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Ⅱ-1路线设计说明SⅡ-1路线设计说明遵义市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第1页共5页SⅡ-1路线设计说明第二篇路线遵义市交通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第2页共5页1初步设计专家评审主要意见及执行情况(1)K4+465沙坨沟大桥桥位与河流斜交,因河床纵坡较陡,洪水期水流湍急,部分路基位于河床上,冲刷对路基的威胁较大,且河中有大体积孤石冲下来对桥墩安全也构成威胁,所以一方面应尽量使路基远离河床冲刷,其次应尽量与河床正交并减小桥梁规模,建议调整该段线路。执行情况:已根据审查意见对该处进行修改,修改方法为:在K4+418.488增加一个交点,并将JD21~JD22向靠河一侧(左侧)平移15~25m,使路线于河沟尽量正交。同时,路线具体布设中,适当降低桥头引道平面指标以减少曲线范围内桥梁规模.(2)K5+060~K5+860段宜总体内移(右移),避免内侧形成填方边坡及低洼地带造成排水困难,或直接采用废方将内侧填平,理顺边沟使排水顺畅。执行情况:已根据审查意见对该处进行修改,修改方法为:对K5+060~K5+860处总体内移(右移),避免内侧形成填方边坡及低洼地带造成排水困难,内侧局部低洼路段均采用路基挖方填平以利于排水。(3)根据贵州省交通图2006年《贵州省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勘测设计技术指标运用指导意见》,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的规定:当设计速度V=40Km/h时,同向曲线间可按2V、反向曲线间可按1V确定。本项目有较多的同向曲线间的直线距离没有满足要求,建议认真复核并尽量调整,使之满足要求.执行情况:已根据审查意见对全线同向曲线及反向曲线间距离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同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基本控制在2V行程,反向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基本控制在1V行程,局部少量地段,由于地形条件限制,为减少工程规模从而局部降低技术指标考虑,经过现场反复调线,局部线形指标适当降低标准按照设计速度为30Km/h对应指标进行控制。(4)K10+812九角洞中桥的桥位不合适,一方面该处河床宽浅,桥梁规模大;其次与水流交角过大,桥墩的布设对水流的阻碍较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桥位处水流异常湍急,孤石的冲击的威胁对桥墩安全影响问题特别突出,建议按以下方案调整该桥桥位,并可适当减小桥头引道半径,同时认真核实洪水位,应保证桥下泄洪净空高度不小于8m。执行情况:受地形条件限制,路线在既有九角洞老桥(实则为跨径约2x2m涵洞)位置自河沟左侧转向右岸。桥位现场河沟在此位置向左转,左岸为河沟淤积岸,地势平缓,但右岸为河沟冲刷岸,岸壁陡峭,前后河段均为高约40多米的陡壁悬崖,基本无布线的条件.考虑到该位置的特殊地形地貌,各阶段外业勘测期间均将该路段作为路线研究的重要工点,但受实际特殊条件控制,路线布置空间受限,经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外业勘测期间多次的现场调整放样比选结果,施设阶段路线走向基本与初步设计推荐走向相同,同时考虑到桥梁与河槽斜角较小,设计中适当加大桥梁跨径以增大桥下过水断面,并做好河中桥墩基础的冲刷、碰撞防护设计。2路线平、纵面线形设计路线起点选在元厚镇在建陛诏大桥东桥头,顺接县道X380桩号K45+100,之后顺延县道X380向南至既有元厚大桥处跨越赤水河,下穿仁赤高速,沿沙坨沟进入九角洞,路线沿沟谷布线,通过马颈子隧道,到达沙坝头,经过南天门隧道,穿过马鹿村、五块田,沿等高线下行,到达项目终点踏水桥,与既有老路形成平面交叉。主要控制点为:陛诏大桥、元厚大桥、千子坝、禹家坪、桃子沟、新瓦房、马颈子、朝天嘴、漏洞、庙沱、坳田、五块田、石龙沟及终点踏水桥.2。1路线布设的原则本项目属地方自筹和上级补助资金改扩建工程项目,考虑到沿线地形、地质复杂,经仔细研究,并结合业主的要求,在施工图设计路线测量阶段,项目组确定了如下设计原则:1)该项目在布线时,依据沿线的地质、地形、水文以及城镇规划,注重立体线性设计,以满足驾驶员和乘客的心理和视觉要求,在视觉上保持视线的连续性,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路线力求顺应地形、与周围景观协调.路线力求顺山形走势布线,尽量避免占用基本农田.在不过多增加投资的情况下,力求路线顺畅、直捷,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以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益。2)平面线形设计。按照本项目公路的特点,平面线型设计遵照“利用与改造相结合”的原则,为达到合理利用既有老路、节省工程投资同时又能提高道路建成后的运营效益的目的,在满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测设时充分考虑并合理利用了部分老路的线位资源,对一些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地段尽可能地采用了较高标准,同时兼顾技术指标的均衡性。