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宋诗》联句诗研究
联句诗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种特殊的体裁。这首歌由两个或两个人完成。《文心雕龙·明诗》云:“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自从《柏梁诗》肇始,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唐代韩孟联句达到一个高峰,成为后人模仿的典范、讨论的焦点。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宋代诗人在联句诗这个领域中,也同样面临着影响与焦虑,宋人作出了新的开拓,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本文拟以《全宋诗》所收录的近一百四十首联句诗为对象,探讨宋代联句诗在形式、内容、艺术方面新的特点,并对《全宋诗》在收录联句诗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订正。一、宋联句诗中的战争据粗略统计,唐前联句诗四十余首,唐代联句诗共七卷,收入《全唐诗》卷七百八十八至七百九十四,共一百三十五首,另外《全唐诗补编》收录联句诗九首。参与联句诗创作的有著名诗人陶渊明、谢朓、鲍照、何逊、庾信、李白、杜甫、韩愈、孟郊、白居易、刘禹锡、皮日休、陆龟蒙等。韩愈等创作出了《城南联句》、《斗鸡联句》、《石鼎联句》等杰出作品。与此相比,宋代联句诗稍为逊色一些。《全宋诗》共收录联句诗不足一百四十首,王安石、黄庭坚、陆游等一流诗人都没有参与其中,苏轼虽有作品,在其全部创作中也不重要。与宋代诗歌唱和、次韵的风气相比,联句诗创作也显得较为寂寞。但是,与唐代联句诗相比,无论在内容、形式、艺术方面,宋代联句诗都出现了新的面貌。在宋代的文艺生活中,联句诗作为诗话讨论的对象、作为书画艺术表现的对象、作为练习写作的形式,都表现得非常活跃。(一)、内容上的拓展。在韩孟以前,联句诗的内容相当狭隘,这与作诗的场合和参与者都有极大的关系。联句诗一般是朋友宴集、送别时创作的。或述离别之思,或咏宴集之乐,在更多的时候,则杂以嘲谑,流入文字游戏之中。韩孟联句诗极大地突破了这种现状,或写平定藩镇割据的战争(《晚秋郾城夜会联句》)、或写农村风光(《城南联句》),开创了写实之风。宋代诗人继承了韩孟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联句诗的写作范围。宋代诗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民胞物与的广阔胸怀,他们关心国家政治、民生疾苦,并将其纳入了联句诗创作的范围。如苏舜钦(子美)、苏舜元(才翁)的《淮上喜雨联句》:“江淮经岁旱,春暮忽然雨。(子美)……念此时多虞,岂得岁少阻。(才翁)焦心闵疲农,虚口待香徐。(子美)县吏事凶贪,气若解缚虎。(才翁)惟于纵诛敛,乃能奋怒武。(子美)青天虽云明,疑不照艰苦。(才翁)此时忽霶霈,知有神物主。(子美)不然诸苍生,性命委草莽。(才翁)本蹷邦岂宁,皮去毛安附。(子美)歌此告巨公,行当视前古。(才翁)”这种悯农的主题在以前的诗歌史上并不鲜见,但在联句诗中尚属首次。诗人对官吏的贪婪暴敛进行了深刻的抨击,同时也对皇帝(青天)表示了隐约的不满。他们的《瓦亭联句》在更广阔的境界上反映了宋代的边塞战争。“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焰豪。(子美)赤胶脆折乳马健,汉野秋穟黄云高。(才翁)驱先老羌伏壮黠,裹以山壑鬼莫招。(子美)烽台屹屹百丈起,但报平安摇桔槹。(才翁)喜闻羸师入吾地,主将踊跃士随骄。(子美)神锋前挥拥胜势,横阵立敌俱奔逃。(才翁)不知饵牵落槛穽,一挥发复如惊飙。(子美)重围八面鸟难度,相顾无路帷青霄。(才翁)地形窄束甲刺骨,眦裂不复能相鏖。(子美)弃兵衮衮今不杀,部曲易主无纤嚣。(才翁)恸哭皇天未厌祸,空同无色劲气消。(子美)狂童得志贱物命,陇上盘马为嬉遨。(才翁)”瓦亭砦是秦凤路渭州宋夏边境上的一处要塞,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这里进行了一场残酷的战争,由于边将判断的失误,宋军中了西夏的埋伏,杨保吉、王珪等战死,宋军五千人阵亡,西夏军纵兵大掠。