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
静女
静女
《诗经•邢风》
者争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久
爱领而不见,搔首峋漏气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外
彤管有炜说怪女美®。
自牧归蔗®,洵美且异久
匪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注】①静女:娴静的女子。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
淑女、硕女也。”姝(Shu):美丽、漂亮。②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
一说指城上的角楼。③爱:同“菱”,隐藏。④跳蹦(chichu):徘徊不定。⑤娈(luGn):
美好。⑥贻(yi):赠。彤管:红色的管状物。一说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即下一章
说的“美”。⑦有:形容词词头。炜(wei):色红而光亮。⑧说怪(yueyi)女(面)美:
喜爱你的美丽。说,同“悦”。怪,喜悦。女,同“汝”,你。⑨牧:城邑的远郊。归:同
“馈”,赠送。美(ti):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⑩洵美且异:确实美好而且与众不
同。洵:诚然、实在。异:特殊。⑪匪:同“非”,表示否定判断。
知人论世
一、创作背景
《邺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青年男女的幽期密约。
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
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
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跑蹦,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跑蹦,望
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哪躅跣蹦,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
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宋人解诗,
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
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二、白话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美送给我,英草美好又珍异。不是美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诵读体悟
一、整体鉴赏
此诗是从男子一方来写的,但通过他对恋人外貌的赞美,对她待自己情义之深的宣扬,
也可看出未直接在诗中出现的那位女子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妨说她的形象在男子的第一人称
叙述中显得更为鲜明。而这又反过来使读者对小伙子的痴情加深了印象。
诗的第一章是即时的场景:有一位娴雅而又美丽的姑娘,与小伙子约好在城墙角落会面,
他早早赶到约会地点,急不可耐地张望着,却被树木房舍之类东西挡住了视线,于是只能抓
耳挠腮,一筹莫展,徘徊原地。“爱而不见,搔首跚胭”虽描写的是人物外在的动作,却极
具特征性,很好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在心理,栩栩如生地塑造出一位恋慕至深、如痴如醉的有
情人形象。
第二、第三两章,从诗意的递进来看,应当是那位痴情的小伙子在城隅等候他的心上人
时的回忆,也就是说,“贻我彤管"''自牧归藁”之事是倒叙的。在章与章的联系上,第二章
首句“静女其娈”与第一章首句“静女其姝”仅一字不同,次句头两字“贻我”与“俟我”
结构也相似,因此两章多少有一种重章叠句的趋向,有一定的匀称感,但由于这两章的后两
句语言结构与意义均无相近之处,且第一章还有五字句,这种重章叠句的趋向便被扼制,使
之成为一种佯似。这样的结构代表了《诗经》中一种介于整齐的重章叠句体与互无重复的分
章体之间的特殊类型,似乎反映出合乐歌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渡历程。
这两章生动地体现了诗人的“写形写神之妙”(陈震《读诗识小录》)。照理说,彤管比
英草要贵重,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欣赏的是它鲜艳的色泽,
而对受赠的普通美草却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别有所感。原来,美
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
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不妨说已成为一个具有能指优势的特殊
符号。接受彤管,想到的是恋人红润的面容,那种“说(悦)择”只是对外在美的欣赏;而
接受美草,感受到普通的小草也“洵美且异”,则是对她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容的异乎
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验,那已经超越了对外表的迷恋而进入了追求内心世界的谐合的高层次
的爱情境界。而初生的柔美将会长成茂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发展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可视
为一种内心独白,既是第二章诗意的递进,也与第一章以“爱而不见,搔首跚胭”的典型动
作刻画人物的恋爱心理可以首尾呼应,别具真率纯朴之美。
二、名家点评
朱熹《诗集传》:“此淫奔期会之诗也。”(第二章)“于是见之矣。”“盖相赠以结
殷勤之意耳。”“言既得此物,而又说怪此女之美也。"(第三章)“言静女又赠我以美,
而其英亦美且异,然非此英之为美,特以美人之所赠,故其物亦美耳。”
胡承琪《毛诗后笺》:“传云:'静,贞静也。'《文选•思玄赋》《高唐赋》注并引《韩诗
章句》曰'静,贞也',天下有奔女而可目之为贞者乎?”