3)纵断面设计。为合理利用老路的路基强度,同时考虑到老路改建段的保畅要求,纵断面设计以“宁填勿挖”为基本原则,尽量以低填石方或零填设计为主,利用路段填挖高度以路面结构层厚度作为控制,从而确保了设计路段路基强度,又满足了施工期间的保畅要求。同时结合沿线地形,注意平纵线型的组合设计和土石方的平衡问题。4)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为了满足汽车运动学和力学要求,充分考虑了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要求,全路段设计时均考虑了合理的平纵组合。5)少占地、少拆迁、少废方。路线布设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通过灵活设计和创作设计,实现“安全”、“环境优美”、“节约资源”、“质量优良”、“系统最优”的设计目标。2。2主要地段路线布设思考本项目设计路线基本沿现有X380及地方乡村公路既有走廊带布设,对不能满足改造要求的路段在老路走廊带附近采用新线布设,全线按照设计速度40km/h标准二级公路布线,对于局部地形条件特别困难路段,为合理节约投资,在保证路基宽度不变的前提下,采用设计速度30km/h技术指标进行路线布设.1)K0+000~K4+200起点陛诏~沙陀沟段:该路段基本顺沿既有X380老路布线,现状X380老路在该路段大部分平纵线形较好,局部需要裁弯取直,路基宽度及路面状况不能满足本次改扩建要求。考虑到X380老路沿线民房较多,该段路线布设基本考虑尽量利用老路,尽量避开民房集中区域,路线纵坡设计时,也主要考虑老路上宁填勿挖,填高以路面结构层厚度控制。2)K4+200~K16+000沙陀沟~九角洞段:该路段路线位于一条狭长的山间沟谷内,沟内现存有一条地方土路沿山间沟谷蜿蜒上行至九角洞,该路段路线总体上顺延既有地方土路走向布线,但由于该路段高差大,老路平、纵线形极差,部分路段需要改线。纵断面设计时该段路线纵坡基本用足,尽量提升线位高度,为后续路线翻越马颈子山脊创造条件.3)K16+000~K23+700九角洞~豺狗湾段:该路段是本项目最困难的路段,全线位于植被茂密的崇山峻岭中,整个区域山势陡峻,地形条件恶劣,且区域范围内无现成地方道路通行。故本路段路线均为新建路段,大部分路段均为沿陡峭山间坡面等高线蜿蜒布线。设计中设置了两座隧道以穿越陡峭山脊,同时,路线布设时尽可能控制路线边坡的大填大挖,局部困难路段,适当降低标准,路基宽度保持不变,采用设计速度30km/h平纵技术指标在老路线位附近进行路线布设,减少占用林地、节约工程投资、降低环境影响和破坏.4)K23+700~K34+170豺狗湾~终点踏水桥段:该路段已有一条修建好的地方等外级水泥砼路面公路,目前改地方路面状况较好但路面宽度较窄,为单车道.K23+700~K28+200路段地势相对平缓,本项目路线基本为顺延既有水泥路进行改扩建。但K28+200~K34+170路段为长约6公里的陡下坡路段,现有老路因等级低,平纵线型极差,特别是纵坡严重超标,局部老路纵坡甚至超过20%,不能满足二级公路的最低要求,故针对此状况,部分老路平纵不达标路段需要另行选线以降缓路线纵坡,其余路段基本为顺延既有老路走廊带布线,尽可能利用老路,减少填挖。2.3平面设计根据项目初设建议及批复意见,路线设计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B01-2014)、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规定执行。路线设计主要根据地形、地质、工程量、拆迁赔偿、环境保护等进行路线平、纵面布设。本路段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除了采用基本型,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外,对于受地形和地质条件限制地段,为了尽量缩短困难地段长度和减少工程数量,达到有利于推进工程实施和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还因地制宜的采用了“S型”、“卵型"组合平曲线。同时,局部困难地段,为避免出现较大地质病害,节约工程投资,适当降低了技术指标,回头曲线半径按照R≥25米控制.本项目采用的平纵技术指标详见表1-1。本项目施工图设计范围为:K0+000~K34+169。981,路线实际总长为34。178公里,其中设置路线长链一处。表2-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单位规范规定采用标准说明主线(K0+000~K34+169.981)1主线设计速度km/h4040为保护环境,
避免出现大
的地质病害,
部分困难路
段适当降低技
