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A弄(si)讷讷(哨脚踝(huGi)
B.捱散(chWi)熬过(Go)并董W)
C.C斜(qD菌茗(d&n)步履(强)
D.分母(qD徘徊(pai)MT(ge)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祷告霎时花瓣猜得出
B.遮拦絮叨绝别翻来覆去
C.瘫痪谯悴温馨罗摩衍那
D.豌豆仿膳匿笑暴努无常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莫怀戚的作品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注重细节,描写入情入理,可读性强。
B.冰心,原名谢婉莹,其作品的三大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代表作有散文
集《繁星》《春水》等。
C.《天净沙•秋思》是元代散曲家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是词牌名。
D.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到西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
园”的活动。
6.根据意思写出词语或成语。
(1)偷偷地笑。()
(2)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3)所遇超过了所望,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4)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5)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和压迫穷人。()
7.按照要求,写出相应的敬辞或谦辞。
(1)尊称别人的父亲,用()
(2)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用()
(3)敬称对方的见解,用()
(4)谦称自己的家用()
8.按要求默写填空。
(1)""""是《咏雪》中对“白
雪纷纷何所似”所作的两种回答。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
谅友人的句子是:o
(3)任意写出两个咏雪的名句。
二、文言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
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
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①俄而雪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九岁,甚聪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孔指以示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中的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一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0.课内阅读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
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
到的时候去世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
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
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
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
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
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
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
“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
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
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
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
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
个世界。
(1)我们一家在散步时发生了什么分歧?是如何解决分歧的?为什么?
(2)作者一家的亲情渗透了哪些具体的情感?
(3)阅读选文并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母亲进来了,拦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
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
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秋天的怀念》
选文和材料中,两个儿子都听从了母亲的话,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既然母亲“不算重”,儿子“也很轻”,为什么“我和妻子"都是“慢慢
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11.课外阅读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
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
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
爬上去,一天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
在上头?”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
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
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
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
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
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
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
您,您干吗这么累啊?"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
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
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
“你上学也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
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
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
子,“嘲啦嘲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
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
“咳,你呀!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
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
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大概这
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一一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
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根。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
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不耐烦地说:“您
学那玩意儿有用吗?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
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己无法弥补。“奶
奶。““奶奶!”"奶奶__”(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
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
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
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
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
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
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1)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
(2)阅读第⑦⑧两段,说说“奶奶”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而且几乎每一个冬天的
晚上都在灯下学习。
(3)本文的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句中任选一句,赏析下划线的词
语。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
(3)“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
样做?(50字左右)
四、作文
12.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
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侍”应读shi;B.“蒂”应读di;C.“茗”应读dan,
2.【答案】A
【解析】B.“绝”应为“诀”;C.“谯”应为“憔”;D.“努”应为“怒”。
3.【答案】B
【解析】“吹毛求疵”使用错误,此处不能贬义褒用。
4.【答案】A
【解析】B.《繁星》《春水》是诗集;C.“天净沙”是曲牌名;D.《世说新语》主要记
载汉末到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5.【答案】A
【解析】B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该删“是否”;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者“使得”;
