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德中学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卷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七上·永胜月考)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
(1)这些广告诓(kuāng)骗你,使你相信他们的产品都是最好的。()
(2)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阻碍就停滞(dài)不前。()
(3)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适当的工作,一时感到前途渺(miǎo)茫。()
2.(2023七上·永胜月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视察摧残埋头苦干实事求事B.盲从麻醉自欺欺人腐草为萤
C.流俗悬虚墨守前人懒惰成性D.折扣严谨一番思考辩伪去妄
3.(2023七上·永胜月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书法精品,或古朴,或娟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B.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C.三年的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D.这篇文章使用的是偷天换日的写法,一旦事实真相揭露出来,其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4.(2023七上·永胜月考)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缺乏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
⑴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
5.(2023七上·永胜月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B.③②⑤①④C.③①⑤②④D.④⑤①③②
二、阅读
(2023七上·永胜月考)天下救人事最大
熊育群
①武汉一夜,钟南山难以入眠。窗外,树叶落尽枝丫光秃的冬天景象出现,凛冽的北风刮过街巷。抗击非典那年钟南山67岁,今年84岁。历史似乎在重复,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又出现了。人们匆忙的脚步停了下来,迎大年的节奏被打乱了。
②事态急剧发展,年关逼近。钟南山在武汉、北京、广州三地奔波,再无喘息之机。
③一场只能打赢不能打输的战争打响,保卫生命必须争分夺秒!
④1月18日,钟南山到武汉,立即投身战斗。19日一早,国家卫健委、武汉卫生部门和专家召开会议,分析疫情,接着去武汉金银潭医院、疾控中心实地考察调查,下午专家研究,5点钟南山赶去机场,飞抵北京参加当晚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会议,子夜一点半散会。这一夜他只睡了4个小时。20日6点起床,研究汇报材料后,赶到国务院,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午时一点半,国家卫健委召开高级别专家组会议,李克强总理出席,随即新闻发布会召开,直到下午7点结束。晚上9点半,钟南山以连线嘉宾身份出现在央视《新闻1+1》中,公开了重要的疫情信息。21日,他又在广东省首场疫情发布会上,介绍广东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情况……忙碌的节奏一直到除夕之夜,作为疫情应急科研攻关组组长的他,大年三十也回不了家。
⑤他分秒必争的身影出现在大众视野中:29日下午,他领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团队与武汉前方的广东医疗队ICU团队进行远程视频会诊,这一次会诊时间持续了6小时18分钟。
⑥30日早晨6点,利普金教授在钟南山前往机场的车上与他探讨疫情。白云机场到了,他们在航站楼前告别。飞机起飞,几个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案摊开在钟南山的活动桌板上,他要在飞行时间内确定救治办法。下了飞机出首都机场航站楼,北京卫视的记者接他上车,在路上对他进行专访。目的地到了,下车后,他大步直奔会场……
⑦座谈会由中国疾控中心召开,李克强总理亲自参加,总理就进一步加强科学防控疫情听取专家意见。总理进入会场,他对专家说,本该与大家握手的,但按你们现在的规矩,握手就改拱手了。会议结束,李克强总理与专家们告别,他特意走过来对钟南山说:“还是握一次手吧!”
⑧在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带领的呼研所医护人员像一队尖兵,向病魔发起了一次次冲锋,先后有26位医护人员倒下了,但全院没有一个人后退。有的治愈后又投入了战斗。当世界卫生组织的人询问钟南山,你们有没有医生离开,钟南山自豪地告诉对方:“一个也没有!"
⑨这一次同样也是如此,没有一个逃兵。他一直把他们送到去武汉最前线的车上。
⑩人们惶恐、无助,盼望权威出现。钟南山不得不频频出镜,及时为大众答疑解惑。哪些症状必须到医院就诊检查,哪种情况可以在家隔离,什么时候能够接种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疫情的走势如何判断……
这一切,对于一位84岁的老人意味着什么?他这是在用生命战斗!他把人民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妻子李少芬看到熬红了眼睛的他,既生气更心疼,却又无可奈何!她知道自己劝也劝不住,天下救人事最大,他这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病人。
中国有个钟南山,这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请简要概括钟南山的人物形象。
7.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8.选文中高频率的出现表示具体时间的词语,为什么?
9.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与人要避免亲密接触,为什么第⑦段中李克强总理要求与钟南山握手?
10.选文第⑧段的作用是什么?
