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二中新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二中新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二中新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二中新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二中新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二中新高考生物倒计时模拟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和含量大致相同B.最简单的生命也需要C、H、O、N、P等元素C.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都能找到D.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因此在细胞中含量最高2.通过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副中心园林绿化提升、山区生态保护修复等措施,北京市2020年将新增造林林17万亩、改造提升5230亩,让“城市绿毯”愈加浓厚,让“绿色项链”更加精致。下列有关这一规划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A.使城市的自净能力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C.使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提高 D.使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提高3.向光性是植物对光照变化的一种有效适应。图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侧生长快,是由于IAA先横向运输再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所致B.乙为向光侧,IAA含量低于对照组任意一侧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对照组燕麦胚芽鞘两侧的IAA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4.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虚线内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会影响兴奋的传递C.在d、e点之间连接了灵敏电流计,刺激F点和G点都能使电流计发生相同的偏转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无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能阻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5.假设图所示为某动物(2n=4)体内一个分裂细胞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另一极的结构未绘出。已知该动物的基因型为GgXE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6条染色单体C.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2种或4种配子D.图示未绘出的一极一定存在G、g两种基因6.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在适生地能攀援、缠绕于乔木、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有机碳储量未入侵区域轻度入侵区域重度入侵区域植被碳库51.8550.8643.54凋落物碳库2.013.525.42土壤碳库161.87143.18117.74总计215.73197.56166.70A.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B.土壤碳储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薇甘菊根系密集,增加了土壤氧含量,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C.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2.7%D.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导致附主死亡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鹌鹑的栗羽、黄羽和白羽是Z染色体上两对有连锁关系的等位基因B、b和Y、y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证实,白羽和黄羽对栗羽为隐性,遵循伴性遗传规律。B和b为一对等位基因,与色素的合成有关,B为有色基因,b为白化基因,B对b为显性,只要含有B基因即表现有色羽;Y和y为另-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栗羽和黄羽,Y对y为显性。(1)由材料分析可知,黄羽鹌鹑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2)现有各种类型的纯合个体若干,某科研工作者试图通过杂交实验,使后代根据羽色就可辨别雌雄。请写出相应杂交组合的表现型: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3)雄性的B、b和Y、y两对等位基因可发生交叉互换,即部分细胞在四分体时期这两对基因间发生交叉互换。纯合白羽个体(ZbYZbY)与黄羽个体(♀)杂交,利用后代中的雄性个体与黄羽雌性个体交配,雄性可产生的配子类型有___________。雌性W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所以B、b和Y、y之间不会发生交叉互换。雄性所产生的重组型的精子数占全部精子数的比例就是互换率,而这个比例可以通过(后代栗羽雌性数量×2/后代雌性总数量)×100%来求得,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为使水稻获得抗除草剂性状,科研人员将除草剂草甘膦抗性基因转入水稻植株,获得抗草甘膦转基因水稻。(1)将草甘膦抗性基因作为_____,与Ti质粒用相同的_____和DNA连接酶处理构建基因表达载体。(2)用_____处理农杆菌后获得感受态细胞,将其与基因表达载体混合完成转化后,在添加_____的培养基中,经筛选1得到含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3)利用PCR技术,可以鉴定被侵染的愈伤组织中是否含有草甘膦抗性基因。