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面构成的概念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的形态(具体形态和抽象形态)按照一定原理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多种理想的视觉形式的设计基础课程。平面构成的发展平面构成的发展必须从包豪斯及其风格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开始讲起。1919年在德国,建筑师格罗佩斯将魏玛手工艺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创办了一所设计学府——包豪斯。图三为1910年德国魏玛。平面构成的特点平面构成不是以表现具体的物象为特征的,但它反映了自然现象运动变化的规律。它有两方面的特点。它以直觉为基础。平面构成不是简单的摹仿具体的物体形象,而是以直觉为基础,强调客观现实的构成规律,把自然界中存在的复杂过程,用最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分解、组合和变化,以反映客观现实所具有的运动规律。它是一种高度强调理性活动的、自觉的、有意识的再创造过程。平面构成运用了数学逻辑、视觉效果重新设计和构成空间深度,并突出它的运动规律,表现出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图形效果。平面构成的分类根据构成的原理,任何形态都可以进行构成。构成对象的形态主要有自然形态、抽象形态。因此平面构成可以分为自然形态的构成和抽象形态的两大类。自然形态的构成自然形态的构成是以自然本体形态为基础的构成。这种构成形式保持了原有形象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形象整体或局部的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的图形。抽象形态的构成抽象形态的构成是以几何形为基础的构成,即以点、线、面等构成元素进行几何形态的多种组合。其构成方法是以集合形态为基本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合排列。抽象形态的构成是平面构成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点的概念点只表示位置,不具有大小,及无长度也无宽度,是最小的单位。现实中的点是各式各样的,有圆点·椭圆点·方点·三角点·锯齿点·梯形点等。点是最简单的构成单位它不仅指明位置,而且使人能感觉到在其内部具有膨胀和扩散的潜能,并作用在周围空间。虚点也是点,它是点的一种特殊形态。点有一种跳跃感,使人产生对球体的联想。线线的概念: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在几何学定义中,线只有位置·长度而不具有宽度和厚度。线概括起来分为直线和曲线。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有力度且稳定。水平线平和·寂静,使人联想到风平浪静的水面,远方的地平线;垂直线使人联想到树·电线杆·建筑物的柱子,给人一种崇高的感觉;斜线容易使人联想到飞机的起飞·运动员的起跑,有一种速度感。曲线具有女性的特征,有丰满,柔软和优雅之感。集合曲线是用圆规或其他工具绘制的,具有对称和秩序的美;自由曲线是徒手画的,有一种自然延生的感觉,自由而富有弹性。单元形的繁殖构成第一节单元形的组合单元形即基本型,是指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一个点·一条线·一块面都可以构成单元形中的元素。单元形是由其基本元素点·线·面经过各种组合而形成的。分离形与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空间。相遇一个形的边缘与另一个形的边缘接触。复叠一个形复叠在另一个形之上,形成前后的关系,产生空间层次感。透叠形与形透明相交。联合两形交叠,彼此联合形成一个信的形。减缺一个形被另一个不可见的形覆盖,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形。差叠与透叠相反,只有互叠的地方可以看见。重合形与形之间套叠成为一体。第二节单元形的繁殖单元形的繁殖构成线状发展线状发展是指,把单元形朝同一方向、用同样方法连接起来,操作最为简单。单元形的使用并不限于单纯的一列,可在线状构成中用各种方法增加宽度。面的发展(格子的形成)当单元形向二维的方向组合是,可以形成比线状发展更为丰富的种种格子,它们在单元形的线状发展后又向别的方向发展,就简单的形成了面。3.环状结构的形成把线状发展的形加以弯曲,并将两端连接,便可形成具有较大“负形空间”的环形。将一个简单的形作为单元形首尾连接而成圆周时,便可形成显眼的环状结构。4.放射状结构的形成从画面中心开始,向周围外延性地组合时,便形成了放射状结构,这种结构难以形成负形空间。规律性平面构成第一节重复构成重复的概念相同或相近的形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叫重复。重复构成就是把视觉形象秩序化、整齐化,在画面中可以呈现出和谐统一、富有整体感的视觉效果。重复构成的形式基本型重复构成在设计中连续不断使用的同一元素,称重复基本型。重复基本形可以是设计产生绝对和谐的视觉效果。大的基本的重复,可以产生整体构成后的力度;二细小密集的基本型重复,可以产生肌理的效果。单元基本型的重复:一个形体反复排列。单元基本型的重复: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形构成一组反复排列。近似基本形的重复:将同种有异,异中有同的基本形反复排列。基本形的重复分为绝对重复和相对重复两种形式。骨格重复构成构成中的骨格就是构成图形的骨架、框架,目的是使图形有秩序的排列。在有规律的骨格中,重复骨格式最基本的骨格形式。规律性的骨格有两个重要元素:水平线和垂直线(还可以根据画面需求加以变化)。