(2023七上·永胜月考)独处是生命的良田
韩青
①我一直认为,群居往往是肤浅的、浮躁的、表象的,而独处往往是深刻的、安静的、本质的。要知道,人多的时候,舌枪唇剑,熙熙攘攘,人心难以安静,而心不能安静,就不能深入地思考、探究,这样一来,人自然不会把事做好;而独处的时候,人是安静的、自由的,可以思考、探究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一来,就会遇到很多的契机或是意想不到的美好。
②再说,世间的任何一种美好,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和节奏,一般来说,它需要我们的安静、沉思、专心和孤独,没有这些元素,我们就难以遇见它,而这些元素也只有在我们独处的时候才有。独处的时候,就是我们与美好相逢的时候。比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爱迪生发明电灯,马克思写《资本论》,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等等,他们的“作品”都是独处时结出的硕果。
③俗话说,热闹的大街不长草。热闹之所,连草都不长了,还能长什么好东西呢?能长的,只能是浮躁、杂乱、庸俗的东西。而一个人如果被这些东西主宰了,那么他就不可能还有追求和梦想;一个没有追求和梦想的人,就会变得日益庸俗乃至低俗。这样的人就像小水洼,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就会躁动不安。显而易见,这样的人没有定力,而没有定力的人,往往就没有恒心;没有恒心的人,就很难做成大事。
④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深谙此道。她不喜欢热闹、喧哗,深爱独处,在她的一生中,除了年轻时有一次长途旅行外,她几乎都在乡间隐居。在那期间,她写了近两千首诗,而且,诗歌结集出版后引起轰动,人们因此誉她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她如果不喜欢独处,常常跟人在一起嬉戏玩耍、虚掷光阴,那么她就不会有这样的成就,更可怕的是,如果她交上了坏朋友或染上了坏习气,那么她的品质就可能开始变坏。正如西哲所言:我们所有的祸害都来自不能独处。可见,独处是智者的明智选择。
⑤事实早已证明:无数的智者在独处中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成就,还能让自己的灵魂纯净,进而使自己日益成熟。周国平先生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这样的独处,使灵魂变得日益纯粹、丰富和高贵;这样的灵魂,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自己。而在这样的独处里,我们不受外界的干扰,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也不需要对别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处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增值期,而最大的收获,就是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
⑥我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独处是生命的一片良田,可以种植自己最爱的梦想,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而那果实正是生命最好的价值和意义。
⑦当然,人都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与世隔绝。再说“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只要闹中能取静,心远地自偏,我们也能独处。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10月7日,有删改)
11.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列举“独处”的益处。
12.第①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④段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在她的一生中,除了年轻时有一次长途旅行外,她几乎都在乡间隐居。在那期间,她写了近两千首诗,而且,诗歌结集出版后引起轰动,人们因此誉她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14.本文以“独处是生命的良田"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三、写作
15.(2023七上·永胜月考)请以“从▲开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③600字左右。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1)这句话中,“诓"字的注音是正确的。“诓”的常见读音为“kuāng”,有欺骗、哄骗的意思。在这句话中,“诓骗”表示广告以欺骗的方式让人相信他们的产品是最好的。这个注音符合汉字的常规读音和语义。
(2)这句话中“停滞(dài)不前"的注音是错误的。“停滞”的正确读音是“tíngzhì"。“停滞不前”指因为受到阻碍而不能前进或发展。其中,“滞"读“zhì”。
(3)这句话中“渺(miǎo)茫"的注音是正确的。“渺茫”是一个常用词汇,形容时地远隔,模糊不清,或者前途没有希望。其中,“渺"的读音为“miǎo”。在这个句子中,“前途渺茫"表达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适当工作时,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没有希望的心情。
故答案为:(1)正确
(2)错误
(3)正确
【点评】(1)(2)(3)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答案】B
【知识点】多义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选项:“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实事求事"是错别字。
B选项:“盲从”指盲目地跟随,“麻醉"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人失去知觉,“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腐草为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这几个词都是正确的。
C选项:“玄虚”指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悬虚"是错误写法。
D选项:“辨伪去妄”的意思是辨别真假,去除虚妄,“辩"是错别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选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非常痛快,用来描述书法精品将汉字之美表现得很充分,使用恰当。
B选项“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描述大手笔描写的完全境遇生动形象,使用恰当。
C选项中“怀古伤今”使用不恰当。“怀古伤今"是指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情形。这个词通常用于表达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和感慨,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或忧虑。而在给定的句子中,同学们在毕业晚会上回首往事,更多的是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不舍,而不是强调对古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用“怀古伤今”来描述同学们的情感并不贴切。
