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角式雷达测速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1页
定角式雷达测速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2页
定角式雷达测速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3页
定角式雷达测速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4页
定角式雷达测速仪型式评价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定角式雷达测速仪型式评价大纲本规范适用于采用雷达多普勒频移原理的定角式非调制单频连续波定角式雷达测速仪(以下简称雷达测速仪),包括定角式雷达超速自动监测系统的雷达测速单元(以下简称雷达测速单元)的型式评价。JJG527—2007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JJG528—2004机动车雷达测速仪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2423.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GB/T2423.10—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T2423.37—2006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L:沙尘试验GB/T2423.38—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GB/T3784—2009电工术语雷达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11—200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21255—2007机动车测速仪OIMLR91:1990机动车雷达测速仪(Radarequipmentforthemeasurementof2IACPRADARModule:2004机动车定角式雷达测速仪通用技术条件(Speed-measuringdeviceperformancespecifications:Across-the-roadradarmodule)上述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大纲的引用而成为本大纲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本大纲。然而,鼓励根据本大纲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3.1定角式雷达测速仪fixed-angleradarspeed-measuringdevice是指按固定角度安装并且测速值按余弦效应进行相应修正的机动车雷达测速仪。3.2定角式雷达测速单元radarspeed-measuringmodule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中应用雷达多普勒频移原理的速度测量单元,能对道路上3.3定角式雷达测速仪模拟检定装置simulatorforradarspeed-mea用于接收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发射的连续微波信号,并且发送对应于设定模拟速度值及方向的多普勒频移微波信号的实验室专用检测设备。3.4模拟标准速度值simulatingspeed定角式雷达测速仪模拟检定装置提供的速度值。3.5模拟测速误差simulatingspeed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速度测量值与模拟标准速度值的绝对误差。3.6水平主瓣宽度horizontalmainlobebeamwidth在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主波瓣最大水平辐射方向的主平面内,辐射功率下降至最大值一半时两点间所夹的锐角。在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天线辐射方向图中,副瓣的最大值相对于主瓣最大定角式雷达测速仪是指应用雷达多普勒频移原理对机动车行驶速度进行测量的仪器。定角式雷达测速仪通常按大于5°的固定角度安装(或放置)于车道上方或道路旁定角式雷达测速单元通常包含雷达天线及收发组件、电源及电路组件、信号连接线、测量软件及计算机等部分,能够对监测车道内机动车行驶速度进行实时、自动雷达多普勒频移测速原理如公式(1)所示。3式中:fa——多普勒频率,Hz;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2.99792458×10°m/s);K——单位换算系数(10⁶/3.6);f₀——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微波发射频率的标称值,MHz;v——机动车速度,km/h;a——雷达波束电轴与目标速度矢量所夹锐角,(“)。对于具有视频/图像测速功能的定角式机动车雷达超速自动监测系统,视频/图像测速仅作为雷达测速有效性的验证方法,实现速度图像对应性的车辆判断功能,不能对雷达测速结果进行任何修改。5提供审查的技术文件和试验样机5.1提供审查的技术文件5.1.1样机照片;5.1.2产品企业标准(含检验方法);5.1.3总装图、主要零部件图和电路图;5.1.4使用说明书;5.1.5研制单位所做的测试报告。5.2试验样机应提供1台申请单位自己生产的样机及辅助配件(如雷达测速仪的电池组、安装角架、夹具等)。6法制管理要求6.1计量单位要求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6.2法制计量标志和计量器具标识要求一般包括以下内容:6.2.1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型式批准号(国产仪器新产品可留有相应位置);6.2.2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规格和制造厂名;6.3外部结构设计要求对不允许使用者自行调整的部位,应采用封闭式结构设计或者留有加盖封印的位置。6.4其他要求对带测量软件的装置,在保护和/或检测后不可能利用接口或无线连接方式进行软件修改。对配有测量软件的计算机,其测量软件应被充分保护以防止意外或恶意修改,4并能够提供下次检测前所有测量软件加载、参数修改等人为干预的记录。7.1测速范围至少满足(20~180)km/h。7.2模拟测速误差7.3现场测速误差误差平均值:(-4~0)km/h。单次误差:不超过0km/h。7.4微波发射频率误差7.5水平主瓣宽度8.1外观及功能8.1.1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外观不应有机械损伤、金属锈蚀,结构完整,附8.1.2雷达测速仪各调节旋钮应能正常调节,操作按钮应轻便灵活,定位准确,显示8.1.3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应具有速度测定、限速设定、超速报警、读数锁定8.1.4雷达测速单元所属的机动车雷达超速自动监测系统应具有独立的显示单元。