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2023.08_第1页
低温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2023.08_第2页
低温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2023.08_第3页
低温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2023.08_第4页
低温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2023.0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温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1低温奶行业概述2低温奶行业发展历程3低温奶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目录4低温奶行业代表企业5消费人群偏好及特征6低温奶行业发展趋势乳制品的分类乳制品根据生产工艺不同通常分为四类:白奶、酸奶、奶酪及其他乳制品,其中白奶(常温、低温)和酸奶(常温、低温)属于液态奶,其他乳制品包括非婴配类冲泡型乳粉产品、黄油、炼乳、冰激凌、含乳饮料等白奶酸奶酸乳奶酪其他乳制品黄油常温灭菌奶巴氏杀菌奶超巴氏杀菌奶天然奶酪加工奶酪发酵乳风味酸乳乳酸菌饮冰淇淋炼乳含乳饮料乳粉其他31低温奶行业概述2低温奶行业发展历程3低温奶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目录4低温奶行业代表企业5消费人群偏好及特征6低温奶行业发展趋势乳制品行业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1949-1977年1978-1996年1997-2007年2008-2014年2015-2019年2019年至今123456乳业贫瘠期乳业革新期乳业发展期乳业提质期乳业兴盛期乳业恢复期

该时期行业举步

各地成立乳品企

1997年,UHT灭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使中国乳业陷入危机

行业从增量阶段向产品结构优化阶段转型,并加快国际化进程

在疫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乳制品行业成为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

随着冷链技术的完善和物流行业的发展,低温乳制品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维艰,国家奶资源匮乏业,引进灭菌乳生产技术和设备菌技术引进,常温奶生产成为现实

少数特殊人群如

由于整体技术条

政府开始降低养殖场数量,通过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提高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孕妇、婴幼儿等才能获取奶资源件有限,巴氏杀

没有低温运输条

头部企业纷纷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投资菌法占主导,市场以低温奶为主件的限制,我国乳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十年512低温奶行业概述低温奶行业发展历程3低温奶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目录4低温奶行业代表企业5消费人群偏好及特征6低温奶行业发展趋势乳制品行业向高质发展阶段转型,市场规模持续保持增长

据灼识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乳制品市场零售额达4714亿元,仅次于美国(5019亿元)是全球第二大乳制品市场,2016-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5.3%

作为充分竞爭的行业,我国乳制品行业目前已经过快速成长阶段,并逐步向产品结构优化的高质发展阶段转型。伴随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与消费升级的趋势,行业在疫情后快速恢复,未来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保持增长。到2026年,行业规模预计将达近6000亿元,2021-2026年CAGR约为4.8%2016-2026年中国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及预测(亿元)5967542552175047483047144244420239073740365000030002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24E2025E2026E7数据来源:灼识咨询注:统计口径不含婴幼儿奶粉乳制品行业中液态奶占主导,低温奶增速较快

乳制品按生产工艺通常分为四类,包括白奶、酸奶、奶酪及其他乳制品,其中白奶和酸奶属于液态奶。从市场零售规模看,2021年我国液态奶市场规模为3044亿元,在乳制品行业中占据主导,比重达65%

2021年在液态奶中低温奶占比达30%,相较5年前(24%)增长6pct,2016-2021年CAGR为12.7%,市场规模增速高于乳制品(CAGR5.3%)及液态奶(CAGR7.4%)中国乳制品市场零售规模占比(按产品形态分)中国低温奶及常温奶市场规模统计45004000339%30%918156633%41%24%506%20%15%58%65%24952%2126202116261%20162026E20162021常温奶市场规模(亿元)低温奶市场规模(亿元)低温奶占比8数据来源:灼识咨询注:低温奶=低温白奶+低温酸奶,常温奶=常温白奶+常温酸奶对比海外,我国低温奶消费比重较低

据Euromonitor数据,2021年中国低温白奶与常温白奶的消费额占比分别为27.5%/72.5%,其中低温白奶消费占比低于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国家的90%+及俄罗斯的60%+

