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高二生物教学课件(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1页
2.1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高二生物教学课件(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2页
2.1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高二生物教学课件(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3页
2.1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高二生物教学课件(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4页
2.1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高二生物教学课件(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2.1群落的结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别?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本节聚焦群落的概念1群落的物种组成34种间关系5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1.这些生物种群之间是孤立存在的吗?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2.如果将福田红树林中所有的生物视为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叫什么?【问题探讨】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一、群落的概念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生物群落以种群为单位,是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依靠这种关系使各种生物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了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整体。种群是一个生命系统,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种群的数量研究,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说出以下选项分别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哪个层次?①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②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③下西街菜市场所有的鸡⑤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④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的植物、鱼和微生物⑥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既不属于种群,也不属于群落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生物个体种群生物群落出生死亡性别年龄特征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特征迁入率、迁出率特征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空间特征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群落的范围和边界如何?群落中有多少种群?哪些种群占优势?群落中各个种群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群落中各个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不同的生物群落中,生物与环境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群落具有怎样的时空结构?群落的演替情况是怎样的?边缘效应丰富度优势种生态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种群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研究群落的核心问题视角决定问题——个体、种群和群落研究不同问题数量特征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二、群落的物种组成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①用什么来区分不同的群落?②群落的物种数目多少如何表示呢?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成都都江堰若尔盖红原优势种:群落中占优势的种类,对群落的结构和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种类二、群落的物种组成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针叶林一个群落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我国从东北到海南,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群落丰富度的分布特点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一个群落的物种数目,称为物种丰富度。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123123木榄秋茄桐花树2.群落物种组成的特点:

优势种在群落中,有些物种不仅仅数量很多,它们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往往占据优势。草原群落的优势物种:羊草放牧强度加大:糙隐子草占优势过度放牧:碱蓬占优势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材P23)羊草:中国内蒙古东部和东北西部天然草场上的重要牧草过度放牧后碱蓬占优势控制放牧强度对于维持草原群落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糙隐子草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北南ABCDE物种的丰富度90°N90°S0°纬度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生物种类的数目越多,群落的结构也越复杂。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环境条件愈优越发育的时间越长生物种的数目越多,群落的结构越复杂①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②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③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小结: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如何调查红树林滩涂区域的底栖类动物的组成和数量呢?阅读教材30-31页的“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明确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结论等内容。二、群落的物种组成鼠妇鼠妇,又名地虱,是甲壳动物中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之一,通常生活于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如潮湿处的石块下、腐烂的木料下、树洞中、潮湿的草丛和苔藓丛中、庭院的水缸下、花盆下以至室内的阴湿处。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蜈蚣蜈蚣是节肢动物门多足纲。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马陆也叫千足虫,节肢动物门,喜阴湿,一般生活在土壤表层、土块、方块下面,或土缝内,一般白天潜伏,晚间活动。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马陆实验原理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2.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一般不能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1.土壤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它们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丰富度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物种相对数量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调查方法一、实验原理

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二、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制定计划3.方法步骤步骤时间地点内容方法备注第1步X年X月X月XXX环境考查观察测量带温度计干湿计记录本第2步…

…比较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2、制定探究计划包括时间地点、材料用具、人员分工等取样器取样法取样器:采集罐、诱虫器、吸虫器等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准备取样器和记录环境情况取土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分类统计分析取样器取样诱虫器诱捕、简单采集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3、方法步骤:利用了土壤中小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D的习性准备取样器和记录环境情况取土样采集小动物观察分类统计分析取样器取样诱虫器诱捕、简单采集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3、方法步骤:采集小动物(1)诱虫器采集法(2)简易采集法体型较大的用镊子取出体型较小的用吸虫器采集诱虫器的选择:土壤小动物的特点: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诱虫器①将取到的土壤样品放置在金属网上。将花盆放在诱虫器上,打开电灯。酒精起什么作用?使小动物固定,防止腐烂如果需保证小动物生活状态应将酒精换成什么?土壤和花盆壁之间为什么要留一定的空隙?为了使空气流通。湿棉花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观察和分类(1)观察用肉眼观察;借助放大镜、实体镜观察;普通显微镜。(2)分类借助有关图鉴查清小动物的名称,并进行分类。无法知道小动物名称的,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特征。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动物名称××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土壤小动物个体数备注样本1样本2样本3样本1样本2样本3时间地点地形温度湿度×××××××××待鉴定×××待鉴定×××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记录表统计分析实验结论(1)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