若将骨格线在宽窄、方向上进行变化,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的骨格排列形式。骨格可分为规律性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两种。规律性骨格是按数学方式进行有秩序的排列,如重复、渐变、近似、发射等;非规律性骨格是比较自由的构成形式,如密集、对比、变异等。渐变构成渐变的概念是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有规律的循序变动,它能使人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渐变是一种符合发展规律的自然现象,如自然界中物体近大远小的现象,霓虹灯的闪烁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水中的涟漪由小变大……这些都是有秩序的渐变现象。渐变构成的形式渐变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距离、位置、层次、快慢,以及色彩的深浅、明暗,声音的强弱等都可达到渐变的效果。基本形的渐变,是指基本形的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色彩等逐渐变化。也有抽象形渐变。大小渐变:基本形逐渐由大到小或由小变大,给人以空间感。方向渐变:基本形的排列方向逐渐发生改变,这能使画面产生起伏变化,争强立体感和空间感。位置渐变:基本形与基本形之间的距离逐渐地变密或变疏。色彩渐变:基本形的色彩由明到暗渐次变化。骨格渐变,是指重复骨格线的位置逐渐地有规律的变动。单向渐变:也叫一次元渐变,即禁用一组骨格线进行渐变。双向渐变:也叫二次元渐变,即两组骨格线同时变化。发射构成 发射的概念发射是一种的特殊的重复,是指基本形或骨格单位环绕着一个或是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发射也可说是特殊的渐变,具有渐变的视觉效果。另外它还有两个特征:其一,发射具有强烈的聚焦,这个焦点通常位于画面的中央;其二,发射有一种深邃的空间感和光学的动感,是所有形向中心集中,或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发射构成的形式发射骨格的构成元素,分为:发射点、发射线。发射点:即发射中心,也就是焦点所在。一个发射构成作品,其发射点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在画面内,也可以在画面外。发射线:即骨格线。它可以是直线也可以是曲线。发射骨格的种类。离心式:基本形有中心向外扩散。发射点一般在画面的中心,有向外运动感,是应用较多的一种发射形式。向心式:基本形由四周向中心归拢,发射点在画面之外。同心式:基本形层层环绕着一个中心,每层基本形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扩大、扩散的形式。多心式:基本形以多个中心为发射点,形成丰富的发射集团。特异的构成特异的概念特异是对规律的突破,是在重复和简便骨格或基本形中的一种变异、变化。在规律中出现轻微的差异或局部的突破;有意制造一个后数个不规则的基本形或骨格单位,这可以突破规律带来的单调感,产生动感和增加趣味。特异是相对的,是在整体符合规律的情况下小部分的与整体不和,特异的程度可大可小。在设计中要想打破规律,常采用特异的方法,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特异构成的形式大部分基本形都保持一种规律,其中一小部分违反了规律。这一小部分就是特异基本形,通常集中于一定的空间内,成为视觉中心。骨格特异:规律性骨格中的某一部分骨格单位在形状、大小、方向、位置等方面发生变动,大小特异:基本形在大小的特殊性,能强化基本形的形象,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这也是最容易使用的一种特异形式。形状特异:基本形式在形象上的特异,能增强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特异性在数量上要少一些,甚至只有一个,这样方能形成焦点,产生强烈的效果。色彩特异:基本形在色彩上的特异,能丰富画面的层次,是黑、白、灰的关系更加清晰、明快。可以从填黑、勾线、空白等手法中形成色彩的特异。对比构成对比构成是一种自由的构成形式,它不以骨格线为限制,而是依据形态本身的大小、疏密、虚实,以及形状、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对比而形成的。其目的主要是把异质因素组合起来,造成极端不同的状况;或以某种方法,在多种造型材料之间造成差异极大的对比效果。非规律性平面构成第一节空间平面上形成空间的因素重叠:当一个形象重叠到另一个形象上时,会产生一前一后的感觉。这也就是平面中的空间感。大小变化:由于透视的原因,物体在人的视觉中会产生近大远小的感觉。这样一来,平面形象的大小变化越大,就越能产生一种空间感。倾斜变化:由于基本形的倾斜或排列的便会啊,在人们的视觉中会产生空间旋转的效果。所以,倾斜也能给人一种空间感。弯曲变化:弯曲本身就具有起伏变化,因此平面现象的弯曲,就会产生有深度的幻觉,从而造成空间感。投影效果:由于投影本身就是空间感的一种反映,所以投影的效果也能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感。透视效果:在真实的空间中,一般情况下,人的眼睛只能看见物体的三个面,并且越在前面的越大,越在后面的越小。所以透视关系可以造成空间感。矛盾空间空间矛盾,是指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视觉形成的,在实际空间中无法存在的空间形式。在平面构成中有时会故意违背透视原理,有意制造出矛盾空间。这种空间存在着不合理性,有事还不揉一立即找出其矛盾所在,这样就更能增加观者兴趣,引人遐想。矛盾空间的构成方法共用面:是指将两个不同视点的立体形以同一个面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此构成视觉上矛盾(既是俯视有是仰视)的空间结构,有一种透视变化的灵活性。