陈子展《诗三百解题》:“《静女》,无疑的是关于男女相悦之诗。”
余冠英《诗经选》:“这诗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力兰泽多芳草②。
采之欲遗③谁?所思在远道久
还顾望旧乡⑤,长路漫浩浩久
同心⑦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①芙蓉:荷花的别名。②兰泽:长着兰草的低湿之地。芳草:这里指兰草。③
遗(w6i):赠送。④所思:所思念的人。远道:犹言“远方”,遥远的地方。⑤还顾:回顾,
回头看。旧乡:故乡。⑥漫浩浩:犹“漫漫浩浩”,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阔无边。漫,路
长貌。浩浩,水流貌。⑦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这里是说夫
妇感情的融洽。⑧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知人论世
一、创作背景
求宦失意,怀乡思亲
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
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断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是《古诗十
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二、白话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他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诵读体悟
一、整体鉴赏
按江南民歌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诗中的“芙蓉”(荷花)与“夫容”谐音,即丈夫的
面容,故“涉江采芙蓉”之人为思妇。“兰泽多芳草”,是说湖岸泽畔,还有很多的兰草,
发出阵阵幽香。这里以花喻人,除了说兰泽多芳草外,也暗示了兰泽有很多美女。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
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采莲是
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两句采用“悬想”写法,转换视角,写远方的丈夫此刻也
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却是漫漫无尽的“长路”
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游子回家的希望渺茫,思念妻子的情感更为强烈。
诗歌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如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
中发出,不但表现出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从妻子的
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夫爱的坚强决心。即使丈夫不回家,即使想念得“衣带渐宽”也“终
不悔”,爱到老死也心甘情愿。结尾“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一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
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读者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
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这就是诗之结句所
传达的意韵,如山泉之曲折奔流,最后终于汇成了飞凌山岩的急瀑,震荡起撼人心魄的巨声。
二、名家点评
在穷愁潦倒的客愁中,通过自身的感受,设想到家室的离思,因而把这一性质的苦闷,
从两种不同角度表现出来。(马茂元《论〈古诗十九首〉》)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①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②,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④在,只是朱颜改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①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
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
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②了:了结,完结。③故国:指南唐。④砌:台
阶。栏:一作“阑”。雕栏玉砌:雕饰华美的栏杆与用玉石砌成的台阶,指宫殿建筑。应犹:
一作“依然”。⑤朱颜改:红润的容颜改变了,指人已憔悴。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
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⑥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千古词帝——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号钟隐,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于961至975年在位,
国破降宋。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虽席鸳无能,但其艺术才华却卓绝非凡。工书法,
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誉为“千古词帝”,对后世
影响亦大。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现存词三十八首,存诗十六首。
二、创作背景
亡国囚徒的悲歌
此词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是时李煜归宋己近三年。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
平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
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词。
三、白话译文
这春花秋月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
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
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诵读体悟
一、整体鉴赏
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
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忍卒读。
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何时了”
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
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
“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终了的事实。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
“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
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
哀。
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
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激发
出进取的激情,而只能在生命决绝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
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
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无休无止、无法遏制。
全词虚设问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
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二、名家点评
他(李煜)身为国主,富贵繁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
到了极点。正因为他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
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唐
圭璋《李后主评传》)
鹊桥仙(纤云弄巧)
鹊桥仙①
秦观
纤云弄巧②,飞星③传恨,银汉迢迢暗度④。金风玉露⑤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⑥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外
【注】①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等。双调五十六字,
上下片各两仄韵,一韵到底。上下片首两句要求对仗。②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
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③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④银汉:天河、银
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⑤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⑥忍顾:怎忍
回头看。⑦朝朝暮暮:指朝夕相守。语出宋玉《高唐赋》。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
人。曾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因政治上倾向于旧党,被目为元祐党人,绍圣(宋
哲宗年号,1094—1098)后贬谪。文辞为苏轼所赏识,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工诗词,词
多写男女情爱,也颇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诗风与词相近。有《淮海
集》40卷、《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又名《淮海词》)。
二、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众说纷纭。扬州大学教授刘勇刚认为,此词是秦观为寄情长沙义
倡而作,写于湘南郴州,时间是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的七夕。绍圣三年(1096)春,秦
观从监处州酒税削秩编管郴州,长沙是必经之路。关于长沙义倡,洪迈《夷坚志补》卷二有
较详细的叙述:“义倡者,长沙人也,不知其姓氏。家世倡籍,善讴,尤喜秦少游乐府,得
一篇,辄手笔口咏不置。”秦观南迁,取道长沙,访潭土风俗,邂逅了这位艺妓。秦观观其
姿容既美,出语真诚,遂亮明身份。艺妓又惊又喜,殷勤款待少游,遍歌淮海乐府。秦观与
她缱绻数日,临别之际,艺妓表达了侍奉左右的心愿。秦观答应她,将来北归重逢,便是于
飞之日。一别数年,秦观竟死于广西的藤县。艺妓行数百里为秦观吊孝,哀恸而死。艺妓的
故事,”湖南人至今传之,以为奇事”。
洪迈提到常州校官钟将之感其事,为艺妓作传,名《义倡传》。当时秦观贬谪的路还要
往南走下去,他与长沙歌女不得不洒泪而别。到了郴州以后,秦观日夜思念他的恋人,但戴
罪之身,人命危浅,相聚又谈何容易?其实《踏莎行•郴州旅舍》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
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沉重叹息也包含了对长沙艺妓的长相思。绍圣四年(1097)七夕,
秦观在郴州写下了这首《鹊桥仙》,借牛女双星的鹊桥相会寄托了他对长沙歌女的思念。
三、白话译文
纤薄的云彩变幻着精妙的图案,飞驰的流星传递出精心的恨憾,牛郎和织女悄然无言,
各自横越过漫长的银汉。秋风白露中的相会虽然短暂,却胜过人间无数寻常的白天夜晚。
缱绻的柔情像流水般绵绵不断,重逢的约会如梦影般缥缈虚幻,鹊桥上怎忍心把归路回
看。两颗心只要永远相爱不变,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厮陪相伴。
诵读体悟
一、整体鉴赏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己有之,如《古诗十九首翅
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
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
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
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
“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接着写织女渡
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儿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
水间”,近在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在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度”,
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
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度”二字既点“七夕”题意,
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复合针刺布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高效驱蚊液与防蚊手环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商场用房屋建筑工程AI智能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塔器填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无人机房产测绘与监控系统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河道清淤与生态修复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智能光伏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塑壳断路器瞬时动作特性测试台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2030年垂直客梯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咪唑啉氨基硅油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特殊液货船惰气系统
- 高中数学《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说课课件
- 卷扬机吊装专项施工方案
- 变压器成本核算、材料用量及报价计算
- (2024年)气胸完整课件
- (高清版)DZT 0212.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盐类 第4部分:深藏卤水盐类
- 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考研复试面试问题整理附面试技巧自我介绍
- 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影响的讨论
- 医院感染护理业务学习
- 吉利汽车经销商运营手册
- 《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