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课件+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1页
【高中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课件+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2页
【高中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课件+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3页
【高中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课件+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4页
【高中政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课件+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其第一阶段)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低级高级人类社会的五种形态

生活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你对社会主义有什么了解呢?莫尔《乌托邦》俄国十月革命16世纪初新中国成立1949年1917年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列宁领导实践社会主义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1848年苏联模式逐渐形成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改革开放苏联新宪法颁布1936年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分六个时间段对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梳理,为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提供了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视野。子议题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有哪些历史条件?子议题二:科学社会主义如何创立?子议题三:社会主义如何走向实践并不断发展?议题设置总议题:从社会主义500年看“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01PARTONE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分议题一:从无到有的思想先声—空想社会主义分议题二:从压迫到反抗的英勇斗争—三大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三大工人运动的深刻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思考:下列漫画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一、从无到有的思想先声—空想社会主义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

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物质充足、各司其职、没有犯罪、幸福快乐……《自然法典》《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乌托邦》《太阳城》实业制度、和谐制度、新公社实验早期发展阶段(16-17世纪)中期发展阶段(18世纪)高级发展阶段(19世纪初)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康帕内拉马布利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代表人物议学活动:阅读教材,分析空想社会主义不同时期的特点并归纳共同之处。托马斯·莫尔(空想社会主义最早的创立者)《乌托邦》意为“没有的地方”,首次出版于1516年。在新大陆刚刚发现的年代,讲述一个虚构的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

“你们的羊,一向是那么驯服,那么容易喂饱,据说现在变得很贪婪、很凶蛮,以至于吃人,并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和城市蹂躏成废墟……他们过着闲适奢侈的生活,对国家丝毫无补,他们把每寸土都围起来做牧场,房屋和城镇给毁掉了,只留下教堂当羊栏。——节选《乌托邦》私有制是万恶之源。乌托邦的根本特征就是公有制,实现财产公有、按需分配。全部官员都是公民选举产生的,人人都须参加有益的劳动,不存在贵族。提倡公共道德,培育良好社会风气,人们享有信仰自由,各种宗教一律平等。特点: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莫尔基本观点空想社会主义早期发展阶段-16-17世纪摩莱里(十八世纪伟大的空想主义哲学与自然法理论的代表人物。)《自然法典》首次出版于1755年。该书前3篇抨击当时社会政治和道德的缺点,集中阐述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史观,第4篇用法律条文形式描绘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①取缔奢华法:禁止人们任意挥霍财产以及浪费;②土地法:土地不得私有,数量要足够供养居民和使公民有地可种。③经济法:公民之间不得买卖或交换,人们每日均须到公共市场领取生活用品。④惩罚法:任何公民损害法律要受到惩罚。——节选《自然法典》第四篇: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本

私有制是一切罪恶和不道德的根源.废除私有制,人们才能恢复自己原来的美德。法律具有至高的地位。所有戒律、准绳和道德都要从法律引申出来。

提出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废除私有制,实行财产公有;人人劳作,各尽所能。特点: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提出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空想社会主义中期发展阶段-18世纪人类社会是连续、上升、进步的发展过程,资本主义非永久的制度,终将会衰亡。建立“实业制度”,由实业者和学者掌握社会权力,实行集体领导,不承认特权。未来社会制度是协作制,制定整个社会的工作计划和按才分级制,实行普遍劳动原则。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提出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将空想社会主义推进到理想试验阶段圣西门傅立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是无政府状态、经济混乱,社会矛盾严重,充满着对抗。建立和谐社会“法朗吉”。以大生产为基础,提出了按劳动、资本、才能比例公平分配产品原则。人人劳动,男女平等,没有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欧文尖锐批判资本主义的制度,指出劳动人民的贫困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1824年欧文在美国创办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实验持续四年,最终以失败告终,欧文也因此破产。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高级发展阶段-19世纪从以上主张中总结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有哪些进步性?进步性: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时期早期阶段16-17世纪中期阶段18世纪高级阶段19世纪初代表人物代表作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摩莱里《自然法典》马步利《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圣西门<实业制度>傅立叶<和谐制度>欧文<新公社实验>特点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灾难;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将空想社会主义推进到理想试验阶段。结合教材与视频,思考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只能是空想?其主张有哪些局限性?结合教材与视频,思考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只能是空想?其主张有哪些局限性?圣西门多次上书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希望皇帝接受他们提出的变革社会的计划,创造新世界。他认为要实现社会主义,不必推翻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向人们作未来社会的广泛宣传,然后在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社会主义试点并逐步推广,就可以取得全面胜利。他把阶级斗争作为坏东西加以排斥,竭力宣扬和平改造。傅立叶否定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而主张用宣传、示范等手段来实现理想社会。他在报纸上刊登广告,每天中午12点在家接见答应出资建设和谐制度的人。他寄希望于富人的慈善心和统治者的明智,幻想通过小型示范改造社会。欧文同情工人阶级的处境,尽己所能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但他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反对通过暴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直到19世纪50年代,欧文还力图说服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理解他的原则和方案是合乎理性的,希望女王接受他的社会改革方案。①

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规律。②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

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结合教材与视频,思考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只能是空想?其主张有哪些局限性?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总

和反作用决定反作用

“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来。”——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品读经典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总

