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确定细菌菌液的浓度一、本文概述细菌浓度的快速准确测定在生物学、医学、环境监测和食品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细菌计数方法,如平板菌落计数法,虽然准确,但耗时较长,不利于快速响应和在线监测。近年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因其操作简便、快速且成本较低等优点,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快速确定细菌菌液浓度中的应用,分析该方法的原理、操作步骤、影响因素及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首先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细菌浓度测定中的应用背景。随后,详细阐述了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步骤的操作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影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菌浓度的主要因素,如菌液类型、波长选择、测定时间等。结合实际应用案例,展示了该方法在细菌浓度快速测定中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确定细菌菌液浓度的理论和实践指南,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性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主要依赖于物质内部的分子或离子在受到紫外和可见光照射时,会吸收一定波长的光能量,导致光的强度减弱。这种光吸收现象与物质的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Law),该定律指出,当一束单色光通过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吸收层厚度(b)成正比。在细菌菌液浓度测定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主要利用细菌细胞内某些成分(如核酸、蛋白质等)对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具有吸收作用。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这些成分的含量也相应增加,从而导致对紫外光的吸收增强。因此,通过测量菌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间接推断出菌液的浓度。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菌液浓度是一个相对值,而非绝对浓度。由于不同种类的细菌其细胞成分和结构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菌种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测定,并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判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其快速、简便、灵敏的特点,在细菌菌液浓度测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实验条件,可以获得较为准确的结果,为后续的细菌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三、实验方法与步骤取一定体积的细菌菌液,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进行适当稀释,以确保菌液在分光光度计的检测范围内。根据细菌菌液的光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测定。通常,600nm是常用的波长,因为它可以反映大多数细菌的密度。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使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调整仪器至零位。根据实验条件和菌液的稀释倍数,将吸光度值转换为菌液浓度。这通常涉及到一个标准曲线,该曲线描述了吸光度与菌液浓度的关系。如有条件,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如菌落计数法)来验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方法与步骤,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细菌菌液的浓度,为后续的生物学研究或实际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旨在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确定细菌菌液的浓度。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细菌菌液进行吸光度测定,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我们观察到随着细菌菌液浓度的增加,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值也相应增加。这一趋势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细菌菌液浓度的快速测定。通过对比实验数据与标准曲线,我们发现实验测得的吸光度值与标准曲线上的对应点非常接近。这进一步验证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细菌菌液浓度测定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还发现该方法的测量范围较广,可以适用于不同浓度的细菌菌液。同时,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高效、成本低廉等优点,为细菌菌液浓度的快速测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注意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例如,菌液中的杂质、细胞形态和大小等因素可能会对测定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使用该方法进行细菌菌液浓度测定时,应尽可能选择纯度高、形态一致的菌液样品,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细菌菌液浓度测定方法。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和分析,我们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我们也指出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五、讨论与结论通过本研究,我们成功地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确定了细菌菌液的浓度。这种方法基于细菌细胞内的特定成分(如蛋白质、核酸等)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值与浓度的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细菌浓度的快速、准确测定。