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六安市裕安中学中考历史最后冲刺浓缩精华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图片承载了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三幅图片共同承载的历史是A.我国雕刻和冶炼技术精湛B.我国医学成就领先世界C.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卓越D.我国天文学研究成就突出2.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戏诸侯”,该故事反映了当时我国古代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3.观察下列战争态势图,在这场战役中被和平解放的城市是()A.①B.②C.③D.④4.“这是一个重要的条约,使中、俄得到和解,为中、俄两国带来一百七十年的和平,跟十一世纪中国与辽帝国澶州和解带来一百一十四年的和平同样重要。”这个条约是()A.绍兴和议 B.《尼布楚条约》C.澶渊之盟 D.《瑷珲条约》5.“一方面,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另一方面,又使其经济发展陷入僵化”这评价的是A.新经济政策B.苏联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6.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A.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7.明朝中期以后,我国外交出现新形势:开始遭受外国侵略,由此出现了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下列哪项史实体现了上述特点?()A.靖难之役 B.雅克萨之战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8.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证据是A.考古发现B.神话传说C.史料文献D.学者推断9.“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技术群。”“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不包括()A.人类开始制造使用机器 B.科学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C.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 D.新技术成为最活跃的因素10.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A.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C.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中国战败了11.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B.②C.③D.④12.细心研读材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挖据其内在含义。阅读材料,从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A.张骞出使西域B.郑和下西洋C.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D.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13.《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被马克思称赞为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A.导致了美国内战 B.废除了农奴制度C.建立了世界霸权 D.维护了国家统一14.2015年9.29是扬州2500周年城庆日。扬州建城最早可追溯到A.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B.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C.江都王刘非驻广陵D.东吴孙亮修筑广陵城15.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文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B.东汉医学家华佗被尊称为“医圣”C.《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D.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16.下列(如图)能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最可靠依据的是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B.黄帝陵 C.刻有文字的骨片 D.线装版《史记》17.《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该措施的作用是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使诸侯王势力强大 D.强化思想文化的统一18.如果把“大运河的开通””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遣唐使和鉴真东渡”整合为一个学习单元,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A.国家的产生和统一 B.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近代前夜与盛世危机19.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民族的起源 B.多民族政权的并立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20.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从殖民地输入大不列颠的原棉产量情况。其输入产量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771年1789年1802年数量476万吨3257万吨6050万吨A.英国先后打败西班牙与荷兰B.蒸汽机车加强了世界联系C.机器生产刺激了对原料的需求D.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21.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但在危机期间,有一个国家却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个国家是A.苏联B.德国C.日本D.英国22.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运动都在向近代文明过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二者相同之处的是()A.都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B.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C.都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D.都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3.下列有关苏联的历史表述有误的是①戈尔巴乔夫经济、政治改革使苏联权力更加集中②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③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④苏联解体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失败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4.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最早建立国家教育体系的国家有()①法国②德国③印度④美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启蒙思想运动的“领袖”是(__________),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__________)。26.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________”方针;依据“一国两制”的构想,________年,香港回到祖国怀抱27.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一道造福人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朝大文学家的经典之作。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7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三次伟大革命的胜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周恩来材料二: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标志,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第二次伟大飞跃。材料三:美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顾问委员会主席芮立(ElizabethWrlight)说:“我认为大多数人会同意这次会议是最激进的变化之一,也许是中国几十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因为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我认为,从一个实际的角度看,这些变化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发生。”(1)材料一中,周恩来所说的前一个“天安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划时代意义?(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什么事件?革命胜利对中华民族和国家有何重大影响?(3)材料二“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指的是什么?此后我国进入了哪一历史阶段?(4)材料三中“这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决议,使之“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5)概括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共同因素。29.(6分)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众法庭审判官由公民抓签选出,任期只有一年,每个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材料一描述的情况反映了西方早期某个国家实行的什么制度?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皆为非法。”材料二的内容出自英国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材料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一部法律影响很大,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三体现的美国政治体制中的原则通过哪部法律确立的?材料四“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材料四出自什么法律文件?与此文件有关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0.(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俄国农奴制改革给农奴法律上的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有一定的法律自由,改革后农奴积极性非常高,热烈拥护沙皇政府的改革措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推行农奴制改革的俄国沙皇。你同意材料中关于农奴制改革的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C【解析】
