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辞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孔子不能决也”。孔子的做法A.表明百家争鸣激化B.符合现代科学原则C.反映人们关注自然D.鼓励儿童探索科学2、下面是甲午战争中持续最长的清军反击海城之战的战争计划表(时间:1894年阴历日期)。据此可知;当时的清军。

A.制订了精密的作战计划B.对战争形势盲目乐观估计C.将领指挥不当贻误战机D.具有捍卫民族主权的决心3、2019年9月21日美国对伊朗中央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实施了与恐怖活动相关的制裁,以报复上周末沙特遭遇袭击的事件,此举旨在遏制伊朗与欧洲和亚洲的任何剩余贸易活动。这样伊朗经济超过80%的部分已经受到美国制裁,而美国正寻求针对那些依然在起作用的目标,例如制成品和运输设备的贸易。这表明当今A.国际恐怖主义日益泛滥B.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C.强权政治影响世界发展D.“一超多强”格局进一步强化4、近代初期,欧洲人的劳动日在法律上主要是指白天的时间。基本上,白天有多长,劳动时间就会有多长。到了19世纪40年代末,12小时工作制终于成为法定的劳动制度。到1919年的头几个月,欧美国家大多数有工人组织的行业都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据此可知A.近代以来欧洲人工作时长不断增长B.电灯的发明决定了工作时间的增长C.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了工作时间变化D.工作时长调整不利于生活水平提高5、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道∶"古之人君未尝讳言财也。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这一观点阐述的是A.农商皆本的合理性B.广纳财源的强制性C.让利于民的重要性D.政府干预的促进性6、1939年1月,晋察冀边区发出《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关于村选的指示信》,根据这一指示,县、区两级成立村选促进会,村成立村选筹备会。通过村选,大批农民当选公职。据统计,在1940年的选举中,冀中地区的村代表中地主富农代表只占8.1%。该变化()A.体现了“三三制”政权结构B.表明了土地革命的效果明显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推动了国民政府“宪政”进程7、如图为影响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的一项重要发明——四轮汽车。下列与之相关的解读正确的是。

A.首度由英国人制造成功B.采用了蒸汽机改良动力C.率先改变人类陆路交通D.说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8、列宁认为帝国主义就意味着战争,“全世界已经瓜分完毕的时候,一个垄断地占有殖民地,因而使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特别尖锐起来的时代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美西战争C.拿破仑战争D.普法战争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西汉建立:________年,刘邦建立________,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10、背景:①北宋中期后出现三冗(冗兵;冗官冗费)和两积(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大臣范仲淹发起以________为宗旨的改革,史称“________”。但因触犯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11、评价:这些措施________,但制度过于僵化12、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________。

13、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14、________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________,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名为________15、1900年________,北京失陷,慈禧和光绪帝逃往西安。列强在中国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进占________。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________”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16、根据提示;完成下列“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时间轴。

A.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

E..____________F.__________F.____________G.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7、《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A.正确B.错误18、中国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A.正确B.错误19、《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辛丑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A.正确B.错误20、下图所示的这枚珍贵邮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辉煌的时刻,成为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抗战终于取得伟大胜利的见证。()

A.正确B.错误21、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A.正确B.错误22、史实: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西欧殖民掠夺的狂潮。

推论: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倒退。A.正确B.错误23、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A.正确B.错误2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3题,共15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赵氏孤儿》是中国元初剧作家纪君祥的一部元杂剧作品;18世纪传入法国后,由伏尔泰改编为剧本《中国孤儿》。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们会发现;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制度,甚至一个地区的政治制度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换言之,政治制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演化的,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宏观上看,历史跨入一个新的阶段之后,政治制度也必然会发生脱胎换骨的改造。从微观上看,在政治体制的大框架确定之后,还会对局部不断进行调整。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社会是运动着的,政治体制必须跟随着社会的运动而变动着。人是社会的人,但更是自然的人,自然界的规律是新陈代谢,人的本性喜欢求新求变,由人组成的社会亦反映了人的这种特性。政治体制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政治体制固守旧章,要么它的基础被运动着的社会逐渐瓦解,要么它室息社会的发展,最后终究要被社会长期集聚的能量的突然爆发而彻底摧毁。所以,在西方政治制度史上出现过两种情况,痛苦的突进式变革和温和的渐进式变革。从历史上来看,这两种变革交互进行着。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政治体制的变革,并非都反映了社会的进步,有些也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如一些军事专制或独裁之类的体制,它们在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都出现过,不过是一个民族国家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这类不符合人类基本原则的政体将会消失。

