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托啡诺用于全麻诱导用药的临床研究_第1页
布托啡诺用于全麻诱导用药的临床研究_第2页
布托啡诺用于全麻诱导用药的临床研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布托啡诺用于全麻诱导用药的临床研究

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镇痛药芬太尼,这是一种混合类抗剂。是否安全有效地可用于所有麻醉诱导药物,很少有文献报告是否可以安全有效地使用全麻诱导药物。2008年1月至6月的这项研究中,观察了布托吗啡和芬太尼在全麻诱导过程中对每周呼吸和循环的影响,以及术后疼痛、脉搏节律和副作用的发生率。布托吗啡作为全身麻醉的坦率地使用。1数据和方法1.1病例选择及分组选择60例ASAⅠ~Ⅱ级行气管内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年龄20~50岁,身高150~170cm,体重45~65kg,无心、肺、肝、肾、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布托啡诺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间年龄、ASA分级、体重、身高、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1.2化疗后呼吸60例患者术前30min肌肉注射鲁米那0.1g,阿托品0.5mg,入室后开放静脉,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40μg/kg,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两组患者注药后5min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mg/kg,同时面罩吸氧3min,待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以丙泊酚4~8mg/(kg·h)及七氟醚0.8MAC吸入维持麻醉,于手术放气腹即刻停止七氟醚吸入,缝合切口前停止丙泊酚维持,待手术结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意识逐渐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观察稳定后送返病房。1.3术后疼痛程度围术期应用PhilipsMP60多功能监护仪,监测注药前后、插管前后、术中、术毕、拔管前后血压(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记录术毕、拔管前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情况、躁动情况及术毕至患者清醒拔管时间。清醒后即刻、1,2,4,8,12,16,20,24h分别用100m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根据患者自我感觉评价术后疼痛程度:0为无痛,<4为轻度疼痛,5~6为中度疼痛,>7为重度疼痛,10为剧痛。记录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胸闷、寒颤、尿潴留、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2结果2.1两组bp,hr的变化布托啡诺静脉注射后BP,HR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芬太尼静脉注射后BP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HR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插管后较插管前BP,HR均略有上升,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之间BP,HR变化幅度差异也无显著性,术中两组BP,HR较诱导前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毕及拔管前后B组BP,HR较术前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F组BP,HR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SpO2在注药前后、插管前后、术中、术毕、拔管前后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PETCO2在注药前后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中及术毕因受术中CO2气腹的影响而升高,故未做组内统计学分析,两组间升高幅度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2),两组术毕及拔管前后自主呼吸均恢复良好,术毕至清醒拔管时间两组均在10min内,B组稍长于F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2两组患者24hvas评分麻醉清醒后即刻、1,2,4,8hVAS评分B组明显低于F组(P<0.05),12,16,20,24hVAS评分B组仍低于F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术后24h内B组无需镇痛药F组有4例使用了哌替啶50mg肌肉注射,B组明显低于F组(P<0.05)。2.3两组术后规范检查结果两组麻醉过程平稳,均无术中知晓及术中体动的发生,术毕及拔管前后躁动B组发生1例(3.3%),F组发生6例(20%),术后恶心呕吐B组1例(3.3%),F组3例(10%),寒颤B组6例(20%),F组12例(40%),但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发生1例头晕,无头痛、胸闷、瘙痒、尿潴留、呼吸抑制发生,见表4。3布托啡诺的用量目前对全身麻醉要求是达到安全、无痛、肌松良好、有效控制手术与麻醉应激反应、生命体征平稳。芬太尼与中枢阿片μ受体结合产生镇痛作用,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于全麻诱导。布托啡诺又名诺扬,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药,对中枢κ受体的激动产生镇痛作用,对μ受体有激动和拮抗双重作用,具有镇痛效应强、时间久、对呼吸抑制作用小等特点,其是否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全麻诱导,目前鲜有具体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布托啡诺静注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芬太尼注药后血压变化不大,但心率明显下降,可能与芬太尼兴奋延髓迷走神经核有关。预防气管插管反应是评价全麻诱导用药的指标之一,气管插管反应是由于置入喉镜和气管导管的强烈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浆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可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反应,本组结果显示布托啡诺诱导插管后血压、心率较诱导前无显著性变化,表明布托啡诺用于全麻诱导同样能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两组患者围术期SpO2无显著性变化,术毕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良好,无CO2潴留。术毕至清醒拨管时间短,表明布托啡诺对全麻患者的呼吸恢复无显著影响,不会延长拔管时间。术后疼痛是导致术后躁动,术后应激反应的主要因素,因此减轻全麻患者术后疼痛,对减少术后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恢复尤其重要。芬太尼由于镇痛作用时间较短,术后疼痛导致的应激反应、躁动发生率高。布托啡诺是一种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与阿片受体结合牢固,具有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的特点,其镇痛作用强度为吗啡的5倍,单剂量作用可维持4h,通过作用于脑内分布广泛的阿片受体,阻止中枢神经冲动诱发的有害刺激,或在感受伤害前先制止中枢神经兴奋性,可降低或消除组织损伤后导致的中枢神经敏感化,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4h内,B组VAS均低于F组,B组术后24h内需用镇痛药数量明显低于F组,说明布托啡诺在减轻全麻术后疼痛方面优于芬太尼,B组患者术后镇痛良好,躁动少,跟布托啡诺良好、持久的镇痛作用有关。作为μ受体拮抗药,对μ受体兴奋引起的恶心、呕吐等有抑制作用,本研究表现在术后恶心、呕吐发生例数B组低于F组,B组寒颤发生例数低于F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