根据图片“司母戊鼎”、“农政全书”、“道德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明朝末年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因此三幅图片共同承载的历史是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卓越。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2、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周王室“封建亲戚,以番屏周”诸侯定期向周王室提供力役,军赋,并随天子出征。所以答案选B。3、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神速动作,完成了对北平、天津、张家口的分割包围,截断了国民党从海上南撤和西逃的通道,之后,先后攻克张家口、天津等地。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争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北平国民党军总司令傅作义率领部队接受改编,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图中③处是北平,故C项符合题意;图中①处是张家口,故A不符合题意;图中②处是保安,故B不符合题意;图中④处是天津,故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解题的第一步是认识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是北平。第二步是知道图中的图中①处是张家口,②处是保安,③处是北平,④处是天津。4、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军队被迫投降。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尼布楚条约》为中、俄两国带来一百七十年的和平,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使苏联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了工业强国。但由于苏联模式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随着苏联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苏联的经济僵化。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6、A【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一是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图二是三大改造,图三是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图四是1978年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故BC两项不正确;1950年—1952年的土地改革,农民分配了土地,属于个体经营;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集体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集体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故A项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故D项不正确。综上可知,本题选A。【点睛】本题以四幅图片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点。7、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靖难之役是明朝时期内部的权力争夺的政治斗争,大小和卓叛乱和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受到妥善安置均属于国内的民族问题;雅克萨之战是清朝初年康熙皇帝统治时期,抗击沙俄侵略的战役。故选B。8、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考古发现的历史实物更能真实有效的提供历史资料,让人类了解历史,所以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9、A【解析】
根据题干的“这次科技革命中出现的新技术,其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这众多新技术之间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技术群。”的信息可知,这是描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有:科学技术新成果大量涌现;科技各领域相互渗透;新技术成为最活跃的因素,BCD都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择A。10、B【解析】
通过鸦片战争,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答案选:B。11、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分别代表西夏、金、北宋和南宋。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北宋,③是北宋,故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2、D【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题干“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可知,和平使团是指张出使西域,公元前13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5世纪初的明代,一位中国著名航海家,从刘家港出发”指的是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张通西域、郑和下西洋都体现了古代的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从材料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既有反抗外来侵略,也有友好往来。D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3、D【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这一措施调动了广大黑人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使南方彻底陷入了绝境;美国内战在1865年以北方的胜利宣告结束,废除黑人奴隶制,美国的统一最终得到维护。1862年,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一宣言被马克思称赞为“在联邦成立以来的美国史上最重要的文件”。此文件维护了国家统一,选项D符合题意;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是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选项A不符合题意;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反映美国建立了霸权,选项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A【解析】
依据题意“最早”,结合课本所学,按已知的史料记载,见于《左传》鲁哀公九年即周敬王三十四年、吴王夫差十年,也就是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由此建立扬州城。到今年,刚好是2500周年;A符合题意;吴王刘濞在扬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缔造了扬州首次鼎盛,说明扬州城已经存在。B不合题意;西汉公元前155年,江都王刘非年方15岁,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时,他奋勇参战,立下大功,转封为江都王,国都广陵今扬州,治理原来的吴国,C不合题意;三国时期东吴孙亮修筑广陵城即扬州,D不合题意。由此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点睛:本题是程度型选择题,也叫最佳选择题,有明确的程度型的提示词:最、根本、直接、全面、决定性等词语。解答此类题型,要按题干的要求对几个备选项进行分析比较,比较时要鉴别主次,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15、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被人们誉为“神医”,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AC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6、A【解析】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能为研究人类起源提供最可靠依据,A符合题意;黄帝时期是原始部落时期,不是人类起源时期,B不符合题意;刻有文字的骨片是甲骨文,属于商朝时期,不是人类起源时期,C不符合题意;《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未涉及人类起源时期,D不符合题意;故选A。17、B【解析】
依据题干“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可知是指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而非等级制度,故A不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郡县官员都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中央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故B符合题意。使诸侯王势力强大的是分封制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强化思想文化的统一是秦始皇焚书坑儒,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C【解析】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隋唐的经济文化交流;“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代表了唐朝的繁荣;“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反映出唐朝的对外开放。因此,符合这一单元内容的主题是繁荣与开放的社会。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B【解析】