D选项“偷天换日"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文章使用这种写法,一旦真相揭露,论点就会不攻自破,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4.【答案】动宾搭配不当,把“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句末添加“的机会"。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病句。结合“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可知,“启动……心智"搭配不当,把“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
(2)本题考查病句。结合“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缺乏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可知,“而是缺少感受它”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句未添加“的机会"
故答案为:动宾搭配不当,把“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句末添加“的机会"。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仔细阅读5句话,圆明园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教材,所以③句的后面为句必须①,可排除B/D。奥斯威辛集中营是血泪书,所以⑤的后面为②。④是总结语放在最后,排除A。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答案】6.有着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有着一心为病人、为国家无私奉献,不怕苦累、不顾高龄的品质,有着高超的医术。
7.环境描写。衬托了钟南山沉重的心情,渲染了疫情袭来时的沉重气氛,交代了疫情发生的时间为严冬,更衬托出了钟南山不怕困难、积极奔走的品质。
8.高频率出现的时间表现了钟南山的忙碌,表现了他为保卫生命争分夺秒的伟大,表现出他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
9.表现总理对钟南山的敬意、心疼、支持,衬托出钟南山的高贵品质。
10.这是插叙,表现了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及其团队英勇抗击;交代两次疫情相似,人员相同,暗示此次疫情也必将取得胜利;表现他们始终拥有的为国为民担当、无畏的精神,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点明时间,季节,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怎样的心情,揭示人物怎样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怎样的命运。
(3)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有四种:(1)精确性作用。(2)形象性作用。(3)情感性作用。(4)结构性作用。解答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分析。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5)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评析。根据“武汉一夜,钟南山难以入眠”“抗击非典那年钟南山67岁,今年84岁。历史似乎在重复,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又出现了"事态急剧发展,年关逼近。钟南山在武汉、北京、广州三地奔波,再无喘息之机”可知,他有着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有着一心为病人、为国家无私奉献,不怕苦累、不顾高龄的优秀品质;根据“人们惶恐、无助,盼望权威出现。钟南山不得不频频出镜,及时为大众答疑解惑。哪些症状必须到医院就诊检查,哪种情况可以在家隔离,什么时候能够接种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疫情的走势如何判断…"可知,他有着高超的医术。
故答案为:有着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有着一心为病人、为国家无私奉献,不怕苦累、不顾高龄的品质,有着高超的医术。
7.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往往具有点名时间、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推动事件发展的作用。结合上文“武汉一夜,钟南山难以入眠”可知,“窗外,树叶落尽枝丫光秃的冬天景象出现,凛冽的北风刮过街巷"描写了寒冬萧索凄凉的景象,衬托了钟南山沉重的心情,渲染了疫情袭来时的沉重气氛,交代了疫情发生的时间为严冬,更衬托出了钟南山不怕困难、积极奔走的品质。
故答案为:环境描写。衬托了钟南山沉重的心情,渲染了疫情袭来时的沉重气氛,交代了疫情发生的时间为严冬,更衬托出了钟南山不怕困难、积极奔走的品质。
8.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本文通过“1月18日”“19日一早"20日6点”等时间词引出对钟南山所做的事情的叙写,这些高频率出现的时间词语,突出表现了钟南山的忙碌,表现了他为保卫生命争分夺秒的伟大,表现出他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
故答案为:高频率出现的时间表现了钟南山的忙碌,表现了他为保卫生命争分夺秒的伟大,表现出他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
9.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根据“谈会由中国疾控中心召开,李克强总理亲自参加,总理就进一步加强科学防控疫情听取专家意见。总理进入会场,他对专家说,本该与大家握手的,但按你们现在的规矩,握手就改拱手了。会议结束,李克强总理与专家们告别,他特意走过来对钟南山说:‘还是握一次手吧!’"可知,第⑦段中李克强总理要求与钟南山握手的情节表现了总理对钟南山的敬意、心疼、支持,衬托出钟南山的高贵品质。
故答案为:表现总理对钟南山的敬意、心疼、支持,衬托出钟南山的高贵品质。
10.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本文主要叙写了钟南山在武汉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不顾自己年迈高龄坚持在一线救治病人、为民众解疑答惑等事迹。“在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带领的呼研所医护人员像一队尖兵,向病魔发起了一次次冲锋,先后有26位医护人员倒下了,但全院没有一个人后退,有的治愈后又投入了战斗。当世界卫生组织的人询问钟南山,你们有没有医生离开,钟南山自豪地告诉对方:‘一个也没有!’”一段插叙了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及其团队英勇抗击非典的事迹。结合本文的主要内容可知,两次疫情相似,人员相同,暗示此次疫情也必将取得胜利;表现他们始终拥有的为国为民担当、无畏的精神,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
