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要点_第1页
《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要点_第2页
《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要点_第3页
《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要点_第4页
《消费者行为研究》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过程及若干基本概念一、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P11-P17)(一)萌芽时期(1930年前)、这一阶段的研究虽然涉及消费者行为,但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方法是是对经济学或心理学中方法的移植,而且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具有运用到营销实践。这些研究在当时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二)应用时期(1930--1970年)关于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日益丰富并成体系化,1968年《消费者行为学》教材的出版,标志着学科的正式诞生。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品牌忠诚和参照群体,研究理论日趋与营销实践相结合。(三)变革时期(1970--现在)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研究领域不断深化与扩展(如文化消费、消费政策、消费信用等);2.跨学科的融合(与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融合,汲取学科营养)二、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P5-P11)(一)消费者行为研究是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市场机会分析;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产品与店铺定位;市场营销组合(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有关消费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三)有助于消费者自身做出更明确的购买决策三、若干基本概念(P2-P3)消费:本学科通常指生活消费,及通过消耗吸收物质资料和精神文化产品已满足生活需要。消费者:选择、获取、使用和处置产品的个人与住户。包括了倡议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和使用者消费者行为: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获取、使用和处置。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个体、群体为满足其需要而如何选择、获取、使用、处置产品、服务、体验和想法,以及由此对消费者和社会产生影响的学科。四、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多学科视野本教材主要侧重营销管理的学科视野消费者和消费者画像;消费者体验引例:双11的套路制造热门话题、外围明星造势、多渠道广告投放、线上线下联动、优惠促销刺激节假日仪式感总的套路:了解需求,顺应心理;提升体验,刺激购买。一、消费者画像定义:用来勾画消费者的用户背景、特征、性格标签、行为场景等消费者的信息全貌,有助于发现市场机会。

运用领域:推荐系统、业务定制与优化、搜索引擎3•画像分析流程:数据获取;画像相似度计算;画像聚类;画像生成4•特例:没有行为数据,如何生成画像?⑴羊群(消费者)和草地(产品)第一只活下来且玩得好的羊,它的画像既是一群消费者的画像,可对这一群消费者推广此产品;头羊是关键,要管理好意见领袖。(2)消费者画像的大致分类大明:了解需求,注重价格,依赖搜索,无忠诚度。向他推荐标准品逛逛:大致需求,爱逛街,冲动性购买。介绍用户故事帮助其作出决策,而非推广产品。小闲:无购买需求,打发时间二、消费者体验引例:峰终定律消费者体验由两个因素决定:高峰时的感觉(如宜家的样板间)与结束时的感觉(如迪士尼的烟花)。在这个过程中好的、坏的体验的数量比例与时间长短对记忆无影响。(一)好的消费者体验体验的核心是消费者需求2.要超出预期要让消费者有感动(如360开机小助手)4.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个细节(二)消费者体验的五个层次浅层关系:1.仪表和谈吐;2.角色深度关系;3.