(参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二十八)二苏联句就是对这一事件的及时的形象反映。宋代联句诗还有一些反应政治斗争的诗歌,如欧阳修、范仲淹、滕宗谅的《剑联句》反映了欧阳修、范仲淹进行庆历革新的坚定意志;李纲等的《宝剑联句》则反映了李纲在靖康事变以后由于主战而被排挤出朝的愤懑心情。熊禾(勿轩)、詹君履(无咎)的《乙酉端午联句》云:“《离骚》读罢意沉沉,痛饮狂歌作楚吟。(无咎)鱼腹有灵应瞑目,后来犹自有孙心。(勿轩)”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此时南宋已灭亡六年,而逸民诗人那短歌促调的凄厉悲吟,犹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宋代联句诗在内容方面作出了很大的拓展,也提升了联句诗的价值。(二)、形式上的创新。联句诗从其诞生伊始就具有游戏的性质,在其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各种诗体试验都出现在联句诗中。杂言体的联句诗对于词体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宋代的联句诗在这方面也有新的探索。(1)集句式联句。集句是集他人成句为一首新的诗歌,形象的称呼叫做“百衲衣”。在宋代,王安石以喜爱集句、擅长集句著称。集句是对一个人才力的考验,而集句式联句则是对参与者才能的考验。《全宋诗》中并没有一首集句式联句,但朱弁《曲洧旧闻》卷五云:“东坡自黄徙汝,过金陵,荆公野服乘驴谒于舟次。坡不冠而迎,揖曰:‘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公。’荆公笑曰:‘礼为我辈设哉!’坡曰:‘轼亦自知相公门下用轼不著。’荆公无语,乃相招游蒋山。在方丈饮茶次,公指案上大砚曰:‘可集古人诗联句赋此砚。’坡应声曰:‘轼请先道一句。’因大唱曰:‘巧匠斫山骨。’公沉思良久,无以续之,乃起曰:‘且趁此好天色,穷览蒋山之胜,此非所急也。’”以王安石的才性,为什么也会无以续之,甘愿俯首呢?原因在于苏轼这第一句出自于韩愈的《石鼎联句》的首句,这意味着,如果王安石要接招的话,就只能在联句诗的范围内集句,这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王苏交往的一则逸事,虽然没有完成,但这种新的形式还是出现了。(2)其他新的形式有:辘轳体联句。陈绎、韦骧有《雨后城上种蜀葵效辘轳体联句》。所谓辘轳体指诗歌在用韵上双进双出,头两个韵用一个诗韵,接下来两个韵用与之相邻的诗韵。本诗是遵守了此一规则的。回文体联句。如王质等《避暑烟水亭与王南卿回文联句一首》、白玉蟾《戏联回文体》、《夜船与盘云联句回文》等。另外白玉蟾还有《戏联仄字体》、《戏联平字体》、《戏联叠韵体》等形式。这些形式具有游戏的性质,在以前的诗中也都出现过,使用到联句诗中还是宋代的事情。(3)联句词。上面说过杂言联句诗对词体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宋代联句这种形式渗透到了词的创作中。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张栻就有一首联句词《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雪月两相映,水石互悲鸣。不知岩上枯木,今夜若为情。应见尘中胶扰。便道山间空旷,与么了平生。与么平生了,天命不流行。(熹)起披衣,瞻碧汉,露华清。寥寥千载,此事本分明。若向乾坤识易,便信行藏无间,处处总圆成。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栻)”这说明联句这种形式的生命力是十分强大的,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中国诗学传统中“群”的作用。(三)、艺术特色。宋代诗歌在总体上具有区别于唐诗的特征,是为“宋调”。宋诗具有平易的时代特征,同时,“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是宋诗的典型特征,宋代联句诗也同样具有这些特色,使宋代联句诗拥有区别于唐代联句诗的浓厚的人文色彩。