矛盾连接:是利用直线、曲线、折线等在空间中产生的方向上的不确定性,将形体矛盾地连接起来。第二节肌理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肌”是指肌肤,“理”是指纹理、质地。肌理的形式物体表面的粗糙感或光滑感均属于肌理,而且它必须既是视觉的,也是触觉的。当物体肌理的构成单位非常细微时,质感则被认为近乎色彩的感觉;反之,构成单位越大,便越加强了形态认知的知觉作用。肌理一般分为两大类。其一为可用手触摸到的触觉形肌理;其二为表面虽光亮平滑,但视觉上令人感觉到特殊的凹凸感或粗糙感,即视觉型肌理。触觉型肌理较为直接,只要触摸它,盲人也能感觉出来。但是,一旦将其拍为照片,便失去了触摸认知的直接性。第三节想象构成人类的一切创造行为均离不开想象。想象使人类前进,想象使人类文明,想象使人类发展。想象的特点对想象最简单的理解就是在过去记忆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方式组合这些记忆与印象,从中产生出新的形象。它综合过去,利用已知产生新的形态与意识。在想象中,抽象思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要善于把自然界中各种毫无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找出他们的相似性和共性的东西。想象思维任何艺术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思维。想象思维具有极大的创造力。闹生物学家认为,人的大脑分四个区:感受区、储存区、判断区、想象区。想象图形想象图形的原形。所谓原形就是由其他事物引起联想,获得解决问题的途径。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都可成为想象图形的原形。任何艺术创造和设计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图形想象也一样。它可以采用一种浓缩式的传递信息的方法。每个观者的阅历、经历和所处环境不同,对图形的理解也一样,因此图形要有联想的空间。用生活中的小的形象往往能够引发、联想到大的概念,时空上也常有较大的跨度。想象的形态设计师必须具备常人所没有的,吩咐而深刻的超自然的想象力,并能够凭借这种想象力创造出超越自然现象的形态,也就是想象形态。想象的形态通常会使人产生两种情绪反应:自由、美好,以及恐怖、不满、憎恨。这是人类生理和心理的状态,是种无形的不可视的心灵感应。把它们以视觉额=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即为想象形态。想象的形态都是虚构与幻觉。在真实与想象之间应有哲学般的思考,但它又不是哲学,而是艺术;它似乎远离自然,而其实与自然又最接近,它靠想象力和创造力把表面上毫无联系的事物结合在一起,同构、共生。重像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象按照一定的内在联系与逻辑相互重合,系统合成一个新的形象,我们称之为重像。它们都会产生新的品种、新的生命、新的系统。变像按照一定的目标,利用形的相似性,把一种形象渐渐的变为另一种形象称之为变像。重像在于重合的意义,也就是形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变像也是渐变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然间始终处于渐变的过程中,比如,从从蚕到蛹在到蛾的变化是渐变、水遇冷结冰是渐变;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又是突变平面构成教案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平面构成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式美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通过学习,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运用到专业设计中。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概论.2.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3.平面构成成的造型要素.4.基本形.5.骨骼.6.平面构成的形式.授课方式:讲授,实训,多媒体,范例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授课方式:讲授课题导入:包豪斯:1919年,德国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建立"国家包豪斯学院"是欧洲现代主义设计核心。包豪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主义。另一方面,构成主义所倡导的抽象几何形式,又使包豪斯在设计上走向了另一种形式主义的道路。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一.构成的概念:"构成"就是将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原则组合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构成分为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三种形式,被当今设计领域称为三大构成,广泛应用到诸多的现代科技美学设计领域中.二.构成与设计,绘画的区别1.构成与绘画的区别绘画讲概括,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位,然后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2.