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理解主流思想、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感受三国至隋唐五代时期的文化多元与繁荣发展,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文化自信。3.通过史料研读,认识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难点:儒学的新发展、佛教的发展。三、教学过程环节一:知识梳理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在中国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时期:儒学家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4)唐朝时期: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在位时,佛教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2.抨击佛教(1)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抨击佛教。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3.复兴儒学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二、文学艺术1.文学魏晋南北朝: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有2000多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歌,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千古绝唱。2.艺术——书法艺术东汉: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隋唐时期: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王羲之《姨母帖》(摹本)北魏《杨大眼造像记》颜真卿柳公权《金刚经碑》《多宝塔感应碑》2.艺术——绘画艺术魏晋南北朝的绘画,成就斐然。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隋唐的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顾恺之《洛神赋图》(摹本)2.艺术——石窟艺术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的佛像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三.科技四.中外文化交流1.佛教的传播传入: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例如:东晋的法显、唐朝的玄奘。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外传: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国家。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贡献。2.唐文化交流(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两国向唐朝派遣了许多留学生。唐朝后期,不少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特点:魏晋至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环节二:问题探究探究问题一:答案提示:特点:①中国科技偏重实用,忽视理论的研究;②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③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原因:文化传承:前代科技成就为后代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政治因素: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经济基础。交流因素:民族融合与外来文化的传播促进技术间的交流,为科技繁荣提供社会基础。个人因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探究问题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了“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这一时期的文艺成就达到高峰的原因是什么?1.经济上: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物质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继续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隋唐大运河沟通南北,社会经济繁荣。2.政治上:选官制的发展与官僚政治的成熟,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人才基础。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产生,促进了官僚政治的发展成熟,官僚成为了文学艺术创作的最主要的人才群体,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3.社会上: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社会条件。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相对安定,隋唐统一后政治稳定,带来了全国的社会安定。4.文化上:中国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包容性强,既个性突出,又广收兼蓄,既强调传统,又不乏开拓创新。中华文化不仅内部可以进行自我调节,而且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具有很强的化解和包容能力。5.民族及对外交流上:民族交融及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为文艺成就达到高峰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印度、中亚文化传入,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其中以绘画和雕塑较为显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及隋唐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环节三:本课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直到隋唐时期的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的新成就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突出这一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儒学、道教与佛教都有发展,呈现多元特征。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在文学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承上启下,具有独特地位。艺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名家辈出,精品很多,尤其是书法、绘画、石窟雕塑艺术,代表着这一时期艺术的最高水平。到唐朝达到新的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突出体现在建筑、雕版印刷、火药、天文、医学等诸多领域。这个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隋唐时期,国力强盛,交通发达,加上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往空前发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环节四:课堂反馈材料: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思考: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答案提示:贾思勰这段话反映了其重农抑商,农本商末的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结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统治者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贾思勰生活在北魏时期。在北魏之前,我国北方处于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得到发展。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均田制等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贾思勰认为农业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撰写农书。同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条件。环节五:布置课后作业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谈谈唐朝所受域外文化影响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具体表现。材料: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苗木长期供货协议书范本
- 独栋写字楼出租合同协议
- 精装修房屋转让合同范本
- 签认购协议先看买卖合同
- 清洁工雇佣劳动合同范本
- 物流仓储项目转让协议书
- 美术兴趣班招生合同范本
- 门面房买卖合同转让协议
- 离职证明跟终止合同协议
- 海宁市临时用工合同范本
- 普及心理健康
- 2025届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物理高二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QC品质工程图模板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英语试卷
- 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冀教版)
- 肺恶性肿瘤的护理查房
- 气动系统主要元件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 2022年宜宾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13含条文说
- 会议场地布置标准
-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调查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