8.2环境适应性工作温度上限:60℃;工作温度下限:-25℃,持续时间16h。试验中,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微波发射频率误差应符合7.4的要求。8.2.2振动试验严酷等级:频率范围(10~150)Hz,加速度10m/s²;三轴线扫频,扫频速率为每分钟一个倍频程,每轴线上扫频循环次数20次。试验后,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外观及功能应符合8.1的要求。58.2.3冲击试验严酷等级:峰值加速度150m/s²(固定式)或500m/s²(移动式),脉冲持续时间11ms。试验后,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外观及功能应符合8.1的要求,8.2.4机械环境试验后的计量性能试验8.2.2和8.2.3的试验通过后,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微波发射频率误差和模拟测速误差应符合7.4和7.2的要求。8.2.5沙尘试验严酷程度:沙尘浓度10g/m³,气流速度5m/s,暴露持续时间2h。试验后,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外观及功能和模拟测速误差应符合8.1和7.2的要求。8.2.6雨淋试验严酷等级:水流速度22.2L/min,持续时间2×5min。试验后,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外观及功能和模拟测速误差应符合8.1和7.2的要求。8.2.7交变湿热试验严酷等级:温度40℃,相对湿度93%,周期2d。试验中,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微波发射频率误差应符合7.4的要求。试验后,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外观及功能、绝缘电阻和耐压试验应符合8.1、8.6.1和8.6.2的要求。8.3电源电压适应性在AC220V±44V、50Hz±2Hz或DC(0.9~1.3)倍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小于DC36V)的电源条件下,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微波发射频率误差和模拟测速误差应符合7.4和7.2的要求。8.4电磁抗扰度8.4.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为2级:4kV接触放电,试验速率为2s放电一次,在操作人员易触及的表面施加正、负极性各10次单次放电,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8.4.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为2级:对供电电源及通信接口进行该试验,电压峰值1kV,重复频率5kHz,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8.4.3浪涌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为3级:开路电压2kV,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8.4.4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为2级:对供电电源及通信接口进行该试验,频率范围150kHz~80MHz,电压3V,1kHz正弦波,80%幅度调制,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6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8.4.5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为40%Ur: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60%Ur,持续时间50个周期,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8.4.6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为2级:频率范围80MHz~1000MHz,试验场强3V/m,1kHz正弦波,80%幅度调制,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8.4.7电磁兼容试验后的计量性能试验8.4.1~8.4.6的试验通过后,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微波发射频率误差和模拟测速误差应符合7.4和7.2的要求。8.5微波安全距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操作部位5cm处的微波漏能功率密度值应不大于8.6电气安全8.6.1绝缘电阻在施加500V直流试验电压的作用下,雷达测速单元所属监测系统的电源电极或与电源电极相连的其他导电电路和机柜、安装机箱等易触及部件(不包括防雷器件)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经交变湿热试验后,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MQ。8.6.2耐压试验交变湿热试验后,雷达测速单元所属监测系统在承受50Hz正弦交流电压1.5kV、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中不应出现击穿或飞弧现象,泄漏电流小于5mA。试验后,雷达测速单元的外观及功能应符合8.1的要求。雷达测速单元所属监测系统的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可触及金属表面或金属件之间的接地导通电阻应不超过0.1Ω。9型式评价项目见表1。表1雷达测速仪和雷达测速单元的型式评价项目序号型式评价项目重要性分类1测速范围主要单项2模拟测速误差主要单项7表1(续)序号型式评价项目重要性分类3现场测速误差主要单项4微波发射频率误差主要单项5水平主瓣宽度主要单项6副瓣电平主要单项二、技术要求7外观及功能非主要单项8工作温度下限主要单项9工作温度上限主要单项交变湿热试验主要单项电源电压适应性主要单项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主要单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主要单项浪涌抗扰度试验主要单项直流供电无该项目主要单项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主要单项直流供电无该项目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主要单项电磁兼容试验后的计量性能试验主要单项沙尘试验主要单项移动式无该项目雨淋试验主要单项移动式无该项目非主要单项冲击试验非主要单项主要单项三、安全要求微波安全主要单项绝缘电阻主要单项直流供电无该项目耐压试验主要单项直流供电无该项目主要单项直流供电无该项目10.1外观及功能10.1.1试验目的8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是否符合外观及功10.1.2试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10.1.3试验程序试验样机开机工作,用手感、目察法等方法检查。