存在感;4.能力圈;5.资源2.1消费者决策类型五阶段模型:问题认知T搜寻信息T评价备选方案T五阶段模型:问题认知T搜寻信息T评价备选方案T购买决策T购后评价卷入度:一个人基于内在需要、价值观和兴趣而感知到的与客体的关联性。当其中的“关联性”被测量时,则称为卷入度。卷入度分类•低卷入度时的消费行为特征是惯性或习惯行为•高卷入度时的消费行为特征是热情或激情学者霍华德根据消费者不同类的消费者决策的购买卷入程度,即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多少,将消费者决策分为:一、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建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特征:消费者购买卷入程度高;品牌间差异程度大;消费者需要较多时间进行决策例子:住宅;汽车;计算机;营销策略重点:降低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认知风险二、有限型决策:指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这类产品如何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发展起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的消费者决策。特征:消费者购买卷入程度不很高;品牌间差异程度不大;消费者不需要较多时间进行决策。例子:寻求多样化的购买决策(如购买沐浴露、护肤霜);在他人影响下或在在某种情绪支配下做的决策。营销策略重点:增加产品的花色品种三、名义型决策: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某个品牌的消费者决策。特征:消费者购买卷入程度低;品牌间差异程度小;消费者不涉及决策。类型:分为习惯型决策和忠诚型决策相同点:外在行为都表现为在某段时期内都重复购买某一品牌的产品。不同点:习惯型决策本质是消费者不认为所购买的品牌与其他品牌具有本质的差别,重复购买的原因在于减少购买风险、简化决策程序;忠诚型购买决策的本质是消费者认为所购买的品牌与竞争者品牌相比,更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对该品牌具有情感的依赖。例子:对于习惯型决策,如肥皂、牙膏等日用品。对于忠诚型决策,没有产品类别的限定。对于特定的购买问题,消费者是否广泛搜集信息和做大量的评价、比较,取决于这几个方面的因素:消费者的购买卷入程度、各种备选产品或备选品牌的差异程度、购买时的时间压力2.2问题认知一、消费者问题的类型主动型问题:消费者已经意识到的购买问题。——营销者只要令人信服地向消费者说明其产品的优越性即可被动型问题: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的购买问题,或者经过提醒才能意识到的购买问题。——营销者首先要使消费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再使其相信企业提供的产品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对营销者的难度更大,它需要营销者采用营销传播策略去激发消费者对问题的认知,然后使其相信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办法二、问题的认知过程:消费者意识到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存在差距,从而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是否采取行动,取决于两点:问题的重要性和差距的强度。这两者都具备,消费者才会采取进一步行动。三、发现消费者问题的方法活动分析(具体的消费活动)产品分析(对某一品类产品或特定品牌购买、使用相关的分析)问题分析(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被调查者指出哪些产品、品牌、活动涉及以上问题)人体因素研究(测试人的诸多能力,如视力、反应时间、灵活性、疲劳程度等)

情绪研究(与某一产品相联系的情绪或减轻、激发某种情绪的产品)四、激发消费者问题的策略描述一种理想状态;2.说明问题的重要性;3.唤醒消费者对现实状态的感知;可诊断性、显著性、鲜活性、与购买目标相关的产品属性信息,容易被消费者回忆起,从而帮助消费者进行品牌选择。