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高考仿真试卷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轮复习资料(高考仿真模拟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A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1是三个博物馆收藏的先秦时期不同地区青铜方尊的实物图。其形制的特点反映出()A.贵族阶层的审美观趋同B.大一统下的整齐划一C.青铜在民间普遍使用D.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2.董仲舒认为,人性分三品,大多数人持“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孵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其主张()A.宣扬了孟子人性善学说B.强调了社会教化的重要性C.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D.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3.图2是南宋都城临安城的平面示意图。由图可知,南宋时期()图2A.“市”突破了时空限制B.南方经济地位日益凸显C.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D.都城设计注重礼制要求4.下表为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对其理解合理的是()地区商税数户数户均北方3633392贯5676606640文南方4114751贯10893868377文全国7748143贯16570474467文(注:商税数为熙宁十年额,户数为元丰初年额,两者统计时间接近。)A.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更低B.南北方经济差距继续扩大C.北方商业活动依然较为活跃D.全国商业重心已转移到南方5.1876年,郭嵩焘奉派为第一任驻英公使。他看到在英国的日本留学生多讲求法律经济,学兵者绝少,感叹到:“盖兵在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其观点反映了()A.顽固派的基本立场B.对器物变革的反思C.洋务派的核心观点D.对西方模式的盲从6.下表为1873-193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变动趋势表。它反映出()年份农产品出口总值(千元)农产品出口在出口总额中比重(%)187328662.618932842315.619038949626.8191023195739.1192030704736.4193062828545.1A.农业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B.农业生产力渐趋提高C.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D.中国农民的处境悲惨7.近代上海,万国商团担负着武力防御租界的任务。1900年,万国商团总共花费3万两白银,这是其自成立以来最高的支出数字,其中有1.4万两用于各种制服和装备。其增加开支的背景是()A.义和团运动不断向南方扩展 B.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C.南方督抚大力扶植反帝力量 D.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8.1954年1月,《重庆日报》报道:(当地某工厂)宣传队横幅上写着“向增产节约粮食支援工业建设的农民兄弟致敬”……为农民演出《把余粮卖给国家》和《访问苏联集体农庄记》……晚上同农民兄弟摆摆龙门阵(聊天)。该报道意在()A.推广苏联经济建设经验B.推进农村经济的恢复C.营造经济建设良好环境D.提高农民文化素质9.万隆会议之前,中国政府在对相关与会国的政治态度做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如下方针:团结“和平中立国家”、争取“接近和平中立国家”、影响“接近反对和平中立国家”、孤立并分化“反对和平中立国家”。此举意在()A.促成亚非会议圆满成功B.扩大国际和平统一战线C.消除西方殖民势力残余D.遏制世界战争潜在力量10.英王亨利一世(1100—1135年在位)的加冕宪章是一份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它规定了国王对教会财产及诸侯领地所拥有的权利,特别标明了国王所不能做或决意不去做的事。该文件()A.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B.体现了王权有限的思想C.激化了王权与教会的矛盾D.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11.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一些思想家明确指出,不存在不变的、通用的规则,与人类文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相比,未经开发的自然世界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上帝的荣耀。这些观点体现了()A.法国尖锐的等级对立B.对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C.抵制工业革命的倾向D.对科学革命的悲观态度12.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1816年说:"在我的新纳克的工厂里,大约由2000个年轻人和成年人管理的机械动力和操作……现在完成的工作量,在60年前需要由苏格兰的全部工业人口来完成。"他意在阐明()A.技术进步的威力 B.社会主义运动的必要性C.社会平等的重要 D.工人阶级强大的改造力13.英国工党1910年1月在议会选举中的选票刚刚超过50万,1918年还不到225万张,1922年上升到4236733张,1924年更升到5487620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英国()A.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B.国家干预经济的成效C.工人阶级觉悟的提升D.战后社会经济的凋敝14.1915年,英国设立军工部,直接管理200余个工矿企业;1916年,英国又成立劳工部,统筹调配全国人力;1918年,由于粮食供应不足,英国开始实行食物的定量供应。这些举措()A.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临时之举B.借鉴了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表明政府的职能在逐步扩大D.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15.图3是《世界经济千年史》中1950—1998年美国与其他国家人均GDP水平的双边比较图。图3根据所学判断,A.B.C三国分别对应的是()A.苏联、日本、英国B.英国、苏联、日本C.日本、苏联、英国D.苏联、英国、日本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图1、图2、图3分别是西汉三公及九卿籍贯分布示意图、唐代前期(18-75年)进士籍贯分布示意图、北宋主要宰相籍贯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陈正祥《中国历史文化地理》概括指出从图1到图3反映出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成因。17.20世纪初,晚清政府为了挽救危局曾进行了一系列努力,表4为其采取的部分举措及各地的反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表4举措一举措二1910年春,军咨处通知各省督抚,拟派参谋官督理军务。海军处也电令驻泊于各省的军舰,不得擅离驻地。是年9月,陆军部咨文各省,以后各省的军需,一律由中央统筹拨给,地方督抚不得再行就地筹饷。