10.1.4合格判据符合8.1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2测速范围10.2.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是否符合测试范围10.2.2试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10.2.3试验设备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模拟检定装置:模拟速度范围至少满足(20~200)km/h;速度10.2.4试验程序按JJG528—2004的7.2.3.2的规定执行,模拟标准速度为20km/h及180km/h。10.2.5数据处理模拟标准速度为20km/h及180km/h时,试验样机的模拟测速误差应符合7.2的要求,则速度范围为(20~180)km/h。10.2.6合格判据符合7.1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3模拟测速误差10.3.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是否符合模拟测速10.3.2试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10.3.3试验设备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模拟检定装置:速度范围至少满足(20~200)km/h;速度最大10.3.4试验程序按JJG528—2004的7.2.3.2的规定执行,模拟标准速度为60km/h,80km/h,910.3.5数据处理试验样机的测量值与模拟标准速度值之差。10.3.6合格判据符合7.2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4现场测速误差10.4.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真实交通流量状态以社会车辆为测量对象的条件下是否符合现场测速误差的要求。10.4.2试验条件限速值为120km/h的单向三车道高速公路现场,现场试验环境温度(-25~55)℃。试验现场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场干扰。10.4.3试验设备现场测速标准装置:测速范围至少满足(20~250)km/h;测速不确定度1km/h现场测速标准装置安装在限速值为120km/h的单向三车道高速公路现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以真实交通流量状态下中间车道的社会车辆为测量对象,进行测量。同时,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对相同的测量对象在相同的测量区域进行测量。记录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与现场测速标准装置的500组有效测量值。10.4.5数据处理试验样机的测量值与现场测速标准装置的标准测速值的绝对误差为单次误差;以500组有效测量值的单次误差的平均值为现场测速误差的误差平均值。符合7.3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5.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是否符合微波发射10.5.2试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10.5.3试验设备微波数字频率计:频率范围满足(8~40)GHz;频率准确度优于±2×10~*;频率稳定度优于2×10-5/s。10.5.4试验程序按JJG528—2004的7.2.3.2的规定执行。10.5.5数据处理按JJG528—2004的7.2.3.2的规定执行。符合7.4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是否符合水平主瓣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天线方向图测量系统:频率范围至少满足(8~40)GHz;频率准确度优于±2×10~*;频率稳定度优于2×10~5/s;转台分度值优于0.1°。10.6.4试验程序将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置于微波暗室或微波通道的转台上,接收天线架设在微波暗室或微波通道另一端,并使它们在同一轴线上。将天线方向图测量系统的频谱分析仪或微波功率计及被测仪器开机预热30min或厂家说明书要求的时间后,旋转转台用频谱分析仪或微波功率计测量微波信号水平最大辐射方向,依次向左、右旋转转台。用频谱分析仪或微波功率计测量辐射功率下降3dB的两个方向,记录转台的位置10.6.6合格判据符合7.5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7副瓣电平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环境条件下是否符合副瓣电平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天线方向图测量系统:频率范围至少满足(8~40)GHz;频率准确度优于士2×10-*;频率稳定度优于2×10-5/s;转台分度值优于0.1°。将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置于微波暗室或微波通道的转台上,接收天线架设在微波暗室或微波通道另一端,并使它们在同一轴线上。将天线方向图测量系统的频谱分析仪或微波功率计及被测仪器开机预热30min或厂家说明书要求的时间后,旋转转台用频谱分析仪或微波功率计测量微波信号水平最大辐射方向,依次向左、右旋转转台。10.7.5数据处理用频谱分析仪或微波功率计测量不同角度位置微波信号的发射功率,测得副瓣的最10.7.6合格判据符合7.6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8工作温度下限10.8.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低温条件下是否符合微波发射频率误差的要求。10.8.2试验条件温度—25℃,持续时间16h,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场干扰。10.8.3试验设备试验箱(室):温度条件(-22~—28)℃;强迫空气循环以保持温度均匀;箱(室)内壁各部分温度与规定试验温度之差不超过8%(按卡尔文温度计算)。10.8.4试验程序10.8.5数据处理按JJG528—2004的7.2.3.2的规定执行。10.8.6合格判据符合7.4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9工作温度上限10.9.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高温条件下是否符合微波发射频率误差的要求。