讨论部分,我们发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与传统的细菌计数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该方法还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我们也注意到该方法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如细菌的种类、生长状态、培养基成分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结论部分,我们认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经济的细菌浓度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该方法的优化和改进,以进一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细菌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技术支持。我们也希望该方法能够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推广,为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参考资料:在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准确测定细菌菌液的浓度是实验的关键步骤。传统的菌液浓度测定方法,如肉眼观察和显微计数,既耗时又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近年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因其快速、准确和自动化的优点,逐渐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替代方法。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快速确定细菌菌液的浓度。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当光通过溶液时,某些波长的光会被吸收,其吸收强度与溶液中分子的浓度和性质有关。通过测量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可以确定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对于细菌菌液,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细胞内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的吸光度,从而间接反映菌液的浓度。制备标准曲线: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细菌标准溶液,测量其在特定波长(如600nm)下的吸光度,绘制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测量未知菌液:将未知浓度的细菌菌液在相同波长下测量吸光度,然后根据标准曲线确定其浓度。计算:通过比较未知菌液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利用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未知菌液的浓度。波长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测量波长是关键,通常选择最大吸收峰附近的波长以提高测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避免浑浊和颗粒物的影响:如果菌液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或浑浊物,可能会影响吸光度的测量,需要预先过滤或离心处理。菌液的生长阶段:尽量在菌液的对数生长期进行测量,因为这个阶段的细菌细胞生长旺盛,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含量相对稳定。校正背景吸光度:在测量未知菌液之前,需要先测量空白溶液(如生理盐水或培养基)的吸光度,以校正背景干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快速、准确测定细菌菌液浓度的有效方法。通过制备标准曲线和测量未知菌液的吸光度,可以快速确定细菌菌液的浓度。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而且减少了人为误差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微生物学、生物技术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已成为测定细菌菌液浓度的常用手段,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图即得被测物质的吸收光谱。从吸收光谱中,可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最小吸收波长λmin。物质的吸收光谱具有与其结构相关的特征性。因此,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样品的光谱与对照光谱或对照品光谱的比较,或通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或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收比值而鉴别物质。用于定量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一定浓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一定浓度的对照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或采用吸收系数法求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光谱法(spectrometry)是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光谱法可分为发射光谱法、吸收光谱法、散射光谱法;或分为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或分为能级谱,电子、振动、转动光谱,电子自旋及核自旋谱等。分光光度法是光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可以用朗伯-比尔定律表述如下:E为吸收系数,常用的表示方法,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上述公式中吸收系数也可以摩尔吸收系数ε来表示,其物理意义为溶液浓度c为1mol/L和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数值。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摩尔吸收系数表示为εmax。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吸收系数是恒定的,且与入射光的强度、吸收池厚度及样品浓度无关。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之为比色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5个部件组成:①辐射源。必须具有稳定的、有足够输出功率的、能提供仪器使用波段的连续光谱,如钨灯、卤钨灯(波长范围350~2500纳米),氘灯或氢灯(180~460纳米),或可调谐染料激光光源等。②单色器。它由入射、出射狭缝、透镜系统和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组成,是用以产生高纯度单色光束的装置,其功能包括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③试样容器,又称吸收池。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分为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前者适用于紫外到可见区,后者只适用于可见区。容器的光程一般为5~10厘米。④检测器,又称光电转换器。常用的有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后者较前者更灵敏,特别适用于检测较弱的辐射。近年来还使用光导摄像管或光电二极管矩阵作检测器,具有快速扫描的特点。⑤显示装置。这部分装置发展较快。较高级的光度计,常备有微处理机、荧光屏显示和记录仪等,可将图谱、数据和操作条件都显示出来。