年底,清廷又采纳载涛的建议,将从前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巡抚例兼兵部侍郎(后改为陆军部大臣、副大臣)的惯例,一律取消。除汉族督抚群起反对外,愤起抗争的满蒙官员亦不乏其人。东三省总督锡良一改过去满蒙督抚绝不轻易联衔上奏的惯例旧制,联合各省督抚电奏清廷:“督抚对于新军亦宜仍带兼衔,俾得节制调遣,以备变起非常,因机应付。”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后,军咨府再次提出遣派军咨使管理各省负责练兵事务的督练公所。云贵总督李经義首先致电军咨府称,如果实行军咨使监视各省军务而不受督抚节制,那就请朝廷将各省的督抚一律裁撤,否则不予承认。陕甘总督长庚、陕西巡抚恩寿等满族督抚,也出面参与联合电驳,共同抵制军咨府这一计划。——王开玺《晚清变局》史界认为,辛亥革命前,清政府已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上述观点。(12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原稿刊载于《人民画报》(1953年2月号)有删减结合所学知识,以“时代风貌”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新兴的西方世界(1763年)图5——(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拉丁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都曾是国际性语言。从17世纪末开始,法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国际上的外交语言。到了18世纪,在英国货物销往世界各地的同时,英语也随之到达世界各地。最终英语在诸多国际语言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主要的世界通用语。1836年,东印度公司最高理事会高级官员麦考莱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受过英语教育的印度人不可能再完全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我相信若能继续推行我们的教育政策,孟加拉就不再有偶像崇拜,不再需要宗教传播和宗教干预。”提取材料一、二的历史信息,并概括其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14分)2025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一轮复习资料(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1112131415DBCCBCBCBBBADCC1.【答案】D【解析】据图片信息先秦时期三地的青铜方尊在体量、形制、纹饰特征的类同,说明当时中国各地区的青铜器铸造上相互影响,体现了多元一体的文化特色,故选D项;“审美观趋同”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先秦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青铜器主要是贵族使用,民间不可能普遍使用,排除C项。2.【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民之性如茧如卵......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可知,董仲舒认为人性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才能变好,就像茧需要经过热水煮后才能变成丝一样,这表明他主张通过社会教化来引导和塑造人的品性,故选B项;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董仲舒认为人性有三品,且需要通过教化才能为善,与孟子的观点不同,排除A项;汉武帝的尊崇儒术的举措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排除C项;董仲舒的观点主要是关于人性和教化的,没有直接论证封建统治的合理性,排除D项.3.【答案】C【解析】据地图信息,“花市”“肉市”“菜市”“布行”“鲜鱼市”可知临安城分布了诸多各行各业的商业市场,反映了当时城市商业的繁荣和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故选C项;材料只能体现“市”突破了空间限制,无法体现时间限制的突破,排除A项;临安只是南方诸多城市之一,而且材料也并未将南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进行对比,排除B项;材料中临安城的布局并未体现等级秩序的分布,无法体现“礼制”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据材料宋神宗时期商税数与户数统计表内容可知,宋神宗时期,北方地区的商税及户数均低于南方,但户均高于南方地区,说明北方地区的商业活动依然活跃,故选C项;材料未对比南北方商人的社会地位,排除A项;仅对比南北方商税和户数,且基本处于同一时期,无法获知南北方经济差距变化,排除B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业重心南移应该也在南宋时期,排除D项。5.【答案】B【解析】郭嵩焘作为晚清时期的重要外交家,他的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在逐渐深化。材料中郭嵩焘看到在英国的日本留学生多进求法律经济,而学习军事的很少,感叹到“盖兵在末也,各种创制皆为国之本也”,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不仅在于军事,更在于其政治经济制度。这一观点体现了他对洋务运动中仅仅学习西方军事技术的局限性有了反思,开始认识到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性,故选B项;顽固派的基本立场是盲目排外,与郭嵩焘的观点不符,排除A项;洋务派的核心观点是“中体西用”,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维护封建制度,与郭嵩焘的观点也不符,C项错误;郭嵩焘对西方的学习并非盲目,而是有选择性的,他看到了日本留学生在英国多学习法律经济,说明他对西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排除D项。6.【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农产品出口总值逐渐上升,和出口总额比重也在逐渐上升,再结合1873—1930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可知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C项正确;资本主义的体现雇有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不体现农业生产力的水平,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农产品出口总值逐渐上升,和出口总额比重也在逐渐上升,不涉及中国农民的处境,排除D项。故选C项。7.【答案】B【详解】结合材料时间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真正觉醒,人民的反帝情绪高涨,租界成为中国人民攻击的目标,上海万国商团是在租界面临来自外部的安全威胁的情况下,由界内居民自发建立起来的组织,具有自发性、志愿性与民间性,到后来才发展成为获得租界资助的正式组织,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义和团运动没有向南方发展,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南方地区的相关督抚严防义和团运动,排除C项;清政府与列强彻底决裂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8.