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正式版)_第1页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正式版)_第2页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正式版)_第3页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正式版)_第4页
GB 1499.2-2024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正式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Steelforthereinforcementofconcrete—Part2:Hotrolledribbedbars2024-06-25发布2024-09-25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1499.2—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GB1499《钢筋混凝土用钢》的第2部分。GB1499已经发布了以——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本文件代替GB/T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与GB/T1499.2———更改了重量允许偏差(见表4,2018年版的表4);——更改了疲劳性能的要求(见6.5,2018年版的7.6); ——更改了重量偏差的测量总重量的精度(见7.4.1,2018年版的8.4.1);——更改了混合批要求(见8.3.2,2018年版的9.3.2);——更改了检验项目和取样数量(见8.3.3,2018年版的9.3.2);——更改了重量偏差项目复验规定(见8.3.5,2018年版的9.3.5);——更改了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见第9章,2018年版的第10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79年发布为GB1499—1979,1984年第一次修订,1991年第二次修订,1998年第三次——2007年第四次修订为GB1499.2—2007;——2018年第五次修订为GB/T1499.2—2018;Ⅱ 1GB1499.2—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本文件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用普通热轧带肋钢筋和细晶粒热轧带肋钢筋。本文件不适用于由成品钢材再次轧制成的再生钢筋及余热处理钢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GB/T222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223.5钢铁酸溶硅和全硅含量的测定还原型硅钼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11钢铁及合金铬含量的测定可视滴定或电位滴定法GB/T223.12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碳酸钠分离-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GB/T223.14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钽试剂萃取光度法测定钒含量GB/T223.17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钛量GB/T223.19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新亚铜灵-三氯甲烷萃取光度法测定铜量GB/T223.23钢铁及合金镍含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T223.26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GB/T223.37钢铁及合金氮含量的测定蒸馏分离靛酚蓝分光光度法GB/T223.40钢铁及合金铌含量的测定氯磺酚S分光光度法GB/T223.59钢铁及合金磷含量的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和锑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T223.63钢铁及合金锰含量的测定高碘酸钠(钾)分光光度法GB/T223.84钢铁及合金钛含量的测定二安替比林甲烷分光光度法GB/T223.85钢铁及合金硫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223.86钢铁及合金总碳含量的测定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433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6394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GB/T13298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GB/T17505钢及钢产品交货一般技术要求GB/T20066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20123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20124钢铁氮含量的测定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2GB1499.2—2024GB/T20125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28900钢筋混凝土用钢材试验方法JGJ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普通热轧钢筋hotrolledbars按热轧状态交货的钢筋。3.2细晶粒热轧钢筋hotrolledbarsoffinegrains3.33.4平行于钢筋轴线的均匀连续肋。3.5与钢筋轴线不平行的其他肋。3.6月牙肋钢筋crescentribbedbars3.7与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相等的圆的直径。3.8相对肋面积specificprojectedribarea横肋在与钢筋轴线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与钢筋公称周长和横肋间距的乘积之比。3.9测量从肋的最高点到芯部表面垂直于钢筋轴线的距离。3.10肋间距ribspacing平行钢筋轴线测量的两相邻横肋中心间的距离。3.113.12钢筋横截面上不包括横肋和纵肋的横截面。3GB1499.2—20244.1钢筋按屈服强度特征值分为400级、500级、600级。4.2钢筋牌号的构成及其含义见表1。