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郑和远航活动一:了解背景,熟悉人物。1.组内交流郑和的资料。2.小组推荐一人到全班交流。(不重复,只补充。)
郑和(1371~1433):明朝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回族,原姓马,出生于云南,12岁入宫做太监,后赐姓郑。郑和体格强健,聪明好学,机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宫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佛”“法”“僧”为三宝,他也因此被封为“三宝(三保)太监”。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对照生字表,读准本课的生字;再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2.组内轮读词语,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码头派遣桅杆风帆罗盘仪器健步抱拳赠送使者炫耀威胁瓷器珊瑚险恶呼啸脱缰撕裂俘虏鬓发顶峰眼界人山人海迎风招展身材魁梧浩浩荡荡规模宏大扶老携幼惊叹不已名扬海外镇定自若波峰浪谷奋勇向前化险为夷3.准备全班抽号朗读码头派遣桅杆风帆罗盘仪器健步抱拳赠送使者炫耀威胁瓷器珊瑚险恶呼啸脱缰撕裂俘虏鬓发顶峰眼界范围人山人海迎风招展身材魁梧浩浩荡荡规模宏大扶老携幼惊叹不已名扬海外镇定自若波峰浪谷奋勇向前化险为夷扶老携幼惊叹不已严阵以待化险为夷活动三:把握内容,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认真思考:①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详写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简写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的伟大意义。想一想这样有详有略地写有什么好处?②根据课后习题3中“三个小标题的提示,找到对应的自然段。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人选。3.小组代表全班汇报。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码头派遣桅杆风帆罗盘仪器
健步抱拳
赠送使者炫耀威胁瓷器珊瑚险恶呼啸脱缰撕裂俘虏鬓发顶峰眼界范围人山人海迎风招展身材魁梧浩浩荡荡规模宏大扶老携幼惊叹不已名扬海外镇定自若波峰浪谷奋勇向前化险为夷11郑和远航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活动一:扬帆起航,感知规模宏大。1.默读课文1-3节,圈画出表示规模大的词句,读一读。2.组内交流。3.班级交流。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做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大者,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而这条船的帆绝非我们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单帆,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它有十二张帆!它的锚和舵也都是巨无霸型的,转动的时候需要几百人喊口号一起动手才能摆得动,南京市在五十年代曾经挖掘过明代宝船制造遗址,出土过一根木杆,这根木杆长十一米,问题来了,这根木杆是船上的哪个部位呢?鉴定结论出来了,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这根木杆不是人们预想中的桅杆,而是舵杆!如果你不明白这是个什么概念,我可以说明一下,桅杆是什么大家应该清楚,所谓舵杆只不过是船只舵叶的控制联动杆,经过推算,这根舵杆连接的舵叶高度大约为六米左右。也就是说这条船的舵叶有三层楼高!航空母舰,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
战船
粮船
水船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郑和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不但具有丰富的航海知识,还久经战争考验,军事素养很高,性格坚毅顽强,最后,他要去的西洋各国中有很多都信奉伊斯兰教,而郑和自己就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按说这只是一次航海任务而已,何必要派郑和这样一个多样型人才去呢,然而事实证明,郑和此次远航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大海而已。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郑和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眼前的茫茫大海。他明白自己此次航程所负的使命和职责,但他并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正在创造一段历史,将会被后人永远传颂的历史。他的心中充满了兴奋,自幼年始向往的大海现在就在他的眼前,等待着他去征服!一段伟大的历程就要开始了!扬帆!无敌舰队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郑和都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不但具有丰富的航海知识,还久经战争考验,军事素养很高,性格坚毅顽强,最后,他要去的西洋各国中有很多都信奉伊斯兰教,而郑和自己就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按说这只是一次航海任务而已,何必要派郑和这样一个多样型人才去呢,然而事实证明,郑和此次远航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大海而已。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郑和在福建五虎门起航,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郑和站在船头,看着即将出发的庞大舰队和眼前的茫茫大海。他明白自己此次航程所负的使命和职责,但他并不知道,此时此刻,他正在创造一段历史,将会被后人永远传颂的历史。他的心中充满了兴奋,自幼年始向往的大海现在就在他的眼前,等待着他去征服!一段伟大的历程就要开始了!扬帆!无敌舰队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活动二:友好交往,感悟远航目的。1.默读课文第4节,思考这节写了郑和与哪些人友好交往?交往的目的是什么?2.组内交流。3.班级交流。研读主题: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资料:
郑和下西洋带往各国的物资有丝绸、瓷器、铁制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手工业品、茶叶、货币、历法、衡器、书籍、药材等等,带回的物资大多是土特产,有香料、药材、生产瓷器所需的原料、珍稀动植物等。郑和和西方航海探险家比较有本质的不同。西方航海探险家他们所到之处就是掠夺、烧杀、欺诈、领土扩张,以达·伽马为例,1502年他在印度洋上遇到一艘没有武装的船,达·伽马下令抢光船上的财物,船上700多人全被烧死,西方的不少航海家都有残忍抢劫的记录。
填空:郑和远航,给各国带去了
。1、想像一下,郑和来到这个国家,他面见国王的时候,他会说些什么?