——摘编自张定河、白雪峰著《西方政治制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上述表格信息中概括一个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并结合世界史(至少两个国家)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明确概括因素,阐述须有史实依据)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8、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29、“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伊朗同宿敌美国的斗争连日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媒体称美政府已决定把伊朗革命卫队列为国际恐怖组织,伊朗总统内贾德则针锋相对宣布伊朗已成为“核国家”,并公开称伊方已有超过3000台用于铀浓缩活动的离心机投入运行。随即又有媒体说,美国已拟定针对伊朗的“三天闪电作战计划”,伊美两国关系似有加剧紧张之势。

材料二目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占78%,发展中国家占22%;而世界人口发达国家只占20%,发展中国家占80%。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

(2)造成材料一、二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中“孔子不能决也”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符合现代科学原则,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思想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体现孔子对自然的关注;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并未体现孔子对科学探索的鼓励。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B【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信息显示;清政府计划在三日内夺取海城,但实际上海城之战是甲午战争中持续最长的陆战,这与清军的计划截然相反,因而可知清军对战争形势估计过于乐观,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清军对战争形势盲目乐观,作战计划并非精密,排除A项;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了清军对战争形势盲目乐观,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3、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美国对伊朗中央银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实施了与恐怖活动相关的制裁”“伊朗经济超过80%的部分已经受到美国制裁”等信息可知,美国对伊朗进行了恐怖活动相关的制裁,遏制伊朗与欧洲和亚洲的贸易活动,是强权政治的表现,即体现了当今世界发展中强权政治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美国依仗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对他国的干涉,体现了当今强权政治的影响,没有涉及恐怖主义,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挫折和阻碍,B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一超”,即美国,并未体现“多强”,D项错误。4、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初期,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家靠长时间剥削工人劳动来榨取工人利润,基本上,白天有多长,劳动时间就会有多长;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资本家缩短了工人的工作时间,到了19世纪40年代末,12小时工作制终于成为法定的劳动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加之工人运动的要求,到1919年的头几个月,欧美国家大多数有工人组织的行业都实现了8小时工作制。据此可知,资本主义发展影响了工作时间变化,C项正确;近代以来,欧洲人的劳动时间呈现出不断增长(由只是白天能工作到法定时间为12个小时),到20世纪初趋于下降(基本实现8小时工作制)的曲折发展趋势,排除A项;近代以来,工作时间的增长,不仅受到电灯发明的推动,更重要在于资本家出于利益需要,不断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排除B项;工作时长的趋于减少的调整,有利于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5、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民得其利则财源通,而有益于官,官专其利则利源塞,而必损于民"可知,顾炎武强调的是让利于民的重要性,故选C项;"农商皆本"针对的是重农抑商,材料并未涉及农商的本末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强制性,故排除B项;"政府干预"不是材料所述主旨,故排除D项。6、C【分析】【详解】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了很多政策调整,如经济方面实行双减双交的政策,政治方面为了调动国民抗战积极性,在基层治理方面吸收大批农民进入公职,同时也不排斥地主富农,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反映“三三制”政权结构,排除A项;土地革命和国民政府“宪政”不在全面抗战时期,排除B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故选D;汽车首先由德国人制造,排除A;汽车使用内燃机,排除B;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的火车率先改变人类陆路交通,排除C。8、B【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美国、西班牙)。据所学知识可知,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是美国和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但在时间上发生在美西战争之后,排除A项;拿破仑战争具有革命性和争霸性的双重性质,并非瓜分殖民地的战争,排除C项;普法战争是普鲁士为完成统一与法国进行的战争,并非瓜分殖民地的战争,排除D项。故选B项。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得出:①公元前202年②汉朝③长安【解析】公元前202年汉朝长安10、略

【分析】【详解】

宋仁宗在位时,范仲淹发起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解析】整顿官僚机构庆历新政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解析】火13、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朝皇帝之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负责管理全国的。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解析】丞相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115年北宋中都15、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北京失陷,列强在中国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进占中国东北。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典型地反映出清朝中央集权的削弱,清朝中央权威受到了挫折。【解析】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东北东南互保16、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这一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随后,日军占据整个东北。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长城沿线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以主要力量“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寄希望于英美等国出面调停,幻想依赖国际联盟迫使日本撤兵。由游击队改编而成的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三省以后,又将侵略矛头指向华北,实际上控制了热河、河北、察哈尔三省,进而又加紧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蓄意制造的这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1935年12月9日,爱国学生进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即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1936年12月12日晨,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以武力逼蒋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共中央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为早日促成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随后,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解析】1931年杨靖宇一二九运动华北1936年七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7、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故题干说法错误。18、A【分析】【详解】