术指标。2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001003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60304回头曲线设计速度km/h30305回头曲线最小半径m3025。1376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35257最大纵坡%898最小坡长m1201009路基宽度m8.58。510路面宽度m2×3。52×3。511标准轴载KN10010012路肩宽度m2×0.752×0。7513桥涵荷载级公路-Ⅰ级14大、中桥洪水频率1/1001/10015路基、小桥涵洪水频率1/501/50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小于0.05g,根据《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工程区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以下.2.4路线纵断面纵断面设计结合地形、地质、地物、桥涵、平交、管线、设计洪水位、路基土石方平衡、路基稳定等诸因素,合理采用坡率、坡长综合设计,力求指标均衡,凸凹曲线设置合理,视觉顺适。路线纵断面设计考虑避免大填大挖,节约工程造价;尽可能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废弃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纵断面设计时,总体按照二级公路的各项技术指标控制设计,局部地段由于高差大,地形所限,适当降低了技术指标,具体设计情况如下:主线:最大纵坡9。0%,最小纵坡0.3%,最短坡长100m(除起、终点顺接老路过渡段外),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7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700m,竖曲线占路线总长30。363%,平均每公里纵坡变更次数为3.512。2。5平纵组合设计线形组合设计应考虑平纵横三方面要总体协调;要避免在同一视觉路段上设置陡坡及曲线长度短、半径小的凹型竖曲线,纵坡反复凹凸、纵向排水渲泄不畅;凸形或凹形竖曲线顶、底部不应插入小半径平曲线。设计中,本项目无不良平纵组合.3安全设施本项目为开放式二级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一般采取以下各种不同形式:1)一般情况下,在填方高度大于4米、急弯、陡坡等路段,设置波形梁护栏,在设置波形梁护栏侧路基加宽0.5米。2)在急弯、陡坡等特别危险路段,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危险路段,考虑设置钢筋混凝土座椅式防撞护栏,在设置混凝土护栏侧路基加宽0。5米.3)在经过村寨、集镇、学校等前后等安全隐患较大地带,设置减速带。4)沿线根据平面弯道、纵坡及村镇等情况设置各种反光交通标志,以便为司乘人员提供准确的、及时的行车信息。共包含禁令标志(限速、限高等标志)、警告标志(道路变窄处的警告性标志,急弯等标志)、指路标志:地名、地点方向等标志。5)交通标线,包括双车道中心线、行车道边缘线、交叉口标线等.6)其他设施:里程碑、百米桩、公路界碑。3。1设计依据及标准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06;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F71-2006;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5)《公路交通标志板》JT/T279-2004;6)《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8)《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9)《农村公路建设暂行技术要求》.3。2设计内容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常规交通安全设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对于局部技术指标低于标准的路段,强调加强安保措施,通过设置安保设施达到确保交通安全的目的。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的布设以不熟悉本段公路及周围路网的外地司机为设计对象,使司机在设计速度行驶时能及时辨认标志内容为基本原则,同时应使版面布设醒目、美观。标志的布设原则:主线设置限制速度标志;平交路口设置交叉路口标志或方向地点标志;转弯半径≤80米设置急弯路标志,连续两个转弯半径≤80米设置反向弯路标志,三个或以上转弯半径≤80米设置连续弯路标志;多个连续陡坡≥6%设置连续陡坡标志;交通标志的布设重点考虑:①及时给司机提供准确信息;②避免过多信息分散司机注意力;③重要信息重复提示或多级预告;④在事故易发路段设置相应警告标志.2)标志版面标志采用LF2—M型铝合金板,铝合金板材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89.3MPa,屈服点不小于241.2MPa,延伸率不小于4%~10%,板厚3mm,版面加外框.文字采用中英文对照,中文字高为40cm,英文字高为20cm标志板面的大小根据文字的多少确定,同一种类型的标志中,相类似的板面,能统一的尽量统一,以便于施工。标志中的文字、符号、底衬均采用三级反光膜粘贴.3)标志支撑结构(1)本设计采用单柱、单悬臂两种支撑形式。 (2)柱式标志的标志板边缘距路肩边缘≥25cm,标志牌下缘距路面高度为200cm。(3)单悬臂标志板下边缘距路面的净空为450cm4)技术要求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颜色应严格按照GB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准中的规定执行。一般情况下,英文单词的第一个为大写,其余为小写。标志结构设计抗风速22m/s,抗风压为0。3KN/m2。3。