2.3信息搜集一、信息来源内部信息源:记忆信息源(过去搜索的信息、过去的使用经验、过去的低卷入度学习外部信息源:个人来源(亲戚朋友)商业来源(制造商、中间商)大众来源(第三方机构,如政府、消费者组织)经验来源(亲自到店铺或电商平台搜索信息、试用产品)二、信息搜集的类型(一)按照信息源的类型:内部信息搜集、外部信息搜集(二)按照信息搜索的目的即时性信息搜索(不以购买产品为目的的信息搜索)购买前信息搜索(以购买产品为目的的信息搜索)三、内部信息搜集(―)哪些信息被提取:品牌信息、产品属性信息、评价信息、体验信息(二)信息如何被搜集1•意识域:激活域;惰性域;排除域2■如何进入消费者的激活域熟悉的品牌;具有典型性品牌;与使用场合密切相关的品牌;消费者偏好的品牌;具有回忆线索的品牌(三)内部信息搜集的准确程度经由记忆从电脑提取出来的信息,并不总是准确,因为存在:1■肯定性偏见:我们更可能回忆起与我们的信念相一致的信息,甚至能证实我们信念的信息回忆的受阻或压抑3■与购买时的情绪和心境一致的信息更可能被回忆起来四、外部信息搜集(―)外部信息搜集行为的测量1■传统测量指标:走访的店铺书面;就购买问题与朋友讨论或寻求帮助的次数;查阅购买指南的数目;与之交谈的销售人员或商店营业人员的人数;消费者看到、听到、阅览过的与购买问题相关的广告数量。搜集工具(着眼于评价消费者对不同信息源的依赖程度和不同信息源对消费者的有用程度)(二)影响外部信息搜集量的因素餡幕:餡幕:4diM:4fit覇壻■二4经济层面:边际信息搜索收益与边际信息搜索成本决策角度消费者的不确定性(知识的不确定性和选择的不确定性)消费者因素(个性、人口特征、消费者知识水平)情境因素(时间、消费者暂时状态、面临的购买任务及性质、市场性质3.1购买前的评价一、评价标准1、定义:消费者在选择备选品时所考虑的产品属性或特征。这些属性或特征与消费者在购买中所追求的利益、付出的代价直接相关。2、确定消费者采用的评价标准方法:直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消费者愿意且能够回答)间接方法:投射方法知觉分析法3、决定评价标准的相对重要性间接方法:相关分析法(整体偏好评价)二、确定备选产品在每一评价标准的表现绩效确定:李克特量表法蛾效潇定:语义差别法KSI64CM^也电盟机屈件绒憑建评枷农测量绩效值方法:语义差别量表法、排序法、李克特量表法、替代指示器(质量)軒円住审HIH电事貶的H戊壬底艸立1LKII弭间接方法:相关分析法(整体偏好评价)二、确定备选产品在每一评价标准的表现绩效确定:李克特量表法蛾效潇定:语义差别法KSI64CM^也电盟机屈件绒憑建评枷农测量绩效值方法:语义差别量表法、排序法、李克特量表法、替代指示器(质量)軒円住审HIH电事貶的H戊壬底艸立1LKII弭CN1最色吧槪机曲旺1墾眾IIE4CM悠性业雄乂曲瞬皿血13.K4I64CM霸也血肌L舟响蝕児师1縄包吧器机ffh;lli11航坯确定:琲济还嗣%妝民机时卜fttftJ&JiWn诉崙度-君•星果和骨弟曜务水请对IUIMCMI5色电檯机劭上艸卩方蓟的则符■由略刮低评I羊123.4三、选择规则对六种便携式电脑射评价连Qd厂理.电IBMJEW饰*t5:.345i3审543455525tHL**131S]533135j3串$5X3>l>.tt^4ti1314^III31•连接式规则:品牌的所有属性都要达到最低标准(佳能、康柏);适合低卷入度的购买(购买对象不重要,风险低,评价标准少),能够减轻信息处理工作对六种便携式电脑的评价(篁点选择规则)«ftii.2•重点选择规则:给若干重要属性规定最低绩效水平(定的咼),当品牌被满足时,才能被选择。价格重量、显示质量(苹果)3•按序排除规则:将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Et理t±.JC.JUH早*DBM松4#53aA2itf-fl"345斗34555255卑堆毋坤"13131>33435J旦节jsHt33153每个属性有个删除点(要达到的最低水平);从最重要的属性开始排除,直至留下一个品牌4•编撰式规则:将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选择在最重要属性得分最高的品牌,如果有多个,则在第二属性上比较选择;产品最重要的属性等同或超越竞争对手5•补偿式规则:加权分总,某一属性的劣势可以由其他属性的优势来弥补,一般应用于复杂性购买行为。3.2购买过程一、从购买意向到实际购买会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1•他人态度;2•购买风险;3•意外情况二、冲动性购买定义:非计划的现场购买特征:冲动性;强制性;情绪性;对后果的不在意性种类:纯粹冲动性购买;建议冲动性购买;时尚冲动性购买;提醒性冲动购买;计划冲动性购买三、追求多样性购买原因:1•饱和感;2•厌倦感四、非店铺购买原因:1•方便快捷省钱;2•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3•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3.3店铺的选择购买行为与购物行为•购买行为:对特定品牌的商品进行购买•购物行为:对购物的整体态度和购物体验。一、消费者的逛店动机个人动机、社会动机消费者购物动机:1•补充缺货2•将其视为一种娱乐活动•以改变日常单调的生活方式3•将其视为一种角色体现,例如家庭主妇的采购4•将其视为一种了解时尚,跟上潮流的方式5•将其视为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6•将其视为一种社交方式,以此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7•将其视为一种展示自我的方式,比如展示自己的经济地位或表现自己的鉴赏能力,讨价还价