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系海外部分国家奶源分布均匀、冷链建设完善等。具体来看,其中欧美国家牧场资源丰富、奶源分布均匀且冷链运输较为发达;俄罗斯等国家所在纬度高,低温奶储存和运输成本较低;日韩相对地狭人稠且城镇化率高,运输较为便利,当地饮食习惯与低温饮用牛奶契合中国与海外各国白奶消费结构情况2%2%6%7%38%73%98%98%94%93%62%28%中国美国日本英国韩国俄罗斯低温白奶常温白奶9数据来源:Euromonitor注:占比相加超过1由数据四舍五入所致;中国数据截至2021年,其他国家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原奶整体供给不足且奶源分布不均

我国乳制品的产业特征导致低温奶在国内市场中并非主流且价格偏高。据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2021年欧盟、美国和印度是全球最主要的牛奶产地,产量占比合计超过60%,中国占比为6.4%。考虑到国家人口数量,我国乳制品产量难以满足需求

据中国奶业统计资料,2021年中国原奶产量为0.38亿吨,人均原奶产量约为每天73克,远未满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荐的300-500克摄入。在全球乳制品进口贸易中,中国占比达23.6%,对外依赖程度较高2021年全球牛奶产量地区分布情况2021年各国在全球乳制品进口贸易中占比其他,8.4%阿根廷,2.2%墨西哥,2.4%英国,2.8%欧盟,26.8%新西兰,4.1%中国,23.6%巴西,4.6%其他,52.0%墨西哥,4.5%俄罗斯,5.9%俄罗斯,4.3%印尼,3.8%中国,6.4%美国,18.9%阿尔及利亚,3.4%菲律宾,2.9%沙特,2.8%马来西亚,2.8%印度,17.6%10数据来源:USDA,中国奶业统计资料我国奶源“北多南少”,行业集中度高

我国奶源分布呈现“北多南少”的特征,与人口分布相反。2021年原奶产量前三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合计产量占比约45%,三省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不到15%

我国乳制品行业集中度较高,整体竞争格局稳定,形成以伊利、蒙牛为主导的双寡头全国性乳企、多家区域性乳企、及众多地方性乳企,三类市场主体错位竞争的格局。据观研报告网数据,2022年4月,行业CR2为45.5%,其中伊利、蒙牛市占率分别为24.2%/21.3%2021年中国各省份牛奶产量占比情况2022年4月乳制品行业集中度情况其他,17.3%山西,3.6%辽宁,3.7%陕西,4.3%新疆,5.7%内蒙古,18.0%伊利,24.2%其他,51.3%黑龙江,13.3%蒙牛,21.3%河北,13.3%河南,5.8%宁夏,7.4%光明,3.2%山东,7.6%11数据来源:中国奶业统计资料,观研报告网低温奶市场以地方性乳企主导,集中度不断扩大

低温奶较常温奶保质期短、存储条件高,与常温奶由全国性乳企为主导不同的是,低温奶市场主要由地方性乳企主导,且集中度不断扩大,形成以光明、新乳业为代表的区域龙头乳企、全国性乳企(伊利、蒙牛)、中小乳企和具有特色的新兴品牌,三类市场主体竞争的格局

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0年低温白奶市场CR3为40%,其中光明(华东)、三元(华北)、新乳业(西南)市占率分别为16%/14%/10%。随着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渠道的深耕叠加辐射周边,头部企业集中度增加明显,2020年CR5为52%,较19年增加16pct中国低温白奶行业集中度情况光明,16%光明,12%三元,9%三元,14%其他,48%新乳业,6%南京卫岗,5%新乳业,10%南京卫岗,7%其他,64%济南佳宝,4%济南佳宝,6%2019202012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123低温奶行业概述低温奶行业发展历程低温奶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目录4低温奶行业代表企业5消费人群偏好及特征6低温奶行业发展趋势乳制品消费在疫情期间表现强韧,头部企业营收势头不减

虽然疫情对零售行业影响较大,但具备营养、健康属性的乳制品消费表现强韧。伊利股份、光明乳业、新乳业分别作为乳制品行业中龙头及区域性乳企龙头,近年来营业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

2022年伊利、光明、新乳业营收分别为1231.71/282.15/100.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37%/-3.39%/11.59%,2020-2022年CAGR分别为12.8%/5.8%/21.8%