10世纪初,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60年,阿保机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044年宋和西夏达成和议,促进了与西夏的和平交往,推动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题干反映了宋、西夏、辽多民族政权的并立,B正确;ACD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故选B。20、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半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机器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到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生产规模变得更大,对原料的需求量自然也变得更大,C符合题干;在17世纪以后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A与题干无关;材料中没有体现世界联系加强,B错误;工业革命是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但完成的时间是在19世纪40年代,故D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21、A【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到1937年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的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经济生产总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BCD项国家当时都面临1929年到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A项符合题意,故选A。22、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以来,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教会的束缚下产生的。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表面上是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的文化,实际上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觉醒,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运动是“一战”期间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他们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的情况下产生的;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是中国近代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借助古典文化反封建”不是二者的共同点,符合文艺复兴运动,不符合新文化运动,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二者的相同之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文艺复兴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然后找出两次运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是: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名义,新文化运动激烈地批判了封建礼教,直接把矛头指向封建的儒家思想。23、D【解析】
①结合所学知识,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共产党丧失了执政党的权力,而不是使权力更加集中,故①符合题意;②结合所学知识,苏联在斯大林时期通过两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故②不符合题意;③结合所学知识,1936年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故③不符合题意;④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说明了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但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失败,如中国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④符合题意;由此可见,①④符合题意,即D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即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24、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德国和法国最早建文起国家教育体系。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印度、④美国,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25、伏尔泰孟德斯鸠【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7---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在欧洲兴起,启蒙思想运动的“领袖”是伏尔泰,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启蒙思想家是孟德斯鸠。26、求同存异1997【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在尊重港澳台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下,邓小平创造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依据“一国两制”的构想,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怀抱。27、(1)《论语》(2)苏轼(3)《兰亭集序》
(4)列夫·托尔斯泰【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论语》。(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经典之作。(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被赞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集书法之大成,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三、材料解析与探究题:阅读材料,依据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要求(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8题7分,第29题6分,第30题7分,共20分)。28、(1)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遭受侵略和奴役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开始当家作主。(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5)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灵活结合;根据国情制定革命和建设策略;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解析】
(1)依据材料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生地,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爆发,学生们打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3)依据材料二“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标志,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可知,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依据材料三“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从1978年到80年代、90年代,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发展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的“会议”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5)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共同因素: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灵活结合;根据国情制定革命和建设策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等。29、(1)雅典民主制度;公民大会(2)《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3)《独立宣言》的发表;1787年美国宪法(4)《人权宣言》。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解析】
(1)根据材料一“民众法庭审判官由公民抓签选出,任期只有一年,每个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次审判官的职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雅典民主制度,当时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当时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战争等重大问题,但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无权享有这种民主。(2)根据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皆为非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的《权利法案》的内容,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定朝鲜停战协议书模板
- 测绘业务分包协议书范本
- 燃气安全合同协议书模板
- 深圳农民房交易协议合同
- 活动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汽柴油沥青销售合同范本
- 村委秸秆清运协议书范本
- 稠州银行资金托管协议书
- 第三方委托装修协议合同
- 江苏商标申请代理协议书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023年立项项目
- YS/T 320-2014锌精矿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酸雾抑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完整版)
- 解三角形专题 - (解析版)
-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整理
- 桩基施工安全检查表
- 水玻璃有机酯自硬砂工艺简介
- 2022年公司管理制度发布流程
- XXX医院管道护理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