3交通标线根据本项目设计标准,车道边缘线、道路中心线及导向箭头等各种交通标线按设计速度40km/h标准进行设计。在标准路段设置车行道边缘线、双向车道路面中心线,在有交通流汇合及分流地点设置导流标线、渠化标线.1)路面中心线:路面中心线:本项目为双向二车道公路,以连续实线和间断虚线两种型式作路面中心线,其颜色采用黄色,线宽均为15cm。间断标线的实线段长4.0m,间距6.0m。当采用黄色连续实线作为车行车道中心线时,表示车辆行驶不得超越此界线;当采用黄色间断线作为行车道中心线时,表示在保证行车安全的条件下,车辆可以超越此间断线超车或作必要的转向。桥梁段标线适用于大、中桥梁路段,为黄色虚实线。虚线一侧准许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实线一侧禁止车辆越线超车或向左转弯.桥长范围内为双黄色中心实线,表示严禁车辆越线超车或压线行驶。2)车行道边缘线:行车道边缘线采用白色连续实线标线。3)震动减速标线主要设置于村寨、城镇、陡坡等路段,为凸起白色标线。4)抗滑减速带设置在急弯、长下坡等特别危险路段;急弯路段设置一般自进弯前100m起,至弯道终点止;长下坡路段设置在中段和下段100~200m范围。5)导向箭头为白色标线:主要用于交叉道口、紧急停车带,收费广场等需要设置导向的车道内.6)立面标记设置在人行桥、渡槽等的墩台端面上。颜色为黄黑相间的倾斜线条,斜线倾角为45°,线宽为15cm.设置时把向下倾斜的一边朝向行车道.7)紧急停车带标线:主要用于紧急停车带内侧边缘,中间为白色实线,线宽45cm;两端为白色虚线,线宽45cm,实线段长1。0m,间距1。0m.8)技术要求。标线材料采用白色热熔型Ⅱ号标线涂料,并在涂膜表面撒布不小于388g/m2的反光玻璃珠;减速振动标线在路面上涂布不少于100g/m2的底漆,待底漆充分干燥后才施划振荡标线,同时在其表面撒布不少于500g/m2的反光玻璃微珠.3。4护栏1)护栏型式的选择本项目护栏根据所处不同路段地形地质条件主要采用单面双波形梁钢护栏和单坡型混凝土护栏。波形梁护栏的立柱采用Φ140×4。5钢管,立柱与波形梁钢板之间通过防阻块连接,护栏板采用厚度为4mm路侧混凝土护栏采用座椅式,均用C25混凝土现浇。2)护栏布设原则波形护栏只在特殊路段设置,且波形护栏的最小连续长度一般≮28m,若两段护栏断开长度小于28米则拉通布设,在公路沿线平交路口相应位置按一定长度断开,在断开处设置AT2型圆形端头.波形护栏在边坡高度≥4m的情况下设置,混凝土护栏在挡墙路段以及外侧悬崖危险路段设置,其具体护栏型式及布设方式,按以下原则进行选取用:A级普通型(Gr—A—4C)波形护栏设置在路侧填土高度大于3m且小于7m的填方路段以及车辆驶出路外有可能造成二次重大事故的路段或墙高较矮的挡墙段混凝土护栏设置在路侧有悬崖、深谷、渗沟等危险路段以及挡墙设置段,最小设置长度12m,每隔15~30m(或根据挡墙沉降缝分段)设一道横向伸缩缝,每隔3~4m设一道假缝,每隔10m设一个泄水孔.护栏表面应刷白色石灰,倒角面刷红色与白色相间的反光漆,使护栏醒目,达到诱导视线的目的.此次设计中按道路等级标准应设置A级混凝土护栏,考虑到本项目中多处陡坡悬崖,且大型车较多,因此将混凝土护栏防撞等级提高,改用SB级混凝土护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中国化学计量泵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江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2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11月湖北省湖北交投集团部分子公司管理岗位遴选12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唐山市直属公立医院第三次选聘27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百色市德保县定向招聘服务期满“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项目人员15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生儿黄疸护理教程
- 2025年沃尔沃汽车销售代理合同协议
- 2026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渤海理工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关于无人机多旋翼的结构细节试题及答案
- 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流动性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 变电站GIS组合电器安装工程风险识别及预防措施
- 某管理咨询公司薪酬管理制度
- 物业管家管理课件
- TCACM 1460-2023 成年人中医体质治未病干预指南
- 三人合租房协议合同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模板范文:市场营销篇
- 卧式蒸汽锅炉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 2025年内蒙古包钢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置房工程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