归母净利润方面,2022年伊利、光明、新乳业分别为94.31/3.61/3.6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8.34%/-39.02%/16.03%,2020-2022年CAGR分别为15.4%/-22.9%/15.6%。相较伊利、新乳业,光明的净利润下划明显,主要由于其业务范围主要以上海为中心,向周边市场延伸,2022年供应链及消费场景受疫情影响较大乳制品行业代表企业营业收入情况(亿元)乳制品行业代表企业净利润情况(亿元)94.311231.7187.051105.9570.78968.8669.34902.2364.40795.53292.0689.67282.15100.06252.2367.49225.6356.75209.8649.724.982.446.082.715.923.123.422.433.623.61201820192020202120222018201920202021新乳业2022伊利股份光明乳业新乳业伊利股份光明乳业14数据来源:Wind三家企业收入主要来自液态奶,产品策略各不相同

从业务营收看,2022年三家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均为液态奶业务,其中新乳业的比重最大,占比约九成,相对伊利、光明,产品品类更加聚焦

主要产品矩阵中,伊利的品类最多,布局各类乳制品,抗风险能力较强乳制品行业代表企业业务构成情况其他,2.0%其他,5.3%其他,11.6%冷饮产品,牧业产品,奶粉,0.7%7.8%9.4%奶粉及奶制品,21.3%其他乳制品,液态奶,57.0%液态奶,69.0%28.4%液态奶,87.7%伊利光明新乳业15数据来源:Wind三家企业收入主要来自液态奶,产品策略各不相同乳制品行业代表企业主要产品矩阵产品品类伊利光明新乳业常温白奶基础纯牛奶、舒化、金典基础纯牛奶、优加澳特兰、牧场24小时系列、澳特兰低温、A2β低温白奶常温酸奶低温酸奶乳饮料奶粉伊利鲜牛奶、金典鲜牛奶

光明鲜牛奶、优倍、致优安慕希、安慕希AMX畅轻、每益添、大果粒优酸乳、谷粒多、味可滋金领冠、QQ星、金贝智冰工厂、巧乐兹、甄稀儿童奶酪棒莫斯利安酸奶生汽了风味发酵乳、畅优、键能活润、初心、老酸奶/////致优、牧场/冷饮奶酪小小光明16数据来源:京东、各公司官网伊利各区域营收较均衡,光明、新乳业各有侧重

从产品及渠道布局看,伊利在全国各区域的营收占比最为均衡,其中华北作为比重最大的区域,2022年占比约27%

光明以上海为核心占比约26%,同时重点辐射华东,并向全国延伸

新乳业则以西南为核心,随着近年来营收的增长,全国化布局的进程也随之加快乳制品行业代表企业按区域营收占比情况其他,11.7%华北,8.0%其他,13.3%华东,17.1%其他,25.8%上海,26.3%西北,14.4%华中,18.4%华南,24.2%华东,28.8%外地,47.9%西南,37.2%华北,27.0%伊利光明新乳业17数据来源:Wind三家企业销售费用率呈下降趋势,管理和研发费用率较稳定

销售费用率方面,伊利在2021年下降明显至17.46%,主要系公司按照财政部会计司关于企业会计准则相关实施问答的有关规定,将销售合同相关的运输费用计入营业成本

光明的销售费用率2020年大幅下降至17.08%,主要系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将应付客户对价冲减营业收入,2021年大幅下降至12.50%主要系公司将销售费用中运输费调整至营业成本所致

新乳业的销售费用率2020年大幅下降至13.65%,主要系物流费用调整至营业成本

三家公司的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近年来均较为稳定伊利各项费用率情况(%)光明各项费用率情况(%)新乳业各项费用率情况(%)23.8022.0321.5417.0812.5021.5124.8523.3522.2318.6017.4613.6513.9113.5612.316.340.626.120.495.980.515.940.455.170.485.300.555.540.505.000.674.280.544.370.543.460.283.380.303.540.293.410.303.090.3120182019202020212022201820192020202120222018201920202021202218数据来源:Wind三家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受疫情影响均有所上升

从营运能力看,2022年伊利、光明、新乳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受疫情影响均有所上升,分别为51.44/57.34/35.18天,分别同增32.65%/27.08%/14.82%

光明与新乳业主打低温奶,较主打常温奶的伊利更加依赖“产地销”,而上海作为光明的业务核心范围受疫情影响较大,进而导致光明的库存压力凸显乳制品行业代表企业存货周转天数(天)57.3451.4450.3842.2049.2749.7344.4445.1238.7837.1930.5735.1830.6429.1228.0620182019202020212022伊利股份光明乳业新乳业19数据来源:Wind1234低温奶行业概述低温奶行业发展历程低温奶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低温奶行业代表企业目录5消费人群偏好及特征6低温奶行业发展趋势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功能需求不断提升