构成与设计的区别相同点:都是在技术性,事物性的同时,伴随着理性的直观探求.不同点:构成不等于设计,构成去掉了时代性,地方性,社会性,生产性等诸多发面的活动,因而被称为是纯粹的构成.三.构成设计的观念二十世纪得艺术大师毕加索创造了立体派绘画,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把视觉表象进行分析,即把描绘的对象的"感觉"拆开,按某种标准确定为有意义和无意义的部分,然后按一定的规律把他们重新组合,重新装配.这时人们所遵循的标准和装配原则,已不是来自客观物象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作者一定的思想观念和艺术的观察方式,表现方式.四.平面构成的概念1.定义: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单从词义上理解就是二维平面的形态组合构成形式.平面构成是将既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在二维的平面内依照美的形式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创造出新的形态及理想的组合方式,组合秩序.平面构成从本质上讲就是平面设计,但不是应用性的平面设计,因为它不具备应用性功能.2.应用性平面设计的定义:在二维平面上将文字,色彩,图形三大要素,按照构成美的形式法则规律,按照一定的创意构思,在不同的媒介上组合构建起来,已期达到特定的功能和视觉传达目的.涉及领域:平面广告设计,书籍装桢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等.五.平面构成的来源1.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前卫运动和设计运动,引发了一场如何将艺术与工业联系起来的讨论,认为设计具有工程师和艺术家工作的双重性.之后,在设计领域出现了构成派的形式特征,在一些海报和书装设计上采用前卫的拼贴手法,设计的版式高低错落,字体大小参差,强调抽象的几何形构成,黑白对比,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2.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再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与1917-1931年之间形成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他们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却有一本名为"风格"的杂志的核心刊物,绝对抽象原则,即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构成来体现宇宙的和谐法则.风格派的平面设计特点体现在他的杂志上,特点是完全的蒙德里安式的纵横构成,字体采用无装饰线体,版面构成采用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矩形,没有其他装饰,显示出高度的理性的抽象化特点.3.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运动发生在二十世纪初,艺术与设计领域的现代主义运动,未来主义版面设计中违反了正规的编排方式,将文字作为图形元素,在版面上有节奏的自由组合,同时打破纵横分割布局,使版面产生活跃的跳跃,在理性之中寻找变化,极聚设计的现代感.4.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建立,有35岁的建筑设计师沃尔特,格罗佩斯任院长,包豪斯学院与平面构成有最直接的关系,因为"构成"这么课首先在学院开设的,融合了当时欧洲各国最先进的艺术与设计思想,成为世界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最大的贡献是开创性的设立了基础课程和推行崭新的教学方法,建立了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室制度,在基础课教学中以抽象的图形和色彩,材料和肌理等元素的形态构成作为研究对象,鼓励学生对这些元素构成进行理性的分析与实验,培养学生崭新的,理性的,敏锐的视觉认识和表现能力.六.平面构成所用的材料和工具课程需要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并不复杂,但对于材料,工具和技法的掌握,也并非易事.1.工具笔:毛笔,钢笔,铅笔,签字笔,马克笔,针管笔.绘图仪器:直尺,三角板,圆规.2.材料纸张:白卡纸,白板纸.颜料:水粉颜料,中华墨汁课后小结:第二章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教学目的:认识设计美在设计中的意义,学习形式美的基本要素.教学重点:将形式美的基本要素灵活应用到设计中.教学难点:侧重培养学生利用构成形式美的视觉形式与心理效应,寻求得到最佳效果的表现手段.授课内容:1.对比与统一2.对称与均衡3.节奏与韵律4.黑白灰关系授课方式:讲授课题导入:对比在造型艺术和设计艺术中的法则是普通性的,对比存在于所有形态构成当中.如黑白对比,虚实对比,疏密对比,方与圆的对比,大与小的对比,刚与柔得到对比等等.而统一却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统一的事物,统一和对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就是说对比中有统一,统一中存对比.授课内容:一.对比与统一在平面设计中,对比是形态间的变化和冲突,统一是形态间的相互联系及组合秩序.有时对比占主流,有时统一占主流.二.