草甘膦抗性基因的部分序列如下:5'﹣﹣﹣ATGGCT………AGGAAC﹣﹣﹣3'3'﹣﹣﹣TACCGA………TCCTTG﹣﹣﹣5'根据上述序列应选择引物_____(填字母)进行PCR。A.引物:5'﹣TACCGA﹣3'B.引物:5'﹣GTTCCT﹣3'C.引物:5'﹣AUGGCU﹣3'D.引物:5'﹣ATGGCT﹣3'(4)PCR扩增时需要根据草甘膦抗性基因序列设计_____种引物,其原因是_____。(5)除了鉴定愈伤组织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以外,还可以利用GUS基因表达产物的鉴定进行图中的筛选2,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_____。两次筛选后得到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经过细胞的_____过程,获得转基因水稻。9.(10分)某昆虫翅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E和e、R和r)控制,当两种显性基因(E、R)同时存在时翅膀才表现出颜色,其余情况下均表现为无色。现有甲组(基因型eeRR)、乙组(基因型为EErr)和丙组(基因型为eerr)三组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所述说明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上述三组昆虫为材料,请设计杂交实验来判断控制昆虫翅色的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控制昆虫翅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已知昆虫翅色有黑色、灰色、无色三种类型,有色翅昆虫中存在黑翅和灰翅两种,两个显性基因(E、R)中有一个存在剂量效应,即有一个显性基因时为灰翅,有两个显性基因时为黑翅。为判断剂量效应的基因是E还是R,某小组用甲组与乙组昆虫杂交得F1,再将F1与甲组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请预期该实验的结果及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R为剂量效应基因;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E为剂量效应基因。10.(10分)新型冠状病毒英文缩写为COVID-19,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入侵人体后,先在细胞内大量增殖,然后释放出去侵染更多细胞。病毒释放的过程会导致细胞解体,免疫系统识别到解体细胞释放出来的物质发生免疫反应并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若分泌过多,就会造成自体细胞损伤,尤其是使患者肺功能受损。(1)免疫系统消灭侵入人体的COVID-19,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2)被COVID-19侵染的呼吸道细胞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___,其表面含有________可被________细胞识别,识别后的细胞增殖分化并发挥免疫效应。此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3)将治愈患者的血浆输入其他患者体内具有较好疗效。专家检查康复人数发现其体内含有多种COVID-19抗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冠状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苹果除了直接食用外,还可以制作成多种产品,如苹果汁、苹果醋等。利用固定化酶技术和固定化细胞技术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图的装置制作澄清苹果汁的原理和优点是:将果胶酶固定在____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____,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2)被固定的果胶酶包括三类:____和果胶酯酶。(3)为了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需要在____条件下进行,看看获得一定量的果汁究竟需要多少果胶酶合适。(4)获得的苹果汁可以进一步用于苹果醋的制作,为了研究固定化醋酸菌的相关特性,实验室利用下面的装置进行探究。①利用海藻酸钠制作含有醋酸菌的凝胶珠属于固定化细胞技术中的____法。②该装置能够制作苹果醋的原理是____。③当关闭开关后,发酵很快停止,原因是____。(5)载体固定了酶或细胞后,使用前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进行灭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细胞中的元素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相差较大,A错误;病毒是最简单的生命,主要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也需要C、H、O、N、P等元素,B正确;生物体内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C错误;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氧元素在细胞中含量最高(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D错误。2、C【解析】

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2)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2、由题意知:新增造林17万亩、改造提升5230亩,使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提高,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详解】A、通过改造后,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城市的自净能力显著提高,A正确;B、通过改造后,生物种类增加,生物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B正确;C、通过改造后,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更加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减弱,C错误;D、通过改造后,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加,营养结构更加复杂,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提高,D正确。