咏物联句一直是联句诗中重要的主题,与唐代咏物联句诗相比,宋代咏物联句诗具有更浓厚的人文色彩,运化典故,使诗歌更耐涵咏,意味深长。韩愈的《石鼎联句》是一首著名的联句诗,无论其诗意是讽刺或嘲戏,在描写的层面上主要是运用白描、夸张、形容等普通的手段,来凸现石鼎之形状,给人以感官的认识,与此相比,宋代程俱、毛随的《龙尾砚同毛彦时随联句》在写作手法上就很不一样。“歙水清以駃,歙山文且坚。(程)谁持玉斧琢,制此月样圆。想当结绳后,要使鸟迹传。雕锼见骨格,岂与瓦砾全。(毛)陂陁百氏圃,泓澄九经渊。墨海不复见,柯岩那可肩。星稀涵纬象,眉绿生春妍。(程)规模异镕铁,濡写殊怀铅。正当秋兎颖,发此霜松烟。(毛)一从毛褚逰,几作虫鱼笺。征辞想妃子,揾首怀张颠。宁同李生瘗,聊续胡公镌。(程)常疑老蚌壳,浸润成膏妍。(毛)坚踰鹅池铸,质谢铜台埏。纷纷况多伪,渴雀同栀鞭。(程)琳坳隐多水,十手寄所宣。池光潋墨色,云气开毫联。翔鸾及垂露,逸势徒飞骞。(毛)谁云过珪璧,或用磨戈鋋。吾今欲焚弃,负耒归园田。(程)”本诗写龙尾砚,但并没有花大量的篇幅去写砚之形制,而是运用大量与文房四宝有关的典故,仿佛给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文明的发达史。对于一个拥有相同背景的读者来说,会有一种知识的愉悦。这也是宋诗能在清代的文化氛围中大受欢迎的原因。当然,宋代联句诗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杨万里的绝句式联句保持了其诚斋体一贯的鲜活灵动的特色;白玉蟾、张继先等释道诗人的诗歌,或描写清风明月、或体察宇宙之微妙,均别具风韵。限于篇幅,这里不一一细论。(四)、联句的场合。联句诗在宋代文化生活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成为人们练习写作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也成为文人聚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前代联句诗的得失也成为诗话讨论的重要话题,联句作为一种体裁也进入到书画艺术中去。在宋代,联句成为一种锻炼写作的重要手段。联句最小的单位就是对偶,而对偶则是诗歌写作的入门功夫。同时,初学者与经验丰富的作者联句,也是学习的最佳机会。王禹偁《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云:“神童刘生,七岁孤藐,游于山阴诗人。潘阆见而奇之,乃引之以语,教之以诗。生性如生知,辞如老成。一联一咏,令人振惊。矧余杭、会稽,号为大郡,督转输领郡县者,多朝之名臣矣。至于儒素之士,缁黄之流,往往有秀民焉。或召生以升堂,或随生以求友。出句度以试之,穷奇险以难之。生意同预谋,语如夙昔,应声而答,旁若无人。疑孟东野、贾阆仙之徒,变其精灵,潜于左右,更传互授,以助其言。不然,又安得敏捷清新之若是邪?某闻之,未甚信。一日,潘生与之偕行,惠然肯顾,因解榻以延之,唱诗以验之,然后知其神矣。某初试以古人‘竹节偶相对’之句,生云‘花枝忽并开’,其旧对云‘禽名多自呼’,比生之句疏矣。某又常抱伯伦之酲,病相如之渴,因戏曰‘一回酒渴思吞海’,生云‘几度诗狂欲上天’,偶属之奇,他皆仿此。与时贤联句凡数百言,若无甄妆,且恐沦坠,序以冠之,列之于右。”这一段话生动地记载了以联句作为学习写诗的基本功的情形,也反映了联句创作在当时社会的流行。大诗人苏轼有幼时在学舍与同学程见用、杨尧咨、弟苏辙共同创作的《大雨联句》,也是这种情况。苏轼与儿子苏迈的《夜坐与迈联句》则具有指导创作的意味。杨万里《记梦中红碧一联》:“喜教儿联句,哪知是梦中。”亦属于此。除了现在流传下来的近一百四十首联句诗以外,宋人的很多诗中也谈到集会联句的情况。如《江湖小集》卷五五《园中》:“荷锄依树歇,联句笑人迟。”《江湖后集》卷四《春郊》:“联句逢诗友,寻僧问牧童。”朱熹《代书呈张功夫》:“联句平生事,看花去岁时。”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联句活动在诗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宋代的诗话中关于联句诗的讨论相当多,尤其集中在韩孟联句诗上。许多观点针锋相对,争论非常激烈。如关于“竹影金琐碎”是写日光还是写月光的争论,关于韩孟联句是韩润饰孟还是孟润饰韩的争论等等。