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情分析文言文翻译,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新高考试题情况以及高考阅卷评分的实际操作,该题得分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整个句子的大意,往往在1分左右;二是句中的关键实词(主要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等)、关键虚词(高频虚词、可译可不译的虚词)、特殊用法(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省略句]等,一般在一道小题中设置三个得分点,每个1分。需要注意的是,翻译题得分的关键在于重要实词、虚词、固定结构这样一个个的“组件”——“组件”翻译正确,整句的句意不可能出错;如果某个“组件”翻译错了,整句的句意也不可能完全正确。
题型示例【2023·新课标Ⅰ卷】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答案】(1)我的大臣们都对我有高傲轻慢的意思,只有高赫没有失掉君臣之间的礼节,所以先奖赏他。(2)请允许我简略地说其中的一小部分,您来仔细考察它真实与否。【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骄侮”,高傲轻慢;“唯”,副词,只有;“先”,动词,以……为先、放在前面。(2)“一隅”,一小部分、一个方面;“审”,仔细考察;“信”,真实。
翻译的原则和要求(一)翻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1.直译: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原则。(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班固《苏武传》)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威逼而致屈服,报告了单于。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就把苏武关在地窖中囚禁起来,断绝供应,不给他喝的、吃的。【解析】直译时须注意以下三个词语。①“愈益”,同义复词,只译出一个即可。②“绝不”,要把“绝”落到实处。③“饮食”,注意译的顺序:喝的、吃的,而不是吃的、喝的。2.意译:灵活变通。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机械地采用直译方法,而应采用意译,确保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或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方。试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原则。(1)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臣活着应当不惜牺牲性命为国出力,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报答陛下的大恩。【解析】“陨首”意译,“结草”用典,应译出内涵。(2)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杜牧《阿房宫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收藏的金玉珍宝。【解析】“收藏”“经营”“精英”使用互文手法,可以合译。(二)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重在“信”“达”“信”,是指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意思,不误译,不漏译,不赘译;“达”,是指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是翻译较高层次的要求,在高考考试中一般不作要求。刘悛,字士操,彭城安上里人也。父勔于大桁战死,悛时疾病,扶伏路次,号哭求勔尸。(节选自《南齐书·列传第十八》)【答案】①“路次”是“路边”意,这里漏译了;“请求……尸体”中,“请求”译得极不准确;“大哭”的主语不明,可能让读者误以为是“有人”,而不是“刘悛”。②他父亲刘勔在大桁战死,刘悛当时也身患疾病,被人扶到路边,大声痛哭着寻求刘勔的尸身。(三)根据语境解决硬译问题语境对于翻译来说十分重要,可是在平时的学习乃至考试中,考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语境意识十分淡薄。其中一个客观因素就是,在考试时译句一般放在文言文阅读题的最后,与原文相对隔开了,于是考生只盯着这单个句子思索,即使明知翻译不通也还是硬译,而想不到把这个句子代入原文中去读、去思考。在翻译文言句子时,应真正做到字回到词中,词回到句中,句回到段中,段回到篇中。洪迈,字景卢。绍兴十五年始中第。乾道六年,除知赣州。辛卯岁饥,赣适中熟,迈移粟济邻郡。(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二》)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辛卯年年成不好,赣州正好是中等的收成,洪迈运粮救济邻近的地方。【解析】“岁”,多义词,根据语境,应译为“年成”“收成”;“中熟”,根据语境,应译为“中等的收成”“成熟一半”。
规避翻译的易错点一、误译文言实词【例】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后汉书·邓寇列传》)【误译】光武责难那位太守,并向邓禹问道:“将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解析】“难”在古代汉语中有两个基本用法:①读“nán”,困难,与“易”相对;②“nàn”,责难,责备。这里的“难”字取第一个义项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很难”。“守”也有“镇守、防守”“太守”等义项。根据语境,上文讲“光武定河内”,下文问“诸将谁可使守”,“守”字显然是“防守”“镇守”之意。【正确译文】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问道:“领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二、误译文言虚词【例】伯章若无所闻,第曰:“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宋濂《杜环小传》)【误译】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但是道路遥远难以到达。”【解析】句中的“但”是强调作用的副词,应译为“只是”,不表示转折关系,这个义项中学教材中出现过,如《陌上桑》中的“但坐观罗敷”。【正确译文】伯章好像没有听到这些话,只是说:“我也知道这事,只是因道路遥远不能成行罢了。”三、译文用词不当【例】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后汉书》)【误译】不合礼义的工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解析】“俸”即俸禄,指封建时代官员的薪水。“工资”,按期付给劳动者的报酬。二者虽有相似之处,时代感不同,内涵也不尽相同,不可用“工资”代替“俸禄”。【正确译文】不合礼仪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如果能实现我的志向,即使是粗陋的饮食也不厌弃。陛下怎么能使我富贵,怎么能使我贫穷呢!四、语言不合规范【例】而子始以不訾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后汉书》)【误译】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之身,使君王翻白眼儿。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匡救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解析】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白夹杂,“身”“匡救”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身”可译为“生命”;“匡救”可译为“匡时救世”。