仪器类型则有:单波长单光束直读式分光光度计,单波长双光束自动记录式分光光度计和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应用范围包括:①定量分析,广泛用于各种物料中微量、超微量和常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的测定。②定性和结构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还可用于推断空间阻碍效应、氢键的强度、互变异构、几何异构现象等。③反应动力学研究,即研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测定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探讨反应机理。④研究溶液平衡,如测定络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酸碱离解常数等。由于环境因素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定前校正测定波长。常用汞灯中的较强谱线83nm,65nm,28nm,73nm,16nm,15nm,02nm,66nm,83nm,07nm与96nm;或用仪器中氘灯的02nm与10nm谱线进行校正;钬玻璃在波长4nm,5nm,7nm,9nm,5nm,0nm,5nm,2nm与5nm处有尖锐吸收峰,也可作波长校正用,但因来源不同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微小的变化,使用时应注意;近年来,常使用高氯酸钬溶液校正双光束仪器,以10%高氯酸溶液为溶剂,配制含氧化钬(Ho203)4%的溶液,该溶液的吸收峰波长为13nm,10nm,18nm,44nm,47nm,31nm,28nm,30nm,29nm,64nm和52nm。仪器波长的允许误差为:紫外光区±1nm,500nm附近±2nm。可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检定。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mg,精密称定,用005mol/L硫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并计算其吸收系数,并与规定的吸收系数比较,应符合表中的规定。中未显示公式吸收系数。可按下表所列的试剂和浓度,配制成水溶液,置1cm石英吸收池中,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应符合表中的规定。含有杂原子的有机溶剂,通常均具有很强的末端吸收。因此,当作溶剂使用时,它们的使用范围均不能小于截止使用波长。例如甲醇、乙醇的截止使用波长为205nm。另外,当溶剂不纯时,也可能增加干扰吸收。因此,在测定供试品前,应先检查所用的溶剂在供试品所用的波长附近是否符合要求,即将溶剂置1cm石英吸收池中,以空气为空白(即空白光路中不置任何物质)测定其吸光度。溶剂和吸收池的吸光度,在220~240nm范围内不得超过40,在241~250nm范围内不得超过20,在251~300nm范围内不得超过10,在300nm以上时不得超过05。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光度,或由仪器在规定波长附近自动扫描测定,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读数,以在3~7之间为宜。仪器的狭缝波带宽度宜小于供试品吸收带的半宽度的十分之一,否则测得的吸光度会偏低;狭缝宽度的选择,应以减小狭缝宽度时供试品的吸收度不再增大为准,由于吸收池和溶剂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因此测定供试品的吸光度后应减去空白读数,或由仪器自动扣除空白读数后再计算含量。当溶液的pH值对测定结果有影响时,应将供试品溶液的pH值和对照品溶液的pH值调成一致。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溶液中被测成分规定量的100%±10%,所用溶剂也应完全一致,在规定的波长测定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后,按下式计算供试品中被测溶液的浓度∶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再以该品种在规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计算含量。用本法测定时,吸收系数通常应大于100,并注意仪器的校正和检定。计算分光光度法有多种,使用时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进行。当吸光度处在吸收曲线的陡然上升或下降的部位测定时,波长的微小变化可能对测定结果造成显著影响,故对照品和供试品的测试条件应尽可能一致。计算分光光度法一般不宜用作含量测定。供试品本身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强吸收,或在紫外光区虽有吸收但为了避免干扰或提高灵敏度,可加入适当的显色剂,使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移至可见光区,这种测定方法称为比色法。用比色法测定时,应取数份梯度量的对照品溶液,用溶剂补充至同一体积,显色后,以相应试剂为空白,在各品种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各份溶液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再根据供试品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其相应的浓度,并求出其含量。也可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同时操作,显色后,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在各品种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对照品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按上述(1)法计算供试品溶液的浓度。除另有规定外,比色法所用空白系指用同体积溶剂代替对照品或供试品溶液,然后依次加入等量的相应试剂,并用同样方法处理制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图即得被测物质的吸收光谱。从吸收光谱中,可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最小吸收波长λmin。物质的吸收光谱具有与其结构相关的特征性。因此,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样品的光谱与对照光谱或对照品光谱的比较,或通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或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收比值而鉴别物质。用于定量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一定浓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一定浓度的对照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或采用吸收系数法求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光谱法(spectrometry)是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和强度进行分析的方法。光谱法可分为发射光谱法、吸收光谱法、散射光谱法;或分为原子光谱法和分子光谱法;或分为能级谱,电子、振动、转动光谱,电子自旋及核自旋谱等。分光光度法是光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常用的技术包括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单色光辐射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被该物质吸收的量与该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光路长度)成正比,其关系可以用朗伯-比尔定律表述如下:E为吸收系数,常用的表示方法,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上述公式中吸收系数也可以摩尔吸收系数ε来表示,其物理意义为溶液浓度c为1mol/L和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数值。