故选C。3、D【解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尖端的再长素在向下进行极性运输,导致胚芽鞘下面一段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背光侧细胞生长比向光侧快,进而导致胚芽鞘向光生长。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单侧光处理时间的延长,甲侧的细胞生长比对照组和乙侧快,说明甲侧的生长素浓度比对照组和乙侧高,促进生长的作用比对照组和乙侧大,因此甲侧表示背光侧,乙侧表示向光侧。【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侧为背光侧,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甲侧生长素(IAA)的含量高于乙侧和对照组,促进生长的速度快,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侧表示向光侧,由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因此乙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对照组任意一侧,B正确;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则没有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则甲、乙两侧基本上都不生长,C正确;D、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没有受到单侧光的照射,因此不弯曲,但是其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因此其应该直立生长,D错误。故选D。4、B【解析】

分析题图,该图的神经传导方向应该是a→d→c→e,所以a连接感受器,c连接效应器。【详解】A.分析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连接感受器,c连接效应器,A错误;B.c处为组织液,如果理化性质改变很容易影响神经递质在两神经间的传递,B正确;C.在d、e点之间连接了灵敏电流计,神经冲动只能由d点传到e,刺激F点,神经冲动先传至d,再传至e,故电流计会有2次偏转,刺激G点神经冲动只能传至e,故电流计会有1次偏转,故电流计的偏转不相同,C错误;D.神经冲动是单向传导的,只能由d点传到e,所以即使不放药物,刺激e点d点也不会有电位变化,D错误。5、A【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染色体中的着丝点还未分裂,应该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该动物的基因型可知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详解】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该生物为雄性个体,则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应进行均等分裂,A正确;B、图示完整细胞内应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错误;C、图示细胞经过分裂能得到3种配子(发生的是基因突变)或4种配子(发生的是交叉互换),C错误;D、若发生的是基因突变,图示未绘出的一极只存在G、g两种基因中的一种,D错误。故选:A。6、A【解析】植被碳库中的碳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其主要去路之一是以食物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A错误;薇甘菊根系密集,增加了土壤孔隙度,使得土壤氧含量增加,从而使土壤中需氧型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使得土壤碳储量减少,B正确;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约减少了(215.73-166.70)/215.73=22.7%,正确;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原因是薇甘菊的入侵导致附主死亡,D正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ZByZBy、ZByZby、ZByW栗羽白羽栗羽黄羽黄羽白羽ZbY、ZBy、ZBY、Zby重组型的配子Zby与ZBY是相等的,因而来自重组型精子的雌性数量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来自重组型精子ZBY的栗羽雌性的2倍【解析】

据题干分析,只要有bb在,就表现为白羽,有B基因存在的情况下,yy表现为黄羽,Y_表现为栗羽,因此黄羽个体的基因型有ZByZBy、ZByZby、ZByW三种,对于遗传上直接根据后代性状表现才判断性别时常用性染色体组成为同型的隐性个体和性染色体组成为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详解】(1)由材料分析可知,同时具备B和y基因、无Y基因为黄羽,所以黄羽个体的基因型有ZByZBy、ZByZby、ZByW三种情况。(2)要使后代根据羽色就可辨别雌雄,通常选性染色体组成为同型的隐性个体和性染色体组成为异型的显性个体杂交。本题白羽对黄羽、栗羽为隐性,黄羽对栗羽为隐性,因此可选择栗羽(♀)×白羽(♂)或栗羽(♀)×黄羽(♂)或黄羽(♀)×白羽(♂)这样的杂交组合。(3)纯合白羽个体(ZbYZbY)与黄羽个体(♀)杂交,其后代雄性的基因型为ZbYZBy,杂种雄性与黄羽雌性(ZByW)杂交,考虑交叉互换,其遗传机制如下表所示:杂种栗羽(♂)╳黄羽(♀)ZbYZBy↓ZByW♀配子♂配子ZByW亲本型ZbYZbYZBy(♂)栗ZbYW(♀)白亲本型ZByZByZBy(♂)黄ZByW(♀)黄重组型ZbyZbyZBy(♂)黄ZbyW(♀)白重组型ZBYZBYZBy(♂)栗ZBYW(♀)栗由于雄性两对等位基因存在交叉互换,故杂种雄性可产生四种类型的精子,其中两种为亲本型(ZbY和ZBy),两种为重组型(Zby和ZBY)。雌性W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所以B、b和Y、y之间不会发生交叉互换,只产生两种卵子ZBy和W,二者比例为1:1。雄性所产生的重组型的精子数占所产生全部精子数的比例就是互换率,而这个比例可以通过杂交后代中来自重组型精子的雌性数占所有雌性数的比例来求得。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杂交后代雌性中,来自重组型精子的白羽雌性(ZbyW)与来自亲本型精子的白羽雌性(ZbYW)从表现型上无法区别,因此来自重组型精子的雌性数量不能确定。