10.9.2试验条件温度60℃,持续时间16h,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场干扰。10.9.3试验设备试验箱(室):温度条件(58~62)℃;强迫空气循环以保持温度均匀;箱(室)内壁各部分温度与规定试验温度之差不超过3%(按卡尔文温度计算);绝对湿度不超过10.9.4试验程序10.9.5数据处理按JJG528—2004的7.2.3.2的规定执行。10.9.6合格判据符合7.4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10交变湿热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交变湿热试验中是否符合微波10.10.2试验条件温度40℃,相对湿度93%,周期2d,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磁场干扰。10.10.3试验设备试验箱(室):温度条件(38~42)℃;相对湿度(90~96)%;凝结水连续排出箱(室)外。按GB/T2423.4—2008试验Db方法及本大纲10.1.3进行。10.10.5数据处理用微波发射频率的标称值与测量值之差作为微波发射频率误差,选取3次测量中的10.10.6合格判据符合本大纲7.4和8.1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11绝缘电阻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交变湿热试验后是否符合绝缘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1kV,准确度等级为10.0级。10.11.4试验程序交变湿热试验后,在施加500V直流试验电压的作用下,测量雷达测速单元所属监测系统的电源电极或与电源电极相连的其他导电电路和机柜、安装机箱等易触及部件(不包括防雷器件)间的绝缘电阻。符合8.6.1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12耐压试验10.12.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交变湿热试验后是否符合耐压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10.12.3试验设备耐电压测试仪:输出电压5kV,准确度等级为5.0级。10.12.4试验程序交变湿热试验后,对雷达测速单元所属监测系统施加50Hz正弦交流电压1.5kV、历时1min的耐压试验。耐压试验后,按10.1.3进行。10.12.5合格判据符合8.6.2和8.1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13接地导通电阻10.13.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接地导通电阻10.13.2试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10.13.3试验设备接地导通电阻测试仪:试验电流的允许误差±5%,准确度等级为5级。10.13.4试验程序对雷达测速单元所属监测系统的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可触及金属表面或金属件之间进行接地导通电阻的测量。10.13.5合格判据符合8.6.3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14微波安全10.14.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微波安全10.14.2试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10.14.3试验设备微波漏能仪:频率范围(8~40)GHz,误差±3dB。10.14.4试验程序按JJG528—2004的7.1.3.3的规定执行。10.14.5数据处理10.14.6合格判据符合8.5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电源电压适应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范围(0~48)V,最大电流20A。试验电压发生器:输出电压误差±5%;额定频率误差±2%。对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将工作电压分别调节到AC220V±44V、50Hz±2Hz或DC(0.9~1.3)倍额定电压(额定电压小于DC36V)的电源条件下,按10.3.4进行试验。试验样机的测量值与模拟标准速度值的绝对误差。10.15.6合格判据符合7.2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16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10.16.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静电放电抗扰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30%~60%,大气压力86kPa~106kPa,10.16.3试验设备按GB/T17626.2—2006的规定选取,静电放电发生器: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输出电压容许偏差±5%。试验等级为2级:按GB/T17626.2—2006的规定方法,4kV接触放电,试验速率为2s放电一次,在操作人员易触及的表面对工作状态的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进行直接接触放电试验,施加正、负极性各10次单次放电。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10.17.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电快速瞬变脉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30%~60%,大气压力86kPa~106kPa,按GB/T17626.4—2008的规定选取,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开路输出电压试验等级为2级:按GB/T17626.4—2008的规定方法,对工作状态的雪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供电电源及通信接口进行试验,电压峰值1kV,重复频率5kHz。10.17.5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10.18浪涌抗扰度试验10.18.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浪涌抗扰度试验的要求。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30%~60%,大气压力86kPa~106kPa,按GB/T17626.5—2008的规定选取,组合波信号发生器:开路输出电压0.5kV~4.0kV;开路输出电压容差士10%。