这也说明联句诗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另外,有很多书画作品以联句为内容,如黄庭坚《跋二苏送梁子熙联句》称苏舜钦“于蜀绫纸上楷写,字极端劲可爱。”绘画作品有戴崧的《石鼎联句图》等。以上所论都说明联句这种形式已遍及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二、同嫌犯、不同作者联句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998年出版的《全宋诗》共收入近一百四十首联句诗,由于联句诗是由多人共同完成的作品,在收入《全宋诗》时,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阅读所及,略陈鄙见。(一)、失收。(1)、第3册1583页(简称为3—1583,以下依此类推)刘少逸诗失收一句:“花枝忽并开。”见四部丛刊本王禹偁《小畜集》卷十三《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2)、55—34737方信孺诗失收《与金伪元帅联句》一首。据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函韩首》条:“韩侂胄欲遣使议和而难其人……用荐者言,召萧山县丞方信孺假检详出使。……金元帅颇能诗,索方联句。敌以失蜀调方云:‘仪秦虽舌辨,陇蜀已唇亡。’方即应之曰:‘天已分南北,时难比晋唐。”(中华书局1989年版页74)。(二)、误收。(1)、欧阳修、赵概、王洙、王珪、韩绛《来燕堂联句》,既收入7—4843韩绛诗中,又收入3—2015谢绛诗中。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外集》卷四题为《来燕堂与赵叔平王禹玉王原叔韩子华联句》;又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卷五:“后观赵子崧《中外旧事》,云:嘉祐丁酉,李驸马都尉和文之子少师端愿,作来燕堂,会翰林赵叔平概、欧阳永叔修、王禹玉珪、侍读王原叔洙、舍人韩子华绛,永叔命名,原叔题榜,联句刻之石,可以想见一时人物之盛。”(中华书局2002年版页341)据此参与联句者应为韩绛,而非谢绛(2)、梅尧臣等《联句》(古木含清吹),收入3—2013谢绛、7—4843韩绛、3—1599杜衍、8—5288韩维名下。按参与此次联句者为谢少卿、绛、尧臣、维、衍、良臣,据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二《联句》诗注,认为梅尧臣与谢绛于明道间(1032—1033)有六首联句诗,并疑谢少卿为梅尧臣之九舅,良臣为梅尧臣之同曾祖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页47),据此,此诗收入韩绛名下似不妥,而维是否为韩维也当存疑。(3)、3—2019刁绎名下收入与韦骧的三首联句,此为误收。按13—8528韦骧诗中共收入与绎的联句六首:《雪后游琅琊山联句》、《坐中闻击鼓驱傩声戏联数韵》、《上元后南溪泛舟联句》、《滁上间日阴晴联句》、《雨后城上种蜀葵效辘轳体联句》、《画舫泛春偶联一绝》。(收入《全宋诗·韦骧》卷四、卷五)《全宋诗》编者认为此绎为刁绎,实误。考此六首联句均写于韦骧通判滁州时期。《全宋诗·韦骧》卷四、卷五有一系列和陈和叔的诗,韦骧的诗是按年代排列的,其中有《和喜奉御改元元丰口号》、《元丰改元元日登行春阁》两诗,可证明这一系列诗歌写于元丰元年(1078)左右。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九:“(熙宁九年十二月)甲辰翰林学士、兵部员外郎兼侍读陈绎落翰林学士兼侍读,以本官知制诰知滁州。”知陈绎于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知滁州陈绎,字和叔,《宋史》卷三二九有传据此,和韦骧联句的是时任滁州知府的陈绎而非刁绎。10—6794陈绎名下失收此六首联句。(4)、熊禾、无咎《乙酉端午联句》,既收入47—29684赵善括名下,又收入70—44265詹君履名下。据《全宋诗》,熊禾生于1247年,卒于1312年,则乙酉为1285年。而赵善括的活动年代主要在孝宗(1163—1189)时期。