对称与均衡对称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体就是一个对称形态的典型代表,如人的双眼,双耳,双手,双脚,对称在大自然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平面构成中的对称是指中心线的两侧的形态在位置大小上相互对应.对称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完全的平衡,具有端庄祥和,严谨稳定的美感.对称的美是永恒的.平面构成中的对称分为绝对对称和相对对称.而均衡的概念是非数理的,是一个纯粹艺术的概念.均衡是各种形态构成在画面上非对称性平衡状态,均衡是人的一种主观视觉感受,是多种形态在平面上构成美的基本要求.三.节奏与韵律节奏与韵律是从音乐和诗歌里引入的概念.节奏是不同强弱,长短的声音有规律交替出现的现象,韵律是和谐悦耳有节奏声音组合的规律.平面构成中的节奏与韵律是指各元素组合时,在某种秩序下起伏变化的规律.最典型的例子体现在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和重复型特异构成上,这些构成形式体现了一种重复性的节奏和起伏变化的韵律.而在另外一些构成形式中,节奏与韵律却显现出一种自由性.四.黑白灰关系黑白灰本来是一个明度的概念,但在平面构成中,黑白灰不仅是一个明度的概念.只要是有一个以上的元素参与构成,就必然在画面上产生黑白灰关系,各种形态元素的组构,通过面积的大小,位置的变化,排列分布的疏密而自然形成黑白灰关系.反过来说,画面黑白灰关系要达到视觉上完美的状态,必须要研究黑白灰的分布关系,也就是构成元素面积的大小,组合的疏密.黑白灰关系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指画面一般意义上的明度深浅色调,大家要特别注意"关系"二字,关系二字的含义着重在研究因元素的组合,大小,疏密而产生的视觉模拟明度和绝对明度的综合关系.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对比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黑白灰关系这四大形式美法则是适合于所有视觉艺术领域的普遍法则,它组成了整个宇宙的和谐之美.课后小结:第三章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教学目的:理解构成三要素的特征及三要素的构成规律,结合形式美法则,将三要素灵活应用于专业设计中.教学重点:造型元素的特征及构成规律.教学难点:通过大量的鉴赏及严格的分析过程,体验造型元素与视传的关系.授课内容:1.点的特征.2.线的特征.3.面的特征.授课方式:讲授,实训,点评课题导入:构成设计中的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础的,它存在与任何造型设计中.对于一个设计着来说,点线面的构成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这些基本要素及构成原则,是我们研究其他视觉元素的起点,点线面通常被称之为"构成三要素".授课内容:第一节点的特征一.点的定义:在几何学中:点没有大小,没有形状,是只具有位置的无限小的抽象概念.(只有位置,没有面积)在平面构成中:"点是相对而言的",是绘画语言的最小单位,有任何的外形特征(圆方尖以及自由形等)二.点的视觉属性与情感表达圆点:单纯,饱满,光润,易运动,完整有灵气,柔顺方点:厚重坚实,静止稳定,冷静平衡,滞留感尖点:锐利,醒目,跳跃自由点:形象随意,自在,往往具有方向性,形成某种视觉动态,有线的因素在内(如标点符号,音符,笔画)实点:真实,肯定大点:简洁,单纯,缺少层次小点:丰富有光泽,琐碎,零落虚点:虚幻,飘渺三.点的特征1.点的线化:将点按一定的密度有秩序的排列起来,这些点看起来就会有线的感觉,同时点的特征就会减弱,由于点的各种大小和形状,就赋予了这些线条非常奇妙的造型表现力.点在线的轨迹上排列疏松虚线感点在线的轨迹上排列致密实线感(越密线感越强)2.点的面化:无数的点不同方向密集排列,可构成面,点的特征就融入面中.可以产生神秘朦胧美感.点排列的疏松面就越虚淡点排列的致密面就越实在四.点的构成形式点细小,又具有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特征,其表现力是无限的,可创造出丰富的形态,不管是点构成线,点构成面或是点构成其他形态,点的构成都分为:等点构成,差点构成,网点构成.1.等点构成:由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点构成画面.单纯质朴有趣,视知觉感强.2.差点构成:由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点构成画面,画面变化多,层次丰富,具有运动感和现代科技特征.3.网点构成:现代印刷技术的一种特殊的构成形式,分辨率.在平构中,可以将点放大,让点的形态在画面上显现出来,有张力,具有肌理感和理性特征的表现方法.五.点的错觉视觉与客观不相一致所产生的现象,由于点的排列位置,色彩明度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大小,远近,空间等感觉.大小的错觉(因环境对比产生大小的变化).同等大的两个圆点,上下并置,上边的圆感觉稍大。带圆角的正方形,四边感觉略向内弯,不丰满。采用稍向外弯的弧线,效果较丰满。六.点的相对性自然界中任何形态只要缩小到一定程度,可称为点.如:窗户是建筑物中的点,建筑物是城市中的点;人是花坛中的点,花坛又是广场中的点.作业:点的构成规格:25*25CM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第二节线的特征一.线的定义:在几何学中:线是点运动的轨迹,有长度有曲直变化,没有粗细变化.在平面构成中:线有位置,有色彩,有宽度厚度与长度.它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使其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二.