D语序不当,“学校很多”应为“很多学校”。
故选Ao
6.【答案】⑴匿笑⑵翻来覆去(3)喜出望外(4)各得其所(5)为富不仁
【解析】略
7.【答案】⑴令尊(2)家父(3)高见(4)寒舍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文化常识的积累。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常常为了表示礼貌,使
用一些敬词和谦词,敬辞和谦辞的特点是它的单向性。所谓“敬”,是对别人而言,
而“谦”,则是用于自己的。谦词和敬词表现了说话者的谦逊和修养,充分反映了人
们在交往中的文明程度,正确使用敬词和谦词,对于展现接待人的文明形象是必不可
少的。解答此题注意区别谦词和敬词即可。
8.【答案】(1)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
(3)示例:①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
②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
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
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撒、拟、絮、顾、鹰、蹄、岭、泊”的正确书写。
9.【答案】⑴①一会儿9比拟9同“慧”,聪明9给.....看
(2)。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②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⑶才思敏捷、机智善辩。示例:曹冲。
【解析】略
10•【答案】【小题1】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我决定先委屈儿子,走大路。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伴同母亲的口寸日
已短。
【小题2】母亲和“我”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一母子情;“我”和妻子之间一一夫
妻情;“我”的母亲和“我”的儿子之间一一祖孙情。
【小题3】选文中的儿子听话是为了成全母亲对孙子的疼爱,母亲提出的办法(让“我”
背她)使“我”放心。材料中的儿子听话是被母亲的爱打动,为了成全母亲,让她不
那么为难。(意对即可)
【小题4】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则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和妻子唯
恐哪一步有闪失,使他们受到伤害,因此“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突
出表现了对母亲的孝心和对儿子的爱心。也说明了作为中年人的“我”和妻子照顾一
家老小、肩负责任时的小心、稳重。
【解析】【试题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
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
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决定先委屈儿子,走大路。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
伴同母亲的口寸日已短。
2.本题考查学生对情感的梳理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
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
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细读选文可知,母亲和“我”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一
母子情;“我”和妻子之间一一夫妻情;“我”的母亲和“我”的儿子之间一一祖孙
情。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材料)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材料),
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通过分析可知,选文中的儿子听话是为
了成全母亲对孙子的疼爱,母亲提出的办法(让“我”背她)使“我”放心。材料中
的儿子听话是被母亲的爱打动,为了成全母亲,让她不那么为难。(意对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重点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做题时,一要紧密联系文章
内容,二要联系文章主旨,三要结合写作背景,揣摩作者情感,四要联系具体语境。
结合文本和语境可知,母亲给“我们”以生命,儿子则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我”
和妻子唯恐哪一步有闪失,使他们受到伤害,因此“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
细”,突出表现了对母亲的孝心和对儿子的爱心。也说明了作为中年人的“我”和妻
子照顾一家老小、肩负责任时的小心、稳重。
11.【答案】【小题1】春:糊纸袋。夏:补花、洗菜。秋:扫院子、扫大街。冬:
在灯下学习。
【小题2】①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②她想学点文化,跟上时代,有一份工
作。
【小题3】
示例一:A句中“海底捞月”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
示例二:B句中“终于”一词足见奶奶低头不语的时间之久,体现了此刻奶奶非常惭
愧、沮丧、失落的心理。
【小题4】示例:“我”会为奶奶倒杯水,然后诚恳地向她表示歉意,跟她说“活到
老学到老”是一种精神,她的执着追求是给予“我”的一笔宝贵财富。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需要紧密联系文本,
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全面,用语精炼。第二段所写为奶奶树下唤孙,送饭。第三段所
写为奶奶在树下糊纸袋。第五段所写为奶奶在树下补花,洗菜。第六段所写为奶奶在
树下扫院子。第七段所写为奶奶在树下学习。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
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
合题意的答案。细读选文可知,根据第七段中的“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
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可知奶奶是想学点文化,能有一份工
作。
3.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结合具体的
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海底捞月“是对我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我动
作的灵敏和我的淘气。第二句话中的“终于”是最终的意思、,说明奶奶低头的时间之
长,表现了奶奶内心的惭愧和失落。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考生做这类题,要认真
阅读文章,然后勾画圈点,把重点记录下来。再从文章的题目、开头与结尾等处找出
文章的中心。最后,根据文章的中心,去理解文章给自己的感触。结合当时“我”的
心情去写,如果有机会对奶奶表达自己的歉意,我一定对她说声“对不起”,然后告
诉她要“活到老学到老”,告诉她“我”在她身上学到的美好品质,意思表达正确即
可。
12.【答案】那一次,我真感动
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起笔突然,一片银杏叶背后似乎隐藏着故
事,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我弯腰,捡起,惊觉这是小学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
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这才想
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简介树叶的来历,引出主题。)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
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许多人都曾有过这种感受,但鲜有人提及。作
者发他人所未发,给人眼前一亮之感。)
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因
为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一一感动。”的确,我们的心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
藏起身边一丝一毫的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
了很多。(情真意切,让人感同身受。)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
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
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
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
(举生活中的实例,告诉读者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道理。)
人啊,不知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
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
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体会感动的滋味呢?
(启发人们,要发现生活中的感动。)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预防电信诈骗
- 2026年湖北省武汉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过桥资金融资服务协议范本
- 2026年重庆市巴中地区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新版
- 2026年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共建研发中心管理办法
- 中老年关节健康
- 保育员幼儿午睡安全培训
- GB 30981.2-2025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第2部分:工业涂料
- 糖尿病人心理保养护理讲课件
- 2025年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医院挂包负责管理制度
- 职业规划大赛-生涯发展报告(模板)
- 土方工程场地平整施工方案
- 毛竹管护合同协议书
- 《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