又熊禾有《茶荔谣》(和詹无咎)诗(70-44097),故此诗入赵善括名下为误。(三)、自违体例。《全宋诗·凡例》:“九、联句诗依其原来出处保存各家集中,不删重复;参与联句的各家,在其名下重出该诗,如编排相次,则仅保存诗题,注明参见。”据此,同一首联句诗应收录在每一个参与者的名下,除了参与者情况不详外,在参与者名下失收的例子较多。(1)、梅尧臣、谢景初《冬夕会饮联句》,收入5—2848梅尧臣名下,于9-6295谢景初名下失收。(2)、苏轼、苏辙、佛印《嘲僧联句》收入15—10159苏辙名下,而14—9083苏轼名下失收。(3)、宋徽宗、赵楷、蔡攸、蔡京《宣和元年九月十二日赐宴联句》,收人26—17073徽宗名下,于33—21276赵楷名下失收。在18—11946蔡京名下的收录与徽宗又不同。按四部丛刊本王明清《挥麈录·余话》卷之一引蔡京《保和殿曲燕记》:“上顾群臣曰:‘桂子三秋七里香。’七里香,桂子名也。臣楷顷许对曰:‘凌云九夏两歧秀。’臣攸曰:‘鸡舌五年千岁枣。’臣曰:‘菊英九日万龄黄。’乃赓载歌曰:‘君臣燕衍昇平际,属句论文乐未央。”这应是一首完整的联句,《全宋诗》蔡京名下作断句分收两处,是不妥当的。蔡京此《记》中尚保存了另外一首联句:“酒五行,再休。许至玉真轩,轩在保和西南庑,即安妃妆阁。命传旨曰:‘雅燕酒酣添逸兴,玉真轩内看安妃。’诏臣赓补成篇,臣即题曰:‘保和新殿丽秋辉,诏许凡尘到绮闺。”在18—11945蔡京名下误认为是蔡京一人听作,在26—17079徽宗名下作断句收入(4)、洪迈等《秀川馆联句》收入38—24011洪迈、38—24013许子绍、黄介名下,而于32—20339方云翼、33—21259向流名下失收。(5)、姜夔、赵廱(一作雍)《东堂联句》,收入51—32053姜夔名下,于38—24033赵廱名下失收。(6)、徐玑、王明清(仲言)《登三层楼与王仲言联句》,收入53—32860徐玑名下,于43—26873王明清名下失收。(7)、白珽、鲜于枢、赵达夫《玉清宫与赵达夫鲜于枢联句》二首,收入70—44277白珽名下,于66—41910鲜于枢名下失收。(8)、方回等《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旸黄惟月联句》,收入66—41904方回、66—41912黄应蟾名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预应力混凝土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审计经理笔试题及答案
- 数学最烦的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起重指挥题库下及答案
- 2025年口语接龙题目及答案
- 滨河小学招生题目及答案
- 湖南省永州市李达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含答案)
- 浙江高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优化设计方法题库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竹纤维行业市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豆芽成长记录课件
- 公路施工应急预案
- 2025年工业机器人操作员技能考核题库及参考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下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和音频)
- 2025年本科院校基建处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商业租赁纠纷常见法律问题实务分析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2017)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市场监管局计量监管课件
- 直肠恶性肿瘤护理查房
- 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科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