通常情况下,乳制品会被消费者赋予“健康”、“营养”的标签,基础白奶为“基础营养”,高端产品则被赋予了“专业营养”或“特定功能”的意义

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功能需求不断提升,除了基本的补充蛋白质、补钙外,促进代谢、安神助眠的目的占比同样超过了20%2021年消费者购买乳制品的目的占比补充蛋白质补钙,强健骨骼提高免疫力调节肠胃53%51%47%43%促进代谢26%26%24%促进生长发育安神助眠21数据来源:《2021酸奶消费趋势报告》消费能力强、冷链运输完善的区域低温奶消费普遍较多

据凯度消费指数数据,2021年我国消费过巴氏奶的消费者比例为36%,其中,核心&省会及东部地区居民消费水平相对较高且冷链运输较完善,巴氏奶的消费比例更高,比例分别为50%/48%

结合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区域两个纬度看,在同一可支配收入区间,城市消费低温奶的占比普遍高于农村;在城市和农村中,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人群消费低温奶的占比普遍高于可支配收入较低的人群2021年消费过巴氏奶的消费者比例2020年不同人均可支配收入段城市与农村低温奶消费占比地级市&以下29%农村消费占比城市消费占比62%57%0%50%453%核心&省会北部50%48%42%32%32%33%30%28%21%26%20%24%23%17%西部32%34%20%10%19%南部东部48%全国36%22数据来源:凯度消费指数,头豹研究院易触达方式消费低温奶的场景更普遍

从销售渠道看,消费者通过易触达的方式消费低温奶的场景更普遍

其中,便利店、送奶入户的方式占较大比重,分别为31%/27%,成为主要的消费方式2020年低温奶销售渠道占比其他,7%大卖场,20%便利店、中小型超市,31%电商平台,16%送奶入户,27%23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12345低温奶行业概述低温奶行业发展历程低温奶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低温奶行业代表企业消费人群偏好及特征目录6低温奶行业发展趋势低温奶发展空间较大,较常温奶更具增长潜力

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低温奶市场具备较大发展空间

2020年我国低温奶的人均消费量为1kg/人,人均消费额为3美元/人。对比美国、日本,2020年美国分别为40kg/人、40美元/人,日本分别为18kg/人、46美元/人2020年不同国家低温奶人均消费量及消费额情况464040302521831中国美国日本人均消费额(美元/人)人均消费量(kg/人)25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量价表现看,我国常温奶市场接近饱和,低温奶市场更具增长潜力中国液态奶平均售价情况(元/kg)

量上看,2020年我国低温奶人均消费量为1kg/人,较19年持平;人均消费额为3美元/人,同比增长4%。相较常温奶,2016-2020年我国人均低温奶的消费量和消费额均得到增长,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低温奶的人均消费量仍保持不降液态奶单价常温奶单价低温奶单价2322212113112012101912141114111310中国液态奶人均消费量变化情况中国液态奶人均消费额变化情况106%6%11%10%5%5%9%8%2015201620172018201920205%5%2%4%3%2%

价上看,低温奶较常温奶更具备营养健康属性,更具溢价能力。2020年我国低温奶的平均售价为23元/kg,是常温奶价格的2倍1%0%-1%2018-2%2017-2%2020-4%2020

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推动低温奶价格逐渐高端化,低温奶与常温奶价格差距扩大的趋势明显20162019低温奶20162017常温奶20182019低温奶常温奶26数据来源:头豹研究院政策助推及冷链技术进步促使低温奶渗透率提升

2020年12月中国奶业协会发布《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规划(2021-2025)》,提出到2025年在常温奶品类基础上加入巴氏奶、发酵乳等品类。此规将加速培育低温奶饮用习惯及潜在消费人群

低温奶需要低温贮存且保质期较短,对冷链运输要求较高,冷链配送体系的发展将推动低温奶更易被消费者触达。2022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达38万辆,预计23年将达44万辆;22年我国冷库容量为9726万吨,预计23年将达10323万吨中国冷藏车保有量情况中国冷库容量情况1244103239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