和反作用决定反作用上层建筑空想社会主义知识总结发展时期(了解)早期阶段16-17世纪中期阶段18世纪高级阶段19世纪初代表人物(了解)莫尔《乌托邦》康帕内拉《太阳城》摩莱里《自然法典》马步利《论法制或法律的原则》圣西门<实业制度>傅立叶<和谐制度>欧文<新公社实验>特点(了解)用文学的语言批判资本主义带来的灾难;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从法律角度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将空想社会主义推进到理想试验阶段。进步性★(掌握P11)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局限性★(掌握P12)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规律。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分议题一:从无到有的思想先声—空想社会主义分议题二:从压迫到反抗的英勇斗争—三大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三大工人运动的深刻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从何而来二、从压迫到反抗的英勇斗争—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1-18341844年

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当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他们的理想四处奔走时,工人阶级已经在酝酿着自己的实际斗争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三大工人运动。观看视频,结合教材,感悟三大工人运动有何历史意义?名

称斗争目的斗争形式结果意义(掌握★)法国里昂工人起义降低工作时间增加工人工资罢工游行(经济斗争)武装起义(政治斗争)遭到镇压失败

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英国宪章运动

取得普选权参与国家管理提高经济地位提交请愿书示威游行(政治斗争)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反抗剥削提高工资捣毁机器(经济斗争)武装起义(政治斗争)结合教材12页与表格,从斗争形式角度思考三大工人运动失败有何深刻教训?二、从压迫到反抗的英勇斗争—三大工人运动形

式目

的方

式评

价经济斗争增加工资、缩短劳动时间改善劳动条件与生活条件捣毁机器、经济罢工等单纯的经济斗争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的地位政治斗争(决定性作用)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政治罢工、游行示威;议会斗争、武装起义;最高方式:夺取政权的武装斗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斗争形式。思想理论斗争向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宣传革命思想用革命理论指导革命运动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占有重要地位。联系三种形式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经济斗争为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做准备。思想理论斗争是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反映。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结合教材12页与表格,从斗争形式角度思考三大工人运动失败有何深刻教训?经济斗争为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做准备。思想理论斗争是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反映。政治斗争是无产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被压迫阶级只有取得政权才能取得经济上的解放。思想理论斗争是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灵魂,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忽视了它,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只有把三种形式结合起来,并以政治斗争为中心,无产阶级才能取得胜利。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反映出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1)工人运动的意义:①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2)工人运动斗争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1)进步性: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2)局限性: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规律。②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莫尔《乌托邦》俄国十月革命16世纪初新中国成立1949年1917年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列宁领导实践社会主义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1848年苏联模式逐渐形成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改革开放苏联新宪法颁布1936年在社会主义五百年中,第一幕演出的主角是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们。然而,历史并没有给他们实现理想的土壤。三百年的艰难跋涉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来到了历史的聚光灯。02PARTONE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一生都在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恩格斯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是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大量经济支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恩格斯如何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三大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两大发现: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批判继承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思想置于这两大理论基石之上,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分议题一: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分议题二:从黑暗到光明的指路明灯—《共产党宣言》发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与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与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②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唯物史观①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剩余价值来源于工人的剩余劳动。②揭示了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劳动力的使用即雇佣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③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要联合起来,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创立过程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主要内容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①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②揭示了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③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意义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分议题一: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分议题二:从黑暗到光明的指路明灯—《共产党宣言》发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内容与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与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①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必然)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节选《共产党宣言》

②从领导社会变革的力量看: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一个政党)①性质:共产党是代表无产阶级的政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最有战斗力的先进部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②特点: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③任务和策略原则: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组织地进行斗争,团结绝大多数人,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从而为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必要条件。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

③从未来社会蓝图看: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共产党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一个目标)

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节选《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1.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1)意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2)内容①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两个必然)②从领导社会变革的力量看: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一个政党)③从未来社会蓝图看: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一个目标)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1)唯物史观内容:①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②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③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2)剩余价值理论内容:①从经济学角度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②揭示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③揭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方向。(3)两大发现意义: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空想社会主义(空想性)科学社会主义(科学性)区别阶级本质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没有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规律。科学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明确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革命斗争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主张通过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推翻资产阶级统治,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找到了正确途径。人民群众没有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肯定了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地位,明确了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社会规律没有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明确了社会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社会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处于理想状态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

联系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总结:空想社会主义vs科学社会主义1234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长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03PARTONE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8711917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21C二战后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从蓬勃发展到严重曲折从中国创造到世界旗帜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世界范围大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历程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一国走向多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1.措施: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限制公职人员等方式,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2.结局:仅仅存在72天,就在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3.意义: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1.过程: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十月革命比较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基础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生存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完全归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与人的关系剥削与被剥削互助合作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资本家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1.过程:从1944到1949年,欧洲和亚洲有十多个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东欧包括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民主德国8个国家仿照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除东欧八国外还有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等国。2.意义: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1.过程:二战以后,东欧各国政权对苏联模式出现种种不适应性,国内矛盾重重。在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下,苏联和东欧国家逐步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领导地位,最终造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影响: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

社会主义运动的严重曲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面对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①伟大尝试:巴黎公社②一国成功: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多国发展: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④严重曲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⑤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生命力莫尔《乌托邦》俄国十月革命16世纪初新中国成立1949年1917年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列宁领导实践社会主义马恩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发展史1848年苏联模式逐渐形成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改革开放苏联新宪法颁布1936年

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500年的历史分为6个时间段,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外国到中国,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其第一阶段)阶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原始社会(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低级高级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本课结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理论实践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创立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与局限性★★伟大尝试:巴黎公社一国成功:十月革命多国发展:世界范围大发展

(三飞:从一国到多国)★严重曲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飞:从空想到科学)(二飞:从理论到实践)★课堂小结延伸思考结合今日所学,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