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概述秦汉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政治秦朝“大一统”的实现,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到西汉时得以巩固;经济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文化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文化迅速发展,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文学、艺术各放异彩;佛教的传入与传播。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3年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34年公元前124年25年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朝西汉东汉统一度量衡、货币;开灵渠盐铁官营、丝绸之路、屯田庄园经济105年220年兴办太学史学:《史记》《汉书》文学:汉赋、乐府诗数学:《九章算术》医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华佗、张仲景、葛洪《肘后备急方》改进造纸术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文书制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汉承秦制郡国并行制中外朝制度

推恩令

刺史制度

察举制

上计制“党锢之祸”外戚宦官专权黄巾起义统一文字“光武中兴”时空坐标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2024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一)统一的有利条件1.客观:(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3)诸侯兼并,完成局部统一。2.主观:(1)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2)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吏治清明,远交近攻;(3)商鞅变法为统一奠定基础。(二)统一过程(三)秦统一的历史意义:1、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秦国地处西部,关中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且农业基础稳固,郑国渠的修建更使得秦国耕地面积扩大,成为秦国东进的后备粮仓;偏居西陲,社会环境稳定,使其本国国土免受战争摧残,同时也能集中精力迎敌,向东扩展;国内民族成分复杂,与少数民族的长期混居交流,使其人口增加,兵源充足且士兵体格强健;广阔的半湿润半干旱区域,适宜放牧,为培育优良战马提供了条件;秦国与戎狄接触较多,直面农耕与游牧两大民族间的冲突,统治者头脑更加清醒。秦国的独特地理条件加速了统一的步伐。”——据李娟娟《秦统一六国中的地理因素再论》秦统一的有利条件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贾谊《过秦论》咸阳秦秦兼并六国北抵长城一带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二、秦的统治(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概念辨析:(1)专制主义: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2)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2、两对矛盾:君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3、战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1)理论:法家思想(2)实践:商鞅变法及各国变法4、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基本特征

本质:君主专制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①丞相: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②御史大夫:为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③太尉(虚设):管理全国军务。④九卿:分管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综合以上信息,扼要指出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皇权至上

材料一:(秦始皇)说:“朕为始皇帝。后世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材料三:“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皇位世袭皇帝独尊九卿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宗庙礼仪教化宫中警卫宫门警卫

司法首都警卫少数民族

皇室宗族租税财政

皇家财政官府手工业

宫廷车马中央官制特点以皇权为中心,官员各司其职,皇帝独揽大权而不致旁落。体现家天下的特点,奉常、宗正等都为皇帝服务,家国同治。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官吏由选拔和任命产生。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九卿皇帝(3)地方制度: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县以下设乡、里和亭(乡里制)。5、其他制度(1)文书制度:①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②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传送到全国。(2)选官制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是法家思想的体现,提升法律的社会地位,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中央地方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九卿皇帝郡(郡守)县(县令)乡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知识拓展: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分封制郡县制所处时代实行标准传承方式

官员权利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历史作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与宗法制相联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按地域划分官位世袭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只有俸禄,无封地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但容易形成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维护国家的统一(3)官员管理:

①考核:上计制,每年岁末将地方治理情况上报中央;

②监察:建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4)户籍管理:户籍分类登记(户、宗室、宦、市籍等);(5)赋税制度:包括田赋、口赋、徭役;

①田赋:税率极高,“收泰半之赋”,即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

②口赋(人头税):极重;

③徭役:包括更卒、正卒、戍卒。(二)巩固统治的其它措施:领域措施经济交通思想文化法律社会民族关系①统一货币,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半两钱);②统一度量衡。①陆路:统一车轨,修筑驰道、直道、五尺道等,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②水路:开凿连接湘水和离水(今漓江)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推崇法家思想;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细密、严苛,律令并行。(令:朝廷发布的法律文告)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①管理机构: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②边疆民族管理政策:北击匈奴,南抚夷越。二、秦的暴政与速亡(一)暴政大兴土木、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二)速亡

1.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2.秦的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3.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史称西汉。死刑枭首:斩首后,将其首级悬木示众弃市:在闹市当众处死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