故答案为:这是插叙,表现了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及其团队英勇抗击;交代两次疫情相似,人员相同,暗示此次疫情也必将取得胜利;表现他们始终拥有的为国为民担当、无畏的精神,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
【答案】11.与世间的美好相逢;获得成功(或“做成大事");能让自己的灵魂纯净,进而使自己日益成熟,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收获生命最好的价值和意义。
12.对比论证,强调“独处”可以遇到很多“契机"和“美好”,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3.“一次"几乎都在”“近两千"写出了艾米莉·狄金森喜欢独处,并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强调了独处是智者的明智选择,可以使人获得成功。
14.①点明作者的观点。②将“独处”比作“生命的良田”,生动形象地揭示“独处”对于生命的好处。③这句话是作者曾写下的诗句,富有文采,饱含个人深切的生命体验,更能揭示出“独处"对生命的益处。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文章标题及其作用;议论文文本;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辨识论证方法,首先要看是不是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再看是不是举例论证,最后考虑道理论证。
(3)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有四种:(1)精确性作用。(2)形象性作用。(3)情感性作用。(4)结构性作用。解答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分析。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1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提取。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语段(句)分析概括。根据“独处的时候,就是我们与美好相逢的时候”“无数的智者在独处中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成就,还能让自己的灵魂纯净,进而使自己日益成熟"这样的独处,使灵魂变得日益纯粹、丰富和高贵;这样的灵魂,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自己”“独处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增值期,而最大的收获,就是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从中提炼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与世间的美好相逢;获得成功(或“做成大事”);能让自己的灵魂纯净,进而使自己日益成熟,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收获生命最好的价值和意义。
1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细读第①段,由“群居往往是肤浅的、浮躁的、表象的"独处往往是深刻的、安静的、本质的”“人心难以安静,而心不能安静,就不能深入地思考、探究,这样一来,自然不会把事做好;而独处的时候,人是安静的、自由的,可以思考、探究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一来,就会遇到很多的奇迹或是意想不到的美好"可以看出,这是对比的论证方法;拿“独处”与“群居"比较,用“安静,能把事做好,能遇到很多的奇迹或是意想不到的美好”与“不安静,不能深入地思考、探究,不会把事做好"比较,强调“独处”的好处。
故答案为:对比论证,强调“独处"可以遇到很多“契机”和“美好”,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一次”是准确的数字,是说艾米莉狄金森只有过唯一一次旅行;“几乎都在"说明艾米莉狄金森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隐居,不到处走动;“近两干”是说艾米莉。狄金森作品的数量,说明她写诗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词语的运用,写出了艾米莉狄金森喜欢独处,因而取得巨大的文学成就,强调了独处是智者的明智选择,可以使人获得成功。
故答案为:“一次"几乎都在”“近两千"写出了艾米莉·狄金森喜欢独处,并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强调了独处是智者的明智选择,可以使人获得成功。
14.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文章的内容就是围绕“独处”的好处来写的,所以说“独处是生命的良田”,正好点明了文章的论点;把“独处”比作“生命的良田”,这是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独处”对生命的重大作用和好处,便于读者理解;根据“我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独处是生命的一片良田,可以种植自己最爱的梦根,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可知,这是作者自己曾经写过的诗句,饱含着个人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和独特感悟,更能揭示出“独处”对生命的价值。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①点明作者的观点。②将“独处"比作“生命的良田”,生动形象地揭示“独处"对于生命的好处。③这句话是作者曾写下的诗句,富有文采,饱含个人深切的生命体验,更能揭示出“独处”对生命的益处。
15.【答案】【参考例文】
从这一刻开始
从小到大,我似乎从来没有在学习上吃过亏。
不,是“从来没有"!去掉“似乎”!可这一次,我确实是栽了,栽得我措手不及。不仅没有保住第一名的宝座,甚至跌出了前十!
妈妈没有过多地责备我,只是让我想想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我心知肚明,脑海里跳出老师考前意味深长的一句话:玩物丧志!
因为我的成绩一直以来都很不错,爸妈对我的学习没有干预太多,所以我买玩具的要求一般都能被满足。别人玩过的我基本都玩过,别人没玩过的我也玩过很多。老师常说,玩玩耍耍是搞不好学习的,我一直以为我是个例外。今天的联考成绩却让我从云端跌入谷底。
回到房间,我打开我的“百宝箱”,一遍又一遍地翻看我的宝贝:花花绿绿的游戏卡,奥妙无穷的九连环、魔方,五花八门的棋牌......这些宝贝充实了我的生活,培养了我的想象力,磨炼了我执着、沉静的个性,游戏过程中丰富多变的画面刺激着我的感官,跌宕起伏的剧情吸引着我的心神,它们让我在虚拟世界中做自己的主角,让我摆脱现实中的孤独与苦恼。它们是我的好友,得到它们甚至一度成为我学习的动力,我简直无法想象失去它们后会怎样。
可我心里明白,随着玩具的种类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我已经从单纯的消遣变成依赖,从玩游戏变成被游戏玩,多少次为了再通一关少做两道难题,为了再升一级少睡两个小时。我以为上课时再认真一点就可以补回来,但事实告诉我,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无法什么都兼顾,偷过的懒,迟早是要用失败来还的。
斜阳从窗口照进来,照在我的游戏机外壳上,形成一道炫目的光刺进我的眼,也刺进我的心。从这一刻开始,我明白,为了更长远的目标,我必须有所舍弃。
再见了,我的伙伴!
