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素养形成第二次能力展示四年级语文综合·运用(共30分)一、字词天地(共20分)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一时间乌云密布,shàshí()天空划过一道闪电,闷雷ɡǔndònɡ(),不一会葡萄园里形成了一道道shuǐɡōu()。过了一会儿雨zhújiàn()变小,一会儿功夫天空挂上了一道彩虹。在雨水的zīrùn()下,葡萄园内碧云chónɡdié(),密匝匝的葡萄,yóurú()堆堆翡翠珠,使人口生蜜意。【答案】①.霎时②.滚动③.水沟④.逐渐⑤.滋润⑥.重叠⑦.犹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霎、滚、逐渐、滋、叠、犹”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按要求完成练习。①()云驾雾②神()妙算③()显神通④()雀无声⑤开天()地⑥()耳欲聋(1)补充词语。(2)我可以用“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来形容《西游记》中的孙悟空;“______________”一词让我仿佛听到了会场上爆发出的掌声。(3)看到词语②,我想到________(人物),在他(她)身上发生的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故事题目)(4)看到词语⑤,我想到____________(人物),在他(她)身上发生的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故事内容,不超过25个字)(5)用词语③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词语④让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腾②.机③.各④.鸦⑤.辟⑥.震⑦.腾云驾雾⑧.震耳欲聋⑨.诸葛亮⑩.草船借箭⑪.盘古⑫.盘古开天地,用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⑬.刑警们各显神通,一举抓获了犯罪分子。⑭.上课铃响了,班里的同学们还在大声喧哗,当老师踏进教室后,大家立刻安静下来,连掉根针的声音也能听得到。更多免费优质滋源请家威杏MXSJ663【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词语造句。(1)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古代神话小说中形容神仙的法术,也形容在空中飞腾或奔驰迅速,还形容头脑不清,感到迷迷糊糊。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形容善于估计形势发展,决定策略。各显神通:比喻在各自工作中显身手。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开天辟地:指的是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才有世界的故事,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会使用很多法术,经常在空中飞腾,可以用“腾云驾雾”来形容他。会场上爆发出的掌声十分响亮,可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掌声。(3)神机妙算的人物有诸葛亮、姜子牙、吴用、刘伯温等。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有火烧新野、舌战群儒、空城计、草船借箭。与姜子牙有关的故事有覆水难收、覆水难收,与吴用有关的故事有智取生辰纲、巧用连环计和智赚玉麒麟等,与刘伯温有关的故事有智取连环阵。(4)“开天辟地”指的是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才有世界的故事,讲述了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5)想一下生活中哪些情况会让大家各显身手,详细描写出具体的情景。示例:在这次军事演习中,战士们各显神通,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6)想一下生活中哪些情景会很安静,详细描写出具体的情景。示例:会场上十分安静,大家都在专注地听着他的演讲。二、智慧世界(共10分)3.下面几则故事中,与“精卫填海”所赞扬的精神相似的一项是()A.八仙过海 B.愚公移山C.嫦娥奔月 D.女娲造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精卫填海》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赞扬精卫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契劲、永不屈服的雄心壮志和不畏艰难的毅力等。《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嫦娥奔月》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逄蒙所逼,无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一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月宫的事情。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女娲造人》赞扬了女娲博大的胸怀,造福子孙。《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与“精卫填海”所赞扬的精神相似的一项是“愚公移山”。4.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设问)B.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比喻)C.雷、电、雨、风,吼叫着,震撼着,雨点密集地喧嚷着。(拟人)D.我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排比)【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B.本题虽然有喻词“好像”,但是没有喻体,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B。5.读句子,想象画面,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夕照把江水染成瑰丽的金波,从水天相接的地方,飘来几只归舟。B.北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漫天卷地而来。C.春雨常常锣鼓喧天地来到人间,默默地为大地贡献自己的力量。D.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受阅队伍的口号响彻云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应用C.锣鼓喧天:形容声音很大,非常热闹。通常用来形容喜庆、欢庆等热闹的场面。而在这个句子中,用来形容春雨的到来,与实际含义不符,因此词语使用不恰当。故选C。6.下面陈述错误的选项是()A.阅读的时候要动脑思考,积极提出问题。B.只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集中。C.筛选出最值得思考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D.要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平时的课内学习及课外阅读积累完成,不了解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了解。结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交流平台”的学习与交流可知,A、C、D选项说法正确。B.说法不当,可以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思考问题时不管哪种方式都不能局限于前人的窠臼,要有继承有创新。故选B。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达错误的一项是()A.《花牛歌》的作者是徐志摩。B.《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丹麦的安徒生写的。C.《蟋蟀的住宅》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日记。D.赫拉克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勇敢的大力士。【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的识记。C.《蟋蟀的住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文章,该文介绍了法布尔自己观察到的蟋蟀的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造住宅的才能,表达了作者对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精神的赞美之情。本项表述错误。