线的视觉属性与情感表达直线:给人以平静,明快,硬朗,锐利之感长直线:显舒缓速度短直线:显急促刺激水平线:安静,高速运动垂直线:刚强,端庄,急速升降感斜线:飞跃,下滑折线:可塑性强,动荡不安,焦躁曲线:给人以柔美,优雅,轻松之感,表现弹力借用绘图工具:光滑而理性,坚定果断,方向明确手绘的曲线:有张力,顿挫上产生变化,具有生动丰富表现力几何曲线:(弧线,抛物线,波状线)规范,典雅自由曲线:自由,轻快,随意,奔放,有个性粗线:有力,厚重,豪放,轻松感细线:秀气,锐利,细致,敏锐感,紧张感三.线的构成形式1.线的面化线虽然是独立的造型元素,但由于线进行某些方式组合,又可转化成面的形态,这就是线的面化.线的面化有两种形式:A.线的反复平行排列,可转化成面的形态.不同形状的线排列,可以形成不同的面的形态.可以是光滑平整的面,也可以是粗糙不平的面;可以是单薄柔弱的面,也可以是刚强突出的面.B.将线合围也可形成面,线成为面的边界轮廓.这种面是虚空的,必须加以各种各样填充,才能显示面的肌理特征.2.等线构成粗细相等的线排列组合而成,可以是直线,曲线等等.线越粗,造型越简洁突出;线越细,造型越精细.3.差线构成由粗细不同的线排列组合而成.差线构成有三种情况:A.线与线之间的粗细变化或形状变化;B.每跟线的一端到另一端产生的粗细变化;C.每一根线的一端到另一端依据造型而产生阶梯状的粗细变化,也称为屏线构成.四.线的错觉作业:线的构成规格:25*25CM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第三节面的特征一.面的定义:几何学中,面是是线移动后的轨迹,线的移动方向必须与线构成一定角度。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面没有厚度。平构中的:1.面是二维空间最复杂的构成元素,不具备三维特征。2.面没有厚度。二.面的形态特征与心理特征1面的相对性面的长度、宽度与整体比例产生大的差异,面的性质便向线和点的性质改变。2面的分类与心理特征(1)几何面可以用数学几何公式对其进行描述的。特征:简洁、安定、秩序、具有男性特征,但略呆板,缺少变化。(2)自由面不可以用数学几何公式描述的。特征: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因素,具有女性特征。(3)实面连续不间断记录的线的轨迹。特征:轮廓清晰,有明确领域感和视觉重力,稳定、坚实、明朗。(4)虚面间隔记录的线的轨迹。间隔记录的频率越低,虚面越不清晰。特征:神秘、变化莫测、虚幻。3.面的错觉(1)大小的错觉(因环境对比产生大小的变化)(2)同等大的两个圆,上下并置,上边的圆感觉稍大。(3)带圆角的正方形,四边感觉略向内弯,不丰满。采用稍向外弯的弧线,效果较丰满。第四节点、线、面的视觉因素1视觉经验作用形状不仅是由当时刺激眼睛的东西决定的,眼前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新的经验图形总是与过去曾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有时图形中包含着一些模糊的特征,所以在适当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如图所示,如果突然被告之,他画的是一只正在从窗口前经过的长颈鹿,其形状马上就会改变,因为语言的描述激起了一种与眼前的图形相联系的记忆痕迹。2设计中的视觉次序(1)居于中央部位或处于水平及垂直方向的形易成图形,且易被注意。(2)封闭的图形比开放的图形更易显现出来。(3)在一定领域中,异制性图形比相同性质的图形更容易显现出来。(4)形的群化,或对称的图形,即相同因素放在一起,有秩序的排列,因具有相类似性,易成图形。(5)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头脑中容易成像,故易成为图。如冬季玻璃窗上所结的冰花,人们往往容易感觉出有些部位像棵树。天上浮动的云彩像一种动物。这由于在视觉经验中所积累起来的形象,在观察事物时所产生的结果。按照上述原理,平面设计过程中,我们是可以安排观察者的视觉中心,进而调整画面的视觉次序.作业:点、线、面的综合构成规格:25*25CM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第五节基本形一.基本形的概念:基本形是用点,线,面的基本元素,构成设计形态的基本单位形象.二.基本形的产生:1.加法:基本形是由两个形象相加,相切,相交等组合方法而成的.即是由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相加在一起而成的新形象.2.减法:基本形是由两个形象相减而成的.即一个形象被另一个形象所减后形成的形象.三.基本形的组合关系:基本形是由基本元素点,线,面,基本形态圆,方,角,经过多种组合方法而形成的,构成新的形.1.分离:形与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2.相切:形与形的边缘相接触.3.重叠:一个形覆盖在另一个形之上,产生前后关系形成一远一近的层次感.4.透叠:形与形透明相交.5.联合:两形交叠,彼此联合成一个新的形.6.差叠:互相重叠的地方可以看见.7.减缺:一个形被另一个形局部遮挡,形成新形.8.重合:形与形之间套叠在一起,如果两个大小,黑白不一样的形重合在一起,就会产生新的形.四.形象的群化群化是基本形重复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可作为标志,标识,符号等设计的一种手段.群化构成设计精练有力,突出明确,具有符号性强的特点.1.群化构成的基本要领A.群化构成要求简练,醒目,设计时基本形不宜太多,太复杂.B.群化图形的构成要完整,美观,注意整体和外观美.C.注意构图的稳定与平衡关系.D.基本形要简练,概括,避免纤细和琐碎.E.基本形之间的位置关系要适当,避免形成过于松散或拥挤的形象.2.群化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A.基本形的线性组合.B.基本形的对称或旋转放射组合C.基本形的三角组合.D.基本形的多方向的自由组合.五.群化的方法1.对称2.平衡3.平稳4.反映5.旋转6.扩大7.错位8.