我猛地关上“百宝箱”,落锁,将钥匙扔向窗外!
【知识点】记叙文;半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目为“从▲开始"。要求学生补充题目后写一篇记叙文,向《成长足迹》栏目投稿。材料的关键词是“开始”,这意味着需要讲述一个起点、开端或某个特定时刻的故事。通过描述这个开始,展现成长的历程和感悟。
【写作思路】明确主题:根据补充的题目确定文章的主题。选取事例: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具体事例,展现从这个“开始"所经历的成长。注重细节:描述过程中的细节和感受,使故事更加生动。体现成长:在结尾部分表达通过这个“开始”所获得的成长和启示。
【可能出现的误区】详略不当:过于强调开始的情节,而忽略了成长的过程。开头平淡:开头缺乏吸引力,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素材单一:事例选择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
【立意提取】《从勇敢面对开始》:讲述一次面对困难或挑战的经历,如何从最初的害怕到勇敢面对并获得成长。《从失败开始》:以失败为起点,描述自己在失败后重新振作,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半命题作文,该题目很考验学生的语言提炼表达能力,学生在补充题目时可选取一些新颖简洁的词汇。在写作时,可选择自己擅长的体裁入手,降低写作时的难度,选材时避免选一些老生常谈的材料,尽可能新颖且贴近实际,如若引用旧材料也应注意从其他角度切入,做到旧材新用。
1/1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1月月考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3七上·永胜月考)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字注音的正误。
(1)这些广告诓(kuāng)骗你,使你相信他们的产品都是最好的。()
(2)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阻碍就停滞(dài)不前。()
(3)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适当的工作,一时感到前途渺(miǎo)茫。()
【答案】(1)正确
(2)错误
(3)正确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
【解析】【分析】(1)这句话中,“诓"字的注音是正确的。“诓”的常见读音为“kuāng”,有欺骗、哄骗的意思。在这句话中,“诓骗”表示广告以欺骗的方式让人相信他们的产品是最好的。这个注音符合汉字的常规读音和语义。
(2)这句话中“停滞(dài)不前"的注音是错误的。“停滞”的正确读音是“tíngzhì"。“停滞不前”指因为受到阻碍而不能前进或发展。其中,“滞"读“zhì”。
(3)这句话中“渺(miǎo)茫"的注音是正确的。“渺茫”是一个常用词汇,形容时地远隔,模糊不清,或者前途没有希望。其中,“渺"的读音为“miǎo”。在这个句子中,“前途渺茫"表达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适当工作时,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没有希望的心情。
故答案为:(1)正确
(2)错误
(3)正确
【点评】(1)(2)(3)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
2.(2023七上·永胜月考)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视察摧残埋头苦干实事求事B.盲从麻醉自欺欺人腐草为萤
C.流俗悬虚墨守前人懒惰成性D.折扣严谨一番思考辩伪去妄
【答案】B
【知识点】多义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A选项:“实事求是”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实事求事"是错别字。
B选项:“盲从”指盲目地跟随,“麻醉"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人失去知觉,“自欺欺人”指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腐草为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这几个词都是正确的。
C选项:“玄虚”指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悬虚"是错误写法。
D选项:“辨伪去妄”的意思是辨别真假,去除虚妄,“辩"是错别字。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形。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辨析。
3.(2023七上·永胜月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书法精品,或古朴,或娟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B.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
C.三年的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D.这篇文章使用的是偷天换日的写法,一旦事实真相揭露出来,其论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答案】C
【知识点】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分析】A选项“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也可形容非常痛快,用来描述书法精品将汉字之美表现得很充分,使用恰当。
B选项“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描述大手笔描写的完全境遇生动形象,使用恰当。
C选项中“怀古伤今”使用不恰当。“怀古伤今"是指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情形。这个词通常用于表达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和感慨,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或忧虑。而在给定的句子中,同学们在毕业晚会上回首往事,更多的是对过去时光的感慨和不舍,而不是强调对古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伤。用“怀古伤今”来描述同学们的情感并不贴切。
D选项“偷天换日"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文章使用这种写法,一旦真相揭露,论点就会不攻自破,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4.(2023七上·永胜月考)下面语段中画线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
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它要得到传承,就应融入公众生活。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缺乏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
⑴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
【答案】动宾搭配不当,把“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句末添加“的机会"。
【知识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病句。结合“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可知,“启动……心智"搭配不当,把“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
(2)本题考查病句。结合“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缺乏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可知,“而是缺少感受它”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句未添加“的机会"
故答案为:动宾搭配不当,把“启动”改为“启发"或“启迪”;缺少宾语中心词,在句末添加“的机会"。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2023七上·永胜月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B.③②⑤①④C.③①⑤②④D.④⑤①③②
【答案】C
【知识点】句子排序
【解析】【分析】仔细阅读5句话,圆明园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教材,所以③句的后面为句必须①,可排除B/D。奥斯威辛集中营是血泪书,所以⑤的后面为②。④是总结语放在最后,排除A。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二、阅读
(2023七上·永胜月考)天下救人事最大
熊育群
①武汉一夜,钟南山难以入眠。窗外,树叶落尽枝丫光秃的冬天景象出现,凛冽的北风刮过街巷。抗击非典那年钟南山67岁,今年84岁。历史似乎在重复,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又出现了。人们匆忙的脚步停了下来,迎大年的节奏被打乱了。
②事态急剧发展,年关逼近。钟南山在武汉、北京、广州三地奔波,再无喘息之机。
③一场只能打赢不能打输的战争打响,保卫生命必须争分夺秒!