能力等.降低零■&集逍知觉凤险的策略二、影响店铺选择的因素商店的位置与规模、商店的形象、零售店促销广告、消费者的知觉风险(知觉风险:消费者感知到的由于产品使用后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风险,分为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消费者的购物导向降低零■&集逍知觉凤险的策略**>關杆、立惮*侨榕U非档陀寧*憑埴k弾址鬼疏订艙*卖费顾春nt帝、兔费近货埃俱按月廿秋、-连离牡堂皿险产品硕域,梢・粒售品珥的产品*'皿丝兰'竺*'竺=口宦驶阴*#宣诅立収店Jfc旳》堰济风险可戟通过応供扭译41禅证*星少.*律凤静i<*^TM共奋倍城E如盘皿险L品區徴?►港梢・・\<对鼻,低凤险产品科护塁牛产品器會,并用POP广魯柞tfr+fri<*^TM共奋倍城•商场形象的构成要素三、影响品牌选择和产品购买数量的店内因素购物店陈列、削价与促销、店堂布置与气氛、商品脱销、购买情境四、情境: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关,独立于消费者和商品本身属性以外的一系列因素的组合•情景的分类(霍金斯的分类):传播情境、购买情境、使用情境、处置情境购买情境:在购物商场挑选、购买商品的情境广为接受的购买情景分类:物质环境:不占据空间的物质环境,它常常表现为无形的或不可见的物理因素。如:颜色、气味、声音(音乐和噪音)、照明(自然光源、灯光照明、装饰陪衬光源)社会环境:在终端售点购买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影响的其他人。如:同伴的影响、营业员的影响)时间观:时间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人员密度:营业面积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购买任务:消费活动发生的理由先前状态:非持久性的个人特征4.1购后冲突一、定义:因某个购买而引起的心理焦虑、怀疑和不安。二、产生原因心理原因:认知失调(两种认知之间在逻辑上出现不一致)直接原因:购买的机会成本(不能确信所购买的产品或品牌由于其他备选品或品牌三、影响购后冲突强度的因素1、消费者对两个或多个被选品的偏爱程度相当2、两个备选品虽然整体评价不相上下,但在不同属性上各有千秋。3、购买决策很重要、购买卷入度高4、具有选择自由5、个人体验焦虑的程度四、减低购后冲突的办法1、增加对所选产品的欲求感2、减少对未被选择品的欲求感3、降低购买决策的重要性4、通过退货改变购买决定产品的使用与闲置一、产品的安装与使用1、产品的安装与使用说明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2、了解消费者的使用情况可以完善产品、开发新产品、增加产品的使用用途和使用场合、避免不当使用造成的人身伤害二、相关与配套产品的购买1、增加企业的盈利2、增加消费者购买的乐趣与使用便利三、产品的闲置1、含义:消费者将产品搁置起来不用,或者相对于产品的潜在用途仅做非常有限的使用。2、原因:购买决策与使用决策存在时间延滞;企业没有为产品创造令人满意的条件与环境3、解决方案:1.提醒消费者使用;2.完善产品的使用条件4.3消费者的满意与不满一、顾客满意1、定义:购买者在特定的购买情形中,对其所付出的是否得到足够回报的认知状态,它是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水平与认知的实际水平的主观比较。2、顾客满意:产品实际绩效大于期望绩效顾客不满意:产品实际绩效小于期望绩效顾客期望的证实:产品实际绩效等于期望绩效二、产品的两种绩效工具性绩效:产品的物理功能象征性绩效:产品的审美和形象强化功能•启示:不同品类的产品,两种绩效对消费者满意的影响权重是不同的•作为一家服装制造商,如何让消费者对你的服装满意?——工具性绩效达到最低期望水平,象征性绩效超越最高期望水平三、影响预期绩效水平的因素

产品因素、促销因素、竞争品牌的影响、消费者特征四、影响实际绩效水平的因素产品的品质与功效、消费者对产品的态度和情感、消费者对产品的期望、对交易公平的感知、消费者归因4.4消费者不满及其行为反应消费者不满(购后冲突)含义:是指消费者由于购买出现的焦虑、不安、怀疑等不和谐的负面心理情绪,并引发相应的行为。心理原因:认知失调直接原因:购买的机会成本一、消费者不满情绪的表达方式1、无外在行为反应(自认倒霉,但形成不满的态度)2、采取私下行动(用脚投票,负面口碑传播)3、直接对零售商、制造商提出抱怨消费奢不满情绪的表达方或4、要求第三方予以谴责或干预消费奢不满情绪的表达方或二、影响抱怨行为的因素1、消费者不满的程度2、对抱怨本身的态度3、从抱怨行动中获得的利益大小4、消费者的个性5、对问题的归因6、产品对消费者的重要性7、消费者可用的抱怨资源三、企业对消费者不满和抱怨的反应1、企业:设立消费者热线;设立服务代表,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为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