱杀益虫数量仅为32-49头,益害比最高为1:47.63,最低为1:68.08,4灯所诱杀的昆虫中益虫只占1.70%,8月10-19日诱集的益虫数量虽然达到每灯100头左右,但益害比仍然只有1:50.15至169.38,说明频振灯对天敌昆虫的安全性较高。

6频振灯与黑光灯诱虫效果比较

无论是诱虫种类还是数量,频振灯均明显超过黑光灯。根据4月10日至5月20日茶庵基地调查结果,频振灯诱杀害虫种类达86种,而黑光灯仅为17种,二者比约为5:1,从诱虫量看,这期间频振灯单灯诱虫量为11781头,黑光灯单灯仅为2022头,二者比约为5.8:1;期问前者诱杀益虫233头,占其总诱虫量的1.94%,后者诱杀益虫73头,占其总诱虫量的3.62%。显然前者比后者对益虫更安全。

7挂灯区与无灯区田间作物虫口密度调查与用药情况比较

8月26日在茶庵基地的挂灯区与无灯区分别选取3块花椰菜田(均未施药防治,田间虫口密度较大),每块田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50株花椰菜植株上的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落卵量和幼虫量。结果显示,3种害虫的落卵量挂灯区比无灯区分别下降51.9%、69.5%和79.2%,幼虫量挂灯区比无灯区分别下降64.6%、69.3%和88.8%。说明频振灯对上述3种害虫具有较好的控害作用。另据调查当地20户菜农,在挂灯之前,年需施药防治蔬菜害虫10-15次,平均12.6次,使用频振灯后,田间虫口密度明显降低,平均施药次数减少9.2次,减少农药使用量70%左右。

三、结论

1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诱虫谱广,诱杀虫量大,对蔬菜主要害虫种类均具诱杀效果,对蔬菜鳞翅目害虫的控害效果尤为显著,挂灯区田间落卵量及幼虫量明显降低。在害虫一般发生的情况下,采用频振灯杀虫技术后,配以其他农业防治措施和黄板诱杀蚜虫、蓟马、斑潜蝇等,能基本控制菜田虫害,减少使用化学农药70%以上。频振灯对天敌昆虫杀伤较小,可有效保护天敌,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田间生态平衡。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技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可在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推广应用。

2害虫频振灯的灯间距离以100m左右为宜,装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