中国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题干描述正确。19、B【分析】【详解】

《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题干表述错误。20、A【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邮票中的“中华民国卅四年九月九日”即1945年9月9日。该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21、B【分析】【详解】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故说法错误。22、B【分析】【详解】

新航路开辟后,引发了西欧殖民扩张,对于被殖民地区而言,殖民活动为这些地区带来了灾难。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殖民扩张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是历史的进步。推论只是站在被殖民地区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较为片面,不正确。23、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孟德斯鸠主张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因此本题表述正确。24、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加紧对外侵略与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这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而不是基本形成,因此题干所述错误。四、论述题(共3题,共15分)25、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本题要求就元杂剧中的《赵氏孤儿》和伏尔泰的《中国孤儿》进行对比,拟定论题展开论述。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庄姬公主、程婴、韩厥、公孙杵臼等人都为保护赵氏孤儿付出了努力和牺牲,体现了作者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推崇。结合元代民族矛盾尖锐,既剥夺了汉族知识分子的参政权利,导致其社会地位严重下降,也对长期处于官学地位的儒家思想造成了冲击的社会背景展开论述,可知《赵氏孤儿》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论述亦可。【解析】示例一论题: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体现了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崇。

论述:元初;民族矛盾尖锐,元朝统治者曾--度取消了延续数百年的科举制度,既剥夺了汉族知识分子的参政权利,导致其社会地位严重下降,也对长期处于官学地位的儒家思想造成了冲击。《赵氏孤儿》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作者既通过作品表达了对元朝统治政策的不满,也通过作品中程婴;公孙杵白、韩厥等的人物形象,表现了儒家至仁至信的思想内涵。

结论:《赵氏孤儿》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示例二论题:伏尔泰借助《中国孤儿》宣传启蒙思想。

论述: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有了显著发展;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而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伏尔泰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深受英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对君主立宪政体非常推崇。伏尔泰的改编剧本《中国孤儿》中的成吉思汗最后以一个贤明仁义的君主形象宽恕了所有人,这正是伏尔泰对开明君主政体向往的体现。《中国孤儿》还塑造了伊达梅不愿交出自己的孩子救孤,更不愿委身求全的人物形象,将理性;母爱等投注在其身上,体现了伏尔泰注重个人自然情感、追求平等自由的启蒙思想。

结论:伏尔泰借助《中国孤儿》为宣传启蒙思想服务26、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政治制度是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发展演化的;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得出材料观点,即政治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评析之时,首先要表明立场,明确材料认为政治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论证过程中,可以列举商鞅变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两个史实,证明材料观点。最后对论证过程进行简单总结,得出政治体制的变化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解析】示例评析:材料认为政治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礼崩乐坏,王室衰微,新兴的地主阶级兴起,士阶层壮大,在此背景之下,诸侯国分封推行变法,以秦国的商鞅最为突出。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推行郡县制,移风易俗,实行军功爵制,构建了一套新的政治体制,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美国建立之初,实行邦联体制,地方权力较大,中央无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美国通过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共和体制,解决了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综上可知,政治体制的变化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27、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开放题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并概括一个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该因素必须明确;然后,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由表格信息可以从地理优势和军事力量、先进的经济思想、金融资本市场等制度创新、发达的海外贸易、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政府的主导作用等角度去分析。阐述时可以任选一个因素,结合材料信息和该国崛起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的所学知识来分析因素,做到观点明确、史实具体合理,史论结合即可。【解析】因素:地理优势和军事力量;发达的海外贸易;先进的经济思想;金融;资本市场等制度创新;市场经济体制;工业革命;政府的主导作用(国家干预)。

示例因素:工业革命史实: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开始了工业化道路,两次工业革命并行,迅速发展成为大国;美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超越英国成为第一工业大国。

结论: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工业化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如果从上述其他因素中进行阐释,同样可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8、略

【分析】【详解】

根据“商贾之事,阙而不录”可知贾思勰重视农业,轻视商业。由此可知反映了贾思勰重农抑商的思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重农抑商思想的出现与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有关。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统治者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贾思勰认为农业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撰写农书。同时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也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解析】贾思勰这段话反应了其重农抑商、农本商末的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采取这种政策,归根结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