④1月18日,钟南山到武汉,立即投身战斗。19日一早,国家卫健委、武汉卫生部门和专家召开会议,分析疫情,接着去武汉金银潭医院、疾控中心实地考察调查,下午专家研究,5点钟南山赶去机场,飞抵北京参加当晚国家卫健委召开的会议,子夜一点半散会。这一夜他只睡了4个小时。20日6点起床,研究汇报材料后,赶到国务院,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午时一点半,国家卫健委召开高级别专家组会议,李克强总理出席,随即新闻发布会召开,直到下午7点结束。晚上9点半,钟南山以连线嘉宾身份出现在央视《新闻1+1》中,公开了重要的疫情信息。21日,他又在广东省首场疫情发布会上,介绍广东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情况……忙碌的节奏一直到除夕之夜,作为疫情应急科研攻关组组长的他,大年三十也回不了家。
⑤他分秒必争的身影出现在大众视野中:29日下午,他领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团队与武汉前方的广东医疗队ICU团队进行远程视频会诊,这一次会诊时间持续了6小时18分钟。
⑥30日早晨6点,利普金教授在钟南山前往机场的车上与他探讨疫情。白云机场到了,他们在航站楼前告别。飞机起飞,几个危重病人的治疗方案摊开在钟南山的活动桌板上,他要在飞行时间内确定救治办法。下了飞机出首都机场航站楼,北京卫视的记者接他上车,在路上对他进行专访。目的地到了,下车后,他大步直奔会场……
⑦座谈会由中国疾控中心召开,李克强总理亲自参加,总理就进一步加强科学防控疫情听取专家意见。总理进入会场,他对专家说,本该与大家握手的,但按你们现在的规矩,握手就改拱手了。会议结束,李克强总理与专家们告别,他特意走过来对钟南山说:“还是握一次手吧!"
⑧在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带领的呼研所医护人员像一队尖兵,向病魔发起了一次次冲锋,先后有26位医护人员倒下了,但全院没有一个人后退。有的治愈后又投入了战斗。当世界卫生组织的人询问钟南山,你们有没有医生离开,钟南山自豪地告诉对方:“一个也没有!”
⑨这一次同样也是如此,没有一个逃兵。他一直把他们送到去武汉最前线的车上。
⑩人们惶恐、无助,盼望权威出现。钟南山不得不频频出镜,及时为大众答疑解惑。哪些症状必须到医院就诊检查,哪种情况可以在家隔离,什么时候能够接种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疫情的走势如何判断……
这一切,对于一位84岁的老人意味着什么?他这是在用生命战斗!他把人民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妻子李少芬看到熬红了眼睛的他,既生气更心疼,却又无可奈何!她知道自己劝也劝不住,天下救人事最大,他这一辈子最在乎的就是病人。
中国有个钟南山,这将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6.请简要概括钟南山的人物形象。
7.选文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8.选文中高频率的出现表示具体时间的词语,为什么?
9.在这个特殊时期,人与人要避免亲密接触,为什么第⑦段中李克强总理要求与钟南山握手?