【答案】C【解析】据材料“向增产节约粮食支援工业建设的农民兄弟致敬”“为农民演出《把余粮卖给国家》和《访问苏联集体农庄记》”及所学可知,工厂组织宣传访问队下乡慰问,《重庆日报》刊文对此进行大力宣传,旨在巩固工农联盟,为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故选C项;宣传推广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只是文章记述内容的一部分,且这只是实现该报道目的的具体途径,排除A项;1952年底,新中国经济恢复的任务基本完成,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宣传当时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工农联盟,不能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排除D项。9.【答案】B【解析】据材料“团结‘和平中立国家’......分化‘反对和平中立国家’”可知,中国政府在对待参与万隆会议的国家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国家采取不同的态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敌对力量,扩大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会议的成功,这与材料中“万隆会议之前”的史实不符,排除A项;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参加的会议,但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势力通过控制部分亚非拉国家来对抗中国,消除西方殖民势力残余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中国参加万隆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当时的中国国力尚弱,并不能遏制世界战争潜在的力量,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英王亨利一世的加冕宪章规定了国王与教会财产以及诸侯领地之间的关系。这份宪章特别强调了国王的权力并非无限制,而是明确指出有些事情是国王不能做或者决定不做的。这样的规定体现了当时的封建制度和法律对王权的限制,也是后来英国宪法发展中“王在法下”这一原则的早期体现,故选B项;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明确了君主立宪制的原则,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加冕宪章对国王权力的限制,并不会激化王权与教会的矛盾,排除C项;该加冕宪章是一份规定封建关系的法律文件,并没有关于维护市民阶层利益的描述,不能得出“维护了市民阶层的利益”,排除D项。1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思想家的观点显示了他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入思考,其对理性启蒙运动的深度反思以及对自然界的高度尊重,故选B项;“法国尖锐的等级对立”不合题意,与材料法国思想界认为“不存在不变的、通用的规则”相悖,排除A项;“抵制工业革命”不合题意,与材料提及的是法国思想家对规则的思考相悖,排除C项;“悲观态度”不合题意,材料提及的是“人类文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体现出上帝的荣耀相悖,排除D项。12.【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在我的新纳克的工厂里,大约由2000个年轻人和成年人管理的机械动力和操作……现在完成的工作量,在60年前需要由苏格兰的全部工业人口来完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提升了生产效率,完成的工作量远超之前,A项正确;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于1848年之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平等,排除C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13.【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英国工党的选票在一战后大量增加,反映出一战后,因英国经济衰退,引起社会中下层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故而将选票投给了英国工党,故选D项;英国工党虽然以维护工人利益为口号,但还是资产阶级政党,不奉行马克思主义,排除A项;1929~1933年大危机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排除B项;英国工党执政,英国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不是工人阶级斗争的根本目的,故无法说明工人阶级觉悟的水平,排除C项。14.【答案】C【解析】据材料“1915年……直接管理……1918年……食物定量供应”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英国正在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政府对工矿企业进行直接管理,统筹调配全国人力,实行食物的定量供应都属于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措施,表明政府的职能在逐步扩大,故选C项;这些举措是为了应对战争带来的影响,并非应对经济危机,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1918—1921年实行的经济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二战后英国奉行凯恩斯主义,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5.【答案】C【解析】据图示内容可知,a国GDP在1970年前后有了大幅增长,并逐渐接近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应是日本,二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在70年代前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有力挑战,b国GDP在1990年后出现大幅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应是苏联,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从而引发这一问题,c国GDP曲线发展平稳,没有出现大幅增长或下降,是英国,选择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题:13分变迁:从政治中心在北方,但南方政治影响力逐渐增强的角度作答;从文化重心始在北方,但文化重心逐渐南移的角度作答。成因:从江南开发,江南经济发展为南方政治、文化影响力增强奠定基础的角度作答;从北方人口不断南迁,南方人口增多为南方政治、文化影响力增强奠定基础的角度作答;从科举制等选官制度的变化助推南方政治、文化影响力增强的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17题:12分分析说明的内容应包括:①从清政府丧失了存在的法理基础(合法性)的角度作答(4分)。如20世纪初清政府成为洋人朝廷,出卖民族利益;资产阶级革命不断发展,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等。②从清政府丧失了存在的政权基础的角度作答(4分)。如清政府企图收回地方督抚控制的军权,导致满汉官员离心,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统治危机加深。③从清政府丧失了存在的社会基础的角度作答(4分)。如清政府的倒行逆施,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丧失了存在的社会基础等。18题:16分(一)信息提取信息举例:(1)材料性质类信息:1953年的通讯稿;(2)经济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