表1钢筋牌号的构成及其含义类别牌号牌号构成英文字母含义普通热轧钢筋HRB400由HRB+屈服强度特征值构成HRB——热轧带肋钢筋的英文(HotrolledRibbedBars)缩写;HRB500HRB600HRB400E由HRB+屈服强度特征值+E构成HRB500E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400由HRBF十屈服强度特征值构成HRBF——在热轧带肋钢筋的英文缩写后加“细”的英文(Fine)首位字母;HRBF500HRBF400E由HRBF+屈服强度特征值+E构成HRBF500E5.1公称直径范围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6mm~50mm。5.2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单位重量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单位重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钢筋的公称横截面面积与理论单位重量公称直径公称横截面面积理论单位重量m/(g/mm)68“理论单位重量按密度为7.85g/cm³计算。4GB1499.2—20245.3外形及尺寸允许偏差5.3.1钢筋横肋应符合下列规定。a)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β应不小于45°,当该夹角β不大于70°时,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b)横肋公称间距不应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70%。c)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α不应小于45°。d)钢筋相邻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应不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e)当钢筋公称直径不大于12mm时,相对肋面积不小于0.055;公称直径为14mm和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小于0.060;公称直径大于16mm时,相对肋面积不小于0.065。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见附录A。5.3.2钢筋分为带纵肋和不带纵肋两种。带纵肋的月牙肋钢筋,其外形如图1所示,钢筋尺寸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不带纵肋的月牙肋钢筋,其内径尺寸准许按供需双方要求,在表3的基础上调整。5.3.3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符合表4规定时,钢筋内径偏差及纵肋高不作为交货条件。表3钢筋尺寸及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公称直径d横肋高h纵肋高h₁(不大于)横肋宽b纵肋宽a间距l横肋末端最大间隙f(公称周长的10%弦长)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公称尺寸允许偏差公称尺寸允许偏差6士0.3士0.34.0士0.58+0.4—0.3十0.4—0.54.3士0.5士0.821.324.227.2士0.6士1.0+0.8—0.7+1.0—0.8士0.748.54.0注1:纵肋斜角θ为0°~30°。注2:尺寸a、b为参考数据。5GB1499.2—2024a——纵肋顶宽;l——横肋间距;图1月牙肋钢筋(带纵肋)表面及截面形状6GB1499.2—20245.4交货型式及允许偏差5.4.1钢筋按直条定尺长度交货,交货长度应注明,长度允许偏差为+5mm。5.4.2直径不大于16mm的钢筋准许以盘卷交货,交货时应切头切尾,每盘应是一条钢筋,准许每批有5%的盘数(不足两盘时准许有两盘)由两条钢筋组成。其盘重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5.5弯曲度和端部5.5.1直条钢筋的弯曲度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每米弯曲度应不大于4mm,总弯曲度应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5.5.2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5.6重量及允许偏差5.6.1钢筋按重量交货,有实际重量、理论重量两种交货方式。钢筋的理论重量为钢筋长度乘以表2中钢筋的每米理论重量。5.6.2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公称直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士4.56.1冶炼方法钢应采用转炉或电弧炉冶炼,HRB500E、HRBF500E、HRB600应进行炉外精炼。6.2化学成分6.2.1钢筋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应符合表5的规定。钢中准许加入V、Nb、Ti等元素。表5钢筋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牌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碳当量%CPS不大于HRBF400HRB400E7GB1499.2—2024表5钢筋化学成分和碳当量(熔炼分析)(续)牌号化学成分(质量分数)%碳当量%CMnPS不大于HRB500HRBF500HRB500EHRBF500EHRB6006.2.2碳当量Ceq(%)按公式(1)计算:Ceq=C+Mn/6+(Cr+V+Mo)/5+(Cu+Ni)/15……6.2.3钢的氮含量应不大于0.012%,准许供方不作分析。钢中如有足够数量的氮结合元素,准许更高的氮含量。6.2.4钢筋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222的规定,碳当量Ceq的允许偏差为+0.03%。6.3.1钢筋的下屈服强度R、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最大力总延伸率Ag等力学性能特征值应符合表6的规定。表6所列各力学性能特征值,其中R°/R为最大保证值,其他为最小保证值。表6钢筋力学性能牌号下屈服强度RMPa抗拉强度MPa断后伸长率A%最大力总延伸率Ag%R°/R°R°/R不小于不大于HRB400HRBF400——HRB400EHRBF400E—HRB500HRBF500——HRB500EHRBF500E—HRB600—“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的钢筋,下屈服强度特征值R₄采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₂出厂检验准许采用A。c仲裁检验时采用Ag。8GB1499.2—20246.3.2公称直径为28mm~40mm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准许降低1%;公称直径大于40mm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准许降低2%。表7钢筋弯曲性能单位为毫米牌号公称直径/d弯曲压头直径/DHRBF400HRB400EHRBF500HRB500E6.4.2.1对牌号带“E”的钢筋应进行反向弯曲试验。经反向弯曲试验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应产生裂纹。