2、看见这么宏伟的舰队,当地的老百姓会怎么想?想象说话()的远航活动三:战胜风险,感受人物形象。1.默读课文第5节,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凶险,郑和是怎样面对的?你对郑和的评价是什么?2.组内交流。3.班级交流: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着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1)险恶的风浪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了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大的浪花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郑和表现:镇定自若、奋勇向前、化险为夷。结果:战胜了风浪。(2)海盗的袭击郑和表现:严阵以待、迅速、包围、丢、烧着。结果:俘虏了海盗。
郑和经历了重重困难,完成了七次远航的任务,那么郑和远航有何重大意义呢?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正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郑和远航的意义太广泛了,郑和真是一个了不起的航海家!难道你不想对他说几句吗?
课文重点介绍了
的情况,并点明
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
精神和
技术。
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明朝那些事》
陈祖义决定利用假投降麻痹郑和,然后召集大批海盗趁官军不备突袭郑和旗舰,控制中枢打乱明军部署,各个击破。《明朝那些事》
陈祖义为了圆满完成这次打劫任务,四处寻找同伙,七拼八凑之下,居然也被他找到了五千多人,战船二十余艘,于是他带领属下踌躇满志地向明军战船逼近,准备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不出陈祖义所料,明军船队毫无动静,连船上的哨兵也比平日要少,陈祖义大喜,命令手下海盗发动进攻,然而就在此时,明军船队突然杀声四起,火炮齐鸣,陈祖义的船队被分割包围,成了大炮的靶子。目瞪口呆的海盗们黄粱美梦还没有醒,就去了黄泉。陈祖义终于明白,自己已经中了明军的埋伏,这下是彻底完蛋了。《明朝那些事》调节国家矛盾,维护世界和平(暹罗与苏门答腊);收拾拦路打劫,不听招呼的国家(锡兰山国),把国王抓回中国坐牢(够狠);带其他国家国王到中国观光(苏禄国代表团,国王亲自带队,总计人数三百四十余人,吃了一个多月才回去);带回了中国人向往几千年的野兽——麒麟(后来证实是长颈鹿)。《明朝那些事》圆满完成外交使命之外,郑和还成功地开辟了新的航线,他发现经过印度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风暴区,直接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明朝那些事》在前六次航程中,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并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他们拜访了许多国家,包括今天的索马里、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国,这也是古代中国人到达过的最远的地方。《明朝那些事》郑和的船队越过马六甲海峡,将消息传递给各个国家,然后穿越曼德海峡,沿红海北上,驶往郑和几十年来日思夜想的地方——麦加。伊斯兰教派有三大圣地,分别是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其中麦加是第一圣地,伟大的穆罕默德就在这里创建了伊斯兰教。穆斯林一生最大的荣耀就是到此地朝圣。郑和终于来到这个地方,虽然他是一个优秀的航海家,虽然他是一个开创历史的人,但在此刻,他只是一个普通而虔诚的穆斯林。他终于来到了这片梦想中的地方,他终于触摸到了那神圣的圣石,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这是一次长达五十余年的朝圣之旅,五十年前,梦想开始,五十年后,梦想实现。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075.6-2025电子束焊机验收检验第6部分:束斑位置稳定性的测量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件 第十一章大学生的网络心理辅导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能力检测试卷(考点提分)附答案详解
- 2024河北省辛集市中考数学复习提分资料【重点】附答案详解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B卷】附答案详解
- 耐药菌感染的预防护理与控制策略
- 2024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英语》模考模拟试题【学生专用】附答案详解
- 旅游上班合同(标准版)
- 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轨道交通虚拟现实驾驶体验中心项目招标文件
- 信息网络运行维护管理规范方案
- 消防车救火课件
- 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投后管理课件
- 2025年中国荣成市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部分国防教育知识竞赛答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专用交换机(PBX)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家政产康培训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
- 项目整体回购方案模板(3篇)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第三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 法国国家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