10.选文第⑧段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6.有着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有着一心为病人、为国家无私奉献,不怕苦累、不顾高龄的品质,有着高超的医术。
7.环境描写。衬托了钟南山沉重的心情,渲染了疫情袭来时的沉重气氛,交代了疫情发生的时间为严冬,更衬托出了钟南山不怕困难、积极奔走的品质。
8.高频率出现的时间表现了钟南山的忙碌,表现了他为保卫生命争分夺秒的伟大,表现出他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
9.表现总理对钟南山的敬意、心疼、支持,衬托出钟南山的高贵品质。
10.这是插叙,表现了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及其团队英勇抗击;交代两次疫情相似,人员相同,暗示此次疫情也必将取得胜利;表现他们始终拥有的为国为民担当、无畏的精神,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
【知识点】概括说明内容;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分析文段、人物、情节的作用;其他文学性文本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2)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点明时间,季节,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怎样的心情,揭示人物怎样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暗示人物怎样的命运。
(3)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有四种:(1)精确性作用。(2)形象性作用。(3)情感性作用。(4)结构性作用。解答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分析。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5)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分析句段的作用需要关注两点:一是句段所处的位置来分析。二是从句子的表达内容来分析。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评析。根据“武汉一夜,钟南山难以入眠"抗击非典那年钟南山67岁,今年84岁。历史似乎在重复,他最不想看到的一幕又出现了”“事态急剧发展,年关逼近。钟南山在武汉、北京、广州三地奔波,再无喘息之机"可知,他有着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有着一心为病人、为国家无私奉献,不怕苦累、不顾高龄的优秀品质;根据“人们惶恐、无助,盼望权威出现。钟南山不得不频频出镜,及时为大众答疑解惑。哪些症状必须到医院就诊检查,哪种情况可以在家隔离,什么时候能够接种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疫情的走势如何判断…”可知,他有着高超的医术。
故答案为:有着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有着一心为病人、为国家无私奉献,不怕苦累、不顾高龄的品质,有着高超的医术。
7.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往往具有点名时间、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或推动事件发展的作用。结合上文“武汉一夜,钟南山难以入眠"可知,“窗外,树叶落尽枝丫光秃的冬天景象出现,凛冽的北风刮过街巷”描写了寒冬萧索凄凉的景象,衬托了钟南山沉重的心情,渲染了疫情袭来时的沉重气氛,交代了疫情发生的时间为严冬,更衬托出了钟南山不怕困难、积极奔走的品质。
故答案为:环境描写。衬托了钟南山沉重的心情,渲染了疫情袭来时的沉重气氛,交代了疫情发生的时间为严冬,更衬托出了钟南山不怕困难、积极奔走的品质。
8.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本文通过“1月18日"19日一早”“20日6点"等时间词引出对钟南山所做的事情的叙写,这些高频率出现的时间词语,突出表现了钟南山的忙碌,表现了他为保卫生命争分夺秒的伟大,表现出他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
故答案为:高频率出现的时间表现了钟南山的忙碌,表现了他为保卫生命争分夺秒的伟大,表现出他天下救人事最大的信念。
9.本题考查情节的作用。根据“谈会由中国疾控中心召开,李克强总理亲自参加,总理就进一步加强科学防控疫情听取专家意见。总理进入会场,他对专家说,本该与大家握手的,但按你们现在的规矩,握手就改拱手了。会议结束,李克强总理与专家们告别,他特意走过来对钟南山说:‘还是握一次手吧!’”可知,第⑦段中李克强总理要求与钟南山握手的情节表现了总理对钟南山的敬意、心疼、支持,衬托出钟南山的高贵品质。
故答案为:表现总理对钟南山的敬意、心疼、支持,衬托出钟南山的高贵品质。
10.本题考查插叙的作用。本文主要叙写了钟南山在武汉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不顾自己年迈高龄坚持在一线救治病人、为民众解疑答惑等事迹。“在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带领的呼研所医护人员像一队尖兵,向病魔发起了一次次冲锋,先后有26位医护人员倒下了,但全院没有一个人后退,有的治愈后又投入了战斗。当世界卫生组织的人询问钟南山,你们有没有医生离开,钟南山自豪地告诉对方:‘一个也没有!’"一段插叙了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及其团队英勇抗击非典的事迹。结合本文的主要内容可知,两次疫情相似,人员相同,暗示此次疫情也必将取得胜利;表现他们始终拥有的为国为民担当、无畏的精神,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
故答案为:这是插叙,表现了抗击非典期间,钟南山及其团队英勇抗击;交代两次疫情相似,人员相同,暗示此次疫情也必将取得胜利;表现他们始终拥有的为国为民担当、无畏的精神,使文章主旨更加突出。
(2023七上·永胜月考)独处是生命的良田
韩青
①我一直认为,群居往往是肤浅的、浮躁的、表象的,而独处往往是深刻的、安静的、本质的。要知道,人多的时候,舌枪唇剑,熙熙攘攘,人心难以安静,而心不能安静,就不能深入地思考、探究,这样一来,人自然不会把事做好;而独处的时候,人是安静的、自由的,可以思考、探究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一来,就会遇到很多的契机或是意想不到的美好。
②再说,世间的任何一种美好,都有它自己的规律和节奏,一般来说,它需要我们的安静、沉思、专心和孤独,没有这些元素,我们就难以遇见它,而这些元素也只有在我们独处的时候才有。独处的时候,就是我们与美好相逢的时候。比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爱迪生发明电灯,马克思写《资本论》,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等等,他们的“作品”都是独处时结出的硕果。
③俗话说,热闹的大街不长草。热闹之所,连草都不长了,还能长什么好东西呢?能长的,只能是浮躁、杂乱、庸俗的东西。而一个人如果被这些东西主宰了,那么他就不可能还有追求和梦想;一个没有追求和梦想的人,就会变得日益庸俗乃至低俗。这样的人就像小水洼,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他就会躁动不安。显而易见,这样的人没有定力,而没有定力的人,往往就没有恒心;没有恒心的人,就很难做成大事。
④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深谙此道。她不喜欢热闹、喧哗,深爱独处,在她的一生中,除了年轻时有一次长途旅行外,她几乎都在乡间隐居。在那期间,她写了近两千首诗,而且,诗歌结集出版后引起轰动,人们因此誉她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她如果不喜欢独处,常常跟人在一起嬉戏玩耍、虚掷光阴,那么她就不会有这样的成就,更可怕的是,如果她交上了坏朋友或染上了坏习气,那么她的品质就可能开始变坏。正如西哲所言:我们所有的祸害都来自不能独处。可见,独处是智者的明智选择。
