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2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课程标准呈现核心素养目标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1.通过图文材料,说明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2.借助相关图文材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明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说出某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机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01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
含义环境问题就是人类对环境采取了________、不友好的态度和______所导致的结果。不恰当做法2.
产生原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________,以此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同时,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_____,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消费品废弃物生态破坏环境质量下降,产生环境污染旁栏边角
练一练读教材案例——“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思考:1.
归纳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发生的时间。_______________2.
从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归纳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发生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20世纪。提示
经济发达的国家。3.
从污染类型的角度,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中,与其他七大公害事件明显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8年日本米糠油事件提示
该事件主要是食物污染导致的食物中毒;其他七大事件都是大气污染或水体污染引起的环境公害事件,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结论要语
辨一辨1.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
)
√2.
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就是指环境污染。
(
)
×提示
环境问题不仅指环境污染,还包括人类不合理活动导致的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枯竭等。3.
环境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
)
×提示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人类向自然环境合理和适度的索取,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4.
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出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
)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1.
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________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____________减少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水资源生物多样性2.
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1)
区域性环境问题城市: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乡村: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发达国家:主要体现在过度消耗______带来的环境影响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在掠夺式开发
带来的__________,以及快速
工业化导致的__________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①聚落②国家(2)
全球性环境问题①全球性环境问题:______、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②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环境问题:____________、生物多样性锐减、__________等。酸雨土地荒漠化水体污染旁栏边角
练一练阅读教材图5.5“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思考:1.
如果把主要环境问题归纳为两类,写出可以合并的两类环境问题,并阐述合并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自然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理由:这两类环境问题都是人类向环境过度索取出现的环境问题。2.
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列举几个主要环境问题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水体污染可导致水资源危机;森林减少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可导致土地荒漠化;等等。3.
在自然资源枯竭问题的表现中,与其他表现联系最不密切的是______________,简述该环境问题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矿产资源短缺
提示
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其形成过程非常缓慢;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当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速度超过矿产资源的再生速度时,就会出现矿产资源短缺问题。结论要语
辨一辨1.
全球变暖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
(
)
√2.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
)
×提示
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3.
目前,酸雨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
(
)
√4.
全球变暖是自然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
)
×提示
目前的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的,全球变暖会产生很多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02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一
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情境探究
世代居住在沙漠边缘的麦盖提县库木库萨尔乡的某村民擦着脸上的汗水说:“过去我最怕刮风了,一刮起风,风沙特别大,沙子就进了土房子的门窗,堆满房顶,房子也没法住了,庄稼也被风沙吹跑了,地也没法种了,只能搬家……”(1)
判断上述材料中所描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域认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植被稀疏,荒漠广布。(2)
判断该村村民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综合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3)
分析此类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综合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土地荒漠化。提示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结合材料探究:方法突破形成环境问题的具体原因分析应用体验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1.
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C[解析]
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可判断,a表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A正确。b表示人类对资源进行加工,即生产活动,B正确。c表示人类对产品的使用,C不正确。d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D正确。故选C。2.
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BA.化工厂—水污染
B.煤炭开采—地面沉降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解析]
图中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煤炭开采是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煤炭资源,不合理开采会产生地面沉降问题,B正确。化工厂、火电厂的生产属于人类对资源的加工,即生产过程,A、C错误。冰箱的使用属于人类对产品的使用和消费,D错误。故选B。
2022年冬奥会由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办。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域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山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如图)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遭采摘、盗挖,其种群数量逐年减少。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的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据此回答3~4题。3.
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这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D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
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二级野生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种群数量逐年减少,这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体现,故选D。4.
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有(
)
D①大花杓兰生长环境被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退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采挖[解析]
据材料可知,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生长环境被破坏有关,故选D。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探究二
环境问题的表现情境探究
环境并不具有无限的承载力,而人类社会要保证不断地向前发展以保持社会的稳定,需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平衡。某种程度上环境和发展是矛盾的,环境问题就是人类发展的衍生产物。下图是某网站世界环境日刊载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的截图。结合材料探究:(1)
说明全球环境问题的发展特点。(综合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析全球十大环境问题所属的类型。(综合思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
超越国界和地域的界线,呈现从局部向全球蔓延的趋势。提示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枯竭。方法突破一、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1.环境污染问题2.自然资源枯竭问题3.生态破坏问题二、全球环境问题应用体验
下图示意亚洲某区域。读图,回答1~2题。1.
该区域最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生物多样性减少D.石质荒漠化A[解析]
该区域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当地人类活动对地表植被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故选A。2.
近年来,咸海水位下降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DA.围湖造田,过度放牧
B.降水少,蒸发旺盛C.全球变暖,冰川萎缩
D.过度引用河水灌溉[解析]
咸海是咸水湖,湖边盐碱地较多,不适合围湖造田;该区域降水少,蒸发旺盛,近年来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全球变暖,咸海水位可能会先上升再下降;周边农业区过度引用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进而导致咸海水位下降明显。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以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等。据此回答3~4题。3.
该通知出台缓解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CA.全球变暖
B.资源短缺
C.环境污染
D.水土流失[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通知主要内容是在很多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苏州市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企业招聘4人(第五批)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老年痴呆护理要点
- 耐药菌感染防控策略探讨
- 抗生素临床使用核心原则培训
- 2025年办公楼装修合同协议
- 2025年银行网点装修工程合同规范
- 脊柱裂的手术治疗与术后护理指南
- 医生聘用合同范本
- 南昌旅游攻略
- 2026年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MOOC】《创业团队建设与管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章节期末慕课答案
- 充电桩备案申请书
- 单位涉密人员保密审查表
- MOOC 食品营养学-福建农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第3分册组合电器运维细则
- 《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 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说明书
-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11
- 病人欠费催缴通知单
- GB/T 23180-2008饲料添加剂2%d-生物素
- GB/T 16857.901-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坐标测量机的验收检测和复检检测第901部分:配置多影像探测系统的坐标测量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