回旋课后小结:第四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教学目的:掌握平面构成的几种主要形式,加深对形与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形的组织创造力.教学重点:对美的形式法则的理解和对基本形式的掌握.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形象观念.授课内容:1.重复构成:2.近似构成3.渐变构成4.发射构成5.特异构成6.分割重组构成7.空间构成8.肌理构成课题导入:平面构成常见的形式,有规律性和非规律性两大类:有规律的构成形式有重复,近似,变,发射,特异等;无规律的构成形式有密集,对比,分割,肌理,空间等。授课内容:第一节重复构成一.定义:指同一个画面上同样的造型重复出现的构成形式.二.特点:采用重复的形式,加深印象,使主题的以强化,也是最具秩序和统一观感的手法.三.构成形式:1.基本形的重复基本(形状,大小,色彩,肌理都相同)反复排列出现,易产生统一的观感,处理不当产生单调乏味感,在统一中寻求变化为设计要点,编排时注意单元形的方向,空间变化.2.骨骼的重复每个空间单位,完全相同的骨骼就是重复骨骼.3.重复骨骼与基本形的关系:A.无作用性骨骼:重复基本形需放在重复骨骼的十字交叉点上,一方面可由基本形本身的大小,方向来增加变化或调节尺度,造成单元形的连接与重复,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B.有作用性骨骼:重复的基本形可纳入重复的骨骼内,并可在骨骼单位内进行方向或位置变化以丰富画面.4.重复构成的基本类型A.绝对重复:在重复骨骼中,以同种方法排列,重复单元形的构成形式.具有统一严谨的观感,但易平淡,呆板的印象,应增加单元形的变化要素.B.相对重复:严谨中显示丰富.在整体重复的前提下,部分要素产生规律性变化的构成方式.作业:绝对重复构成一张规格:25*25CM要求:原创性,基本形的选择要有所创新,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近似构成导入:在自然形态中,严格的绝对的相同的形象是不存在的,即使是相同大小的东西,他们的质量,物理结构也是完全不相同的,比如,蓝天的白云,海洋的波涛,植物,树叶,人的形象.一.定义:形态的接近或相似.二.特点:求大同,存小异,方能取得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效果.三.基本形的近似:彼此类同的一系列基本形.1.联想:从品种,意义,功能,同谱,同族,同类等方面,取其相似又不相同的某种因素.2.削切:用将某一种完整形象变成不完美,使它残缺或削碎等手法获得.3.联合:有两个或更多形象组合后,在方向位置方面进行变化,可造近似形象,使其在形状,大小上有变化,所造成的基本形更丰富.4.填色变动:以重复方格为基础,对每个方格作相同的分割,允许方向的变动,即"理想模式"便可达到一系列近似基本形.作业:近似构成一张规格:25*25CM要求:原创性,注意形态间的趣味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第三节渐变构成一.定义: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渐地有规律循环变动,它会产生节奏,韵律,空间,层次感.二.特点:渐变是矛盾缓和地发生变化,而不是强烈的.渐变讲究的是一个速度,要讲究速度的急缓.求大同,存小异.三.构成形式:渐变是多方面的,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细,距离方向,位置,层次,色彩的明暗,色调,声音的强弱,却可达到渐变的效果.1.基本形的渐变:A.形象渐变:两个不同的形象,均可以从一个形自然地渐变成另一个形,中间过度阶段要消除个性,取其共性.B.大小渐变:基本形逐渐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可营造空间移动的深远感.C.方向渐变:基本形的方向逐渐有规律的变动,造成平面空间中的旋转感.D.虚实渐变:用黑白正负变化的手法,将一个形的虚形渐变为另一个形的实形.E.位置渐变:将基本形在画面中或骨骼单位内的位置,有序的移动变化,使画面产生起伏波动的效果.F.明度渐变:基本形的明度由亮变黑的渐变效果.2.骨骼的渐变:A.等比渐变:一个基数所的的乘方,依次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B.等差渐变:数列各项之差.C.费勃那齐数列:数列相邻两项的数字和为第三项数值.D.单项渐变:又称一元渐变,即把骨骼线一个单元等距重复,另一个单元则逐渐加宽或变窄.E.双向渐变:又称二次元渐变,即两种组合线同时变化.F.阴阳渐变:将骨骼宽度扩大成面的感觉,使骨骼与空间进行相反的宽窄变化,即可形成阴阳,虚实转换渐变.作业:渐变构成构成规格:25*25CM要求:原创性,注意速度的控制,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发射构成发射得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广泛,如贝壳的螺纹,炸药的爆炸等,也可以说发射是一种特殊得重复或特殊的渐变.一.定义:1.是一种特殊的重复,是基本形或骨骼单位环绕一个或多个中心点向外散开或向内集中.2.是一种特殊的渐变,同渐变一样,骨骼和基本形要做有序的变化.二.特点:1.必须向四周扩散或向中心聚集.2.具有明确的中心点.(发射点可一个也可多个,可在画内也可在画外,可大可小,可动可静)三.构成形式:1.离心式:基本形的方向性为向外扩散,发射点在中心部位,有向外运动感.2.向心式:基本形的方向性为向中心归拢,形成发射点在画面外的效果.3.同心式:基本形的发射点不动,而基本形的排列数量却成倍增加,形成实际上是扩大的形式,扩散的形式.4.移心式:基本形按照一定的动势,有秩序的移动放射点的位置,使发射形式有规律的移动变化.5.多心式:在一幅画中基本形以多个中心为发射点,形成丰富的发射集团.