担保;提供服务合同;仲裁行业:整理并发布消费者集中投诉与抱怨的信息,起到提示警戒作用;行业行为约束规定政府:制定法律4.5重复购买与品牌忠诚一、重复购买1、定义:在很长时间内,只购买某个、极少数几个品牌的产品2、类型:习惯型;忠诚型二、品牌忠诚1、定义:是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形成偏好,试图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情感忠诚+行为忠诚)2、含义:是非随意性的购买行为;表现强烈的偏好,并作出实际购买;决策单位是家庭或个人;是决策、评价后的心理活动结果三、品牌忠诚的测定1、比较法(AAAAAABAAAA)2、频率测定法(S/T)3、货币测定法(愿意支付额外的货币、时间和精力)四、品牌忠诚的原因产品吸引:功能性价值、象征性价值、体验性价值时间压力风险因素4、自我形象五、品牌功能性价值•含义:由于产品本身特征的吸引而导致品牌忠诚。(农夫山泉有点甜)功能导向、价格导向•理论依据:刺激反应模式(S-_R)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产品的品质和特征对品牌选择有决定性影响作用。六、品牌的象征性价值•含义:消费者会忠诚于能体现个人成就或强化或提升自我形象的品牌。(请客吃饭和茅台特有面子)•面子导向或成就导向: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营销启示七:品牌的体验性价值•含义:消费者会忠诚于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体验的品牌。(宜家鼓励消费者去试坐、试躺它的沙发和床)•何为体验?何为体验营销?•体验价值的维度?——时尚、情感、信仰5.1展露一、感觉与知觉的区分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二、知觉概念:是指个体获取刺激物信息并赋予这些信息以含义的过程。环节:展露(Exposure);关注(Attention);解释(Interpretation)三、展露1、概念:是指刺激物出现在个体的感官接收神经范围内(感觉的形成)2、方式:颜色;气味;音乐和声音;触觉;口味3、感觉阈限感觉的绝对阈限: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B•感觉的差别阈限:感觉系统辨别变化或辨别两种刺激之间差别的能力。j.n.d=I*K(j.n.d:最小可觉差异;1:属性的初始水平;K:常数,随不同感觉状态而变化;C.受争议的阈下知觉)4、感觉适应性5.2关注一、关注的概念个体的感官接收神经将刺激物传递到大脑,并且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二、关注的特征1、鸡尾酒效应2、非中心注意3、注意的选择性、可分割性、有限性三、影响注意的因素——刺激物因素1、大小与强度2、色彩与运动3、位置与隔离4、格式与信息量5、对比与刺激物的新颖性四、影响注意的因素——个体因素兴趣2.需要五、影响注意的因素——情境因素含义:环境中除主体刺激物以外的刺激以及因环境导致的暂时个人特征对节目的卷入程度5.3解释一、解释的概念与分类概念:个体对刺激物赋予某种含义或意义分类:认知解释;情感解释二、知觉组织的原则1、完形原则;2、相似分组原则;3、主角背景原则;4、简洁性原则三、影响解释的因素——个体1、学习2、期望四、影响解释的因素——情境1、暂时性个人特征2、个人可支配时间3、背景效果五、影响解释的因素——刺激物1=15.4知觉与营销策略一、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知觉1、产品的内在线索(产品的外形、原材料、光洁度、制造工艺2、产品的外在线索(价格、原产地、商标、企业声誉)二、知觉的信息加工1.数据驱动加工(自下而上)2.概念驱动加工(自上而下)三、知觉与营销策略1、零售策略2、品牌名与标识3、媒体策略4、广告和包装6.1消费者的需要一、需要的含义消费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二、消费者需要的分类1、默里的心理需要清单对无生命物的需要;避免羞辱、失败、丢脸、收人嘲弄;与权力有关的需要;反映出抱负、权力、成就与声望的需要;施虐与受虐的需要;与人际间感情有关的需要;与社会沟通有关的需要;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安全、社会、自尊、自我价值实现3、麦克莱兰的后天习得性需要论原始需要;习得性需要三、需要、欲望和需求1、欲望:对能够满足某种需要的物的乞求;2、需求:具有支付能力的欲望。6.2消费者的动机一、动机1、概念:能导致人们有目的行为的一种被激活的状态°J.C•莫文)2、需要与动机的区别需要只有处于被激活的状态,才会引发行动需要不能对个体采取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作出合理解释,只有动机才能从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