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翻白眼儿”显然是口语化的。【正确译文】然而你当初不惜以非常宝贵的生命,使君王发怒。等到你做官享受俸禄之后,却又听不到你匡时救世的方略,真是做官与隐退都没有根据了。五、不辨感情色彩【例】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误译】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解析】“耽玩”,深深地爱好玩味,带有褒扬色彩,可译为“沉醉”(深深地处于某种美好的境界之中);译文中的“沉湎”是贬义词。【正确译文】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致废寝忘食。六、误译原句语气【例】诸将谏曰:“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曰:“军师无礼,已戮之矣。”(《后汉书·邓寇列传》)【误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难道不可以吗?【解析】译文处理为一种强烈的反诘语气,不恰当。从语境来看,这是一段“谏”辞,话语方向是“下”对“上”,适合用委婉的语气;“无乃……乎?”这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也表示一种商量、请求对方重新考虑的委婉语气,应译为“恐怕……吧?”【正确译文】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七、误译语法关系(单句)【例】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元史·张养浩传》)【误译】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又派强盗看着他们,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解析】在这个句子中,“目”,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看待”。“以……目之”,译为“把……当作……看待”。“盗”,名词作状语。“以盗目之”应译为“把他们当作盗贼看待”。译文处理为联动结构,也错解了文意。【正确译文】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道路。八、误译分句关系(复句)【例】清河王太傅辕固生者,齐人也。以治《诗》,孝景时为博士。与黄生争论景帝前。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史记·儒林列传》)【误译】汤王、武王没有接到上天的命令,就杀了国君。【解析】原文中的“非……,乃……”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固定结构,应译为“不是……,而是……”,译文处理为承接关系是错误的。【正确译文】汤王、武王不是秉承天命而得天下,而是臣杀君。九、不懂修辞和文化常识【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解析】“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辞。【正确译文】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对点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除并、凉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隶,扫除更始,则善吏知奉公之祐,恶者觉营私之祸,胡马可不窥长城,塞下无候望之患矣。遂使斩匈奴屠各渠帅,袭破其众,诸胡悉降。奂以南单于车儿不能统理国事,乃拘之,奏立左谷蠡王为单于。诏曰:“《春秋》大居正。车儿一心向化,何罪而黜?其遣还庭。”(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羌叛服》)(1)恶者觉营私之祸,胡马可不窥长城,塞下无候望之患矣。(2)车儿一心向化,何罪而黜?其遣还庭。【答案】(1)恶吏知道营私舞弊的祸害,外族将不会窥伺长城,边塞没有候望侦查的忧患。(2)车儿一心归向朝廷,他有什么罪过要罢黜他?还是把他送回王庭。【解析】(1)得分点:“恶者”,恶吏;“胡马”,外族;“候望之患”,候望侦查的忧患。(2)得分点:“向化”,归向朝廷;“何罪而黜”,有什么罪过要罢黜他;“其”,表希望语气,还是;“遣还”,送回。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六年春正月,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邪?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犹请之不已,上亦欲从之,魏徵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者,以功未高邪?”曰:“高矣。”“德未厚邪?”曰:“厚矣。”“中国未安邪?”曰:“安矣。”“四夷未服邪?”曰:“服矣。”“年谷未丰邪?”曰:“丰矣。”“符瑞未至邪?”曰:“至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六者,然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且陛下封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况赏赉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会河南北数州大水,事遂寝。(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若天下乂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2)况赏赉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答案】(1)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封禅,难道会有什么损害吗?(2)何况赏赐不计其数,仍不能满足远方之人的欲望。【解析】(1)“若”,如果;“乂安”,太平,安定;“虽”,即使;“庸何”,什么;“伤”,损害。(2)“赏赉”,赏赐;“不赀”,数量极多,无法计量;“厌”,满足;“远人之望”,远方之人的欲望。3.【2022·新高考Ⅰ】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孟尝君)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处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 2025年东莞市学校教师队伍“十五五”发展规划
- 龙岩市人民医院胆道术后瘘管处理考核
- 新余市人民医院专科护理持续改进考核
- 景德镇市人民医院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专项技能考核
- 莆田市中医院病理实验室安全考核
- 泰州市人民医院知情同意规范考核
- 吉安市中医院药品验收管理考核
- 厦门市人民医院维护操作成本控制考核
- 衢州市人民医院原位新膀胱术构建技术考核
- 2025年滁州海关招聘协管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临床输血采血流程标准操作规范
- 餐饮防火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公开招聘教师简章
- YY 0780-2025中医器械电针治疗仪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华为ICT大赛中国区(实践赛)-基础软件赛道往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教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化蝶》教案
- 2025年污水处理工技能鉴定(初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中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科学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与思考》讲座课件
- 旅游产业经济M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