故选C。8.课文内容回顾。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古诗中有哲理。《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让我们明白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原因;《雪梅》中的诗句“(),()”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虚。(2)每一首诗既是一曲深情的吟唱,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从“可怜九月初三夜,()”中,我看到了秋夜新月初升的美景;从“(),碧海青天夜夜心”中,我读懂了李商隐的悲凉孤寂。(3)小明想成为博学之人,但不知如何努力,你可以用名言“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告诉他;李明总说自己是百事通,对什么都了解,你可以用韩愈的名言“(),孰能无惑”来提醒他;“八月里来雁门开,()”就预示着“霜降”这一节气快要到了;十月份,南方有些地方还是温暖如春,正如老话所说:“八月暖,九月温,()”。【答案】①.不识庐山真面目②.只缘身此山中③.梅须逊雪三分白④.雪却输梅一段香⑤.露似真珠月似弓⑥.嫦娥应悔偷灵药⑦.审问之⑧.明辨之⑨.人非生而知之者⑩.雁儿脚上带霜来⑪.十月还有小阳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句的积累与运用。(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此句将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也许比不上雪花的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的清香芬芳。诗人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凸显出梅花的清香与雪花的洁白,既有情思,又有理趣。(2)注意“露、真、嫦、偷、药”的正确书写。(3)注意“审、辨、雁、脚、霜、春”的正确书写。阅读·思考(共29分)阅读理解。走月亮①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②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①,看看②,看看③。③啊,我和阿妈走月亮……9.按课文内容把文中第二段中画横线处补充完整。10.读选文画“﹏﹏﹏”的句子,我仿佛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小溪里,一闪一闪的,波光粼粼;我仿佛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中的“抱”字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体现出一种____________的感觉,读到这一句,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请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第②段话描绘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①小水塘②水塘里的月亮③我采过野花的地方10.①.溪水在哗啦啦地唱歌,悦耳动听②.山草和野花的清香,沁人心脾11.①.拟人②.温馨③.卵石间布满了一个个清澈(可爱)的池塘,小水塘里倒映着一个个明亮(皎洁)的月亮12.溪水流香、水塘抱月、洗衣做船13.这句话既作为线索把文章串联起来,又抒发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欣喜之情。【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选段出自课文《走月亮》,描述了“我”和阿妈在秋天的夜晚走月亮的情形。书写时注意“塘”“采”的正确写法。【10题详解】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第②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句话通过描述小溪流淌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宁静。月光洒在溪水上,波光粼粼,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温馨和浪漫。同时,通过描述溪水拍打鹅卵石的声音和山间花草的香气,更加丰富了这句话的内涵,让人不仅能够看到月光和小溪的美景,还能够听到自然的声音,闻到清新的花香。这些细节的描写,让人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因此这个文段的这句“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让我仿佛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小溪里,一闪一闪的,波光粼粼。我仿佛听到小溪潺潺流水的声音,感受到溪水轻轻拍打着鹅卵石的柔和声响。我仿佛闻到山间花草的清新香气,那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气息扑鼻而来。【11题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作用。“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水塘拟人化,赋予了它人的动作和情感,给人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一个“抱”字,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景,甜美、欢快、幸福的情绪,如流水绵绵不绝,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美好。同时,读到这一句,我仿佛可以看到月光下的小水塘,倒映着月亮的美丽景象,让人感到宁静和安详。【12题详解】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第②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这些句子形容溪水潺潺流淌,带着山草和野花的香气,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因此这个描绘的画面可用词语“溪水流香”来概括。第②自然段“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这些句子形容小水塘中倒映着月光,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同时,也表达出水塘与月亮之间的亲密关系,仿佛水塘拥抱着月亮一样。因此这个描绘的画面可用词语“水塘抱月”来概括。第②自然段“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这些句子形容了阿妈在溪边洗衣的场景,同时也可以看出溪水的清澈和透明。而“做船”则可以让人想到作者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展现出童年的乐趣和纯真。因此这个描绘的画面可用词语“洗衣做船”来概括。【13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作用。“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选文中出现了两次,起到了强调和深化主题的作用。这个句子是文章的主题句,反复出现可以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和抒情效果,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我”和阿妈之间深厚的感情和“我”走月亮时的独特感受。同时,这个句子也起到了承接和转折的作用。在文章中,每个段落都围绕着这个主题句展开,段落之间的承接和转折也更加自然和流畅。阅读理解。爬山虎的脚①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②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③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14.第①自然段分别从____________、形态和__________三个方面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爬山虎的脚。15.读下面两句话、说说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①今年,我看见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②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根据选文内容,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4.①.生长位置②.颜色15.第②句写得好。因为“看见”只是随意地看到,并没有特别地观察;但是“注意”,却是要去仔细观察才会有所发现,作者只有注意才会发现爬山虎的脚,所以这里用“注意”比较好。