试验等级为3级:按GB/T17626.5—2008的规定方法,开路电压2kV,对工作状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10.19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10.19.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传导骚扰抗扰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30%~60%,大气压力86kPa~106kPa,按GB/T17626.6—2008的规定选取,试验信号发生器:输出阻抗50Ω,驻波比≤1.2;谐波失真比载波电平低15dB以上。10.19.4试验程序试验等级为2级:按GB/T17626.6—2008的规定方法,对工作状态的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的供电电源及通信接口进行试验,频率范围150kHz~80MHz,电压3V,1kHz正弦波,80%幅度调制。10.19.5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10.20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试验10.20.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电压暂降和短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30%~60%,大气压力86kPa~106kPa,按GB/T17626.11—2008的规定选取,试验发生器:100%输出,(0~16)A,输出电压<5%;70%输出,(0~23)A,输出电压<7%;40%输出,(0~40)A,输出电压<10%。10.20.4试验程序试验等级为40%Ur:按GB/T17626.11—2008的规定方法,对工作状态的雷达测速单元的供电电源进行试验,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60%Ur,持续时间50个周期。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10.21.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射频电磁场辐10.21.2试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30%~60%,大气压力86kPa~106kPa,按GB/T17626.3—2006的规定选取,配备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要求设备的10.21.4试验程序试验等级为2级:按GB/T17626.3—2006的规定方法,对工作状态的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进行试验,频率范围80MHz~1000MHz,试验场强3V/m,1kHz正弦波,80%幅度调制。10.21.5合格判据试验结果应符合B级要求,即施加骚扰时允许其功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2min内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系统内已贮存的数据不应丢失。10.22电磁兼容试验后的计量性能试验10.22.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电磁兼容试验后的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模拟测速误差和微波发射频率误差的要求。10.22.2试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按10.3.3和10.5.3的规定执行。10.22.4试验程序按10.3.4和10.5.4的规定执行。10.22.5数据处理按本大纲10.3.5和10.5.5的规定执行。按10.3.6和10.5.6的规定执行。10.23振动试验10.23.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机械环境振动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振动试验台:频率范围覆盖(10~150)Hz,加速度大于10m/s²,横向运动小于50%,失真度小于25%。10.23.4试验程序按GB/T2423.10—2008试验Fc扫频方法进行,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振动试验时为非工作、非包装状态,试验后再按10.1.3进行。10.23.5合格判据符合10.1.4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24.1试验目的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机械环境冲击试验的要求。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冲击试验台:峰值加速度大于500m/s²(移动式),脉冲持续时间11ms,横向运动小于30%。按GB/T2423.5—1995试验Ea方法进行,雷达测速仪或雷达测速单元冲击试验时为非工作、非包装状态,脉冲波形为半正弦波,冲击次数为三个互相垂直的面各3次,共9次,试验后再按10.1.3进行。符合10.1.4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10.25机械环境试验后的计量性能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检验定角式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机械环境试验后的实验室条件下是否符合模拟测速误差和微波发射频率误差的要求。10.25.2试验条件实验室环境温度(15~25)℃,相对湿度<85%,无影响正常工作的机械振动和电按10.3.3和10.5.3的规定执行。按10.3.4和10.5.4的规定执行。10.25.5数据处理按10.3.5和10.5.5的规定执行。按10.3.6和10.5.6的规定执行。10.26沙尘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沙尘试验后是否符合外观及功能和模沙尘浓度10g/m³,气流速度5m/s,暴露持续时间2h。按GB/T2423.37—2006的规定方法Lcl,循环吹沙2h,在正常环境中恢复2h后,对试件进行擦拭,然后按10.1.3和10.3.4执行。按10.3.5执行。符合10.1.4和10.3.6的要求,则本项目合格。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在实验室雨淋试验后是否符合外观及功能和模水流速度22.2L/min,持续时间2×5min。按GB/T2423.38—2008的规定方法Rb1,试验5min后,试件水平转动90°,试验继续进行5min。试验后对试件进行擦拭,然后按10.1.3和10.3.4执行。按10.3.5执行。符合10.1.4和10.3.6的要求,则本项目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