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92039-2017 布铗行业标准_第1页
FZT 92039-2017 布铗行业标准_第2页
FZT 92039-2017 布铗行业标准_第3页
FZT 92039-2017 布铗行业标准_第4页
FZT 92039-2017 布铗行业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FZ/T92039—20092017-11-07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1本标准适用于棉、化纤及混纺等各类针织、机织物及非织造布进行丝光、拉幅、定形等机械用的布铼。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411棉印染布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FZ/T90001纺织机械产品包装FZ/T90110—2013纺织机械通用项目质量检验规范FZ/T93049—1998纺织用针按夹持方式分为:——针铼,见图1;——刀铼(原称“布铼”),见图2;——针刀两用铼(原称“针布两用铼”),见图3。233.2.1标记依次包含以下内容:-铼体主材料代号—适用机型代号—夹持方式代号-产品型号代号a)企业代号:由各企业自行规定;b)产品型号代号:以企业产品型号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c)夹持方式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见表1;d)适用机型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见表2;e)铼体主材料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见表3;f)布铼链条节距:以布铼链条节距的数值表示,单位为毫米。4夹持方式代号针铼Z刀铼D针刀两用铼适用机型代号卧式机立式机L注1:卧式机的两组拉幅链的往返路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立式机的两组拉幅链的往返路线分别在两个垂直面上。注2:用于卧式机时,可省略标注。铼体主材料铝合金铸铁Z铜T钢G不锈钢B注:铝合金可省略标注。示例1:某企业生产的产品型号为0201的针铼,适用于立式机、铼体主材料为铜、节距为50.8mm,其标记为:示例2:某企业生产的产品型号为0301的刀镇,适用于卧式机、镇体主材料为铝合金、节距为60mm,其标记为:示例3:某企业生产的产品型号为0401的针刀两用铼,适用于卧式机、铼体主材料为铸铁、节距为63.5mm,其标3.3.2.1适用织物克重:30g/m²~4005适用公称速度为:a)针铼不大于125m/min;b)刀铼、针刀两用铼用于丝光机不大于125m/min;用于拉幅定形机不大于70m/min。3.3.2.3适用工作温度:针铼不大于250℃,刀铼、针刀两用铼不大于220℃。4.1铼体的纬向单位长度拉力铝合金铼体与铜铼体应能承受75N/cm的纬向单位长度拉力;其余材料的铼体应能承受120N/cm的纬向单位长度拉力。因布铼产生的印染棉布的破损和边疵,不得低于GB/T411标准中一等品所规定的要求。4.3.1针铼定位面与针板安装面距离尺寸D的公差应不大于0.3mm。4.3.2上、下两导轨板面安装尺寸K的公差应不大于0.4mm。4.3.3针铼定位孔与两针板安装孔距离尺寸E的公差应不大于0.6mm。4.3.4针铼上两针板安装孔中心线对针铼两定位孔中心线基准A的对称度应不大于0.8mm。4.3.5.2钢针的硬度应符合FZ/T93049—1998中表6规定的要求。4.3.5.3钢针的表面粗糙度应符合FZ/T93049—1998中表7规定的要求。4.4.2铼体定位孔轴心线到刀口距离尺寸B的公差应不大于0.6mm。4.4.3上、下两导轨板面安装尺寸F的公差应不大于0.4mm。4.4.4刀口板面在设计尺寸G处位置到布铼定位面高度尺寸C的公差应不大于0.3mm。4.4.6刀铼夹布边量误差应不大于5-3mm。4.5针刀两用铼4.5.2针刀两用铼定位孔与针板安装孔距离E的公差应不大于0.8mm。4.5.3针铼上两针板安装孔中心线对针刀两用铼两定位孔中心线基准A的对称度应不大于0.8mm。4.5.4针板安装面在设计尺寸I处位置到针刀两用铼定位面高度尺寸J的公差应不大于0.8mm。64.5.5针板应符合4.3.4的规定。4.5.6刀铼应符合4.4的规定。5试验方法5.1铼体的纬向单位长度拉力(4.1)在常温下用吊重的方法或材料试验机检测。5.2印染棉布的破损和边疵(4.2)按FZ/T90110—2013中4.1.2.3c)的规定检测。5.3针铼定位面与针板安装面距离尺寸D的公差(4.3.1)用通用量具检测。5.4上、下两导轨板面安装尺寸K的公差(4.3.2)用通用量具检测,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应符合规定的要求。5.6针缺上两针板安装孔中心线对针铼两定位孔中心线基准A的对称度(4.3.4)用样棒、夹具和通用量具检测。5.7钢针与针板夹角(4.3.5.1)用通用量具检测。5.8钢针的硬度(4.3.5.2)按GB/T4340.1维氏硬度计检测。5.9钢针的表面粗糙度(4.3.5.3)用表面粗糙度样板比对检验或用表面粗糙度仪测定。5.10缺体定位孔轴心线到刀口距离尺寸B的公差(4.4.2)用通用量具检测。5.11上、下两导轨板面安装尺寸F的公差(4.4.3)用通用量具检测,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应符合规定的要求。5.12刀口板面在设计尺寸G处位置到布铼定位面高度尺寸C的公差(4.4.4)用通用量具检测。5.13刀镇的夹布边量(4.4.6),模拟刀铼工作状态,将描图纸(或复印纸)送入整个刀口,放下刀口后轻轻向外拉描图纸(或复印纸),让刀口自动夹牢,再松开刀架,测量刀口到纸张边缘的距离。5.14刀铼的使用要求(4.4.7),将描图纸(或复印纸)送入整个刀口,放下刀口后轻轻向外拉描图纸(或复印纸),重复数次,感官检查脱铼及刀架开闭情况。5.15针刀两用铼定位孔与针板安装孔距离E的公差(4.5.2)用样棒和通用量具检测。5.16针板两安装孔中心线对针刀两用铼定位孔中心线基准A的对称度(4.5.3)用样棒、夹具和通用量具检测。5.17针板安装面在设计尺寸I处位置到针刀两用铼定位面高度尺寸J的公差(4.5.6)用通用量具5.18针铼定位面与针板安装面距离I的公差(4.5.4)用通用量具检测。6检验规则6.1型式检验a)新产品鉴定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第三方进行质量检验时。6.2.1产品均应经生产企业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能出厂。平I,接收质量限AQL为1.5。6.3.2样本经过检验,若不合格品数小于拒收数,则判定该样本符合标准的要求;反之,判定该样本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