作业:发射构成规格:25*25CM要求:原创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第五节特异构成一.定义: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的反差性或动感,产生趣味性,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异是规律破坏局部和秩序的整体间的对比,特异部分总能形成视觉中心,引起注意,如万绿从中一点红,鹤立鸡群都是特异现象.广告设计中,用此手法,引起惊奇,传达强烈的视觉效果.二.特点:特异构成要求形态间的突破既要有巨大反差,两者之间又必须要有很巧妙又很有趣的联系,特异部分应集中,数目应稀少,巨大的反差和巧妙的联系是特异构成的显著特点和要求.三.构成形式:1.位置的特异:基本形在其位置上的特殊性,能延长视觉停留的时间,产生引导视线的作用,使其突出.2.形象的特异:再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中,有小部分基本形状发生变化与其他基本形形成对比.基本形在形象上的特殊性,能增强形象的趣味性,使形象更加丰富,并形成衬托关系,放在与其他形象有关的形象中,既不牵强而又要有适当的对比.3.方向的特异:基本形在方向上的特殊性,能形成视觉流程,使画面保持平衡,形成律动关系.4.大小的特异:基本形在大小上的特殊性,能强化基本形上的形象,使形象更加突出鲜明,也是最容易运用的特异.5.色彩的特异:色彩处理上,能丰富画面的层次,使黑白灰的关系更加清晰,明快,可以填黑,勾线,空白等表现手法中得到色彩的特异.6.肌理的特异:使形象更加丰富,质感更加强烈.7.空间的特异:在画面中,有不同于其他形象空间的形象空间元素出现,有时可以结合平面空间的特性,比如矛盾性,暧昧性,形成趣味性较强的画面效果.8.骨骼的特异:规律性可见的骨骼当中,局部出现不同于其他的骨骼线,形成骨骼特异.特异的骨骼线可以是形状,方向,大小,规则与非规则,封闭与开放等变化.作业:特异构成规格:25*25CM要求:原创性,注意画面中的趣味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第六节分割重组构成一.定义:将画面按需要进行切割分解,然后重组新的画面.即:一种破坏行为.二.特点:破坏的过程富于秩序,破坏的产生部位,建构新形象而产生意义的意残重构或剪切图形,再按某种规律重新组构,使图形焕发新意的剪切重构.三.构成形式:1意残重构:概念:由于秩序性的破坏而产生新的形象,并赋予新的意义.实质:一部分形发生了质的变化,性质转化的部分破坏原来的规律性,切割整体,形成强烈的残破印象.由于残破部分具有特定的造型意义,诱导人产生思维上的联想.2.剪切重构:概念:将原有形象剪切分解成若干部分,改变其组织结构,改变其组织结构,按主观创意进行新的组合.实质:在破坏原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新规律,在"破坏"基础上"重组",使图形焕发出新奇,和谐和梦幻般的感觉.A.规律错位:将原图形剪切分解成条状或方格状的单位,再按一定的秩序组构,可稍加错位,.保持原来的基本影象,造成似残非残的观感.B.散点错位:按全新的规律组构剪切单元,画面可均匀分布,也可组织成疏密有致的形式.3.自由分割:公元前6世纪,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为探索艺术中的节奏规律,曾把一段长线分为两段,并从中发现1:1.1618的比例关系是构成美的标准尺度.哲学者柏拉图称为"黄金分割"自由分割,比例与数列分割等.A.等形分割:要求形状完全一样的重复性分割,有整齐划一之美感.B.自由分割:是不规则的,给人以活泼自由之感.C.比例与数列分割:利用比例和数列的秩序进行分割,给人以完整,秩序,明朗的感觉.a.1:1.1618b.费勃那齐数列 c.等差数列d.等比数列作业:分割重组构成规格:25*25CM要求:原创性,注意版面的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做工细致,形式美法则的运用.第七节空间构成一.定义:在平面上,空间上一个视觉幻像,是在二维平面上模拟三维空间的形式,使二维平面具有长,宽和深度的空间构成.在平面构成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工地围挡施工方案
- 龙岩市中医院风湿病合并妊娠管理考核
- 淮安市人民医院微创手术设备使用维护考核
- 学校教辅选用管理委员会成立方案
- 合肥市中医院计划生育护理规范考核
- 盐城市中医院专科护理服务拓展考核
- 东营市中医院护理教学内容设计考核
- 湖州市人民医院平衡功能检查考核
- 盐城市中医院应对上级部门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与指挥能力评估
- 吉安市中医院支气管动脉栓塞考核
- 【教学创新大赛】以能力为导向的立体化课堂构建与实践-“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 上海中级口译教程3专题培训课件
- 因式分解练习题库(经典、精心整理)
-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及例句翻译】
- 2023上海中考数学真题18题、24题、25题全解析
- 重庆水轮机厂业绩表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科学与技术》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 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
- FZ/T 80004-2014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 架空与电缆混合110kV线路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 光伏电站运维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