16.①.爬山虎是怎么爬墙的?②.爬山虎爬墙时,先是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接着触着墙的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最后细丝由直变弯,拉一把嫩茎,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第①段“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可知,句子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从“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可知,句子介绍爬山虎的脚的形状;从“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可知,句子介绍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注意句子间的不同的地方,然后分析。句①用了“看见”,看见是无意识的看;句②用了“注意”,“注意”是有意识地注视、观察。“注意”一词暗示要看爬山虎的脚并不容易,需要细致观察,这体现了作者观察爬山虎的时候,非常用心。由此可知,第②句写得好。16题详解】本题考查提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提问,可以是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也可以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还可以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来提问。再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示例:“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回答: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蜗牛的触角,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说明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课外阅读眼镜的“进化史”眼镜是玻璃王国的“公民”。据说,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是用宝石制作而成的。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拥有眼镜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到了13世纪,才出现了真正的眼镜,它是用水晶制作而成的。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又过了两三百年,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到了16世纪,出现了带手柄的长柄眼镜和夹在鼻子上的夹鼻眼镜。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自由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没有镜框子,也不用架在鼻梁上,它是眼皮下面紧贴着眼球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眼睛干涩。儿童的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出现近视情况以后,是否需要马上佩戴眼镜呢?医生建议,在早期度数比较小的时候,如在100度以下,可以不用佩戴,平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但是,如果近视的度数在200度以上,就需要及早佩戴,这样也能减缓近视发展的速度。科技日新月异,未来的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已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具有和智能手机一样的功能,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和辨明方向等。未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17.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1)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2)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18.眼镜是如何演变的?根据文中信息,用简洁的语言补充下图。19.下面是程程在阅读文章时提出的三个问题,你认为哪个问题对理解文章内容最有用?()A.眼镜是如何“进化”的?B.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C.“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20.在“明眸皓齿”工程的视力普查中,10岁的程程查出近视50度。他想让妈妈带他去眼镜店配一副眼镜,最好是隐形眼镜。程程的想法正确吗?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劝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①.日新月异②.拭目以待18.①单片镜②佩戴不方便③长柄眼镜和夹鼻眼镜19.A20.不正确。程程,医生建议,近视度数在100度以下,可以不用佩戴眼镜,而且隐形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起眼睛干涩。儿童的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所以我建议你不要佩戴眼镜,平时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即可。【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1)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2)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从“据说,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是用宝石制作而成的。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拥有眼镜是有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到了13世纪,才出现了真正的眼镜,它是用水晶制作而成的。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自由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儿童的眼睛还处于发育阶段,并不适合佩戴隐形眼镜。”可知,眼镜的演变顺序是:单片镜、水晶眼镜、长柄眼镜和夹鼻眼镜、隐形眼镜。【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提问题的理解。A.“眼镜是如何‘进化’的?”这个问题从内容提问的,对理解文章内容最有用。B.“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这个问题是从文章结构提问的。C.“‘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公务员面试高频考点回顾工业和信息化部篇
- 展柜设计培训课件
- 2025年生物医药企业临床试验数据保密与知识产权共享合同
- 2025原油运输安全风险评估与应急物资储备合同
- 2025年智慧园区能源优化与运维服务承包合同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绿色产权抵押贷款违约赔偿细则合同
- 2025年度电影节颁奖典礼明星参演及赞助商权益合同
- 2025年绿色能源私募股权投资并购融资顾问服务合同
- 2025年物流枢纽园区车位租赁及智能化运营服务合同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2023-2024学年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3.2《解决温标转换问题-认识程序和程序设计语言》教案
- 专升本计算机教学课件-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023新版大纲)
- DB3502T 090-2022 居家养老紧急事件应急助援规范
- 合作共享协议书
- 投标财务状况承诺书范本
- 2024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甘肃赛区预赛试题
- 2024年度炎症性肠病(IBD)课件
- 孕妇孕期保健的重要性与方法
- 摄影技术新闻摄影培训
- 济公(粤语版)全剧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