是不同的。(2)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

,群落结构也

。物种丰富度越多越复杂探究·实践

探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外来红树种--海桑本土红树种--1.秋茄2.桐花树3.木榄123【思考与讨论】阅读课本24页“种间关系”的相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外来种海桑和本土红树是什么种间关系?2.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种间关系?

种间关系原始合作(互惠)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寄生3、种间关系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内斗争大鲈鱼吃小鲈鱼三、种间关系1.原始合作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数量坐标图双方都受益,分开也能独立生活。特点合作不是必须的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2、互利共生真菌藻类通过菌丝提供水、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特点:双方互利;若分开,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植物→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植物:固氮三、种间关系A、B两个种群个体数的变化特点是:

。同步变化,同增同减2、互利共生同生共死二者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分开后至少一方无法独立生存。合作是必须的(即:活着时两者在自然状态下不会分开)三、种间关系3、捕食三、种间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生物数量时间ABAB被捕食者:捕食者:A先增加先减少者B后增加后减少者结果: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3、捕食三、种间关系被捕食者捕食者“先增先减”“后增后减”4、寄生三、种间关系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马蛔虫和马菟丝子蚊子思考:寄生和腐生关系?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腐生是从死亡生物体获得营养4、寄生三、种间关系生物数量时间A寄主B寄生物如果用坐标曲线可以表示为:①动物体内:蛔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等②动物体表:蚊子、虱子、跳蚤③植物:菟丝子、蚜虫吸食汁液④病毒:噬菌体体表寄生BA体内寄生BA蚜虫吸食汁液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如图所示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的动态变化请问如何解释上述实验结果呢?40三、种间关系5、种间竞争AB竞争实力悬殊---生存能力不同(如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你死我活”生物数量时间AB生物数量时间竞争实力相当---生存能力相同(如牛与羊)

“此起彼伏”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食物、资源和空间等。CBA生态位相同(重叠)越多,竞争越激烈——“你死我活”三、种间关系5、种间竞争关系类型物种关系一般特征实例AB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彼此依赖地衣+-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羊与草狼与羊四种种间关系的能量关系图BABACABAB互利共生竞争寄生捕食寄生ABCommunitystructurel群落的结构【资料1】红尾鸲(qú)和鹟(wēng)都捕食飞虫,也常常从树叶及树冠末梢上啄食昆虫。在两种鸟共同生活的地区,红尾鸲喜欢在疏林和缓坡处活动,而鹟更喜欢选择密林和陡坡。如果只有一种鸟存在,那么无论红尾鸲还是鹟,它们觅食生境的范围都比共存时的更大。鹟蓝额红尾鸲1.红尾鸲和鹟的种间竞争对两个种群的分布有什么影响?红尾鸲和鹟的食性比较相似,种间竞争导致两个种群的分布范围缩小,甚至错开。探究·实践

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资料2】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yí)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动物,其他四种动物之间无捕食关系。在一个16m²的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该样地中的所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实验样地中占据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占优势的物种。2:资料2说明捕食、种间竞争在群落中是怎样相互联系的?捕食会影响自然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竞争的强弱,进而调节物种的种群密度。3:除了种间关系,还有哪些影响群落的因素呢?影响群落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除种间关系外,生物因素还有种内竞争等;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探究·实践

分析种间关系对群落的影响小结原始合作寄生捕食蚜虫-植物寄生瓢虫-蚜虫捕食任务一:①小丑鱼和海葵②噬菌体和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