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课件_第1页
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课件_第2页
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课件_第3页
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课件_第4页
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2011级MBA第三组——“三国”与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话说,三国时期有三大集团——魏、蜀、吴,其CEO分别是曹操、刘备与孙权。吴(孙权)蜀(刘备)魏(曹操)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三大集团各有优劣,因此也就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而三位CEO都想把集团做大做强,好把对方兼并,便在招聘人员与运营组织上煞费苦心。于是就有了许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案例一、庞统面试

庞统是三国时期一位颇有才华的谋士,人称“凤雏”,与“卧龙”诸葛亮齐名。赤壁之战中,他协助诸葛亮和周瑜的火攻战略,向曹操巧施连环计,为孙、刘联军大破曹军立下了大功。赤壁之战后,庞统声名远扬,同时,孙刘两大集团为巩固成果再创辉煌,也纷纷招兵买马,招纳贤士。按说,这正是庞统一展才能的大好时机,然而,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位贤士却处于报国无门的尴尬境地。这都是他两次不成功的“面试”惹的祸。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失败面试一

庞统的第一次“面试”是去集团——“吴”。周瑜死后,鲁肃自感“碌碌庸才误蒙公瑾重荐,其实不称所职”,特向CEO孙权推荐庞统,说此人“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周公瑾多用其言,孔明亦深服其智”,孙权听后大喜,忙安排请来相见。 庞统前来拜谒,施礼完毕。孙权问:“先生一生所学,以何为主?”庞统答:“所学不必拘泥,随机应变。”意为所学庞杂,涉猎广泛。孙权又问:“先生的才学与周瑜相比如何?”庞统笑答:“我所学的东西与周瑜大不相同。”孙权生平最喜爱周瑜,岂容他人轻视,于是心中不悦,就随口说:“先生回去吧,等用你之时,再去相请。”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失败面试二庞统的第二次“面试”是在荆州。在“吴”集团应聘受挫,鲁肃过意不去,为庞统写了举荐信让他转投刘备。诸葛亮也早料到孙权不会用庞统,早就捎信给他:稍不如意,可来荆州共辅玄德,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之所学。 可是很不巧,他到荆州,诸葛亮恰好视察四郡未回,接待他的是刘备。参见刘备的时候,庞统“长揖不拜”,刘备不悦,又见庞统的装扮样子,心中更是不喜。刘备问:“先生远道而来,很是辛苦!”庞统答:“听说皇叔招纳贤士,特来相投。”刘备随口说:“荆楚之地刚刚安抚,百废待兴只是苦无闲职啊!离此一百三十里处的耒阳县缺少县令,就委屈先生去担任吧。”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失败分析庞统身怀绝技却恃才傲物,特别自我。这种人是单位里面最让人头疼的,极难管理,所以多数情况下领导都会舍弃他而选择那些才华不如他但是服从管理的员工。另一方面,孙权和刘备都是成功的领导者,但由于知觉偏差使他们对于庞统的判断有失偏颇,从而使庞统得不到重用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庞统面试与组织行为学1、晕轮效应。庞统的两次面试中,由于庞统古怪的装扮和样子,致使孙权和刘备都对庞统形成其貌不扬、傲慢自大的评价。这种以貌取人是典型的晕轮效应。2、印象管理。庞统虽然才智出众,但过于自负,且自视其高、目空一切,这就难免使人产生狂妄自大之感,因而遭冷遇亦就不难理解了。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案例二、刘CEO的激励艺术在魏蜀吴三大集团中,总裁刘备在企业战略规划与统筹不若曹总、孙总那么高明,但是他有一项令人称道的长处——善于激励员工。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激励事件一、建立愿景,共同追求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经过“桃园结义”,在誓词中明确地建立了三人的共同愿景,即“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经过结拜成为兄弟,三人就已经确立强强联手的“战略联盟”,为以后“匡复汉室”打下了牢固的战略基础。此后,经过大大小小的若干战争,刘备清醒地意识到,三人勇力足矣,唯缺乏谋略,难以成就大事。于是刘备几经寻访,经由水镜先生、徐庶和司马徽等名士推荐,终于圈定“卧龙”诸葛亮为“高级参谋”的最合适人选。但是,诸葛亮并非等闲之辈,不愿出山。刘备只好潜心以求,继而以“皇叔”之名份“三顾茅庐”,并以“先生不出,如苍生何”之宏伟使命激励诸葛亮,力邀其加盟。最后,孔明终被其真心诚意和大业目标所动,以《隆中对》为蓝图,正式确立了“三分天下”的共同愿景。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激励事件二、要害时刻,用人不疑在确立愿景后,刘备广纳人才。以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这些人才都是以“建功立业”为己任的“自我实现人”,刘备深谙此道,尤其在要害时刻,采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激励艺术。长坂坡一役,刘备携军民溃败,家眷亦失去联系。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言:“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但刘备毫不疑心,叱曰:“子龙是我故交,安肯反乎?”果然,赵子龙回马返程,单骑救主,终于寻得主母,然后怀抱阿斗,突出曹军重围。云喜曰:“幸得公子无恙!”不料刘备接过,掷之于地,怒摔阿斗,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赶忙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从此,赵云更加忠心耿耿,与“主公”刘备生死相随,后来还有“截江夺阿斗”的义举。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激励事件三、尊重员工,体谅为先在平时生活中,刘备更是注重形象,体谅下属,为“员工”排忧解难。比如,关心下属家眷安全,免去“一线员工”的后顾之忧。在第三十六回中,军师徐庶之老母被曹操囚于许昌,将欲加害,徐庶不得不从曹操之意,离别刘备,回归许昌。徐庶临行前,谋士孙乾秘谓刘备曰:“元直徐庶字天下奇才,就在新野,尽知我军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然而,令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刘备答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组织行为学案例-三国与组织行为学成功总结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