但从理论上,重组型的配子Zby与ZBY是相等的,因而来自重组型精子的雌性数量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来自重组型精子ZBY的栗羽雌性的2倍。因此,互换率=(后代栗羽雌性数量×2/后代雌性总数量)×100%,而后代雌性的总数量从杂交的实际结果即可得到。这样通过上式即可估算出两对等位基因Y、y和B、b之间的互换率。【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8、目的基因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aCl2潮霉素BD2保证基因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链都做模板,且其上碱基序列不同表达再分化【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露出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DNA连接酶连接,从而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题中以草甘膦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2)依据图中信息,农杆菌用CaCl2处理后变成感受态细胞,将其与基因表达载体混合完成转化后,在含有标记基因表达的潮霉素培养基中筛选,从而获得含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农杆菌。(3)根据已知草甘膦抗性基因的部分序列以及双链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反向平行),再结合DNA复制(PCR中)的特点,即子链合成的方向是从5’到3’,应选择引物B、D进行PCR扩增。(4)为使基因的两条反向平行的链都做模板,而且其碱基序列不同,所以,PCR扩增时需要根据草甘膦抗性基因序列设计2种引物。(5)除了鉴定愈伤组织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以外,还可以利用GUS基因表达产物的鉴定进行图中的筛选2,以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表达。两次筛选后得到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经过再分化过程,获得转基因水稻。【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应用相关知识,识记和理解目的基因的获取、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目的基因的检测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9、一种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让多对甲组与乙组昆虫进行杂交得F1,将F1与丙组昆虫进行杂交(或F1自交)获得子代,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黑色:灰色:无色=1:1:2灰色:无色=1:1【解析】

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性状可能是由一或多对基因控制的。由题意可知E-R-为翅膀有色,eeR-、E-rr、eerr表现为翅膀无色。【详解】(1)根据“某昆虫翅的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E和e、R和r)控制”,可说明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在数量上的对应关系为:一种性状可由多对基因控制。(2)若判断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可让双杂合子自交或测交,看后代是否出现9∶3∶3∶1或1∶1∶1∶1或其相关的变式比例,所以可让多对甲组(eeRR)与乙组(EErr)昆虫进行杂交得F1(EeRr),将F1与丙组(eerr)昆虫进行杂交(或F1自交)获得子代,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根据“当两种显性基因(E、R)同时存在时翅膀才表现出颜色,其余情况下均表现为无色”,所以上述测交后代若为翅膀有色E-R-∶翅膀无色(eeRr+Eerr+eerr)=1∶3,可推测EeRr产生了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或F1自交后代为有色∶无色=9∶7,也说明EeRr产生了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即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①若控制昆虫翅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组与乙组昆虫杂交得F1(EeRr),再将F1与甲组(eeRR)昆虫杂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EeRR∶EeRr∶eeRR∶eeRr=1∶1∶1∶1,根据题意“有一个显性基因时为灰翅,有两个显性基因时为黑翅”,若R为剂量效应基因,则EeRR为黑翅,EeRr为灰翅,eeRR和eeRr均为无色,即杂交后代黑色∶灰色∶无色=1∶1∶2。②若E为剂量效应基因,则EeRR和EeRr均表现灰翅,eeRR和eeRr均为无色,即杂交后代为灰色:无色=1:1。【点睛】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意在考查考生对两对等位基因杂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判断。10、防卫靶细胞抗原T细胞COVID-19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解析】

1、免疫系统有三大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2、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抗体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作用。【详解】(1)人体可通过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阻止并消灭侵入机体的COVID-19,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2)被COVID-19侵染的呼吸道细胞在免疫学上称为靶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识别。COVID-19表面含有可被T淋巴细胞识别的相应的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