⑤事实早已证明:无数的智者在独处中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成就,还能让自己的灵魂纯净,进而使自己日益成熟。周国平先生说:“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这样的独处,使灵魂变得日益纯粹、丰富和高贵;这样的灵魂,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自己。而在这样的独处里,我们不受外界的干扰,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也不需要对别人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处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增值期,而最大的收获,就是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
⑥我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独处是生命的一片良田,可以种植自己最爱的梦想,收获属于自己的果实。”而那果实正是生命最好的价值和意义。
⑦当然,人都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完全与世隔绝。再说“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只要闹中能取静,心远地自偏,我们也能独处。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0年10月7日,有删改)
11.根据文章内容,请简要列举“独处”的益处。
12.第①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④段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在她的一生中,除了年轻时有一次长途旅行外,她几乎都在乡间隐居。在那期间,她写了近两千首诗,而且,诗歌结集出版后引起轰动,人们因此誉她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
14.本文以“独处是生命的良田"为标题有什么妙处?
【答案】11.与世间的美好相逢;获得成功(或“做成大事”);能让自己的灵魂纯净,进而使自己日益成熟,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收获生命最好的价值和意义。
12.对比论证,强调“独处"可以遇到很多“契机”和“美好”,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3.“一次”“几乎都在"近两千”写出了艾米莉·狄金森喜欢独处,并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文学成就,强调了独处是智者的明智选择,可以使人获得成功。
14.①点明作者的观点。②将“独处"比作“生命的良田”,生动形象地揭示“独处"对于生命的好处。③这句话是作者曾写下的诗句,富有文采,饱含个人深切的生命体验,更能揭示出“独处”对生命的益处。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文章标题及其作用;议论文文本;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筛选比对能力。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应注意:1、细心审题,明确题目的要求(看清是“有错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2、提高辨析异同的能力,选项表述的内容往往是经过加工整合的,多数情况下不是原文的机械罗列。做题时应用心比对,做出判断。
(2)本题考查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议论文经常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辨识论证方法,首先要看是不是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再看是不是举例论证,最后考虑道理论证。
(3)本题考查词语的作用。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或表达效果有四种:(1)精确性作用。(2)形象性作用。(3)情感性作用。(4)结构性作用。解答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的语境作出分析。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11.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提取。通读全文,抓住关键语段(句)分析概括。根据“独处的时候,就是我们与美好相逢的时候"无数的智者在独处中获得了成功,取得了成就,还能让自己的灵魂纯净,进而使自己日益成熟”“这样的独处,使灵魂变得日益纯粹、丰富和高贵;这样的灵魂,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自己"独处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增值期,而最大的收获,就是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从中提炼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与世间的美好相逢;获得成功(或“做成大事");能让自己的灵魂纯净,进而使自己日益成熟,变成越来越好的自己;收获生命最好的价值和意义。
1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细读第①段,由“群居往往是肤浅的、浮躁的、表象的”“独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乌海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
- 2023年防城港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新)
- 2025年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武威市第五中学2025年高一上生物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黔南市重点中学2026届生物高一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纺织科学前沿讲座》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6届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一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福建师范大学《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杨浦高级中学2025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衡水中学滁州分校2025年数学高二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电子游戏产业对我国文化输出的影响与机会
- 《抑郁症与痴呆》课件
- 土方工程量清单
- 政治经济学5章习题(有答案)
- 机器人工程大一职业规划书(8篇)
- 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的内能
- 功能高分子04-电功能高分子材料
- 建筑企业管理制度大全-精品完整版
- 锚杆工程隐蔽验收记录
- 2020年汽车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及部门职责
- 混凝土原理与设计10压弯承载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