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摩尔吸收系数表示为εmax。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以及相应的吸收系数是该物质的物理常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吸收系数是恒定的,且与入射光的强度、吸收池厚度及样品浓度无关。当已知某纯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吸收系数后,可用同样条件将该供试品配成溶液,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由上式计算出供试品中该物质的含量。在可见光区,除某些物质对光有吸收外,很多物质本身并没有吸收,但可在一定条件下加入显色试剂或经过处理使其显色后再测定,故又称之为比色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5个部件组成:①辐射源。必须具有稳定的、有足够输出功率的、能提供仪器使用波段的连续光谱,如钨灯、卤钨灯(波长范围350~2500纳米),氘灯或氢灯(180~460纳米),或可调谐染料激光光源等。②单色器。它由入射、出射狭缝、透镜系统和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组成,是用以产生高纯度单色光束的装置,其功能包括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③试样容器,又称吸收池。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分为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前者适用于紫外到可见区,后者只适用于可见区。容器的光程一般为5~10厘米。④检测器,又称光电转换器。常用的有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后者较前者更灵敏,特别适用于检测较弱的辐射。近年来还使用光导摄像管或光电二极管矩阵作检测器,具有快速扫描的特点。⑤显示装置。这部分装置发展较快。较高级的光度计,常备有微处理机、荧光屏显示和记录仪等,可将图谱、数据和操作条件都显示出来。仪器类型则有:单波长单光束直读式分光光度计,单波长双光束自动记录式分光光度计和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应用范围包括:①定量分析,广泛用于各种物料中微量、超微量和常量的无机和有机物质的测定。②定性和结构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还可用于推断空间阻碍效应、氢键的强度、互变异构、几何异构现象等。③反应动力学研究,即研究反应物浓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测定反应速度和反应级数,探讨反应机理。④研究溶液平衡,如测定络合物的组成,稳定常数、酸碱离解常数等。由于环境因素对机械部分的影响,仪器的波长经常会略有变动,因此除应定期对所用的仪器进行全面校正检定外,还应于测定前校正测定波长。常用汞灯中的较强谱线83nm,65nm,28nm,73nm,16nm,15nm,02nm,66nm,83nm,07nm与96nm;或用仪器中氘灯的02nm与10nm谱线进行校正;钬玻璃在波长4nm,5nm,7nm,9nm,5nm,0nm,5nm,2nm与5nm处有尖锐吸收峰,也可作波长校正用,但因来源不同或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微小的变化,使用时应注意;近年来,常使用高氯酸钬溶液校正双光束仪器,以10%高氯酸溶液为溶剂,配制含氧化钬(Ho203)4%的溶液,该溶液的吸收峰波长为13nm,10nm,18nm,44nm,47nm,31nm,28nm,30nm,29nm,64nm和52nm。仪器波长的允许误差为:紫外光区±1nm,500nm附近±2nm。可用重铬酸钾的硫酸溶液检定。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约60mg,精密称定,用005mol/L硫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1000ml,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并计算其吸收系数,并与规定的吸收系数比较,应符合表中的规定。中未显示公式吸收系数。可按下表所列的试剂和浓度,配制成水溶液,置1cm石英吸收池中,在规定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应符合表中的规定。含有杂原子的有机溶剂,通常均具有很强的末端吸收。因此,当作溶剂使用时,它们的使用范围均不能小于截止使用波长。例如甲醇、乙醇的截止使用波长为205nm。另外,当溶剂不纯时,也可能增加干扰吸收。因此,在测定供试品前,应先检查所用的溶剂在供试品所用的波长附近是否符合要求,即将溶剂置1cm石英吸收池中,以空气为空白(即空白光路中不置任何物质)测定其吸光度。溶剂和吸收池的吸光度,在220~240nm范围内不得超过40,在241~250nm范围内不得超过20,在251~300nm范围内不得超过10,在300nm以上时不得超过05。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批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点的吸光度,或由仪器在规定波长附近自动扫描测定,以核对供试品的吸收峰波长位置是否正确,除另有规定外,吸收峰波长应在该品种项下规定的波长±2nm以内,并以吸光度最大的波长作为测定波长。一般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度读数,以在3~7之间为宜。仪器的狭缝波带宽度宜小于供试品吸收带的半宽度的十分之一,否则测得的吸光度会偏低;狭缝宽度的选择,应以减小狭缝宽度时供试品的吸收度不再增大为准,由于吸收池和溶剂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因此测定供试品的吸光度后应减去空白读数,或由仪器自动扣除空白读数后再计算含量。当溶液的pH值对测定结果有影响时,应将供试品溶液的pH值和对照品溶液的pH值调成一致。按各品种项下的方法,分别配制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对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测成分的量应为供试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肥市人民医院肾脏淀粉样变分型诊断考核
- 盐城市人民医院骶管注射技术考核
- 赣州市中医院硬式内镜清洗消毒与检查笔试试题
- 绥化市中医院拔罐技术规范化操作考核
- 福州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伤口造口护理考核
- 徐州市人民医院生活质量评估专项考核
- 绍兴市人民医院肝肾综合征诊疗进展考核
- 鹰潭市中医院老年疫苗接种评估与咨询考核
- 宿迁市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伦理与决策能力考核
- 吉安市中医院输血科主治医师晋升考核
- 2025-2030中国心室辅助血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新高考英语Ⅱ卷真题听力原文
- 稀土行业股票投资价值分析-以北方稀土为例
- 检验实验室管理制度检验科SOP文件
- ktv公主劳动合同范例
- T-CCTAS 177-2024 高速公路改扩建交通组织设计费计算指南
- 展会商务礼仪培训
- 《桥梁敷设高压电缆工程技术规范》
- 万达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 内眼手术病人的护理
- 工程维保服务内容措施及售后服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