6.4.2.2反向弯曲试验的弯曲压头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1个钢筋公称直径。6.5疲劳性能应提供对应牌号、对应规格的疲劳性能检验报告。疲劳性能检验应按照GB/T28900进行,在不同根(盘)钢筋切取5支。6.6.1钢筋的焊接、机械连接工艺及接头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应符合JGJ18、JGJ107规定。6.6.2HRBF500、HRBF500E钢筋的焊接工艺应经试验确定。6.7晶粒度细晶粒热轧钢筋晶粒度为9级或更细。经供需双方协商,准许不做晶粒度检验。GB1499.2—2024钢筋的金相组织应主要是铁素体加珠光体,基圆上不应出现回火马氏体组织。钢筋宏观金相、截6.9.1钢筋应无有害的表面缺陷。6.9.3当带有6.9.2规定的缺陷以外的表面缺陷的钢筋不符合力学性能或工艺性能要求时,则判定表面质量不合格。7试验方法表8出厂检验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个取样方法试验方法1化学成分(熔炼分析)12拉伸2不同根(盘)钢筋切取GB/T28900和7.23弯曲“2不同根(盘)钢筋切取GB/T28900和7.24反向弯曲1任1根(盘)钢筋切取GB/T28900和7.25尺寸b逐根(盘)—6表面逐根(盘)目视7重量偏差8金相组织2不同根(盘)钢筋切取“准许用反向弯曲检验项目代替弯曲检验项目。对于直条交货的钢筋,经供需双方协商,准许逐捆进行尺寸、表面检验。7.1.2钢的化学成分试验应按GB/T4336、GB/T20123、GB/T20124、GB/T20125或通用的化学分析方法进行。仲裁时应采用GB/T223.5、GB/T223.11、GB/T223.12、GB/T223.14、GB/T223.17、GB/T223.84、GB/T223.85、GB/T22验。型式检验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应符合表9的规定。9GB1499.2—2024表9型式检验序号检验项目取样数量/个取样方法试验方法1疲劳性能5不同根(盘)钢筋切取GB/T289002晶粒度2不同根(盘)钢筋切取GB/T63943连接性能JGJ18、JGJ107钢筋晶粒度检验应在交货状态下进行。7.2.2计算钢筋强度用截面面积采用表2所列公称横截面面积。7.2.3反向弯曲试验,先正向弯曲90°,把经正向弯曲后的试样在100℃±10℃温度下保温不少于30min,经自然冷却后再反向弯曲20°。两个弯曲角度均应在保持载荷时测量。出厂检验准许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反向弯曲,仲裁检验应在时效后进行反向弯曲。7.3尺寸测量7.3.2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横肋中心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7.3.3钢筋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肋距的方法进行测量。即测取钢筋同一面上第1个与第11个横肋的中心距离,该数值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应精确到0.1mm。7.3.4钢筋横肋末端间隙测量产品两相邻横肋在垂直于钢筋轴线平面上投影的两末端之间的弦长,钢筋横肋末端间隙测量示意图见图2。标引符号说明:图2钢筋横肋末端间隙测量示意图7.4重量偏差的测量7.4.1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为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7.4.2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公式(2)计算:η——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GB1499.2—2024L——试样总长度,单位为毫米(mm);7.6数值修约与判定检验结果的数值修约与判定应符合YB/T081的规定。8检验规则钢筋的检验分为特征值检验和交货检验。8.2特征值检验8.2.1特征值检验适用于下列情况:a)供方对产品质量控制的检验;b)需方提出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一致的检验;c)第三方产品认证及仲裁检验。8.2.2特征值检验应按附录C的规定进行。交货检验适用于钢筋验收批的检验。炼分析碳含量之差应不大于0.02%,锰含量之差应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不应将轧制成品组成混合批。每批重量不大于60t时,应按表8要求取样并检验。每批重量大于60t时,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应增加1个拉伸试验试样和1个弯曲试验试样,对牌号带“E”的钢筋还应增加1个反向弯曲试验试样。钢筋(包括盘卷调直后的钢筋)各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应符合第5章和第6章的有关规定。钢筋的复验与判定应符合GB/T17505的规定。钢筋的重量偏差项目不应重新取样进行复验。GB1499.2—20249.1钢筋的表面标志应符合下列规定。a)钢筋应在其表面轧上牌号标志、生产企业序号(顺序轧制GB/T2260规定的行政区划代码前2位和许可证后3位数字)和公称直径毫米数字,准许轧上经注册的厂名或商标代替行政区划代码前2位。5E表示,HRBF400E、HRBF500E分别以C4直径毫米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c)标志应清晰明了,标志的尺寸由供方按钢筋直径大小作适当规定,与标志相交的横肋可以(资料性)钢筋相对肋面积的计算公式A.1钢筋相对肋面积f可按公式(A.1)计算:K——横肋排数(两面肋,K=2);FR——一个肋的纵向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β——横肋与钢筋轴线的夹角,单位为度(°);d——钢筋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l——横肋间距,单位为毫米(mm)。……………A.2如已知钢筋的几何参数,相对肋面积f也可用近似公式(A.2)计算:式中:……………(A.2)∑f——钢筋相邻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和,单位为毫米(mm);h——横肋中点高,单位为毫米(mm);h₁/4——横肋长度四分之一处高,单位为毫米(mm);d——钢筋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l——横肋间距,单位为毫米(mm)。GB1499.2—2024B.1宏观金相B.1.3用2%~5%硝酸-酒精溶液浸蚀,浸蚀时间通常为5s~10s。B.1.4若试样截面具有如图B.1a)所示衬度均匀的宏观金相特征时,判定为合格。B.1.5若试样宏观金相出现截面基圆外围有明显不同于内部区域衬度的封闭环,如图B.1b)所示,则判定为非热轧钢筋。B.1.6若试样宏观金相出现截面基圆外围有明显不同于内部区域衬度的不封闭环,如图B.1c)所示,应通过B.2中规定的截面维氏硬度或B.3中规定的微观组织的方法进行检验。a)图B.1钢筋典型宏观金相特征B.2截面维氏硬度B.2.1截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